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蕴之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石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58
颗粒名称: 天蕴之石
分类号: J323
页数: 28
页码: 002-0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石是中国三大彩石之一,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纹理著名。传说青田石是女娲遗石,神话推动了青田石的文化渊源。叶良辅等科学家发现青田石以叶蜡石为主要成分,形成于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前的晚侏罗纪,主要成分是叶蜡石、绿霞石等。青田石以其不同一般的生成条件,构造了它耐温、致密的独特性能,适合用于石章、石雕等制作,也备受人们欣赏和收藏。
关键词: 青田 石雕 天蕴之石

内容

一个神话可以演绎出许多美丽的故事。
  一块传说中的女娲遗石,以色彩和花纹这些无声的语言,启开了人们的心扉,丰满了人们的思维和情感。
  女娲遗石
  青田石的起源,缘于一个美丽的神话。
  相传女娲在大荒山炼石补天,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她用了这些彩石补好了天。由于每块石都溅染着女娲的鲜血,所以,补得天空霞光灿烂,绚丽多彩。而剩余的这一块石头,虽然纯正透明,五彩缤纷,但失去了补天的机会,于是降凡于世。
  五彩石飘落到东海之滨崇山峻岭中的青田境内。这里山清水秀,却是个穷乡僻壤。
  有一天,一个樵夫上山砍柴,发现了这一块彩石,于是拾回给妻子雕刻成项链,青田石就这样被发现了。
  神话是民间演绎故事的最古老的思维方式。女娲遗石成了青田石最早的渊源之说。
  青田人口授言传着这个古老的神话。借用女娲遗石这个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叙述石雕艺术的历史渊源,是最适合不过了。
  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把青田石推上了一个历史平台:成了一块女娲的补天遗石,五彩缤纷,光彩照人,动人心魄。不但如此,这块女娲补天的剩余之石,更是大慈大悲之石。在它下凡之际,选择了东海之滨这块山多、地少、人稀的荒凉之地,恩泽了这块土地上穷苦的人群。
  青田石作为本土文化的奠基之石,出世后的又一个名称 ——图书石,显得那么尊贵典雅。
  图书石 ——一个有文化涵养的称谓。这个称谓与“东壁图书 ”的传说有关。
  在寂静的夜晚,昆虫在耳际啼鸣,声浪此起彼伏,隐隐约约,似从东海传过来的涛声。松明灯在屋里忽明忽暗地照着石雕师徒们专注的脸,时间就在雕雕刻刻中很快地过去。当雕刻者抬头仰望东方的星空时,发现两颗星星特别明亮,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奎”、“壁”星座,它们是图书和文化的象征。于是,一种美丽的意象在他们的脑海里产生了 ——他们手上的这些灿如星辰的石头,不就是那东方天空 “奎”、 “壁”之星嘛!
  明初青田籍一代国师刘基,精于天文地理,他可能没有亲口传授“东壁图书”之说,但他的天象学,无疑会对这里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书石和天上的星象一起糅在了青田石的身上,赋予青田石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意识中,对青田石进行了最神圣的价值界定,这体现了青田人的智慧。
  在青田石产地山口镇《林氏宗谱》中,有一篇《谷口图书石记》,其对青田石崇尚之情,开篇就溢于言表:青田石虽然不如宝石,却能与玉相比,其品质温和,可以用来雕刻印章和人物鸟兽等,传遍四方。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从科学上说,是什么造就了青田石,这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谜。
  叶良辅,杭州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16年毕业于我国第一所培养地质人才的专科学校 ——地质研究所。 1920年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次年获得地理学硕士学位。 1928年应时任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之聘,任该所研究员。
  1929年,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地质专家,慕名来到青田,急切地想掀开青田石的红盖头。他和他的朋友张更、李璜一行三人,沿着小溪滩,到青田山口的大安、季山等村,进行实地考察,采集许多石材标本,鉴定了五十多个样品。发现青田石生成于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前的晚侏罗纪,主要是中高温金矿溶液与火山岩互起化学反应,由流纹岩与凝灰岩蚀变而成,主要成分是叶蜡石、绿霞石等。
  至此,一直以“图书石 ”、 “印章石 ”沿袭相称的青田石,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学名 ——青田叶蜡石。
  1931年,他们三人合著,发表了《浙江青田县之印章石》一文,这是近代有关青田石研究的第一篇科考论文,也是我们进入青田石核心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青田石是以叶蜡石为主要成分的石材,单斜晶系,通常成致密块状、片状或放射集合体,呈白色或微琏带浅黄色,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泽和珍珠状晕彩,硬度通常为摩氏 1度~摩氏 2度,具油脂感,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主要产在火山岩中的交代矿床。
  我国“三大印石”中,寿山石基本上属地开石、高岭石,昌化石也属高岭石;其他,如巴林石和长白石等,主要都由高岭石族矿物质组成。而青田石却在独特的环境中形成了叶蜡石独特的品质。
  诺尔人工合成叶蜡石矿物的科学试验证明:在多量水参与下,在氧化铝、氧化硅分子比为一比二或一比四,温度为摄氏四百度至五百度,压力为三百至五百四十个大气压时,可形成叶蜡石;而温度为摄氏二百五十度至三百五十度,压力为四十一至一百六十八个大气压时,则形成高岭石。
  青田石以其不同一般的生成条件,构造了它耐温、致密的独特性能。 “因耐温而便于对石章、石雕加温封蜡,不必顾忌因加温而影响石质,不会出现干蜡现象,故不必用油养护,便于保洁、抚摩、玩赏;因致密..少筋裂,色彩稳定,刀感脆爽,钤印时印石吸朱不渗油,印文特别清晰。”其中奥秘被夏法起先生一语道破。
  青田石绚丽的色彩来自于它内部所含的矿物质:含有氧化铁、黄铁矿的,就呈黄色、棕黄色、赭色;含有赤铁矿的,则呈红色、红褐色;含有钛元素的呈紫淡红色;含锰元素的呈紫色;含有机碳质的呈褐色至深黑色,绿泥石混入的则呈绿色,等等。另外,青田石中奇妙的花纹,也是在矿石蚀变过程中受外力的挤压、聚集、沉淀、浸入,而使各种色素矿物质相互浸染、压固、胶结而形成的。
  在青田,山口、方山、周村等地叶蜡石矿规模最大。据地质测探,可供开采的叶蜡石储量约有六千六百万吨,但可用石雕治印的石材仅约占万分之五,其中上品者少之又少。
  石最可人
  青田石与寿山石、巴林石并称为“中国三大彩石”。青田灯光冻石是青田石最上品,在历史上与寿山的田黄石、昌化的鸡血石被世人并称为 “中国印石三宝 ”。
  清代《金玉琐碎》中有“图书之石,青田县所产称最,寿山次之,昌化又次之 ”之评价。
  有段民谣道:
  青田白果竹叶青,
  古闽黄田八角玲;
  相比临安鸡血石,
  丹东广绿陆川醇。
  青田石晶莹如玉,温润绚丽,质地优良,种类繁多,纹理鲜明,色彩永久。人们常按石色、石性、石质把它们分为十大类,一百多种。
  以色泽不同区分,有青色、黄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褐色、棕色、黑色和花色等十多类。青田石中名贵的品种有灯光冻、蓝花青田、封门青、黄金耀、塘古黄冻、封门三彩、竹叶青、金玉冻、芥菜绿、紫檀花冻等。还有一种奇石叫龙蛋,也是不可多得之名石。
  青田灯光冻石,青色微黄,通灵剔透,柔若肌肤,嫩如春笋。
  “香肌晶如玉,光彩耀银鳞”。古诗的含蓄也抑制不住那种爱慕之情。现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干脆称其为“闺中秀女”。历史上又称青田灯光冻石为 “处州灯明石 ”、 “灯光石 ”。顾名思义,此石的命名与灯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朝著名学者屠隆称之:“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盖取其质雅易刻而笔意得尽,今亦难得。”青田灯光冻石都产于山口封门洞,个性尤为独特可人,性情纯正,神态优雅,宁静而致远,颇得君子爱怜。还有两种非常名贵的青田石也产于封门洞,一是与灯光冻石齐名的“黄金耀 ”,一是可谓世上绝品 “蓝花青田 ”。
  根据民间传说,“黄金耀”是一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在封门洞发现的。其实,它是山口镇一位名叫南光的采矿师傅,在封门山尧土矿洞挖掘出来的,所以又被命名为南光冻石。它色彩艳黄,质地纯净,温润脆软,通灵光洁,堪称“石后”。清道光年间,青田籍进士端木国瑚诗云:“棋赁客听,石供丈拜。”
  蓝花青田,又名蓝花冻,系蓝钉、蓝星和蓝带的统称。它是石中君子,色如芳蓝,明润纯洁,通灵微透,稀世罕见。尤其蓝钉,嫩黄中镶嵌着宝蓝色或紫蓝色钉斑。钉中稍软,而蓝钉外围却由钢玉结成,钢玉外又含有少量水钻石。所以,蓝钉坚硬,难以奏刀,不能做印材。但镂雕时,因色取俏,自得神韵。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高洪波先生三走青田,特爱蓝钉,吟诗称赞:
  把美丽的蓝花
  钉入青翠的石头
  遂有了奇特的名称
  以及柔软与坚硬的组合
  蓝花钉,镶嵌蓝花
  铺泅色泽和诗意
  ......
  一石在握
  心境澄明
  可以说,蓝花青田的可贵之处,都是因为有那蓝花的韵味。
  青田石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龙蛋石”,多产在周村,并且堆集在高山坡积层或地表孤岩中。有两个青田民间传说都与此有关。一个讲樵夫救了一只仙鹤,鹤为了报恩,向樵夫示石。另一个故事更动人,传说一个名叫周郎的樵夫在山上巧遇逃婚的东海龙女,并结为夫妻。不幸的是,此事被她的未婚夫新疆天池龙发现了,并遭遇报复。已有身孕的龙女,因此受了伤,沿途产下了许多带血的 “龙蛋 ”。
  当地老百姓称它 “外包龙皮肉,内蕴龙玉胎 ”,便源于后面这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记载的,都是樵夫上山打柴发现奇石的事,说明最早发现的都是生在地表上的青田石。从开采技术发展历史看,龙蛋石应该是发现较早的青田石之一。
  龙蛋石,大多呈椭圆形,体积小,质较重,外裹一层深棕色薄壳,坚硬无比,不能雕刻,而壳内石质细腻如嫩玉,多呈淡绿,也有黄色,永久不褪,奇特名贵,素有 “石破天惊 ”之誉。
  青田金石行家王经纬先生曾有一诗写道:
  何时龙蛋育周村,
  远古遗踪可有源?
  敲破紫垣赮褓裂,
  娇婴一趯卓惊魂。
  青田石有如此美好的口碑,是因为它本身所特有的神韵。
  青田石的神奇,在色彩,在纹理,在质地。
  青田石色彩丰富,但主调青淡。尽管石头五色斑斓,但碾成粉末后都呈白色,“似褪尽火气,绝无火爆刺眼之弊”。
  青田石纹理天然偶成,或人或物,或静或动,变化万端,层出不穷。
  青田石的质地清纯无渣,“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易于雕刻,适于雕刻者表情达意。古人相信石有守卫和镇邪的神力,像一些古墓前的石马石将军,竖立在一些民房前的 “泰山石敢当 ”,都寄寓了民间这种传统观念。
  《述异记》载:“武昌小吏吴龛得一浮石,置其床头,石化成一女,端正,与龛为夫妻。”人石结为夫妻,只有在文学艺术的乐土里才有这样感人的故事。至于《聊斋志异》里面记载的那位邢云飞,却不惜减寿三年,以身殉石。故事有些悲壮,令人感动,更引人遐想。
  尽管在古代社会,石头以墓葬和塔葬的形式承载了宗教的一些功能,但是,它给人以观赏的艺术快感,无论于收藏者,还是雕刻者,都会体验到人石相悦的审美情趣。
  著名篆刻家韩天衡曾坦诚地表白:“我素爱青田石,先后收藏颇丰,兴来置诸石于画案,亦苍亦翠,间赭间黛,或赤或紫,百面千态,和而不犯,同中有异,具雍容娴静之姿,无取宠献媚之貌。我观石,石观我;我赏石,石赏我;两相知,更相依;不知昼去,不知老至,自有一种百看不百回头的痴迷。”
  人们或以原石请供,或以印章把玩,或以石雕为伴,感动于它身上的一种气质和品格,无端地牵出一些心绪来,存心让人去回想一些美丽的人和一些美好的事。
  于是,许多人把它收藏到屋子里,在书架摆上几方,天天看着;或在阅读和写作的罅隙间,或在孤独无聊之际,拣其一枚,放在掌心里摩挲把玩,神情变得安详起来,心绪渐入佳境。
  如果是雕刻者,平时爱石如命,珍藏些许奇石异石,没有满意的创意,不肯轻意动刀。他们舍得腾出一间最好的屋子,把那些原石和自己得意之作陈列其中,美其名曰:石斋。然后配以字画,别有一番情致。如倪东方的“惜石斋 ”、林如奎的 “耕石苑 ”、林福照的 “润石轩 ”,藏石上百件,石章、石雕,乃至各种原石,件件精致名贵。
  雕刻师的青春化作了靓丽的石头,永驻于石斋的宁静里。他们的作品都是稀世珍宝,或者珍藏在家里,或者被收藏到博物馆里。
  雕刻师们后继有人。于是,“石馨苑”和“点石艺坊”的屋主,看好一批中青年工艺师的作品。“石馨苑”倾心于周金甫、林伯正、林青民、林胜勤等人的石雕风格; “点石艺坊 ”则搜集徐永丽、马兵、李大白、陈长青等人的作品。
  人与石之间,天生就有那么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缘。当代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著过一本书《石道因缘》,文曰:“人友石,石亦友人,人石亦友,共成善缘。”
  关于石头,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过一首《一个美丽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他能给善良者以智慧,
  也能给勤劳者以欢乐。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啊,
  山高水长也能获得。
  “一块石头,人们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将它从山上、从深沟、从矿洞里采掘出来,历经艰辛,辗转来到我的案头,我便与它有了一生的约定。我会时时记起它,轻轻抚摸它。慢慢地开始与它对话,认识它的 ‘性别’,了解它的内心。”
  “每每看着那一件件渗透着我的智慧、我的心血,用我的双手雕就的鲜活玲珑的、透着生命气息的作品,便会从心底里升腾出快乐来。在灵与石交融的一次次回应中,涌向心尖的是不可名状的幸福......”
  “感谢灵石发掘了我的灵性,丰富了我的生活,滋润了我的心灵,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的生命因它而情趣盎然,我的梦想因它而多姿多彩。我为它感动,甘愿付出我的青春和一切。”
  “雕琢的瞬间,铸成我的亘古生命!用我的双手把今生的独白凝固在这一块块青田石中,直到永久。”
  这一段段细腻感人的独白,摘自青田一位多愁善感的青年工艺美术师的手稿,她的名字叫徐永丽。
  封门探古
  青田距离海洋并不遥远。春天,青田人可以在风中嗅到海洋的咸腥味,然而,他们却难得见到海。青田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那千峰万壑,构筑了一道道难以突围的樊篱。
  山,对于青田人来说,就是生活。它在你出生前就在门前。开门见山,青田人的第一步,就要学会翻山越岭,向青山攫取生存所需的物资。
  洞宫山脉的崇山峻岭中,由于山洪冲刷,地表上裸露着一块块彩石,改变了青田人生活方式。青田人以采石为生,以石换物,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这里的人有“靠山吃山”之说,开山铺路,垦山种地,垒石造屋。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面对满山的石头进行了取舍。他们选择了各种类型的岩石,以石为凳,为床,为屋。在选择中,培养了独具青田地域特色的审美情感,从发现石头到崇尚石头,这种审美情趣,就在农耕社会的一些青田山民中自发生成。
  历史上,青田山和石门洞两处道教洞天,都以石奇为名。青田山亦名太鹤山,山上奇石林立,古松成荫,传说唐代道士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元末刘基却对石门洞独有情钟,传说他在石门洞读书时,以崖为屋,以石当床,过着原生态的隐居生活。
  打石为生,砍柴度日,是青田先人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得生存,不仅要经受风雨雷电的考验和野兽的袭击,而且每天要为衣食操劳。他们渺小的生命需要一种宗教寄托和神灵的保佑,所以他们往往以某座山、某块石、某棵树,作为他们崇拜的图腾形式。
  可以想象,一些人,在树荫下休憩,或在溪滩上走过,偶然会发现脚边有一些美丽的小石头在发亮。在青田石开发的初始阶段,每经山洪暴发之后,在山口等地的溪滩上都能捡到一些奇异之石。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当人们发现身边的某颗石头像牛羊,或者像其他动物的形状,并具有观赏性,或者能表达一种宗教意识,那么他们就会乐意拾起来,把它们带回家,进行磨制加工,或供奉在桌台上,或者把它用绳子串起来挂着胸前,或系在腰间,或者送给孩子玩耍。青田石是否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呢?
  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一些民间传说往往弥补了历史缺陷。民间传说就成了某个地域文化的历史见证。如果把流传在当地的一些民间传说,放在青田封门山加以描述,它无意间就担负了一种本土文化起源的诠释使命。
  封门山,在瓯江的南岸,方圆百里,连绵起伏,悬崖峭壁,涧水盘绕,风景如画,是青田人心目中的神山。山中产异石,谓之封门青、灯光冻、封山三彩、黄金耀、五彩冻..
  封门山中留有许多封门洞。它是矿工劳动生产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是青田人必向外人介绍的一段往事。传说封门洞是一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开发的。他和一帮徒弟后却被官府迫害而死于洞中。
  当把猎奇的目光从那葱茏的原始森林收回,重新投向文明相当发达的农耕社会时,人们可以理性地判断,封门洞的开发应该在铁器工具使用较为普遍的历史时期,并且青田石雕在当时市场流通中已产生了经济价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闽中郡,促进了瓯越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这里,为开发封门洞创造了条件。在这种前提下,再来聆听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发现封门洞的民间传说,就有它诠释历史的说服力了。
  封门洞的开发始于南宋。尽管在这之前,青田石的开采已经开始,并且已经在瓯越地区的小范围内流传。但是,宋代国都的南迁,才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青田石雕的大量生产。因为到南宋时期,社会上层和文人雅士才开始参与青田“图书石”的收藏和交流活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封门洞生产色彩靓丽、质地柔软的封门石,才引起了县衙的注意。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被县官所害,说明了当时青田石在市场上已具有不菲的价值。
  传说那位姓周的打岩师傅发现黄金耀,是梦中得到了仙人指点。梦醒后,他凭着脑中的印象,爬山涉水,辗转数月,找到了一个与梦境相似的处所,果然见着了一堆异石。乡邻都视之为玉石。此事不几日就惊动了县衙。贪婪的县官想据为己有,张贴告示,要求所采之石一律由县衙收购。采石人知道县衙是霸占玉石,就不愿上山。衙役就押着周师傅师徒进洞开采,几天过后,一无所获。县官恼羞成怒,命令把洞口给封死了。
  多年之后,洞门重新打开时,人们发现洞内石壁上刻着一首诗:“直岩下,横岩腰,十八担黄金耀。穷人可得黄金耀,万贯银债一笔销。”人们按诗意寻找,果然挖到大量的黄金耀。后人为纪念周师傅,便把那口洞叫做封门洞。自然,那座山被人们叫做了封门山。
  封门洞,也名枫门洞、丰门洞。当地有首民谣就记载了封门洞的大致位置:“策杖枫门路,还疑水一方。休因迷洞口,至此问渔郎。”就此看来,封门洞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山水相隔,在开发初期,外人是难以觅到踪迹的。
  到了清朝,封门洞已进入大开发阶段。当时的《青田县志》对此已记载得很详尽:“枫门洞坐落在青田县城东约二十五里的深山中,矿洞深而且大,可以同时容纳一百多人在里面开采挖掘。该洞出产的青田冻石,石质温润如玉,价格像黄金一样昂贵。洞中上下有五个水塘,从冬到夏,流水从不枯竭,可以听到叮咚流泉声,却找不到它的源头。产在塘中的冻石质量最好,当地人称其为五塘冻石。清朝康熙年间的郡守钱一信、刘起龙,乾隆年间的县令罗达春,道光年间的县令董承熙都到过此洞,并在洞中留有题名。”可见,清朝官府已十分看重封门洞冻石开采了。
  可以想象到清朝时期封门矿区开采的热闹场景。他们或以家族或以师门为单位搭木为屋,风餐露宿。他们中有勘察的,有挖运的,有筛选的,有收购的,当然也少不了官府派来征收石材的衙役。
  封门洞虽然在官府的重视下得到了开发,但是,普通老百姓却在官府的逼迫下,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勘察开采青田石。勘察矿产的活是非常艰难的。由于当时开采技术和工具非常落后,一些老矿工上山寻找矿石隐藏的迹象,凭的是一身的经验,大家习惯叫找矿脉,道理就像老中医给病人号脉一样。
  矿工们漫山遍野地寻觅,早出晚归,攀援在崖石间,经受着毒蛇猛兽的威胁。发现矿石后,他们组织人力挖山劈石。没有现代化的钻探机械,他们用的是刀、锄和凿。矿洞口高约六七尺,而深入到里面只有三四尺高,仅两人侧身匍匐而过。如一时不见矿石,则曲折向边上继续延伸挖掘。
  洞内开采也是非常危险的。矿工们用杂木支撑洞顶松土,以图安全。开采之初,往往还是寻矿的时候,为了节省人力,一人在前挖掘,一人持火把照明,后面跟着十来个人用畚箕相互交手向外运土。如果遇到坚硬的石头,凿开后,则由年轻力壮的青年抱着石头,伏在地上,用力地推着,一点一点地爬滚出来。
  “蚁旋猱附径转欹,腰绠人穴烈炬随。崖顷壁圯悔莫追,人生衣食真难危。石兮石兮知此意,金玉还与石同弃。”清朝徐鹤龄写的这首诗,就是当时矿工挖矿采石的艰难情景。
  过去,矿工们在开采过程中时刻面对着生命危险。在没有更好的安全保障条件下,他们敬畏山神土地爷的神威,祈求神灵的庇护。在矿区,至今还流传着一种 “做山福 ”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保护神据说是“山田老爷”。每月初二和十六两日是祭祀日,仪式简单而隆重。开矿师傅在洞背捡一块干净的地块或是岩石,摆下生肉、粉丝、酒,点上三炷香、两支蜡烛。然后,领班师傅下跪祷告:“土地保佑,硬硬一角,软软一角,岩子报讯,顺顺挖到,没人伤损。”焚过烧纸,祭祀完毕。然后把祭品烧熟,请工友们一道会餐,谓之为“散顺风”;当然,领班师傅先夹骨肉,称之“背大雕”。目的都是图个吉利罢了。
  为了求得平安,就是平日里说话做事也有许多忌讳。把吃饭叫“光锅”,把吃肉叫“打老”,为的是瞒过山神,以免降灾招祸。而因为 “洗”与 “死”方言谐音, “倒”与 “倒坍 ”同义,所以矿工们忌说 “洗”字,更不能把锅、碗倒置。
  封门洞的许多往事已被历史的风雨稀释成为一个个传说了,就如洞藏的那些珍贵的石种因为数量的减少,逐渐成了稀世之物。封门洞的祭神习俗能在一些矿工中流传至今,它是对矿区危险隐患的一种警示。
  叶蜡矿中“图书石 ”也在开采中越来越稀罕了,千吨矿石中仅能得数百斤。 “自古闻达于朝野 ”的灯光冻、金玉冻、封门青, “五颜六色蓝为贵 ”的蓝星, “和而不同、媚而不妖 ”的封门三彩、五彩就更少了。

知识出处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

青山石雕是一种石雕艺术,起源于中国浙江省的青山村。青山石雕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传承。青山石雕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雕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青山石雕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肖像、山水花鸟、文化历史等方面。青山石雕制作讲究用料精良,技法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在,青山石雕已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广泛的声誉和知名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