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钩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24
颗粒名称: 古迹钩玄
分类号: K872.55
页数: 6
页码: 195-2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建县迄今,已有一千两百九十五年。在历史进程中,曾有过许多文化古迹,随着时代的变迁先后湮灭,沉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根据旧县志、有关史料和口碑等资料予以查证,作部分载述,旨在记述已圮古迹的历史风貌,起到存史资料的作用。
关键词: 青田县 鹤城 古迹

内容

青田建县迄今,已有一千两百九十五年。在历史进程中,曾有过许多文化古迹,随着时代的变迁先后湮灭,沉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根据旧县志、有关史料和口碑等资料予以查证,作部分载述,旨在记述已圮古迹的历史风貌,起到存史资料的作用。
  青田鹤城 青田以产鹤于世,故名“鹤城”。青田有鹤,最早见于晋《永嘉郡志》:“沐溪野去九里,此中有双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馀父母一双在耳,精臼可爱,多云神仙所养。”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的《鸳鸯赋》即以“青田之鹤,昼夜俱飞;日南之雁,从来共归”之句作为开端。唐代诗圣杜甫在《通原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诗中,也有“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来指青田鹤为典范。北宋《太平寰宇记》则引浮丘伯《相鹤经》云:“青田之鹤,即此(指青田山,今太鹤山)所产。”清光绪《处州府志》载:“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青田鹤大集。青田号鹤城,以鹤为瑞,是秋中式十六人,自后鹤至必得科名。”种种史料记载,道出了鹤与城的关联。这就是青田鹤城的命名来由。
  鹤城北隅的太鹤山,是县城主要风景名胜(古时称“试剑石”);东翼天岩山、马鞍山有巽塔、猪母岩等诸多景点;西至锦屏寨、昆山等胜地;南频瓯江,水波荡漾,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镇。至民国时期,这座占地面积仅八平方公里的城镇范围里,有寺庙庵观二十余座,宗祠十多座,还有一些党政军警机关和教育机构与设施。鹤城以宝幢街、后街、前路街、大街、上店街、横街、大埠头、担水巷、圣旨街、新寺巷、沙巷、铁店巷、街口巷、万松巷、松阁巷、金巷底、横石条、留宅塘、上山头、江桥头等街巷错落分布,形成鹤城格局。
  县署
  在县城六坊(今青田县人民武装部驻地内),为旧时县治所在地。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建,后负山,前跨涧为桥。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迁至三坊(今后街一带)、清康熙四十六年重迁六坊原址,有正衙五间和内堂、川堂、东花厅、西花厅、幕厅、仪门、戒石亭、寅宾馆、土地祠、吏房、监狱、樵楼等建筑,今均圮。
  典史署
  在县署仪门左侧(今青田县人民武装部与青田县公安局驻地之间)。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兵火。清同十一年(1872年)重建,有正厅、花厅、厢房、寄园亭等建筑,清光绪元年(1875年)前圮。
  捕署 原在县署之东,民国12年(1923年)迁至太鹤山崇道观下,改名青田监狱,一直沿用到1954年,后改建为青田中学食堂(今青田二中内)。
  学署 原在鹤城镇东门外学宫侧,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毁于寇,后迁至城内学宫前,建两学斋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文昌阁前扩建(今青田县实验小学西首),有县教谕、县训导正房及附属建筑。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毁于兵火。
  试院 系县岁科童生考试场所,在三坊学宫之东,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兵火,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重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添建东文场七间(今青田县实验小学东首)。
  孔庙 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宋代称宣圣庙,明代称文庙。因宣扬孔教、督导儒学,又称学宫。建在县城东门外武岗山丘(今革命烈士墓园址)。后遭多次战乱和火灾,曾两度迁入城内。清乾隆中期,于城内三坊后街(今青田县实验小学西部),购得土地二十余丈,于三十六年(1771年)冬动工重建,三十七年秋落成。清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董承熙更新开拓,“首营殿宇,次及崇圣两庑,而明伦之堂,尊经之阁与夫名宦、乡贤之祠,罔不毕葺。气象为之一新外,则缭以周垣,拓以广池,平睇夷旷,非复前日之狭隘”。清同治元年(1862年)损毁。翌年,县人叶冥敷主持在原址扩建,更具规模。以建筑中轴线,分别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翼以东西两庑,左斋宿所,右土地祠,又前为泮池,左名官祠,右为乡贤祠。前为棂星门,最前另有泮池,左右戟门。大成殿左为尊经阁,阁上奎星楼,阁前明伦堂,总体布局规范。孔庙占地面积为旧制十亩八分,共有房屋一百十二间。自民国后,孔庙先后被果行女子小学、县卫生院、县简易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县民众教育馆、县参议会、县邮电局使用。现属青田县实验小学西部。时过境迁,旧迹面目全非,历时二百多年,终成历史。
  文昌阁 又称文昌宫,旧时为祭祀帝君之神的场所,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建。原在东门外学宫之东,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寇,当年移建城内学署之侧(今在新寺巷灯光球场一带)。民国时一度作清溪小学,后并入县中心小学,建筑已圮。
  鹤皋书院在鹤城镇泥湾屿。由詹诚、郭肖礼等人资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青田县现流传着一段鹤皋书院有十八位童生同科中举的美谈。时过境迁,今书院建筑面目全非。
  义学 在赵山胜福寺后面,今西门山青田县委党校食堂处。始建年代不详,原貌全圮,仅留一口井,俗称上庵井。
  点易亭与易冢 点易亭在太鹤山混元峰下左侧,始建于宋,传说唐代道士叶法善在此研读周易,修道炼丹,唐玄宗赐予《步虚词》中有“滴露研朱点周易”,因得亭名。宋司马伋作《点易亭》诗:“洞天占胜作新亭,曲槛危檐楫翠屏。回顾风烟入怀里,一湾溪水抢沙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后圮。易冢在太鹤山白鹤洞前。以纯花岗岩建筑。
  邑人端木国瑚(1773—1837年),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年号太鹤山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登癸巳科第十三名进士。端木国瑚一生致力于易学,作《周易指》等。病故后,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端木国瑚长女端木悟原之子遵照外祖父遗愿,携《周易指》稿一千三百五十三页瘗于太鹤山混元峰下,并建易冢。易冢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99年后裔为纪念先人复原重建。
  甘雨亭 又名问丹亭。在丹山之麓,县城三坊谢桥之上(今鹤城中路北侧)。传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游太鹤山而建,曾名谢桥亭。清嘉庆年间,县令多次祷雨于此,改名甘雨亭,后历有修建。1983年,旅日华侨林三渔捐资重建,复名谢桥亭。
  社稷坛 俗称天地坛。在鹤城镇西门外原青田县森工检查站一带。是古代每年二月初八致祭天地活动的地方。民国时,其建筑物皆圮,仅留大片场地。
  邑历坛 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在鹤城镇西门外原青田县森工检查站木材堆站西侧。古时,每年清明日、七月望及十月朔,县令率众在此致祭。
  校场 又名演武场,在鹤城镇东门外竹秀圩一带(今校场路范围)。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知县洪儒奉命按旧址辟场,校场南北长约118米,东西宽约96米,校场西面有演武亭三间,亭左设旗纛台。每年霜降前一日,在校场举行演武典礼。
  义亭 清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建。“为贫民无力营葬者许停柩其中,三年后代为瘗埋。”旧址在县榨油厂(今青田县粮食局驻地)西侧。
  育婴堂 在太鹤山麓,丹山溪旁。清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魏明率绅士杜等人捐资兴建,为三进两庑平房木结构建筑,是收养社会弃婴的慈善机构。民国期间,曾作国民党县党部和财粮科驻所。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作青田中学校舍(今青田二中东南首,原青田县教育局驻地)。
  义仓 俗称官仓。在鹤城镇松阁巷底、赵山南麓,旧时为存放公粮之所。现属鹤城镇派出所所址,原貌全非。
  养济院俗称孤老院,原址在鹤城镇东门外,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毁于倭寇,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移建西门赵山门外,渐成乞丐栖身之地。旧址在青田县草席厂仓库处,原貌无存。
  混元山庄 俗称官仓,在鹤城镇松阁巷底,始建年代不详。民国时是青田同善社的社址。新中国成立后,同善社以反动道会门被取缔,一度改为青田浴室,后作公房(今鹤城镇派出所驻地)。
  忠孝祠 在鹤城镇清溪门内,清雍正五年(1727年)为纪念本县二十二名忠烈、孝悌、尚义人士所建。民国元年被大水冲毁。
  鸣山殿 在鹤城镇东门外,神萧姓。明嘉靖年间倭寇攻城,他显翊护功而建,民国后期毁圮。
  城隍庙 在旧城锦屏门内。明洪武三年(1370年)秋建,清雍正六年(1728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经修建。城隍庙占地广,庙分街南、街北两截。街南有戏台和两庑厢廊,廊面八间,曾供贫户居住。抗战胜利后,改造为戏园。街北为正殿,建筑雄伟。民国35年(1946年)10月11日夜,第二进主殿及两厢被火焚毁,存第三进,后逐年被拆建。旧址在上店街青田县粮食局驻地。
  关帝庙 在鹤城镇清溪门内,祀三国蜀将关羽,尊“关圣帝君”。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毁于兵,清同治十一年重建,民国元年(1912年)被大水冲毁。旧址在临江中路青田县合作社联合总社驻地。
  清溪庙 在太鹤山麓。始建年代不详。五开间建筑,为祭祀唐时县人博济侯朱三所建。朱三,“家累巨万,以济众为心”。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青田县发生饥荒,他“为飦糜粥于庭,留饥者就食凡两阅月,活人数万”。不久又发生瘟疫,他备大量药饵,“命医者陆续于道,救济恒多”。朱三为人“好义乐施,将私宅创立崇道观,导人从善”。朱三死后,朝廷封他为博济侯,并命建庙纪念。原建筑已圮。旧址在青田二中操场西侧、青田县粮食仓库处。
  崇道观 在太鹤山麓,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和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两次毁于祸乱,后修复,元至元辛卯年(1291年)又己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重建,其建筑规模,雄伟。青田崇道观主要祭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四季香火旺盛。民国时,仍存两进及厢房;民国17年(1928年),用于民办“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后曾作县简易师范学校舍。1949年后,全部划为县中学校区,现已无遗迹。
  天后宫 又称天妃宫,在太鹤山麓,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天后宫供的是妈祖(“妈祖”是福建土语,指未出嫁的姑娘)。据福建《莆田县志》和当地《林氏族谱》记载,她的故乡在莆田市湄州岛的港里村,是五代闽王的都巡检林愿的女儿,生于三月二十三日,十二岁学道,十六岁为人治病,踩浪渡海,驾云游岛,救助不少遇难渔民和船只,后来在湄州岛的湄屿峰羽化升天,百姓感念她生前治病救人的恩德,在各地建庙祀奉,并被历代朝廷册封为“天妃”“天后”、“天后圣母”。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被封为“护国佑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海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青田天后宫,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和“夫人娘娘”(陈十四)作姐妹目会活动而轰动全城内外。民国中期曾一度作为城中镇公所和县国民兵团部驻地。民国28年(1939年),县芝田战时初中生补习学校创办,作为校舍。民国32年改办县简易师范学校。上个世纪80年代,天后宫被拆,建为青田中学校舍(今青田县二中校址)。
  五显庙 又名华光庙,俗呼众主殿。位于大街众主殿巷,今青田县越剧团团部,始建年代不详。五显庙是祭祀(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灵官华光大帝的宗教场所。此地处闹市,当时殿宇修饰壮观。抗日战争胜利后,曾辟为戏园。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青田公私合营电影院,旧貌全废。
  护国庙 俗称司下殿,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旧址在司下街县署前,是祭祀“项老爷”的神庙。护国庙建筑简小,民国10年(1921年)改作县警察所。1959年拆除改建为县人民政府大院。
  东岳庙 位于前路街东末端,原青田县链条厂所在地。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其建筑规模可观。东岳庙奉祀黄飞虎。两庑设秦广、楚江、宁帝、五官、森罗、卞诚、泰山、都市、平等、转轮十殿,彩绘着形形色色善恶人生、阴间相报的因果图,情景阴森。东岳庙后宫曾作石雕加工场,1949年辟为农机厂,逐年扩拆建为厂房,现已无遗迹。
  思明庵 位于前路街东岳庙东侧,始建年代不详,原为三间平房建筑。
  天后宫 俗称夫人殿,位于西门大桥东北端,始建年代不详,供奉的“陈夫人”俗称“陈十四”。陈系闽南漳州城外双牌村人,父陈上元,母葛氏,因正月十四出生,取名陈十四。她豪爽刚强,为民除害。后人为纪念她的义勇事迹,各地立庙祭祀。夫人庙临江倚山而筑,殿宇装饰堂皇华丽。民国后期,一度作为木业小学校舍。1958年,青田县兴建瓯江水电站,夫人殿被拆,现无遗址。
  福胜寺 俗称上庵,建于宋。旧时香火颇盛。明嘉靖年间,孔庙一度由东门外迁此。旧址在今西门山青田县委党校食堂大厅处。
  仓圣庙 俗称仓颉庙,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祀首创文字的仓颉,所以又称仓颉庙。旧址在东门外学宫址附近,今革命烈士陵园处。民国时成为厝棺之所,旧迹早圮。
  节孝祠 在锦屏门内、上店街,原青田县粮食局西首。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后毁于兵火,清雍正六年复建。民国元年(1912年)大水冲毁,民国2年由县商会集资重建,计两进两厢,四合院建筑。后为县商会驻地,现已圮。
  平城庙 在清溪门内,今横石条街与临江路交接处东侧,宋时建。祀夏禹治水功绩,每年二月初二设祭,民国元年(1912年)被大水冲毁。
  明心庵 在赵山门义学后面,始建年代不详,原建筑系五间两厢平房,现已面目全非。
  多福寺 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建,在高市乡练岙村,早圮。
  慈仁寺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建,在今舒桥乡舒桥村。北宋时,有昙法师(瑞安人)主持慈仁寺。宋绍圣初(1094年)年后,著名词人秦观坐党籍,贬监处州酒税时来慈仁寺,与寺僧昙法师相处甚善,互相吟咏,秦观离寺时作诗二首相赠。诗一《清溪逢故人》:“共约来春会,牙墙发画船。和风杨柳岸,微雨杏花开。故国应携手,前途生着鞭。吴儿著环佩,珠树秀婵娟。”诗二《留别昙法师》:“缘尽山城且北归,此生相见定难期。宝池异日莲花上,却说如今结社时。”慈仁寺原建筑雄伟,历有兴衰,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小学校舍,今遗迹无存。
  大云寺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建,在东源镇红光村,该地初名横山村,后以大云寺为村名。现已圮。
  崇胜寺 后梁凤历元年(913年)建,在温溪镇港头村寺下村。原建筑雄伟,民国时改作中心小学校舍,今无遗迹。
  吉祥寺 宋开宝年间(968—975年)建,在高市乡西源村,早圮。
  正因寺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在阜山乡铁笔峰山下。寺为三进,中为大殿,殿宇巍峨。1974年毁于火。
  安福寺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在高湖镇境内,早圮。
  践云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在太鹤山,早圮。
  沛露堂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建,在城东马鞍山,早圮。
  寿隆寺 宋时建,原在章旦乡朱岙村,原址已改建为民房。
  会胜寺 始建年代不详,原在石帆乡境内,早圮。

知识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青田文物图集》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图集包揽青田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分布遗存。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图例,县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明朝县政图,清光绪县域都图,民国县全图,1991年行政区片图,文物单位分布图,重点文物图,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史迹简介,文物条目简介,附录,文物窖藏,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一览表,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青田鹤城
相关专题
青田县署
相关专题
青田县典史署
相关专题
青田县捕署
相关专题
青田县学署
相关专题
青田县试院
相关专题
孔庙
相关专题
文昌阁
相关专题
鹤皋书院
相关专题
青田县义学
相关专题
点易亭与易冢
相关专题
甘雨亭
相关专题
社稷坛
相关专题
邑历坛
相关专题
青田县校场
相关专题
青田县义亭
相关专题
青田县育婴堂
相关专题
义仓
相关专题
养济院
相关专题
混元山庄
相关专题
忠孝祠
相关专题
鸣山殿
相关专题
城隍庙
相关专题
关帝庙
相关专题
清溪庙
相关专题
崇道观
相关专题
天后宫
相关专题
五显庙
相关专题
护国庙
相关专题
东岳庙
相关专题
思明庵
相关专题
仓圣庙
相关专题
节孝祠
相关专题
平城庙
相关专题
明心庵
相关专题
多福寺
相关专题
慈仁寺
相关专题
大云寺
相关专题
崇胜寺
相关专题
吉祥寺
相关专题
正因寺
相关专题
安福寺
相关专题
践云庵
相关专题
沛露堂
相关专题
寿隆寺
相关专题
会胜寺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甘雨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