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20
颗粒名称: 夏敬
分类号: K825.2
页数: 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夏敬少将处长,曾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职。他的家庭背景显赫,祖系世代书生,父辈中有举贡生和烈士。他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先后担任过教师和军需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出色,曾挽回危局,并在上海撤退时坚守岗位,守卫财物,受到上级好评。此后,他晋升为少将处长,并在金融界和公益事业方面都有不俗表现。他待人以恕,责己贵严,公余以读书习字自娱,对国学有相当造诣,著有《自珍录》一书。他还热心社会公益和敦睦乡谊,为同乡会出力特多,捐赠亦多。他的妻子林琼英也是一位贤内助,治家有条不紊,待人以诚,教子有方,乐善好施。他们育有五子三女,子女们都有不俗的成就。夏敬在2004年清明时节归葬故乡小奕,与爱妻合茔,实现了“叶落归根”的遗愿。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夏敬(1909-1978),名宏言,号光远,青田县六仁乡(今仁宫乡)小奕村人。少将处长。
  其祖系世代书生,祖父夏廷玉,清拔贡生;大伯父夏庆澜,亦举贡生。其父夏熙澜昆仲五人,一贡一禀三秀才,有名于时。辛亥革命志士夏之祺、夏尔玙两位上将烈士皆是亲房叔伯。唯其父居小,科举已废,乃入学堂,毕业于上海蚕桑学校,从长兄夏庆澜习医,开有仁德堂药铺,并兼执教小奕英萃小学多年,甚为乡人所敬重。
  夏敬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六日,幼承庭训,勤俭成习,师范肄业后,先后在小奕小学、县城树芝小学(县城东门)任教,帮助家计。其堂兄夏长(曾任上校稽核主任)见其勤奋有为,力促其出外发展,乃于民国二十年(1931)春,赴江西投笔从戎,转入军界,在第十四师军需处供职,初任司书,屡以战功及优异成绩,倍受上级好评,未及五年,即次第擢升为该师第七十九团少校军需主任。
  在抗日战争淞沪战场上,夏敬所部奉命前往反攻罗店前夕,官兵们士气激昂,纷纷表示杀敌决心,有立遗嘱的,有拍照纪念的,夏敬则剪下一束头发附信寄回老家,以明态度。有次所部前线失利,他奋不顾身,以团军需的身份毅然率领退败官兵百余人重上前线,结果挽回危局。又在上海撤退时,全军储存的金银物资等都已运抵吴淞码头,可是这时正值弹如雨下,官兵们争先恐后四散逃命,唯独夏敬置生死于度外,坚守岗位,守卫财物,寸步不离,演成军中起了“夏军需已遭难”之讹传。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夏敬调升第十八军驻渝办事处、第四、第六、第九战区办事处中校处员。其时办事处处长为同邑叶以新,为培植人才,促其投考陆军军需学校计政班第三期毕业,回处不久,即升上校课长,至三十三年(1944)秋调为青年军第二〇三师上校军需主任。同年10月升青年军第九军军需处少将处长。至抗战胜利青年军改编,1946年7月奉调南京国防部监察局第一处副处长,旋调升第五十四军军需处少将处长。
  1949年去台湾后,夏敬自第五十四军少将高参,调金门联勤总司令部物资处处长、福利处处长,其间,因抢救物资补给有功,蒙上级记大功颁奖章。
  1959年1月,夏敬自感不堪重负,经呈准退役,在家休养。同年4月,转任金门土地银行办事处副主任,从此卸了戎装跨入金融界,越二年晋升为主任。他恪尽职守,潜心业务,改善经营,利润倍增,并加强贷款服务居民,蒋经国视察金门时,给予良好评价,并与其共同叙餐,合影纪念。
  因夏敬对工作特别热诚,得“中央银行国库局”钱局长嘉许,兼办金门“国库”收支,因此存款激增,业务扩展。在1963年春,办事处改为土地银行金门分行,仍担任分行经理十余年,首倡办理农民畜牧及自动贷款,繁荣当地经济,至届龄退休。
  夏敬身体魁梧,两目炯炯发光,昂首阔步,精神抖擞,具军人气势。一生待人以恕,责己贵严,公余以读书习字自娱,对国学有相当造诣,著有《自珍录》一书。尤热心社会公益和敦睦乡谊,1970年夏敬与夏长、周梦麟等共同发起组织“台北市青田同乡会”,从第一届起历任理事、常务理事,对同乡会出力特多,捐赠亦多,实乃他人所难能及。
  1973年,夏敬作诗贺夫人林琼英六秩华诞诗,抒发了夫妻情笃、治家有道和身心感受,诗曰:
  克己待人真做到,欣无后顾乐荆妻。
  孝心常在内兼外,慈爱未偏女与儿。
  淞沪战场惊不险,桂渝道上幸归时。
  人云积善多余庆,主赐平安信勿疑。
  1978年6月25日,夏敬在台北同乡会开会时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台北市,终年70岁,暂厝台北六张黎公墓。早年,夏敬在旅居台南新营时,曾作一篇《青田竹枝词》,描述故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荟萃以及自身的归宿,其最后是“莫说青田不毛地,叶落归根总要回故土。”2004年清明,骨灰由夏汉容等子女护送归葬故乡小奕,与爱妻合茔,以偿“叶落归根”之遗愿。
  夏敬夫人林琼英,治家有条不紊,待人以诚,教子有方,乐善好施,人皆德之,晚年思乡心切,先后三次在台转意大利的女儿夏汉玲、夏汉莹陪同下回乡探亲并定居,不幸于1989年9月5日因病经青田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8岁,丽水地区、青会敬献花圈,县台联会派员协助其亲属料理丧事。夏敬、林琼英夫妇育有五子三女,事业各有建树,孙辈皆学业有成。
  长子夏汉容,1935年4月生,台湾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硕士,历任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科长、台湾省烟酒公卖局采购组简任组长、台湾省农林厅主任秘书,“内政部总务司司长”,台北市政府建设局局长、市政府参事,退休后被推选为台北农产运销股份公司董事长,1998年7月起出任台北青田同乡会第十一、十二届理事长,2006年7月起改任台北青田同乡会名誉理事长,并担任台北浙江同乡会常务理事、台北夏氏宗亲会理事长、台北市体育会桥艺委员会主委、台湾桥(牌)艺协会常务理事。多次率团参加中国绍兴公祭大禹陵典礼、中国缙云仙都海峡两岸共祭轩辕黄帝大典、海峡两岸桥牌邀请赛等活动,还多次率团返故乡青田探亲祭祖、观光和交流联谊等活动,同乡会募集资金在青田设立“家乡子弟奖助学金”,每年拨付2万元人民币,资助当年考入大学的10名优秀贫困生入学,后又增加奖助学金额,扩大受奖名额,至2008年已颁发11次,受益学生134余人。媳妇盛克贤,生长名门,台湾中兴大学毕业,台北市立仁爱中学教师。孙女夏安平,1966年3月生,台湾大学兽医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爱荷华州立大学农艺系遗传实验室主任,孙女婿周胜琼,广东人,爱荷华州立大学企研所硕士,外商公司服务;长孙夏安宇,1967年生,台湾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南加州立大学电机研究所硕士,台北泰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次孙夏安宙,明新工专毕业,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案副理、环工技师、经理。
  次子夏汉明,1937年8月生,北京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业本科毕业。历任北京体育学院田径教师、体育教育系副教授、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地掷球协会、健美操协会副主席、北京体育大学侨联副主席。并担任田径、铁人三项国家级裁判、北京市龙舟协会副主席、北京民族体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铁人三项协会理事、中国长城协会体育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亚洲运动会、第十届亚洲铁人三项赛、4届全国运动会、2届全国民族运动会、3届全国农民运动会、3届大学生运动会、6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首届全国希望工程小学运动会等的裁判员、副裁判长、总裁判长。多次被评为先进、优秀国家级裁判,2009年10月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20年杰出建设者”奖。1985年至1997年,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退休后任北京青田籍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培黎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建设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著述颇丰。北京体育大学专家教学督导员,被青田县人民政府聘为顾问。媳妇刘楠,北京人,北京体育大学医院会计师。
  三子夏汉如、四子夏汉琦、五子夏汉炎,分别旅居意大利经商和在青田教书。
  长女夏汉佩,中学教师,适青田县巨浦吴特民,青田县鹤城中学一级教师、训育处主任。
  次女夏汉玲,台北市开平高中毕业,适孙伯昌,本邑汤垟乡垟寮人,意大利经商。
  三女夏汉莹,又名夏小玲,台湾逢甲学院(今逢甲大学)毕业,台北县立三重国民中学教师,后移民意大利,现任欧洲侨务委员暨意大利台商会会长、妇女会总干事,适谢伯康,旅居意大利经商。长外孙谢之强,艺名马可,美国加州旧金山《星岛电台》节目主持人;次外孙谢之伟,意大利公司派驻上海工厂总经理;外孙女谢嘉宜(SilviaHsieh),1980年10月生于台北市,于3岁时随家人移民至意大利,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毕业,2001年开始在意大利电视节目中担任主持人,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及《英国BC电视台》“TOPOFTHEPOPS”(热门音乐)节目的知名主持人,外孙女婿狄亚曼提,足球运动员(前锋),曾以600万英镑转会费加盟英格兰超级联赛的西汉姆联队,后来凯旋归国加入意甲的布雷西亚队,再转至波隆纳队,2012年欧洲杯被征召成为意大利著名“蓝衫军”的国脚,是年6月25日意大利队以二比0击败爱尔兰队,晋级欧洲国家杯八强,靠的就是狄亚曼提的角球助攻(攻击中场)。
  夏敬旧居坐落于仁宫乡小奕村下村“财主坪”山麓(今下村后路26号),坐东南朝西北,建于民国初年,面阔五间带夹厢屋,南面出朵厢一间,为二层木结构建筑,三间两厢,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2011年1月19日被青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列入青田县第二批文物保护点。2011年10,月14日,被青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青田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