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之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66
颗粒名称: 镂雕之石
分类号: J323
页数: 42
页码: 058-0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石雕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具有天然的奇石、细腻的手法和优美的造型。青田石雕的特点是精雕细作和依色取巧。镂雕和取俏是艺人们的追求,他们注重表达情感和审美功能,绝不提倡“粗犷美”、“刀疤美”或所谓“残缺美”。选料和布局是发现美的过程,艺人需要拥有独具慧眼的视力和足够的想象力。江山代有人才出,在青田石雕史上有许多名师涌现,他们犹如闪烁的星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闪烁。
关键词: 青田 石雕 镂雕之石

内容

青田石雕的美,得之于天然,而表达于人工,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精镂细雕和依色取俏是青田石雕的特色之所在。如果说镂雕缘自于传统,那么张爱廷的《舞狮》则把镂雕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俏色起步于现代,那么倪东方的《花好月圆》则把色彩发挥到了新奇。镂雕和取俏是青田石雕艺人的一种追求,青田石雕艺人们把所有的情感定格在优美的造型里。
  镂雕史话
  1964年5月17日,中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来到了青田。
  这一天,年过七旬的郭老,坐车从温州来到青田。他身着银灰色制服,鬓发斑白,左手托着助听器,精神矍铄,步态匆匆。
  他是冲着青田石雕来的。他兴味盎然地参观了青田石雕厂。面对琳琅满目的石雕工艺美术品,老诗人的浪漫情怀被触动了。他有时像一个天真的小孩,眼里闪烁着纯真无邪的目光;有时又还原为一个深沉的诗人,神情凝重,低声吟唱:
  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
  匪独青如玉,五彩竞相宣。
  百花颂东风,百果庆丰年。
  鸢飞百兽舞,百木森岩巅。
  人物尽风流,英雄与婵娟。
  开天还辟地,雁荡生云烟。
  忽见打鱼船,凤尾银鳞连。
  忽见插秧者,青苗满稻田。
  忽然破沧溟,长鲸吸百川。
  忽然成大堤,天池映九天。
  下有潜水艇,上有飞行船。
  飞上广寒宫,嫦娥舞翩跹。
  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
  建国亦犹此,鼓劲着先鞭。
  无独有偶。八百年前,另一位伟大诗人陆游,也从温州乘舟溯江而上,在青田写了一首相同字数的五言律诗《石门洞》。诗人慕名到石门洞与老洪道士饮酒赋诗。
  “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这句诗,用在青田石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两位诗人的心灵沟通,越过历史的千年阻隔,在山清水秀的青田,借中国传统的方式进行了历史对话,以最简约的语言描述了青田石雕的独特风格。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四只憨态可掬的小石猪,是六朝(222—589)时的墓葬品,应该说是历史上较典型的青田石雕作品。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猪,雕件线条粗犷,刀法简约,但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是早期青田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
  猪是人类最早豢养的家畜之一,是农业文明社会的象征之一。祖先造字,在屋底下养了一头豕(猪),则会意成“家”字。可见猪与家的亲密关系。五代以来,青田石雕艺人虽然雕刻过狮虎、龙凤、神佛,但是青田石雕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它的题材范围一直没有脱离农村情感和乡土文化根基。
  普遍认为,青田石雕工艺在清朝乾隆年间臻于成熟。它不但继承明朝的石章文化,把篆刻艺术推到顶峰,而且已出现了现代青田石雕最具特色的镂雕工艺雏型。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之前的青田石雕多以实用品为主,之后逐渐向观赏品方向发展。正因为这样,青田人总是津津乐道于那套进献给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的 “宝典福书 ”。
  谁也记不起这套“宝典福书”是怎样进贡的,但它确确实实叫乾隆皇帝惊叹不已,并视为珍品,至今还保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呢。青田人每每说起青田石雕,必提 “福书 ”之事。显然,它是青田人的骄傲。
  “宝典福书”不是书,而是六十枚青田石印章,分上下两组,套装在檀香木雕龙文图案的宝匣里。六十枚石章,六十个“福”字,六十种形体。石章质地明净,清纯如冻;长方椭圆,造型各异;篆刻精湛,竞相斗艳。它虽然不能代表青田石雕艺术的全部,但不愧为青田石章和篆刻艺术的杰作。
  出现在乾隆年间的“三脚狮球香炉”,虽然还是一只实用品,但镂雕和浮雕都十分精细,无论从整体去观赏,还是从狮球局部去分析,都已趋向一种更高的艺术水平。青田石雕的传统工艺,非常善于雕刻像这种狮子滚球、双龙戏珠的传统题材。或珠或球,他们能把它镂空,薄如纸,透如网,精美灵巧,就像村姑手中织的线球儿。把这只球置于狮口,能翻转自如,却不会脱落狮口,实在奇妙。
  清代至民国,青田石雕题材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印钮、花瓶、花盆、文具、灯台、烟具,到人物、动物、佛像、屏风、风景。并且诸多石雕作品在民间得到了广泛流传,还进入到王侯将相府中,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
  《红楼梦》中曾多处写到青田石雕。那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似乎对青田石雕情有独钟。她手中把玩的是 “海棠冻石蕉叶杯 ”,案上摆设的是“墨烟冻石鼎”,并且爱不释手。有一个外路和尚送给的“蜡油冻佛手”,也是青田石雕之一,是老太太心爱之物,贾琏视为罕世之宝。
  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的《五福临门》,是一件虚实相生的艺术作品。雕件长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在一张高浮雕的芭蕉叶上停着五只神态各异的蝙蝠。芭蕉叶脉错落有致,叶边展卷自如,颜色逼真,能以假乱真。这件作品浮雕细致,寓意深刻,展现了雕刻者因材施艺、依色取俏的审美方法。
  然而,由于这类题材的石雕产品大多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等工艺就可以完成,所以镂雕工艺在此间因题材的局限而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镂雕工艺的发展,首先在于题材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工艺获得了新生,石雕艺人干涸的心田在春雨的滋润下,艺术的灵感如鲜花般地怒放开来。在艺人的心里,祖国是多么的伟大,家乡是多么的可爱,田野充满着希望,生活充满了阳光。灿烂的花卉、美丽的山水、茂盛的农作物和时代新人,其广泛的创作题材,全部进入了石雕艺人的视野。
  赞美光明的新时代,歌颂幸福的新生活,成为一代民间艺人的历史使命。
  这里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张仕宽,他的石雕作品《葡萄山》在新中国成立后应运而生,可以说是镂雕工艺的开山之作。
  1957年7月,张仕宽携同林如奎、朱正普、吴如乾,带着石雕作品前往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他的力作《葡萄山》引起了朱德副主席的注意,作品精细的镂雕技艺得到朱德副主席的称赞。
  《葡萄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山,只不过按比例给缩小罢了。黑色的山石,山岩中盘曲缠绕的老藤新蔓,随风飘摇的叶片,形象逼真;悬挂着的那一串串圆润晶莹的葡萄,令人馋涎欲滴;几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在藤上,在叶间,在岩下,或昂首翘尾,或追逐嬉戏,妙趣横生。
  虽然作品色彩灰暗,但镂雕精致,造型自然,无论在题材的锤炼,还是工艺的探索上,都突破了传统石雕艺术的窠臼,为青田石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作者雕刻的工具并没有变化,用的还是雕刀、凿子、车钻、刺条等最简单的工具。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他雕刻《葡萄山》时,使用车钻的频率已大大提高了。
  把一块五彩冻石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葡萄山,车钻仍然是石雕艺人用来放洞镂雕的工具。《葡萄山》雕得层次分明,变化多端,形象逼真,需要钻成千上万个洞孔。雕件中,画面清新,构思巧妙,工艺精细,枝叶果实错落有致,洞小如针眼,蔓细如发丝。我们可以想象到作者雕刻时的良苦用心,体会到镂雕工艺的精湛细腻。
  张仕宽《葡萄山》的问世,对当代青田石雕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被后人视为青田石雕的一种艺术衣钵,传承于后代。
  20世纪80年代,留秀山创作的《葡萄山》,代表青田石雕工艺,首次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林福照创作的《葡萄山》,不但在“中国旅游购物节”中获奖,而且在新加坡展览中得到吴作栋总理的高度赞赏。张仕宽的儿子张梅同,继承父亲的艺术生命,采用暖色调,重新创作了一件《葡萄山》,1990年5月,被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总部陈列室永久收藏。当然,葡萄山仅仅是一个典型。而像高粱、谷子、竹笋、辣椒、杨梅等
  谷物和果蔬等题材,也被另外一些石雕艺术家们所看好,他们巧用石色,精心雕琢,创作出一件件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珍品,有的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审中获奖,有的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不过,最让人敬佩的是青田石雕艺人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他们对美的追求无止境,对石雕工艺精益求精。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他们在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中,创造了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等多种雕法,并发展了因石施艺、依色取俏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各自风格,在石雕艺坛上各领风骚。
  一位石雕评论家说:林如奎以镂雕农作物为艺术追求;倪东方、留秀山以巧色精刻花果驰名;杨楚照、张爱廷、林福照以圆雕今古人物仕女、神佛名闻遐迩;林耀光以巨雕气势磅礴的奔马、古典小说中英雄人物而名扬中外;周百琦喜欢另辟蹊径,追求诗的意境、春的美,以朽桩蘑菇表现生命的活力;林汉立以优美的山水为题材,巧妙利用色泽、纹理的自然美创作飞瀑枯藤等,气势宏伟,粗细结合,有动有静,将石色与景物自然妙造,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他们都为青田石雕艺术呕心沥血,作出了奉献。
  “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通过镂雕与题材相辅相成,诞生了一批能工巧匠和石雕工艺美术名作,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青田石雕工艺美术的复兴,使青田石雕在世纪之交进入了鼎盛时代。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为倪东方大师的石雕作品《长长瓜,扁扁豆》题词:“镂金刻玉,艺夺天工。”1985年,北京青田石雕展销会上,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挥毫题词,称誉青田石雕 “神工艺精 ”。
  神工艺精
  青田石雕除了具有与其他石雕艺术共同的特点以外,还有自己本身的技艺特点。这是由于它的材料性质,以及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艺术风格所产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百琦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将其归纳为三个特点:巧妙、变化、精细。这就是青田石雕技艺的三个基本要素。
  “巧妙 ”,即巧取色,巧依形。
  青田石雕的主要技艺特色是因材施艺、因色取俏。俏色精雕是当前石雕行业的主流,现在青田石雕艺人们对石料的处理过程中,已十分重视因
  材施艺、以色取料的技艺,并在艺人的积极创作探索中不断涌现出石雕艺术精品。
  青田石,色彩丰富,纹理奇特。艺人在创作中,除了依形造势之外,主要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构图、布局,有时以石色去模拟自然界的物品,有时利用色差突出艺术题旨,有时利用花纹刻画细节。因此,因材施艺可以说主要是因“色”施艺,在利用俏色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来。
  一件取色成功的作品,人们在欣赏时赞叹天然颜色“生得真巧 ”!丰富的天然色彩是先决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对色彩利用得好 — —依色取巧。色彩巧取得好,对石料价值的利用是有重大意义的。往往有那么一些小石料形不可取,倒是有几点颜色,经过石雕艺人的巧思琢磨,变成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佳品。
  巧取色,要看雕刻者平时的生活积累、艺术修养和技术高低程度。倪东方大师的“惜石斋”中,主要陈列的是俏色镂雕作品,还有根据天然造型和色彩,保留了一些“雕与不雕”、“不雕与题刻”石雕作品,以及不雕的各种天然纹理的脸谱和小动物。所以,走进“惜石斋”,就像走进了一个绚丽的世界。
  青田艺人在创作实践中探索出了选材标准:一是花鸟类题材,以色彩斑斓绚丽的石料为佳;二是农作物类题材,以色彩自然逼真的石料为佳;三是人物类题材,以洁净冻色又无瑕的石料为佳;四是龙、凤、古兽类题材,以纯色无裂纹的石料为佳,或红、或绿、或黑、或黄色均可。
  青田石雕对石料形态的利用,叫做“取势造型,依形布局”。简而言之,为巧依形。就是利用石料开采下来的自然形状,作为作品的基本外形,尽可能少地去改造它。
  长于取势造型的艺人,喜欢在一些形体怪异、色彩别样的石料上下功夫。这似乎形成了一条创作经验,这样更会促使艺人牵动思维,诱发灵感,展开遐想。面对一块形状粗糙的甚至于非常丑陋的原生态石料,艺人的创作激情在生活和石头之间漫游。当一种创作的冲动慢慢变得清晰时,艺术的灵感就会从石缝间跳跃出来。于是,艺人尝到了艺术构思中的无穷趣味。
  一些老艺人的传统创作,利用石形更是别出心裁:外形完全保持石料原形,而在里面却镂得很空,雕得很精细,体现了镂雕技艺的真功夫。
  青田石雕对俏色、纹理、形态、意境、布局处理恰当,显示出青田石雕的神工艺精。王朝闻先生参观青田石雕时曾说过: “艺术与技术互相依赖关系,决定作用的仍在艺术构思。”想必这里的所谓的 “艺术构思 ”,则是青田石雕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个 “妙”字吧。
  “变化 ”,是石雕技法方面运用变化手法。也就是周百琦总结出来的“三化”:化裂纹、化带筋、化事故。
  青田石雕艺人对石料裂纹向来十分重视。他们在造型布局前,除了对色彩的考虑外,对裂纹总要作一番仔细的观察。对裂纹的走向和深浅取舍都要事先考虑周到,将暗存在石中的裂纹巧妙地化入作品的整体之中,使裂纹与艺术浑然一体。
  然而,“化带筋”却是另外一种石雕技术。一位老艺人在雕刻一件《美人撑伞》时,由于石料质地松脆,容易断裂,伞柄撑不住大伞,只好在人的背部留有一根小石棒连接伞盖,以作“带筋”。留下一根小石棒,也就留下了艺术创作中“画蛇添足”的遗憾。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艺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出“带筋化叶”、“带筋化枝”等一些成功的经验,利用作品的自身结构相互支撑,化去了 “带筋 ”。
  同样是石质松脆、裂纹的原因,大多艺人在雕刻中都会碰到雕件坯料崩缺的事故。坯料某部分掉了一块,原来的构图布局就被破坏了。这就需要具有随形变化的工夫,对崩缺部分进行改造,化掉残缺,化出新的景象。 “精细”是通过镂空、多洞孔、多层次来体现青田石雕艺术特征的。表现手法繁重热烈,民间色彩浓厚,富有乡土气息,并强调写实,刻画物色精细雕琢,讲求形似,达到形神兼备。
  镂雕技法主要充分体现在花卉山水类作品,然而细腻的手法同样注重于人物鸟兽等作品,不同于雕塑,绝不提倡“粗犷美”、“刀疤美”,或所谓 “残缺美 ”。
  青田石雕繁而不琐,细而不过,雅而不俗,雅俗共赏。如果一个艺术品种没有自己的特征,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青田石雕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了 “青田石雕”自己的特征。
  青田石雕之所以给人以愉悦之感,具有极高的审美功能,其色彩的天然作用功不可没。石雕艺人以色取巧,精雕细作,使“奇石神工”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是青田石雕成为我国工艺奇葩的根本所在。
  青田石雕作为一种美的形象被世人认可后,其雕刻工序也被艺人们提炼后固定下来。选料布局,打坯戳坯,放洞镂雕,精刻修光,配垫装垫,磨光打蜡,在青田石雕的创作过程中已成为不变的工艺流程。
  选料布局是发现美的艺术构思过程,不但需要艺人独具慧眼,还要靠艺人艰苦的思索,让思想和情感凝聚成一种艺术的冲动,使石头与题材碰撞出灵感。
  选料,分按料和按题选料两类,艺人们谓之为“相石”。就像青年男女相亲,艺人就是一个媒人,经过一番努力,使石材与题材相融合。清初高兆《观石录》中道:“石理不一,相石为难。”艺人们是十分看重“相石”的,这需要六分艺术天赋,也要四分的现场构思能力。艺人们说:“一相能抵九天工。”在“相”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有犀利的眼光和极高的艺术悟性,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形象创作驾驭能力。
  青田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布局是艺人根据石材和题材的相同特点进行创作设计的。需要作者针对石材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确定题材布局,经营位置,刻画形象。要求作品能别出心裁、新意迭出,最忌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这是一个重要关口,是体现一个艺人的艺术修养水平高低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山口村有一位艺人,姓林,他站在一块六十多厘米高的石头前瞅来瞅去,很长时间也找不到窍门。几天下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不禁叹道:“寻不到艺,比吃不到饭还难受。”
  一天下午,一个小伙子跑进屋来,看着老人还在看石头,愣头愣脑地道:“舅公,有什么好看的,不如后边敲打一块下来发发彩。”真的,林师傅拿起锤子,“噗噗”两下,把一块石头敲了下来。石头凹进去一个洞,变了个模样,洞边还出现了一片色彩。林师傅笑了,不住地叫道: “有了!有了! ”
  至此,他才听到自己辘辘饥肠在鸣叫。下午,他干脆倒在床上睡觉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抱着石头在门前大树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午后开始在石上画样。三个月后,一件由荷花、月季、松树、飞鸽组合而成的《和平颂》面世了。这件作品后来成了青田石雕中的精品之一。
  青田石雕艺人善于交流,有“评头评足评出理,七嘴八舌讨人喜”的评艺习惯。石雕艺人之间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们听在耳里,笑在心里,巧在手里。那种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不一定是艺人圈里的事,就是路人说上几句也无妨。这便是 “石雕之乡 ”人际间的一种默契。
  虽然“寻艺”非常艰难,但打坯戳坯也是关键。
  打坯是雕刻的第一步,所用的工具是凿。它以简练、概括的手法,将意象变成形象,简洁地勾勒出作品的轮廓。打坯特别强调整体效果。艺人打坯有“四从”法,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表到里。在一件作品中,先要考虑整体效果,再安排细节;先给面积或体积较大的景物定位,再考虑其他部位;每一件石雕作品都有“石眼”,如人物的头脸,虽然它在整个雕件中所占面积不大,但由于它是关键所在,所以也要先予以考虑;青田石雕以镂雕为最大特征,层次非常丰富,雕刻时,首先要处理好作品欣赏面的第一层次,然后再逐步深入,可谓从表到里。
  戳坯用的是阔凿,主要起辅助作用,应该说是打坯的修整过程。艺人中流传着一句口诀:“打坯不留料,雕刻无依靠;打坯打彻底,雕刻省力气。”看来,打坯要控制尺度。这便是技巧问题了。
  放洞镂雕是一道花时最多、技艺最复杂的重要工序。放洞是镂雕的准备工作,采用的工具,以前是手工车钻,现在都改为电动的了。放洞要视作品形态、疏密、层次、坚实等情况而定。一件作品在镂雕前,要放洞成千上万个。
  镂雕是放洞的继续和深入。艺人用雕刻刀改造圆洞,使圆洞成为实体之外的形态多变的空间。空间与实体互为依存,空间越具体,实体越显露。因此,必要的空间都镂雕出来了,实体的造型也就完成了。这在镂雕中谓之 “运用减法,求得实体 ”。
  在山水、花卉等题材出现后,镂雕逐步成为青田石雕最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之一。在长期摸索中,艺人们凭着对美的追求,凭着一双灵巧的手,创造了单面镂雕、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等多种雕法。这车钻是青田石雕工艺对中国民间工艺的一大贡献。
  单面镂雕大多用于扁形类的作品。作品表现的部位在正面,层次丰富,玲珑剔透;而背部较为简洁,有的刻成高山、岩石,有的刻成屏风,手法也都用线刻、浮雕为主。这种镂雕作品大多应用于大型石雕作品,如《西湖春色》、《井冈山 ——茨坪》等,艺人借用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法,或以油画的透视法,展示作品的立体式艺术效果。而透空镂雕和立体镂雕给人的立体观感,是真材实料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它像是一幅立体画卷,画面变化多端而有质感。
  雕刻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精刻修光。精刻是用以深入刻画细微部分,修光用以修饰外貌,使作品显得更有生气、美观。
  艺人们十分重视精刻修光。精刻着重刻画影物的传神点、细微处,如通过细刻人的眼睛、嘴角,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通过精雕叶筋、花朵、藤须,以表达花卉的生机和活力。
  并且,他们总结了修光的两种功能,一是抹去作品不必要的刀痕凿迹,使作品简洁扼要;二是修出光彩,显出石质本身特有的自然美 ——色泽。他们十分注重“刀触”,不将表面交界线都刮得圆浑、含糊不清,否则会使景物显得软弱无力,丧失特征,吃力不讨好。 “刀触”的方向要与景物结构、生长规律、运动气势相一致。而且,“刀触”的轻重、缓急、刚柔也要从景物的质感和作品的情调出发,刀刀留情,处处生景。
  一件作品雕刻完成了,还要给它配上一个坐垫,对主体起着衬托、充实、补充作用,艺人们非常看重它。坐垫设计以主体为依据,造型上大体有 “树根型 ”、“山水型 ”、“水波型 ”,布局以协调、相配、美化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打光上蜡,是让作品外表光洁、明亮,充分显现石料的材质美、色彩美,让美石显得更加高雅、艳丽的一道工序。打光用的材料有各种号数的砂布和水砂纸,以及糠灰、打光粉、打光油等。打光时从粗到细,循序渐进。先用砂布打磨一遍,再用毛刷之类揩抹作品,使其光亮耐看,经久不脱,形成真包浆,俗称 “硬光 ”。
  上蜡前,先给作品“净身”,除去一切灰尘、汗渍,将其揩干,再置于火筛上烤热、加温,当烤至百度上下,再将黄蜡均匀地涂刷在作品上,使其渗透到每一细部表面,然后让作品慢慢冷却,在尚有余热时,用细布轻轻揩擦,仅留一层很薄的黄蜡于表面。
  最后还要给它题上一个美好的名字,正如新生的婴儿要取上一个可爱的名字一样。题款取名,看似简单,却是融合了书法、篆刻、绘画、文学等中国文艺精华,需要艺人有诗人般对事物敏锐的领悟力。经过点石成“金”,题上一个美好的名字,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也就正式问世了。
  青田石雕的审美取向是“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写实是青田石雕艺术风格的基本倾向,讲求形似,达到形神兼备。“形”来自于造型和色彩,“神”来自于题材和思想, “韵”来自于石质和刀法。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融合,构成了青田石雕的神韵。
  艺术人生
  青田石雕以其质料柔润、色彩斑斓和能工巧匠驰名于世。一代又一代青田石雕艺人则用小小的雕刻刀造化于自然,为文化艺术殿堂增添了一座座艺术丰碑。
  1992年,我国以青田石雕界四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品为题材,发行了四枚《青田石雕》特种邮票,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东方文明古国的艺术奇葩。这四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是:周百琦的《春》,张爱廷的《丰收》,倪东方的《花好月圆》和林如奎一问世即轰动艺坛、令人叹为观止的《高粱》。
  一代又一代的石雕名家,为青田石雕的复兴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有句话说得好:在生命的凿刀下,一方小小的青田石就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在崭新的星空之下,他们的名字足以让世人瞩目。
  雕刻石头的时候
  他们雕刻了自己
  倾注灵性的时候
  石头开始了歌唱
  ......
  《石韵》一诗,描述了青田石雕艺人及其精神的承载。石言志,每个艺人在雕刻石头的时候,都在雕刻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艺术人生。
  是的,有些名字,比如近代名师周芝山、尹阿岩、张仕宽、朱正甫、吴如乾、潘雨辰,已被雕刀深深地刻入了石头;这些名字,灿如星辰,在人们的眼前闪烁着。林如奎的名字红如高粱,傲如冰梅;倪东方的名字如花般美好,像月般明亮;周百琦洋溢着生命的力量;张爱廷会送给你一份丰收和喜悦的祝福;还有林福照、张爱光等。他们的名字,都挂上了“大师”的称号;他们的名字,都标示着一种艺术的品牌。
  林如奎,1918年9月生于青田山口村。1954年组织山口石刻小组。1957年,自参加北京全国第一届手工业艺人代表大会回来后,他把目光转向了新农村生活,从农村生活中捕捉艺术创作灵感。
  为了创作高粱为题材的作品,林如奎特地种植高粱。他种植一片高粱就是用来看的。清晨,他看绿叶饮露;午后,他与高粱穗一起沐浴阳光;傍晚,听老叶在晚风中诉说。他以高粱为友,唱响了一首浪漫的田园情歌。
  他对高粱的热爱,化成了一种强烈的艺术冲动。他要把饱满而又火红的高粱穗用青田五彩石雕刻出来。
  他看好一块青田五彩冻石,巧妙地利用了石色,把黄中呈红,红里裹紫的色彩镂雕成几串沉甸甸的高粱穗,把黄色雕成叶秆儿,红黄相映交辉,形 象逼真!他大胆地把高粱穗和叶秆的比例作了艺术性夸张,充分渲染丰收喜庆的气氛。
  《高粱》获得成功后,越发激发了林如奎的创作热情。三十多年来,他共雕刻了十件《高粱》,件件成为民间工艺美术珍品。1964年,他的《高粱》在广州展出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1992年,他的《高粱》被印制成邮票公开发行。
  在俏色工艺的追求中,林如奎还巧妙地利用坚硬的“蓝花钉”石材进行创作。这本来是一种被废弃的石料,其中只有少许间杂的红色和玉色的彩冻。艺人们因为蓝花钉坚硬如铁都望而却步,喻之为“骨边肉”,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但是艺术家的心灵一旦跟上时代的脉搏,却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奇迹。 1963年,毛泽东主席的《卜算子 ·咏梅》发表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的诗词,给了林如奎以启发。山口村后山腰上有一处峭岩绝壁,叫千丝岩。高处洒落的瀑布,在严寒风雪中结成千万条冰凌。林如奎独自一人爬上了山腰,在冰天雪地的千丝岩悬崖下,反复咏诵,细心体察词的韵味。他独具匠心地把大片的蓝花钉刻成百丈悬崖,把夹杂其中的如玉冻石雕成一根根冰柱,把中部一层彩冻镂雕成傲雪怒放的朵朵梅花。这是青田石雕中首次巧用 “蓝花钉 ”创作的作品。
  《咏梅》一举成功,照片刊登在《人民画报》上,得到民间工艺美术界同行的好评。于是梅花题材创作一发不可收,《咏梅》、《冰梅》、《春来》等一系列名作相继出现。
  林如奎高粱和梅花题材系列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青田石雕因材施艺、依色取俏的石雕工艺美术走向成熟,也奠定了他成为一位国家级工艺大师的基础。另辟蹊径,敢于攻坚,是他作为大师与众不同的地方。
  “耕石能掀千叠浪,封门自有独钟人。”林如奎一生钟情于高粱和雪梅的创作,晚年的作品老辣持重、敦厚遒劲。2000年创作的《冰山雪莲》,似乎已成了他老人倔强性格的写照。冰山、石崖、雪莲三种物象的有机组合,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无不让观众在心灵深处产生艺术震撼力。如果说林大师一生爱在秋天里做梦,在冬天里沉思,那么周百琦却在春天里与命运抗争着。他的名字,在人们的记忆中是那么的年轻。
  他一个人躲在石雕厂的阁楼里,楼下有伙房,一日三餐,阁楼里烟雾弥漫,他不在乎。他给这逼仄的阁楼取了个名称:烟云阁。有些自嘲的味儿,也有些抱负在其中。“烟云阁主人”,是他的艺号,自己取的。除了上班,他把业余时间都泡在了阁楼里。五六年后,他走出阁楼,担任了青田石雕厂厂长。
  《春》的问世,成了周百琦石雕艺术成熟的一个标志。那年,他四十八岁。他的生命化作了春笋,以蓬勃的姿态,坚守在石雕艺术的春天里。他像那株茁壮有力的竹笋,在春雨的催促下,呼唤着春雷和闪电,表达了生命的抗争。它在全国各种工艺品展评中连连获奖,1992年12月还被制成特种邮票公开发行。
  早年石雕艺人中,因为生活贫穷,没有机会读书,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靠的是经验和悟性。周百琦却有些与众不同,他除了雕刻经验,还从事青田石雕的理论研究。这或许跟他“烟云阁”的那段生活有关系。他撰写出版的《青田石雕技法》,是青田石雕最早的专著之一。他的第二部专著《青田石雕名家列传》,是他因患胃癌胃被切除后完成的。他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为青田石雕留下了宝贵的文字。
  发愤图强,勿以民间自菲薄,敢登大雅之堂,同阳春白雪斗艳;
  有志竟成,应树布衣英豪气,勇摘艺术桂冠,为下里巴人争光。
  这是刻在周百琦门口的一副楹联,也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比起周百琦,倪东方虽然生在石雕世家,但他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类人。三十岁开始石雕艺术创作生涯,五十岁才真正步入石雕艺术殿堂。他的石雕作品感情细腻,工于因石取俏。
  1978年,他创作的《谷子》和《瓜熟豆香》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一鸣惊人。
  “俏色用得好! ”这是时代伟人 ——邓小平同志的点评,恰如其分地把这位沉默半辈子的倪东方给点了出来。
  《人民日报》及时报道了《谷子》这件珍贵的作品:作品以精细的雕镂技艺,雕刻出几株肥厚沉甸甸的谷穗,穗身颀长,籽粒饱满,圆润得好似珍珠。穗间夹杂着枝叶旺盛的豆角,刀法细腻,层次分明,突出了物体的质感。谷豆并陈,抒发了对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季节在金秋。倪东方终于找到了创作的旺季 ——《秋》。他把半辈子的寻觅和思索,化为艺术的生命,让自己的作品灵动起来。他需要色彩,他要用那天然的色彩来表现他的灵魂。他的真诚感动了天地,他终于采到了一块稀罕的南光冻上等五彩石,黄冻晶莹如玉,绿黑蓝紫相映。
  一百多个日夜熬过去了,他的果实《秋》也丰收了。《秋》的主题还是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娇嫩的丝瓜,宽扁的青豆夹,相互掩映着,攀绕着,释放出丰收热烈的气氛。最奇巧的是,石头上那两处褐色小斑点,却已被点化成一只蓄势跳跃的叶蛙;一对黑蝴蝶,在你不经意间停在了黄花前,扇动翅膀,送来了缕缕清香。
  色彩成了倪东方石雕艺术的生命。他在寻找色彩中,把青田五彩石与植物花卉自然地对接起来。他创作的题材不断扩大,从农作物到花卉,创作了《秋菊傲霜》、《花好月圆》、《俏色印雕》、《野珍》等系列精品。
  《花好月圆》是倪东方的晚年作品。“花好月圆,白头偕老”成了倪老最真诚的企盼和祝福。他选的是封门青冻石,一轮橘黄色的圆月在一簇桃花和牡丹花丛中冉冉升起时,我们似乎听到了一对白头翁的和鸣。满月的设计,再现了青田灯光冻往日风光。作者不是诗人,作品却是一首动人的绝唱,抒发了作者典雅、宁静、美好的情感。
  近五十年来,倪东方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品,除了《谷子》、《秋》、《秋菊傲霜》、《花好月圆》、《俏色印雕》、《野珍》等珍品以外,还有许多获奖的精品佳作,如《冰梅》、《谷穗》、《杨梅》、《春》、《夏》、《秋》、《冬》、《月瞻》、《蔬果》、《四季飘香》、《三友迎春》等数十件,美不胜收。先后被选送到国内外展出,博得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祖国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倪东方在石林艺苑中勤奋刀耕近半个世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造型活泼,自然优美,俊秀飘逸,清新洒脱,隽永俏丽,富有生气;他的技艺刀法明快,刻画有力,线条流畅,玲珑剔透,镂雕细腻,俏色巧妙。倪东方受到人们的尊敬,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褒奖。
  倪东方爱艺术,惜奇石,广收博采,不惜重金,荟萃全国各地石之奇珍,岩中之瑰宝上百个品种。并因材构图,依色取俏,制幽创奇,制作了数以百件的艺术珍品。1992年自建陈列室,雅称“惜石斋”,蜚声海内外,中外人士前往参观,犹如置身艺术宫殿,赞不绝口。参观“惜石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青田石雕文化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为这一艺术所震撼,所迷恋。这是倪东方为弘扬青田石雕文化作出的又一个特殊贡献。
  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位老者的名字 ——张爱廷先生。青田人称他“东方之子”,因为他曾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名义,在1997年初走进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人们熟悉他的名作《丰收》,因为它曾经被印成一枚枚邮票,寄往世界各地。作品刻着三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女孩肩扛荷叶,手举莲花;一男孩手捧如意,另一男孩坐在鲤鱼背上,敲打着乐器,性情非常快活。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是一份中国式的最美好的祝愿。
  一件石雕作品,一份诚挚的祝福,这是张老先生一生艺术追求。他善于雕刻人物和动物,从传统题材中找到代言的艺术形象。他的代表作《寿星》系列和《舞狮》系列,堪称双绝,而《舞狮》可以说是青田石雕镂雕工艺的极品。
  这是大师向镂雕技术顶峰挑战的系列石雕作品。他尊重传统的审美视角,把传统的镂雕 “球艺 ”发挥到极致。
  青田石雕的“球艺”十分精细、繁难,雕工有钱眼球、网眼球、仿象牙球、仿滚珠球;大球套小球,固定球套滚动球,追求的是层层深入,球球镂空,千丝万缕,扑朔迷离,看不出纰漏,找不着门道,叹为妙绝。
  狮球眼以金钱眼最美,也最难雕刻。镂雕球眼是个细致活,大球内套固定小球,先得镂空大小球间的夹层,再镂雕大球球眼,然后通过这些细小的洞眼镂出里面小球的球眼。眼如针孔,边如发丝,险如走钢索,缓如蚕食桑叶,须得定神静气,凭着一身真功夫,熬得时日,才得十全十美。
  1998年被中国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评为优秀创作奖的《舞狮》,整整花去了张老先生一年半时间。《舞狮》高五十厘米,宽六十四厘米,共雕有大小狮子四十只,大小狮球二十四个,作者对其中的大、中三只狮球进行精雕细镂,还在狮球的上方雕有十六个活泼可爱的孩童,整件作品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氛。
  张爱廷的石雕作品,主要靠的是高超的镂雕技术、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气氛渲染。这对石雕工艺美术的艺术创作,更显困难。因为大师的坚持,镂雕工艺在青田石雕的传统题材创作领域攀上了顶点。
  青田石雕是一种民间工艺,却有许多青田石雕艺人从民间“能工巧匠”中脱颖而出,成为名扬一方的石雕艺术名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意识成为青田石雕艺术的聚焦点,众多艺术家纷纷提出艺术的传统继承和当代创新,应成为青田石雕艺术发展的两大重要研究课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艺人们开始纷纷探讨传统继承的方法和当代创新的种种途径。在这个领域,而今已闯出多位 60~70年代出生的青年艺人。
  戴春平出生70年代,公开出版过个人青田石雕作品邮资明信片单行本。他的作品《瓜中之宝》获2001年青田石雕节精品评比金奖,《古兽瓶》、《金瓶玉衣》获2001年中国国石天工奖优秀奖。而经营之路,他走得更为潇洒,日本、东南亚等国及广州、杭州、上海、北京、香港等大都市都留下他的足迹。
  叶品勇善于发现石之性灵,然后构筑成作品的形式和动态之美。用行家的话评价,他的作品如《你知我知》、《藏珍》、《鸣春》、《渴望中的家园》等是“大朴不雕”中的雕琢,既抽象、夸张、变形,又极具写意之味。2003年其新作《欢跃》、《你知我知》荣登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
  江山代有人才出,在一千七百多年的青田石雕史上,一代又一代的石雕名师不断涌现,他们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星辰,在东方的天空中闪烁。

知识出处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山石雕是一种石雕艺术,起源于中国浙江省的青山村。青山石雕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传承。青山石雕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雕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青山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文化历史等方面。青山石雕制作讲究用料精良,技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在,青山石雕已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广泛的声誉和知名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