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开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87
颗粒名称:
四、开采
分类号:
F407.1
页数:
4
页码:
14-17
摘要:
本文记叙了青田石的开采历史悠久,宋代就有较多的开采。在清代时,青田石矿的开采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开采方法十分艰苦,矿洞深入岩壳,每次开采都需要多人操劳。民国以后,采石工人逐步组织起来,建立了蜡石矿,采用电力机械开采,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开采量。如今青田蜡石矿已成为我国开采叶蜡石的最大企业。青田石的种类包括工艺叶蜡石和雕刻石,雕刻石受限制,当代叶蜡石资源消耗速度极快,警示其有限与宝贵。
关键词:
青田石
开采
石矿
内容
青田石早在六朝时已被利用,宋代已有较多的开采,被用来“制为文房之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到明代,青田冻石之名更是“艳传四方”,除雕刻工艺品和印章外,还有许多青田冻石的块料直接运销至南京等地。
在清代,青田石矿的开采已具相当规模,其中封(枫)门洞“岩穴深广,可容百余人”。其他则多为“老鼠洞”,开采甚为艰难。据当时记载,所产之区有脉可寻,矿工寻得脉线先凿破岩皮,而后逐层深入。洞口高约六七尺,洞内围径仅三四尺,曲直无定程。两旁用杂木支撑,又以杂木纵横架于其上。每挖一洞,需十几人或八九人,秉烛蛇行而入。一人在前操器开挖,其余的人单衣赤足在后面匍匐传递。挖出的杂石泥沙,用箕交手运出,遇有水泉,则用小桶承接运出。得有石料,抱而伏行,至阻碍处,仰身辗转而出。矿工往往泥粘体足,面目不辨。常年作业者有千余人,任役极为劳苦。矿工开采只凭经验,往往有外见脉线,而中无石料,甚或连开数洞而前功尽弃。操此业者,半多寒苦,资本空乏,撑担之木稍缺即不免遭遇倾压之险。清代徐鹤龄在《方山采石歌》中不禁惊叹:“崖倾壁圮悔莫追,人生衣食真难危,石兮石兮知此意,金玉还与石同弃。”此种简陋的开采方法,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由于采石工从事此项劳作十分艰苦而危险,所以许多人都受迷信意识影响,敬奉“佛田山祖老爷”。进矿洞前,一路上不能敲打工具,以免惊扰“山神”。在洞内不准捕打老鼠、青蛙等动物,以免犯杀生之戒而受惩罚。每月都要备置酒肉香烛进行祭祀。同时忌讳也很多,说话多用吉利语、隐话。例如把进洞称“进财”,吃饭称“光锅”,吃肉叫“硬老”,喝酒叫“三点”,蜡烛称“白干”,回家称“扳草鞋”,等等。
据1929年的调查,青田全县开采场所共有14处,尤以东南乡山口村、方山村和周村最著名。山有家山荒山之别,家山皆有山主,属私人所有,大都由石匠和山主合采,间有矿商出资向山主购者。荒山则无山主,任人开采,不加禁止。开采方法,大都沿用土法。每洞用石匠及工人4~6人,14处共有匠工80余人,每处资金300~500百元,合计5000余元。
采出之石,皆雇工挑至山口,售与雕刻工人。石有粗细之分,粗石每元可购80斤,细石每元40斤,质尤佳者则以块计,由买卖双方随货估值,每块自数元至数百元不等,合计全年产量约12000石,产值约14400元。
民国以前,青田叶蜡石仅取其“工艺叶蜡石”——青田石,用以雕刻作品和印章。1923年,上海瑞和砖瓦厂经理邵达人,赴日本考察坩埚制造方法,回国后设厂仿制,曾获工商部上海国展及西湖博览会的特等奖章。后来,他经调查得知青田盛产叶蜡石,此石有黏性,具耐火力,堪为坩埚原料,于是托永嘉顺德昌号代理收购运沪。同时,小林洋行也派人前往青田山口设庄收购,装载至温州,转运上海,卖给各厂,获利甚大。叶蜡石的综合利用促进了资源的开发,但也带来新的矛盾。1933年,青田县图书石业职业工会上诉指控山口乡采石生产合作社“垄断图书石,大有妨碍雕刻工人之原料”。纠纷案历时近两年,经县政府、省建设厅调解,未有结果。
其时,在山口有嫩垟山、八条山、图书山、桔底红、尧屿山开采青田石的矿洞21处共28洞。采石工人每年每洞纳山租2元。此外,在方山乡白垟山、四都塘沽山、七都龟山亦有开采。
1936年3月,《浙江建设月刊》记载,当时全县有青田石产区及开采场所10余处:
1.岩垄山(又名尧士山),有坑洞6个,均平进,在山之阴处山坡上,高出山麓约70米,工人约30余人。
2.图书山,有坑洞3~5处,2处平进,余皆斜入,有工人约20人。
3.白垟山,有洞4处,均在山之东坡,有工人10余人。
4.岩头山,所产之石太硬,质不好,早已停止开采。
5.后山,因石质不纯而硬,不适宜用于雕刻,已停止开采。
6.季山头,洞一处,工人3~5人。
7.门前山,在季山村之东,坑浅,工人少。
8.龙头尖,在周村北,大坑一个,已停止开采。
9.寺院址坪,在夏家地西南3公里,有洞10余处,平进或直进,工人10余人。
10.饭甑山,在下堡村西南,洞1处,工人2人。
50年代以后,采石工人逐步组织起来,建立了蜡石矿,购置机械设备,修筑公路,采用电力机械开采手段和半自动运输办法,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开采量。同时也改变了开采方向,从过去以开采雕刻用青田石为主转向以开采工业用叶蜡石为主。
1953年8月,付乾坤、林国藩等人,集采石工人100余人,组成了山口蜡石供销社。1956年10月,正式建立地方国营青田县蜡石矿。1958年,矿洞内实现电灯照明和圆钢轨、木箱车运输,职工人数也从200多人猛增至800人。1960年至1962年,经精简后,仅剩职工207人。1966年、1971年、1975年数次招收新工人,职工达356人,1980年达475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青田蜡石矿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洞内掘进和开采普遍使用钻机,运输实现矿车轨道化。矿洞至山下公路的石料运输架设了空中索道,彻底改变了以往靠人力肩挑的落后状况。矿工的劳动条件大大改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该矿已成为我国目前开采叶蜡石和雕刻石的最大企业。
青田蜡石矿建立以来,工业叶蜡石的产量在不断增长,但由于种种原因,雕刻用的青田石的产量却在起伏中有所下降。1957年产620吨,1965年1168吨,1975年230吨,1985年219吨,1995年仅产42吨。
除青田蜡石矿外,还有山口、方山一带的农民在山上私人开采,人数最多时达数百人。他们沿用旧时的开采方法,大多矿洞狭小,只能匍匐进出。私矿开出之青田石年产量上百吨。在季山一带也常有少量开采,岭头则开采规模较大,年产雕刻石数十吨。塘古也是开采青田石的重要矿点,矿洞遍布山冈,出产甚多。
青田雕刻石的价格由轻工业部统一规定,50年代确定的价格是:特级(50公斤以上)每吨150元,一级(30公斤以上)每吨106元,二级(10公斤以上)每吨80元,三级(2公斤以上)每吨60元。1973年10月调整为特级每吨230元以上,一级每吨150元,二级每吨110元,三级每吨80元。私人开采的青田石价格由买卖双方商定,普通石料每100斤1973年11元,1983年15元,1985年35元。精刻石料根据质量面议,每斤自几元、几十元至近万元不等。
当代叶蜡石资源消耗速度极快。据统计,山口、方山查明储量11084千吨,2002年开采、损失量290千吨,按此速度可开采38年。其中,旦洪、封(丰)门矿区查明储量2851千吨,2002年开采、损失量191.6千吨,按此速度可开采14.8年。因叶蜡石为非金属矿,当代探矿技术尚难以准确探明矿体、储量,但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惊人的开采速度,都足以警示它的有限与宝贵。
知识出处
《青田石文化》
出版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对青田石的品类、品名,青田石雕的历史与技艺,青田石与篆刻艺术等,分门别类作了详尽的论述、辨析和订正,增补了许多诗词、文论和传说故事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