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95
颗粒名称: 刘劲持
分类号: K825.2
页数: 4
页码: 232-235
摘要: 本文记述看刘劲持是青田县南田乡外宅村文成县人。中将军长。系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字伯温)20代裔孙。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刘劲持(1904-1988),青田县南田乡外宅村(现属文成县)人。中将军长。系明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字伯温)20代裔孙。
  刘劲持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1924年中学毕业后,即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和其父亲刘敬庵实业救国思想影响,考入厦门大学建筑工程学专业,未满一年,因父病逝,辍学回乡。一年后去上海,在五叔刘凤威将军影响下,转入军界。
  1926年10月,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军官团,并由军官团介绍考取军事技术学校,1928年4月被编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南京第六期第一总队交通大队第二中队,学习无线电专业,是一位高才生,1929年5月毕业后先后任通讯兵团少尉通报员、中尉通报员、上尉区队长。
  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1936年春毕业后,先后任陆军第六师中校参谋、参谋主任,军令部第三厅第四处中校处长。至5月,即受陆大十一期同学、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处上校主任朱侠(浙江瑞安人)之邀,出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中校参谋、作战科长。其间,刘劲持与同事们一道,会同上海市政府,秘密地进行修建国防设施和制定抗战的相关计划,准备抗战。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刘劲持以淞沪警备司令部作战参谋的身份,参与起草了《淞沪会战作战方案》等工作,全程参加淞沪会战,一直坚持到11月11日,上海南市沦陷后,刘劲持才护送妻女搭乘英商太古公司的“成都号”轮船,自沪西撤退至浙江温州青田老家。
  刘劲持回到老家安顿好妻女后,即于1937年11月18日起程,先后借道金华、杭州,于11月22日到达南京抗战前线,并受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上校科长谭道平(陆大十一期同学)之邀,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上校作战参谋,并挂名军委会国防工事构筑警卫执行部上校参谋,随即参加了南京守卫战,负责起草了《固守附廓阵地的命令》等工作,直战至12月12日,南京沦陷,才随军撤退至汉口。
  撤退到了汉口后,由唐生智推荐,刘劲持随即于1938年2月任军令部第一厅(掌国防作战事宜)高参、科长,并升任为少将。6月12日,武汉会战爆发后,刘劲持随即又以军令部第一厅科长的身份参加了整个武汉会战。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后,刘劲持于1939年1月又升任军令部第一厅第四处少将处长,1940年12月改任军令部第一厅第二处处长。
  1942年,刘劲持任新编第五师少将副师长,1943年9月任第七十六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开始率领部队,但惜未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
  在八年抗战中,刘劲持主要从事参谋等工作,他多谋善断,恪尽职守,尽心尽责,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工作,为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做出了卓有贡献。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刘劲持任军政部军务署步兵司司长及联勤总司令部经理署署长,次年6月任国防部第五厅(掌编制、训练)第一处少将处长,12月,升任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兼第一处处长。
  1947年5月,由陈诚保荐,刘劲持任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同年9月调任联勤总司令部经理署长。旋于11月在重庆改任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1948年9月,新编第五十七师恢复第九十八军番号,刘劲持改任第九十八军少将军长,下辖第一一七师,罗觉元任师长;第一五八师,朱则鸣任师长。奉命开赴陕西安康驻防,归西安绥署主任胡宗南指挥。
  1949年4月,刘劲持升任第九十八军中将军长,由四川调至陕南,担负安康地区守备任务,归川陕甘绥署副主任兼第七兵团中将司令裴昌会指挥。同年11月25日,西安绥靖公署撤到汉中。次日晚,刘劲持即率全军向大巴山中前进。12月15日至17日,到达四川阆中县的南津关。第三天,迅速经樟潼至玉川陕公路以西地区集结待命。23日又率部撤离南津关,取小道到四川阆中南部地区的剑阁县元山场(地处广元、绵阳、南充及剑阁、梓潼、南部、盐亭3市4县结合部,今剑阁县元山镇)山区。26日下午,部队到达元山场宿营。当日下午5时多,已于12月25日率第七兵团起义的裴昌会,给刘劲持与副军长严呈发来十万火急电文,曰:成渝已先后解放,兵团及一些部队已在四川德阳一带起义,遵照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旨意,为使国家和人民少受损失,嘱我奉劝两兄于27日前率部起义。刘劲持接电后,立即召开师团长会议,决定即日(26日)晚
  参谋处处长傅维周,率传久别重逢。令兵一名,与解放军联系,下令全军二万官兵向剑南1山区升钟寺出发,次日(12月27日),刘劲持等人即在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刘玉衡的带领下,晋见了贺龙司令员,参加了第七兵团的起义。
  起义后,刘劲持任改编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八军军长,旋参加西南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1年任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战术教官。
  1955年,刘劲持复员,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6年4月在太原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57年调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82年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
  刘劲持自加入民革以后,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1957年起担任浙江省政协第一届、第二、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对台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委员;1961年11月起当选为民革浙江省委第四、第五、第六届副主委,兼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1979年10月起当选为民革中央第五届候补委员、第六届委员;1983年4月,当选为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5年3月,任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含浙江、福建、上海两省一市)顾问。
  刘劲持是一位爱国爱乡的起义将领。晚年,特别关心海峡两岸的统一,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和家乡巨变,鼓励旅台亲友为祖国统一和经济建设作贡献,为统一祖国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刘劲持将军一生自奉俭朴,忠诚厚道,清正廉明,热心公益,深得民众尊敬和赞扬。他生前无积蓄,卧中仅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面裂缝有一公分宽的双抽屉办公桌,两把木椅,一张竹躺椅,一只旧五斗柜和两只旧久别重逢皮箱。为维修家乡诚意伯(刘基)庙,捐献仅存的一颗金牙;为支援家乡筹建伯温图书馆,将台湾亲戚赠送的300元人民币,全数捐出。1985年农历六月十五,南田举办隆重的纪念刘基诞辰675周年系列活动,刘劲持不顾年高,兴致勃勃地赴会并瞻仰刘基庙。
  1988年4月12日22时45分,刘劲持将军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著有《上海“八·一三”抗战及南京卫戍战见闻》(1985年)、《淞沪警备司令部见闻》(1987年)、《国民政府国防部各单位编组及主要人事概述》(1947年5月之前)、《陆军大学第十一期内幕》等回忆文章。
  刘劲持的文采俱佳,南田刘基庙内有刘劲持题写的两副楹联:
  五十雄心重光汉业,千秋庙宇永护南田。
  继留侯武侯千余载后,佐辅洪武建立明朝,运筹帷幄,献策定谋,开国文臣称第一;
  经宋代元代四百年间,驱逐胡元重光华夏,收复燕云,功成身退,渡江俊杰应无双。辛酉年(1981)季冬题
  刘劲持故居位于南田镇南田村外宅自然村,坐北朝南,建于清光绪初年。现建筑由门台、前厅、东西厢房、正厅组成木质合院式结构。门台砖砌筑,门框用条形花岗岩,屋顶三山造,门额上阳刻楷书体“宏亮洪嶪”
  字样,两侧对联为“由正路方为君子,对青山如见大宾”
  。前厅九开间,进深三柱七檩,中柱前后三步。东、西厢房均五开间,两层。正厅九开间,进深五柱九檩,中柱前后双步带前后双步底层双步廊。明间梁上悬有末代状元、时浙江蚕纺学校校长(江苏南通状元)张謇在光绪三十年(1904)题的匾额“是亦为政”一块。前厅、正厅均两层,悬山顶,阴阳合瓦。前厅、厢房、正厅门上阳刻花草、如意等图案,底层用格子窗,二楼用推拉板窗。定盘枋、挑尖随梁、雀替、斗拱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天井由规整条形花岗岩铺就,围墙毛石砌筑。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劲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