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门探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61
颗粒名称: 封门探古
分类号: J323
页数: 11
页码: 019-0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石的开采和雕刻,已经成为了这个地方的一项重要产业和文化特色。青田人凭借着对石头的刻苦钻研和独特视角的探索,创造出了许多惊人的艺术品,拥有着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青田石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这片神秘、富饶而多姿多彩的山水间。当我们仔细了解青田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时,也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够以其特有的魅力,持续地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称赞。
关键词: 青田石雕 天蕴之石 封门探古

内容

青田距离海洋并不遥远。春天,青田人可以在风中嗅到海洋的咸腥味,然而,他们却难得见到海。青田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那千峰万壑,构筑了一道道难以突围的樊篱。
  山,对于青田人来说,就是生活。它在你出生前就在门前。开门见山,青田人的第一步,就要学会翻山越岭,向青山攫取生存所需的物资。
  洞宫山脉的崇山峻岭中,由于山洪冲刷,地表上裸露着一块块彩石,改变了青田人生活方式。青田人以采石为生,以石换物,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这里的人有“靠山吃山”之说,开山铺路,垦山种地,垒石造屋。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面对满山的石头进行了取舍。他们选择了各种类型的岩石,以石为凳,为床,为屋。在选择中,培养了独具青田地域特色的审美情感,从发现石头到崇尚石头,这种审美情趣,就在农耕社会的一些青田山民中自发生成。
  历史上,青田山和石门洞两处道教洞天,都以石奇为名。青田山亦名太鹤山,山上奇石林立,古松成荫,传说唐代道士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元末刘基却对石门洞独有情钟,传说他在石门洞读书时,以崖为屋,以石当床,过着原生态的隐居生活。
  打石为生,砍柴度日,是青田先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得生存,不仅要经受风雨雷电的考验和野兽的袭击,而且每天要为衣食操劳。他们渺小的生命需要一种宗教寄托和神灵的保佑,所以他们往往以某座山、某块石、某棵树,作为他们崇拜的图腾形式。
  可以想象,一些人,在树荫下休憩,或在溪滩上走过,偶然会发现脚边有一些美丽的小石头在发亮。在青田石开发的初始阶段,每经山洪暴发之后,在山口等地的溪滩上都能捡到一些奇异之石。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当人们发现身边的某颗石头像牛羊,或者像其他动物的形状,并具有观赏性,或者能表达一种宗教意识,那么他们就会乐意拾起来,把它们带回家,进行磨制加工,或供奉在桌台上,或者把它用绳子串起来挂着胸前,或系在腰间,或者送给孩子玩耍。青田石是否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呢?
  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一些民间传说往往弥补了历史缺陷。民间传说就成了某个地域文化的历史见证。如果把流传在当地的一些民间传说,放在青田封门山加以描述,它无意间就担负了一种本土文化起源的诠释使命。
  封门山,在瓯江的南岸,方圆百里,连绵起伏,悬崖峭壁,涧水盘绕,风景如画,是青田人心目中的神山。山中产异石,谓之封门青、灯光冻、封山三彩、黄金耀、五彩冻..
  封门山中留有许多封门洞。它是矿工劳动生产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是青田人必向外人介绍的一段往事。传说封门洞是一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开发的。他和一帮徒弟后却被官府迫害而死于洞中。
  当把猎奇的目光从那葱茏的原始森林收回,重新投向文明相当发达的农耕社会时,人们可以理性地判断,封门洞的开发应该在铁器工具使用较为普遍的历史时期,并且青田石雕在当时市场流通中已产生了经济价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闽中郡,促进了瓯越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这里,为开发封门洞创造了条件。在这种前提下,再来聆听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发现封门洞的民间传说,就有它诠释历史的说服力了。
  封门洞的开发始于南宋。尽管在这之前,青田石的开采已经开始,并且已经在瓯越地区的小范围内流传。但是,宋代国都的南迁,才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青田石雕的大量生产。因为到南宋时期,社会上层和文人雅士才开始参与青田“图书石”的收藏和交流活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封门洞生产色彩靓丽、质地柔软的封门石,才引起了县衙的注意。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被县官所害,说明了当时青田石在市场上已具有不菲的价值。
  传说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发现黄金耀,是梦中得到了仙人指点。梦醒后,他凭着脑中的印象,爬山涉水,辗转数月,找到了一个与梦境相似的处所,果然见着了一堆异石。乡邻都视之为玉石。此事不几日就惊动了县衙。贪婪的县官想据为己有,张贴告示,要求所采之石一律由县衙收购。采石人知道县衙是霸占玉石,就不愿上山。衙役就押着周师傅师徒进洞开采,几天过后,一无所获。县官恼羞成怒,命令把洞口给封死了。
  多年之后,洞门重新打开时,人们发现洞内石壁上刻着一首诗:“直岩下,横岩腰,十八担黄金耀。穷人可得黄金耀,万贯银债一笔销。”人们按诗意寻找,果然挖到大量的黄金耀。后人为纪念周师傅,便把那口洞叫做封门洞。自然,那座山被人们叫做了封门山。
  封门洞,也名枫门洞、丰门洞。当地有首民谣就记载了封门洞的大致位置:“策杖枫门路,还疑水一方。休因迷洞口,至此问渔郎。”就此看来,封门洞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山水相隔,在开发初期,外人是难以觅到踪迹的。
  到了清朝,封门洞已进入大开发阶段。当时的《青田县志》对此已记载得很详尽:“枫门洞坐落在青田县城东约二十五里的深山中,矿洞深而且大,可以同时容纳一百多人在里面开采挖掘。该洞出产的青田冻石,石质温润如玉,价格像黄金一样昂贵。洞中上下有五个水塘,从冬到夏,流水从不枯竭,可以听到叮咚流泉声,却找不到它的源头。产在塘中的冻石质量最好,当地人称其为五塘冻石。清朝康熙年间的郡守钱一信、刘起龙,乾隆年间的县令罗达春,道光年间的县令董承熙都到过此洞,并在洞中留有题名。”可见,清朝官府已十分看重封门洞冻石开采了。
  可以想象到清朝时期封门矿区开采的热闹场景。他们或以家族或以师门为单位搭木为屋,风餐露宿。他们中有勘察的,有挖运的,有筛选的,有收购的,当然也少不了官府派来征收石材的衙役。
  封门洞虽然在官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开发,但是,普通老百姓却在官府的逼迫下,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勘察开采青田石。勘察矿产的活是非常艰难的。由于当时开采技术和工具非常落后,一些老矿工上山寻找矿石隐藏的迹象,凭的是一身的经验,大家习惯叫找矿脉,道理就像老中医给病人号脉一样。
  矿工们漫山遍野地寻觅,早出晚归,攀援在崖石间,经受着毒蛇猛兽的威胁。发现矿石后,他们组织人力挖山劈石。没有现代化的钻探机械,他们用的是刀、锄和凿。矿洞口高约六七尺,而深入到里面只有三四尺高,仅两人侧身匍匐而过。如一时不见矿石,则曲折向边上继续延伸挖掘。
  洞内开采也是非常危险的。矿工们用杂木支撑洞顶松土,以图安全。开采之初,往往还是寻矿的时候,为了节省人力,一人在前挖掘,一人持火把照明,后面跟着十来个人用畚箕相互交手向外运土。如果遇到坚硬的石头,凿开后,则由年轻力壮的青年抱着石头,伏在地上,用力地推着,一点一点地爬滚出来。
  “蚁旋猱附径转欹,腰绠人穴烈炬随。崖顷壁圯悔莫追,人生衣食真难危。石兮石兮知此意,金玉还与石同弃。”清朝徐鹤龄写的这首诗,就是当时矿工挖矿采石的艰难情景。
  过去,矿工们在开采过程中时刻面对着生命危险。在没有更好的安全保障条件下,他们敬畏山神土地爷的神威,祈求神灵的庇护。在矿区,至今还流传着一种 “做山福 ”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保护神据说是“山田老爷”。每月初二和十六两日是祭祀日,仪式简单而隆重。开矿师傅在洞背捡一块干净的地块或是岩石,摆下生肉、粉丝、酒,点上三炷香、两支蜡烛。然后,领班师傅下跪祷告:“土地保佑,硬硬一角,软软一角,岩子报讯,顺顺挖到,没人伤损。”焚过烧纸,祭祀完毕。然后把祭品烧熟,请工友们一道会餐,谓之为“散顺风”;当然,领班师傅先夹骨肉,称之“背大雕”。目的都是图个吉利罢了。
  为了求得平安,就是平日里说话做事也有许多忌讳。把吃饭叫“光锅”,把吃肉叫“打老”,为的是瞒过山神,以免降灾招祸。而因为 “洗”与 “死”方言谐音, “倒”与 “倒坍 ”同义,所以矿工们忌说 “洗”字,更不能把锅、碗倒置。
  封门洞的许多往事已被历史的风雨稀释成为一个个传说了,就如洞藏的那些珍贵的石种因为数量的减少,逐渐成了稀世之物。封门洞的祭神习俗能在一些矿工中流传至今,它是对矿区危险隐患的一种警示。
  叶蜡矿中“图书石 ”也在开采中越来越稀罕了,千吨矿石中仅能得数百斤。 “自古闻达于朝野 ”的灯光冻、金玉冻、封门青, “五颜六色蓝为贵 ”的蓝星, “和而不同、媚而不妖 ”的封门三彩、五彩就更少了。

知识出处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山石雕是一种石雕艺术,起源于中国浙江省的青山村。青山石雕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传承。青山石雕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雕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青山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文化历史等方面。青山石雕制作讲究用料精良,技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在,青山石雕已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广泛的声誉和知名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