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50
颗粒名称: 徐则恂
分类号: K825.2
页数: 7
页码: 56-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徐则恂,字允中,生于清同治十三年,青田县城人。他考入江南陆师学堂,并在浙江新军中任职。1906年,他加入了光复会。1907年,他在光复会的行动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曾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并推徐锡麟为首领。然而,这次起义失败后,秋瑾被捕并于七月十五日就义。在职业生涯中,他曾担任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长,同时获得了陆军少将和中将衔。
关键词: 将军 生平事迹 青田县

内容

徐则1(1874-1930),字允中,青田县城人。陆军少将加中将衔,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长。
  清同治十三年(1874)四月初五日生,诸生出身,考入江南陆师学堂,
  毕业后分发浙江新军中任职。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则恂与吕公望、朱瑞、叶颂清、俞炜、周凤岐、许耀、夏超、叶焕华、顾乃斌、徐士镳等军界人士一起加入光复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月(公历2月),秋瑾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她往来沪、杭间,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七月六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后改为十九日。光复军
  势力所及,上达处州之青田、缙云,金华全府,而下及绍兴府之嵊县;金华府之金华、兰溪、武义、永康、浦江五县,实为其中心。五月中旬,在青田县担任征兵工作的光复会党军成员徐则恂来到绍兴,秋瑾署名“秋千托徐则恂带信给杭州沈荣卿、金华张恭、周华昌、武义刘耀勋等分统,指示他们开展起义的准备工作。计划预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然后以起义军渡江攻杭州,如不克,则带队回绍兴,由金华、处州入江西,攻安庆,同徐锡麟呼应。七月六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因事泄,秋瑾被捕,于七月十五日凌晨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清宣统三年(1911),徐则恂任浙江新军第二十一镇第四十一协第八十二标一营管带(营长),驻杭州南星桥。
  八月十九日(公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遍布全国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九月十四日(11月4日)上海及浙江同日宣布独立。徐则恂与马叙伦、褚慧僧(辅成)、王文叔、顾子才定谋,率部参加军队起义,攻巡抚署,为光复杭州立下功勋。
  后袁世凯重兵攻占汉口、汉阳,威胁武昌,妄图扼杀革命。上海同盟会总部组织联军会攻南京,以援救武昌危局。汤寿潜即派朱瑞为援宁浙军支队司令官,与沪军合力进攻南京,图解武汉方面之危。另有钮永建率领的松江新军,亦参加攻打南京之役。但南京城坚固,形势险要,守将江苏都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与军务大臣张勋,负隅顽抗,久战不克。
  11月12日援宁浙军支队组成,以浙军第八十一标、第八十二标第一营等部分队伍共3200人,后又源源不断派兵充实该支队。11月13日,队官徐则恂即率部500余人出发,参加浙沪联军光复南京战役。十月初九(11月29日)下午,经浙军攻克天堡城敢死队队长张兆辰(字星白,青田北山人)、参谋叶仰高等(分率第一、第二队)的浴血奋战下,终于在黎明攻克了清军的天险堡垒——天堡城,占领了炮台。徐则恂等部参加了攻克天堡城之战。
  浙军在攻宁战役中“尤奋死力,首摧敌锋,歼渠师,卒能以兼旬之力,下名城而立政府”,立下不朽功勋。12月6日都督汤寿潜即致信浙军前线指挥官,因徐则恂、张兆辰均是浙军攻宁支队重要指挥官之一,故嘉勉信就以《致徐则恂队官张兆辰指挥官》为标题(见浙江嵊州市档案馆藏《浙军都督府卷宗》),信中勉励浙军将士再接再厉,实行“铁血主义”,为推翻清政府、造就共和而血战到底。12月15日,汤寿潜又亲赴南京浙军司令部慰问前线将士,告诫官兵勿松懈革命斗志,继续北进,“直捣黄龙”。
  南京光复后,援宁浙军支队扩编为一个师,由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黄兴授予陆军第五军第六师的番号,朱瑞任师长,吕公望、叶颂清分任第十一、第十二旅旅长,徐则恂以战功晋升第十一旅第二十一团团长。
  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徐则恂任浙江都督府顾问。民国元年(1912)五月,浙军第六师由南京凯旋回杭,五月四日,特成立浙江稽勋局,调查光复浙江、攻克金陵有功人员,及编纂浙江辛亥革命史料,派浙军混成旅旅长俞炜(丹屏)为局长,徐则恂、龚宝铨(浙江图书馆馆长,章太炎长女婿)奉委为浙江稽勋分局负责人。
  民国元年(1912)十月十一日,北京政府授予徐则恂陆军少将军衔。
  民国二年(1913)元月廿八日,临时稽勋局浙江询查会会长俞炜辞职,由徐则恂继任临时稽勋局浙江询查会会长。十月,陆军大学在浙江招考学员,浙江都督朱瑞委任周凤岐、徐则恂为监视员,代陆军大学考验学员。
  民国三年(1914)二月一日,浙江省民政长(省长)屈映光,委徐则恂为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厅长,委王萼为浙江外海水上警察厅厅长。这是全浙外海内河中路水师改编为水上巡警之后的首任厅长。九月七日,浙江筹办内国公债总经理处,徐则恂兼任董事。
  徐则恂在内河水上警察厅厅长任内,著有政绩,除主政外,还主持编测《浙江水陆道里记》,于民国三年(1914)出版,成为浙江水陆省情不可缺少的资料。他还主持对清·宗源瀚(清末湖州知府)等原纂修的《浙江省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共20卷,进行全面修订,于民国四年(1915)由杭州武林印书馆石印本出版。1970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将书列为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影印出版,(不分卷),装帧项:27cm462页;5册本,开本:26cm:作者均标:[清]宗源瀚等原纂修,[民国]徐则恂等修订。徐则恂还重印了《浙江省分县图》。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登上“中华帝国”皇帝宝座。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云南独立,1916年1月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1916年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3月15日广西宣布独立。
  1916年4月12日,浙江陆军第六师旅长童保暄、省会警察厅厅长夏超等发动浙江军人起义,驱逐都督朱瑞,推举原巡按使屈映光为临时都督,护国反袁,宣告浙江独立,由军方人士联名发表通电,徐则恂与吕公望、张载阳、童保暄、王桂林、夏超、周凤岐等25人均签名皓印。全文云:
  北京政事堂,统率办事处,各部院长,各省军民长官,军警商学各界公鉴:滇黔首义,举国景从,公理真诚,皎如天日。公望等徇吾浙军民各界之切望,全体一致于真日宣布独立,公推屈映光为都督。士气奋发,秩序晏然,堪以奉告。溯自辛亥发难,共和告成,海内喁喁,翘首待治。项城以国民付托之重,忘天下为公之心,背弃誓言,破坏《约法》钳塞舆论,劫制正人,外债崇于祁山,苛政猛如虓虎,致闾阎无乐生之气,道路多吁嗟之人。犹复托名筹安,希图帝号。诡秘之电腾笑于友邦,警告之声皇皇于五国。不知惟信可以立国,惟德可以服人,狙公之术既穷,土崩之局乃见。公望等于国事岂敢轻试,于项城非有私仇,此次仗义兴师,枕戈待命,理无反顾,义无还心,实欲将顺众情,巩固民国。盖以飘摇风雨,国势已属可危。如其朝四暮三,鲁难伊于何底?欲减除时局之危难,清弭国内之战祸,则不得不鉴天下之大势,示亡秦之决心。权利本无可言,危险更非所计。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中国岂袁家之中国?项城果尚有爱民惜己之心,宜速为洁身避贤之计,庶足示光明之度,犹不失退让之情。清室尚能以组织全权授诸项城,项城岂不能效法旧君授诸冯、段。冯公在南、段公在北,布置既周于前,祸患自无忧于后。况乎《约法》具存,条文可据,代理既久经规定,争议自无从发生。方今四海分崩,众心离涣,川湘北旅,挫败相寻,各省风云,日益紧迫。项城亦当知大势之既去,覆水之难收,佳兵不祥,群情可见,当不为旦夕之延,以重其殃民之咎。矧威信既失,将何以临民?果拥兵负隅,则败亡可待。公望等谨整饬军旅,严阵以待。庶几海内君子,鉴此微忱。掬血陈词,伫候明教!
  吕公望、张载阳、周凤岐、童保暄、王桂林、夏超、俞炜、顾乃斌、徐则恂、童绍基、王萼、施承志、李炜章、吴钟镕、傅其永、来伟良、李全义、伍文渊、韩绍基、汪镐基、王文庆、莫永贞、张翅、裘绍、葛敬忠等。皓印。
  浙江是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之后,最早响应的省份,促使了袁世凯的倒台。袁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在忧伤中死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约法。
  民国六年(1917)一月七日,北京政府授予徐则恂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徐则恂特呈省长齐耀珊批准,创办了浙江水警教练所,择杭州拱埠水警第一署作为教练所所址,六月初开办,以提高水警素质。
  为了改善了民生,浙江内河水上警厅制定了内河征收船费区别办法,新规则于1917年7月1日实行。兹悉此次各队征收船舶牌照费较上届规定之数核减甚巨,计营业船舶不论樑头大小,每只征照费小洋二角。各营业船舶之一,既另订专章,未经省议会打消,仍照旧章办理,计发给航船许可证,每次分五等收费,大号船征洋四元,二号船征洋三元,三号船征洋二元,四号船征洋一元,小号船征洋五角,由徐则恂厅长一齐饬令,各队照章办理。此举较大地减轻了船民的负担,受到好评。
  民国十六年(1927),徐则恂卸任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厅长。民国十九年(1930),徐则恂病逝于杭州,终年56岁,归葬富春江畔。徐则恂生前积善聚德,晚年在富阳程坟村置业,在程坟到青江口之间的富春江上置船只、雇船工,开埠建渡,便利百姓,人称“徐公义渡”。
  徐则恂曾在杭州富阳市西南的新桐乡程坟村上埠头建有一幢早期洋派的三楼别墅,惜在抗日战争时期已被日本人焚毁,今仅有一些残砖破瓦、柱础青石之类。别墅遗址后有一水池,属徐公馆后花园池塘。该池塘坐东北朝西南,为半圆形石砌池塘,池壁用块石错缝叠砌。水池沿口及池壁面铺青石,池塘沿口中有阶,以供洗涤用,整个水池砌筑形制规整大方。水色清洌,周边草木葱郁。当年之恢宏气象,可见一斑。2008年11月,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杭州富阳市文物普查队曾专门到此勘察。
  徐则恂对家乡公益,亦时有捐助。据黄庆澜《重修石门洞刘文成公祠记》载,民国七年(1918)春,青田石门洞风景区失修已久,又遭民国元年(1912)大水之损,祠庙半圮。有邑人请重为修葺,乃谋之县绅,得浙江省会警察厅厅长夏超、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厅长徐则恂,倡捐巨资后,嘱青田县知事(县长)张鹏(南溟)、继任县知事袁家声(树臣),先后募捐,实行规划,由瓯海(今温州市)道尹黄庆澜主持(当时青田县属于瓯海道),于6月兴工修建刘文成公祠、刘基读书处、谢客堂、观音阁,以及庙宇、佛像、长生祠、石栏杆等,立“刘文成公读书处”、“重修刘文成公祠记”两碑,并于祠前左侧,添筑观瀑亭,为揽胜者憩息之处。此次修葺,费时六个月,费款2500多圆。
  三
  徐则恂工书法,善联对。杭州岳飞庙就留有徐则恂题撰的两副对联:
  (一)
  大小眼争拜英雄,慷慨成人,特立万古常纲之极;
  干净土难忘天水,湖竺无恙,留与后人讴咏而归。
  (二)
  君臣南渡王业偏安,叹十年戎马崎岖,报国精诚,事去可怜天水局;
  金陵一战河山再造,念异代虫沙变幻,崇祠忠烈,魂归幸傍岳家军。
  在嘉兴烟雨楼西侧之鉴亭内,有徐则恂撰并书的一副楹联:
  斯楼与我栝同名,看烟雨空濛,几把南湖认故土;
  此水接古吴流域,慨风潮冲激,谁为西浙荡余氛。
  联语既赞颂了似烟似雨、淡荡迷离的湖光水色,亦流露出作者对当时政局的焦虑不安,情景交融,思绪万千。
  徐则恂与青田北山先贤杜师预极为友善,时有酬唱往来。杜师预长徐则恂7岁,字左园,清末优贡,诗人,曾任浙江都督府、巡按使署、省长公署咨议、督军署顾问、国务院咨议。杜师预曾作《允中中将邀田居会诸公至湖上东海花园看桃花崔磐石丈首唱一律依均奉和》诗曰:
  欲访仙源未有涯,云山翘企每长嗟。
  何图西子湖头水,引出渔郎洞口花。
  地主多情园旧雨①,天台从此近栖霞。
  我今亲见东方朔,青鸟无须问岁华。
  [原注:①园即允(中)翁所辟)]
  徐则恂《和作》诗则曰:
  每到孤山辄自嗟,未随逋老谢纷华。
  聊谋灵隐三弓地,分得天台一抹霞。
  老辈多情承枉驾,闲官无事且栽花。
  何时再觅仙源路,相约渔郎问水涯。
  徐则恂尤善藏书,是浙江近代著名的藏书家。据《杭州市志》载,民国时期,杭州收藏大户有70余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10余家,徐则恂名列第二,其私家藏书楼“东海藏书楼”,有藏书2176种,5万余册,其中元刊本3种,明刊本300种,编有《东海藏书楼书目》6册,徐则恂藏并编,张朝墉、王廷扬作序,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
  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徐则恂与当时日本驻杭州总领事米内山庸夫协商,将“东海藏书楼”中40700余册,以34000两银子卖给日本外务省对支文化事业部。日本外务省依据《对支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从所谓中国“庚子赔款”中拨出货款,实际上,日本方面分文未付款中国取走了这批珍贵典籍。1948年4月,东洋文化研究所进行了战后改组,原外务省对支文化事业部东方文化学院并入其内,但东方文化学院藏书则由文部省管理。1967年3月,这批汉典籍13500余册如数转交给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这是该所战后最大一次汉籍收藏。这批典籍的主要部分,便是1929年从中国运往日本的“东海藏书楼”的藏书。经半世纪的搜集扩充,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藏书,据1992年统计,日、中、朝文图书369781册,西文图书78364册,合计448145册;日、朝、中、西文杂志4356种,其中中文杂志达1550种。
  有关徐则恂及其东海藏书楼,近年出版的有关藏书史、图书馆史与中日交流史的著作,如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浙江省图书馆志》、彭斐章《中外图书交流史》、李雪梅《中国近代藏书文化》,多有提及,但由于国内留存下来的史料实在太稀少,各书的论述多仅数十字,语焉不详。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理事巴兆祥主要利用在日访学期间收集到的日本外交档案资料,对日本秘密劫购东海楼藏书的过程进行考述,并就其中的地方志被劫情况作一访查,以明历史事实之真相,并于2008年2月出版了《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中,第四章“日本搜求方志的著名案例”下,专列二节进行考述,第二节、徐则恂“东海楼”方志的东徙:一、徐则恂及其“东海楼”的方志收藏;二、外务省的秘密劫取。三、被劫方志的调查。
  徐则恂东海藏书楼的藏书东流确实是伤心痛史。但从藏书的散聚过程的角度来讲,只要这些藏书楼的典籍不灭,中国文化的传承就不止。这批书的流出客观上也把中国文化的传播影响扩大到了日本,这批书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并没有消失,即使在异地他乡这批珍贵的典籍仍然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灿烂光辉。
  徐则恂还收藏有不少名画。2007年12月19日,杭州·西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在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大饭店三楼世贸厅,组织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清代)”,一幅编号为0110的立轴画:“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的“芦雁图”,以69.44万元人民币成交。此画即原系徐则恂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收藏的,质地为设色纸本。鉴藏钤印:“允中所得金石书画”(白)。
  徐则恂收藏书画,还钤有藏书印“青田徐則恂藏”、“投戈講藝息馬输道”等。

知识出处

青田百名将軍录

《青田百名将軍录》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主写清末民初以后,浙江青田一批批仁人志士,受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纷纷投身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走出的一百多位将军的生平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则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和作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