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栖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607
颗粒名称: 陈栖霞
分类号: K825.2
页数: 7
页码: 266-2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栖霞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公历1901年6月18日),他自幼读书,聪颖惠达、品学兼优,先在油竹读私塾,后改读县立敬业小学(今县人民小学、实验小学),以成绩优异毕业。民国六年(1917),他17岁时,即随父陈云峰去安南(越南)、缅甸经销“图书货”(青田石雕)。后随父卖石雕至昆明时,父亲有病早点回家,陈栖霞一人留下,生活困难,靠卖字画,维持生活。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陈栖霞(1901-1977),字御仁,青田县油竹乡(今油竹街道)油竹上村人。空军中校,空军第三路司令官、航空委员会处长。
  陈栖霞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三日(公历1901年6月18日),他自幼读书,聪颖惠达、品学兼优,先在油竹读私塾,后改读县立敬业小学(今县人民小学、实验小学),以成绩优异毕业。民国六年(1917),他17岁时,即随父陈云峰去安南(越南)、缅甸经销“图书货”(青田石雕)。后随父卖石雕至昆明时,父亲有病早点回家,陈栖霞一人留下,生活困难,靠卖字画,维持生活。
  民国十一年(1922)秋,云南省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响应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号召,延聘国内外航空人才,在昆明南郊四公里之巫家坝,修筑我国第二个飞机场——巫家坝机场,向美国购买飞机,组建云南航空处,以刘沛泉为处长,建造校舍(与云南讲武堂相连),设置机库、学校和一切设备,创建云南航空学校,招考优秀青年。11月,陈栖霞即考入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飞行科。
  1922年12月25日(云南护国首义纪念日),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在巫家坝机场正式开学,唐继尧兼任督办,刘沛泉兼任校长,这是中国航空史上,继北京南宛航空学校、东三省航空学校之后的第三所航空学校,早于杭州笕桥成立中央航校9年,被称为中国空军最具特色的摇篮之一。
  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学制三年。第一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航空入伍生队受严格的军事训。第二、三年在巫家坝机场学习机械教程及飞行训练,理论教学在讲武堂进行。经严格之训练后,第一期毕业者仅26名,其中飞行科12名,机械科14名。1925年底,陈栖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云南乃至中国首批掌握飞行知识的空军人才之一。
  嗣后,云南航校继续招收第二期学员,飞行科15人,机械科23人。唐继尧选拔了云南航校第一期学员中的高材生张有谷、张汝汉、晏玉琮、陈栖霞、李法融、李嘉明等人为航校第二期学员的飞行教官和机械教官,这些人成了中国最早的“国产”航空教官。
  不久,陈栖霞被派往上海航空队驾机。此时,正值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初,北伐革命军东路军克复浙西时,退居杭州西湖的刘沛泉(广东南海人),衔北伐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白崇禧之命,潜入上海,策反驻沪航空队人员参加国民革命,顺利收编了全部人机。北伐革命军占领上海后,3月21日在上海成立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航空司令部,委刘沛泉为司令,陈栖霞为司令部参谋长,下辖两支航空队。云南航校第一期毕业生张有谷、张汝汉、晏玉琮等应邀赴沪,参加东路军航空队,随军出征。此后,白崇禧西征讨伐唐生智,蒋介石下令撤销东路军航空司令部,航空队归并南京国民军总司令部航空处。
  1928年1月,南京政府委任龙云为云南省主席兼第三十八军军长。龙云主政云南后,更为重视航空队建设。是年,龙云聘刘沛泉筹办民用航空,设立云南省商业航空筹备委员会,向美国订购四个客座的莱茵小型客机2架。张汝汉、陈栖霞回云南充任飞行员。1929年3月,蒋介石要龙云出兵广西,委任龙云为“讨逆军”第十路军总指挥。龙云将云南航空队扩编为“讨逆军第十路军航空司令部”
  ,任刘沛泉为司令,张元养为副司令。编制两个航空队,任陈栖霞为第一队队长,李法融为副队长;张汝汉为第二队队长,李嘉明为副队长。
  1929年4月,云南航空公司向美订购的飞机运抵香港,分别命名“昆明号”、“金马号”,作为航行滇粤间之用。云南方面派刘沛泉、陈栖霞、张汝汉等人到香港九龙机场接收试飞,中旬,“昆明号”先飞往广西北海,在没有任何地面导航、飞机设备不全的情况下,完全靠肉眼判断地形、风速、方向,又从北海飞抵昆明。这次滇桂长途飞行,航行900多公里,飞出了当时国内最长,也是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条航线,引起了全国航空界的高度关注。
  随后,刘沛泉、陈栖霞等人又去九龙接回“金马号”,拟开辟西南和东南航线。为了解除民众对飞行的疑虑,特以广州大沙头为基地,组织飞行表演,供各界人士参观和乘搭飞机上天飞游,由陈栖霞驾驶“金马”号载人升空。继而进行长途飞行,时遇全国博览会在杭州西湖召开,龙云想趁此机会显示一下云南空军的声威,遂指示李嘉明、陈栖霞将“金马号”开往杭州参加西湖博览会。当时国内一般飞机的长途航程是四个小时,他们经过改装,在机翼下增设附油箱,于1929年8月3日,“金马号”由李嘉明、陈栖霞轮流驾驶,经广州直飞杭州,创造了全国安全长途飞行六小时半的最高纪录,曾受到蒋介石的嘉奖。8月8日,刘沛泉亲驾“金马号”飞机,载客在杭州西湖上空进行了多架次游览观光飞行,并环飞全浙各县散发博览会宣传刊物、传单,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参加西博会航空表演的还有“摩斯号”陆上飞机两架,陈栖霞、赵云鹏、李嘉明均驾机表演,西湖边、苏白二堤都挤满了热烈如沸的人群,盛况空前。
  1929年9月,刘沛泉率领陈栖霞驾驶的“金马号”又飞上海,10月飞抵南京,当时各界名流和诸亲友纷纷前去迎接。每到一处,都要大张旗鼓地表演飞行。后来“金马号”被广东方面借用损坏,对方赔偿了一架法制波特斯六座水陆两用客机,命名为“碧鸡号”。
  1930年,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聘请闲职在上海的国民政府航空署飞行教导队原队长蒋逵回川协办空军,购买飞机,招聘航空人才,负责把第二十一军航空处改组为第二十一军航空司令部(四川空军)。1931年春,第二十一军航空司令部正式在重庆广阳坝成立,由刘湘兼任司令,蒋逵为副司令(后任司令)。司令部设有参谋、机务、副官处三处和飞机修理厂,由陈栖霞、汪武烈、李竖宇分任处长,王季冈任厂长,共辖有飞机两队,由高在田、张裴然任队长,共有法、英、美制飞机12架。
  1932年,陈栖霞赴法国巴黎航空学校深造。1934年回国,任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飞行教官、初级飞行组组长。
  1933年2月,军政部航空署全体人员改叙空军阶级,此为空军官制之始。1935年9月7日,陈栖霞被国民政府叙任为空军上尉军衔。
  1937年,陈栖霞任空军第六大队(混编机队)空军少校大队长,下辖第三、第四、第五、第十五中队四个中队,分驻地南京、苏州、淮阴、杭州等地,共有轰炸机、战斗机等39架;后又临时配属第十六中队。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正式爆发,8月14日,空军第六大队大队长陈栖霞奉命率部到达指定出击地点,参加上海轰炸日军的战斗。8月15日,第六大队出动部分飞机侦察搜索青岛方向敌舰和航空母舰的位置,大队的主力则协助陆军轰炸、攻击虹口靶场、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兵营、公大纱厂及长江口日军舰队,当日即出动三批次出击;晨8时,由大队长陈栖霞偕参谋长葛昌世驾驶401号布瑞达机,自南京出发,9时飞抵上海侦炸虹口、杨树浦一带之敌。8月21日,空军总指挥部责成第六大队组成夜袭游击支队,由支队长空军少校陈栖霞、副支队长空军少校李怀民,参谋空军中尉吕志坚各率2架战机,执行夜袭任务。8月22日至24日,夜袭支队从杭州出发,采取游击战术,每夜至少以3机各出动1次,连续攻击日军据点及水面舰艇。入夜以后至拂晓,敌军阵地警报不断,炮声隆隆,火光一片,有时攻击通宵达旦,日军一夕数惊,精神负担大为增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7年9月,为协同晋北和平汉线对日作战,陈栖霞奉命率空军四个中队北上,支援晋省作战,于9月14日进驻山西省北部机场,以配合地面部队参加作战,并编组空军北正面军(也称空军北正面支队),陈栖霞任空军北正面司令,下辖空军第七大队及第二十七、第二十八中队,共有飞机41架。兵力编组:第七大队可塞机18架驻洛阳,另有布瑞达机2架及弗力提、福克渥夫机各1架担任通信连络,第二十七中队许机12架分驻南阳、洛阳,第二十八中队霍克二式机7架驻大原。空军北路司令部设于太原,洛阳、西安、南阳、绥德为基地,太原、太谷、临汾、汾阳、长治为前进机场,归由第二战区指挥。支队空防区域,“从四川万县以东,迄湖北、信阳之线以北所有黄河两岸,除甘肃一省外的空军和地面场站归该支队司令部指挥区处。”11月间,第二十七队奉令移防安徽,协防南京,又加入第三十一中队。空军北正面军在太原会战期间曾对大同、繁峙、平型关、阳明堡、崞县、原平及平汉路沿线日军进行轰炸,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据统计,连同太原会战开始前几天,共计进行了12次侦察、42次轰炸,击毁日军大批重型装备,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几天之内连续击落关东军集成飞行团的重轰炸机大队长秀岛正夫少佐、侦察机中队长平长一大尉等人,击毙日飞行员14人,9月21日,日军“驱逐机之王”、“四大天王”之一的歼击机大队长三轮宽少佐,也在太原上空被击落而丧命。
  1937年10月26日,娘子关失守,影响晋北作战,11月2日陆军撤守大原,空军北正面司令部南撤汾阳,1938年初移驻西安。在山东枣庄台儿庄战役中,陈栖霞架机击落日机一架,得嘉奖一万银圆,悉数分与部下。
  1938年3月,为了充分发挥空军的威力,配合陆军作战,中国空军在南昌设第一路司令部,协同第三、第五战区作战;在广州设第二路司令部,协同第四战区作战;在西安设第三路司令部,协同湖北、四川以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作战。第一、第二、第三路分别以张廷孟、刘牧群、田曦分任司令官。不久,杨鹤霄接刘芳秀任第二路司令官,第三路司令官田曦他调,陈栖霞任司令官,10月陈栖霞
  调军校任职,复以田曦任司令官。(见《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第三章第二节空军,2001年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
  空军第三路司令部初在西安市二府街,不久移驻南阳,1939年10月迁成都。当时,空军第三路司令官陈栖霞,辖豫、晋、鄂、陕等省所驻空军。陈栖霞是位进步的国民党空军高级将领,积极参加抗战。驻军西安时,与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林伯渠(中共中央驻西安全权代表)等过往甚密。
  1940年,陈栖霞调任昆明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教育处副处长。1941年,调任航空委员会航政处上校处长,后调任浙江衢州空军第十三总站总站长。1943年,任第三战区航空联络处参谋。
  1946年11月22日,国民政府叙(晋)任陈栖霞为空军少校;1947年8月15日,叙(晋)任为空军中校,并退为备役。
  抗战胜利后,陈栖霞携眷归里。他还在油竹半坑(今麻宅)驮斜背,买了一座屋和一爿山,开山、砍柴、耕作,息影田园,乐为乡邻书写对联(至今油竹上村村头还遗留一副陈栖霞书写的对联)。他惜苦怜贫,多有善举,且秘密支持中共浙南地下党的革命活动。1950年,当选为青田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积极参政议政。1960年10日起,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1976年农历十二月廿八日(公历1977年2月15日),陈栖霞在青田县油竹寓所逝世,享年76岁,墓葬油竹对面的坦洪背山麓。
  附录:空军官阶俸禄之规定
  1、根据蔡竹屏(1904-1982,宁波人,1932年中央航空学校在杭州成立时任秘书,1936年中央航空委员会在南京成立时任中文秘书。抗战时期,任黄岩县长、宁波地区政工指导室主任、政工大队长,余姚县长、温岭县县长,1978年后任宁波市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所撰《国民党早期空军——我在中央航空学校和航空委员会任秘书时的见闻·第二节、历任校长、各处科人事及其空军官阶俸禄》一文记载:
  “1933年,蒋介石为了提高空军的地位,施行空军人员新官阶,原有陆军官阶的人员一般降二级改叙为空军官阶,以示差池。技术人员以及军佐、军属均相应比较改叙;飞行人员则于薪饷之外,加给飞行津贴百分之五十。”1936年5月,航空委员会改组,蒋介石兼任委员长,周至柔、黄秉衡、陈庆云、黄光锐、毛邦初为委员,以宋美龄为秘书长,周至柔调任航委会主任。“组织编制核定后,蒋介石自定为空军中将(1935年4月1日已叙任特级上将),秘书长宋美龄为少将秘书,主任周至柔也晋升为空军少将(1936年1月24日已叙任陆军中将)。”(刊《宁波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2、据许蓉生、林成西著,1994年6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国民党空军抗战实录》第二章第40页记:黄埔六期、中央航校一期毕业生、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戴忠杰回忆:“我进航校是少尉,毕业时是上尉,退出空军时是中校。国民党的空军军衔比海军高一级,比陆军高二级。空军中校相当于陆军少将,工资比陆军少将还高,因为加了飞行津贴。当时的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原来是陆军中将,转入空军后的军衔就只能是上校了。”
  3、劳声寰少将(1904年生,原籍广东南海,广西都安人,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陆军第四十五师师长、中央航空学校学生总队总队附、总队长、驱逐总队长,空军特务第六团团长兼飞行基地陆战指挥官,“国防部”参议,总政治部高参等职)回忆:“1933年,笕桥航空学校已正式成立,委员长(蒋介石)自兼校长,毛邦初以副校长名义负实际责任。他们准备调用若干黄埔毕业生为队官。委员长为建设大空军,苦思熟虑,在职位上尽量压低等级,在待遇上却比陆海军都高出许多,此因空军素质必然地要比陆海军为高,而冒险性更大之故,所以向往空军的很多。”1933年8月,他由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营长调任笕桥航空学校去充任队官,“我本来是少校营长,到职后变为空军中尉区队长,但薪1由135元(国难薪,六折80元)升到150元。”(见《劳声寰先生访问纪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1988年9月出版)。
  故此,有民国时期空军待遇比海军高一级,比陆军高二级之实。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栖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