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石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64
颗粒名称: 文人石缘
分类号: J323
页数: 8
页码: 035-0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石作为印材的兴起与发展与历史上文人治印有关。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文人士大夫群体的形成,为青田石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宋代开始,由于铜质金属供需不济,规定私章须以木料雕刻,文人治印只好另辟蹊径,开始尝试使用石质印材。青田石经县令徐公武、沈括青田之行推广,被一些社会高层文人珍藏,但一直未被用作印石,直到宋代赵孟頫以青田灯光冻石治印,突破了唐宋来文人在印材上的思想樊篱,使文人对青田石的天生丽质有了新的认识。然而,文人们循规蹈矩,只写篆文,交匠人镌刻,使青田石再度与文人失之交臂。但明代之前文人治印的实践与传承为青田石章的出现和普及铺垫,是中国印章史上的一大奇峰。
关键词: 青田石雕 治印之石 文人石缘

内容

青田石后来被作为印章材料,并异军突起,与历史上文人治印有关。
  唐景云二年(711),青田县建制了。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文人士大夫群体的形成,为青田石的开发创造了条件。翻开青田史志,不难发现,青田石的发迹和流传,有两种人起着关键作用:一种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青田人;另一种是由朝廷派往丽水、青田的地方官员,如北宋的徐公武、明朝的杨文骢等。
  据统计,宋以来,青田人考取进士的共有一百二十一人,他们中间好多人为青田石的利用和流传作过贡献。宋绍圣四年(1097),陈汝锡是第一个科举入仕的青田人。世居青田县城的汤思退,曾做过南宋高宗和孝宗年间两任丞相,他博学多才,诗书画兼佳。史书里虽然尚未找到他的印学记载,但对青田印章的钟爱,应该是他乡情的一部分。更不能忘记的是,南宋寓居青田的赵宋族人赵希怿一家,还有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清代著名学者韩锡胙等,他们都是青田石的收藏者和传导者。尤其是韩锡胙,他还在《滑疑集》一书中专门记载了青田石,为后人研究青田石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唐宋以来,文人热衷艺术日成风气。文人通过科举名正言顺地进入官场,获得了社会地位和俸禄后,就生发些闲情逸致,摆弄些业余爱好,进行各种文学和艺术创作。同时,文人本身所具有的纯朴情感和自命清高的秉性,又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放弃部分功利,退隐到自我的理想王国。在若即若离的徘徊中,文学和艺术给了他们精神依托,成为他们最佳的生存方式。至宋朝,文人意识不断加强,文人对艺术的追求进入了新的境界。在元代,文人把诗、书、画、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篆刻艺术从此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然,文人对艺术的追求,不能离开它的物质条件 ——纸的发明和造纸业的发展。自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纸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札。至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在纸帛上。在唐朝,浙江造纸业已相当发达。当时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上细黄白状纸,都是进贡的名纸,尤其是剡州(今嵊州市)的藤纸、玉叶纸,名闻全国。有了纸,文人就有了更自由的表达手段,印章也随着由实用之物向艺术审美领域迈进。
  书画用印,应该始于隋唐的鉴藏印。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前代御府,自晋、(南朝)宋至(北朝)周、隋,收聚图书,皆未行印记。”鉴藏印,起源于字画收藏鉴定签名。传世王羲之、王献之等帖,常有后人的签名。《法帖》刻有唐太宗“贞观”连珠印,史称是正式鉴藏印的开始。于是,内府收藏书画也照此仿制,有“集贤、秘阁、翰林”等一批鉴藏印。后来,效仿者日盛。唐玄宗有“开元”长方印,五代南唐国有 “建业文房之印 ”、 “内府合同印”、“集贤院御画印”,宋代有“大观”瓢形印、“政和”、“宣和”长方印等。私人鉴藏印,有唐王涯的“永存珍秘 ”和宋米芾的 “米芾秘箧 ”印、蔡京的 “蔡京珍玩 ”等,都非常著名。
  鉴藏印在宋朝的流行,给文人以新的启发:在具有鉴定和标明归属的同时,鉴藏印还能直接增添书画的内涵和韵味。这一意外的发现,使文人欣喜若狂。于是,这些文人由此及彼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自已的书画作品上钤上自己篆写的印章。他们在书画的落款、头、角钤印,出现了款印、引首印、压角印,产生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
  宋朝皇帝似乎特爱字画篆刻。据朱学贤《印典》记载:“宋徽宗好书画,后押字用天水及宣和、政和小玺,或用瓢、虫鱼篆文。”南宋高宗更是好用款印玺,甚至于高宗的刘妃也好玩印玺。他们的这种爱好,在当时引领了篆刻艺术的发展方向。
  北宋,是书画繁荣的时代。文人们不仅根据作品需要,在作品的不同部位,随心所欲地用印。而且,还按照作者自己的喜好,进行了篆刻艺术创作,出现了别号印、斋馆印、成语印、隐语印等私人闲章。这些印章,完全倾向于作者的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如画家郭熙就在自己作品的角上钤上一个小“熙”字印,欧阳修曾用“六一居士”朱文印,苏轼曾用“眉阳苏轼”、“东坡居士”朱文印,米芾曾用“楚国米芾”、“米氏书印”等朱文印。相传米芾的印章好多还是自刻的呢。
  正是因为书画艺术的繁荣,篆刻艺术在东汉以后,经过了近千年的沉淀后,再度被文人士大夫所看重。当然,它已经历了一次蜕变,原为权力所用的实用功能已逐渐被艺术审美所代替。
  实际上,篆刻艺术创作就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一次自由翱翔。但是,当时所用印材,大多还是铜、牙、角、晶、玉等,质地硬,不易受刀。文人受制于印材而感到困顿不已,只好篆与铸、刻分开,虽然刻匠工艺熟练,但还是难于把握作者意图。米芾所用印材都是玉类,他曾经尝试自篆自刻,但镌刻粗糙,看来也不甚满意。
  在宋代,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每年的“馈遗”和“岁赐”,及战争的消耗,导致了国库困乏,铜质金属供需不济。所以,1012年宋王朝下诏告示全国:寺院、道观和文人,以及平民百姓等所用的私章,规定为方寸印章,须以木料雕刻,不得私下用铜质金属铸印。在这严令之下,民间刻章只能以木代铜,文人治印也只好另辟蹊径了。
  文人们在期待,篆刻艺术在期待,期待着有一种新的印材出世。或许,那时一些文人们在书房里徘徊着,目光在书架上来回地搜索着,他们站在书案前,目光停留在笔砚上,对砚石的开发利用、品评鉴赏、雕饰录铭,早已成为文人们的书房时尚,现在却无意间给了他们启发,使石质印材的开发进入了他们视野。宋代杜绾著《云林石谱》,所记石品共计一百十六种,除玩赏石和砚石外,其中有三种用于治印的石材:山西省离石县的深土石、湖南省沅陵县的蛮溪水中石、河南省潢川县的浮光山石。这三种石材,当时都已进行了开发,并投入市场,但在后世篆刻中绝迹,或许是因为石材本身的缘故吧。相信青田石也曾作为质材,而被一些文人用来刻章过,只不过当时文人不知道是青田石罢了。在北宋,青田石经县令徐公武的推荐,经沈括青田之行,多次进入文人圈内,并在米芾、文同、苏轼等这些社会高层文人士大夫的书斋珍藏,但一直未被用作印石。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这些文人的心态和观念上吧。米芾曾在《书史》里自得地表述过:“余家..玉印六枚:‘辛卯米芾’、‘米芾之印’、‘米芾氏印’、‘米芾印’、‘米芾元章印’、‘米芾氏’,以上六枚白字,有此印者皆绝品。玉印唯著于帖,其他用‘米姓清玩之印’者,皆次品,无下品者。其他字印有百枚,亦参用于上品印世,自画古贤,唯用玉印。”米芾说的虽然是书画收藏,但他崇尚玉质印章,轻视石质印材之意已流露纸面。
  米芾( 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号襄阳漫士,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大书法家、大画家,家富收藏,精鉴赏。他行为怪癖,爱石、爱砚、嗜书画,曾有自刻印章的习惯。米芾爱石,主要在于藏石、玩石、赏石,却不以石刻章。他虽有字印百枚,但都用玉印。青田石门洞摩崖石刻中,仍留有米芾的“飞流”、“银河千古”旧迹,据此看来,也系事实。然而,米芾以字换石,只把青田石当奇石收藏,而未曾当它印石来开发,是米芾的忽视,也是历史上的一件憾事!
  宋都南迁,热爱印学的南宋高宗,带着赵宋宗室和朝廷一班文武大臣,在浙江的杭州、绍兴、宁波、温州等地疲于奔命。一群流离失所的皇亲国戚和文人墨客,也在兵荒马乱之际,跟随朝廷来到江南,暂避战乱。浙江一时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青田同饮瓯江水的温州,成了 “东瓯名镇 ”。原为穷山僻壤、人口稀少的青田县,在北宋初年,居住人口才二万六千七百五十六人。至北宋末,随着北方人口的迁入,剧增到七万零五百三十七人。也就在这个时期,青田县城宝幢街迎来了赵希怿这户皇族宗室。
  淳熙十四年(1187),赵希怿考取上进士后,官至端明殿学士、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卒后赠 “少保 ”,追封“成国公”,谥“正惠”。他有四个儿子,长子留居青田;次子赵与愿,在宋宁宗时,因太子夭折,应召入宫为继子,封为荣王,开禧三年(1207)立为皇太子,改名赵询,嘉定三年(1210)即薨,号“景献”;三子赵与踌、小子赵与勤,还有孙辈中的赵孟奎、赵孟至、赵孟圻等四人都是进士。小子赵与勤和孙子赵孟奎,是南宋著名的画家。从此,青田石终于在宋朝皇室中,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 ——他不是赵希怿的子孙,而是他的同宗孙辈赵孟頫。
  最早用青田石治印的文人,应该是宋末元初的赵孟頫。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初官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是一位诗人,又是大书家、大画家。他所篆印文纯用小篆,朱文细笔圆转,姿态柔美,世称“圆朱文”。他开创了署于印身之侧的边款,并临摹编辑了我国较早的印谱— —《印史》。
  赵孟頫虽为浙江吴兴人,但他与赵孟奎兄弟都是赵宋皇族后裔,经赵孟奎叔侄兄弟的宣传和推荐,采用青田石治印,是极有可能的事。韩锡胙在《滑疑集》中记载:“赵子昂(即赵孟頫)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
  赵孟頫以青田灯光冻石治印,突破了唐宋来文人在印材上的思想樊篱,使文人对青田石的天生丽质有了新的认识,在篆刻艺术和印材利用上对后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可惜的是,以后的两百年,并没有改变文人的治印习惯。赵孟頫和当时印学名家吾丘衍,都少了一份实践精神,两人还是循规蹈矩,只写篆文,交匠人镌刻,使青田石再度与文人失之交臂。
  然而,就中国印章史而言,明代之前文人治印的意义却是深远的。文人们在继承了汉印高峰的艺术成就基础上,对治印进行了积极而颇有成就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对于后来青田石章的出现和普及,并使之成为中国印章史上的一座奇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铺垫。如果没有明代之前文人治印的实践与传承,青田石章的出现可能就会因此而推迟。

知识出处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山石雕是一种石雕艺术,起源于中国浙江省的青山村。青山石雕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传承。青山石雕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雕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青山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文化历史等方面。青山石雕制作讲究用料精良,技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在,青山石雕已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广泛的声誉和知名度。

阅读

相关人物

米芾
相关人物
赵孟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