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溪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500
颗粒名称: 温溪镇
分类号: K872.55
页数: 4
页码: 138-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温溪镇重点保护文物,分别包括程时升故居遗址、程时升墓、白氏墓等。
关键词: 温溪镇 文物 青田县

内容

100-A8 程时升故居遗址【温溪镇温溪村花坦底(土名)·明代】约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现仅存325平方米面积故居遗址,遗址均用1.5米至2.4米长度不等、宽0.3米的花岗岩条石墁地。据传,程王府原建筑群体规模庞大,后毁于战火。程时升,名详岩,生卒不详,青田温溪人。明朝时为反逆朝廷,屯粮召民习武,被朝廷捕杀。当地百姓称其为“野王”。
  101-B8 程时升墓【温溪镇温溪村白艮降岭脚·明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程时升,名详岩,生卒不详,青田温溪人。明朝时为反逆官府,屯粮召民习武,被朝廷捕杀。当地百姓称其为“野王”。墓为八字圈椅式花岗岩建筑,1992年重修,墓地占地431平方米,墓穴前分别置“程公寿藏志铭”、“野王的传说”、“程公时升墓重修碑”三通碑记。
  102-B9 白氏墓【温溪镇寺下村将军山麓处·宋代】墓地面积约666.7平方米,筑造三圈椅式,现仅存石人像一对,分立于墓地左右,身穿盔甲,
  程时升墓
  双手抱怀握剑。据传,墓主系浙江乐清人,为宋代一武将,因在此附近征战而不幸身亡,遂安葬于此。
  103-C67
  洲头大桥【温溪镇洲头村西350米横坑处·北宋·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大桥跨落在横坑上,东西走向。为四墩伸臂石板桥,桥长19米,宽1.3米,高4.5米,总跨12米,桥面石板两侧翼分别载刻“元祐五年..,淳熙元年..,乾隆二十年”修建纪年及捐银修建大桥纪事。
  104-C68
  银杏宫【温溪镇学神村村委会旁·清代】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1987年重修。主体建筑有左、右两宫室,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北朝南。左宫面宽三间10.5米,进深五柱8.1米,明间抬梁式,设佛龛。右宫面宽三间5.55米,进深六柱7.7米,明间抬梁式,设佛龛、斋堂,上施天花藻井,歇山顶,正脊施吻兽。
  105-C69
  高垟道观【温溪镇温溪村吉庆路综合市场东面500米处·1918年】建于民国7年(1918年),1981年重修。总体布局为复合式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东朝西。一进门楼面宽小三间4.5米,进深三柱3米,两山柱前后撑顶,上施天花藻井,绘彩图,重檐歇山顶,正脊两端施吻兽,中央塑戏曲人物,翼角起翘,戗脊饰龙头,施勾头滴水。二进面宽三间11.25米,进深三柱3.65米,施天花藻井,硬山顶,正脊施龙吻。厢房面宽三间6.9米,进深二柱2.5米,双坡顶。三进面宽三间11.9米,进深9.4米,十一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明间抬梁式,檐间上施两枝轩卷篷,明栿作法,设佛龛。硬山顶,正脊施龙吻。
  106-C70
  三港殿【温溪镇东岸村东岸中路31号·1920年】建于民国9年(1920年),20世纪70年代重修,建筑占地面积约144平方米,坐东朝西。面宽五间18米,进深6.5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并置佛龛,檐间天花施卷篷,歇山顶。戏台朝东,于20世纪70年代拆改为砖混结构。
  107-C71
  港头戏台【温溪镇港头村·明代】建于明代,具体年代不详,1993年修建老人亭时,戏台后移3米,朝西。戏台4.45米见方,高1.4米,上施天花明栿作法,梁、枋、雀替等彩绘山水、人物故事。歇山顶。为公共娱乐场所。
  108-C72
  西湖廊桥【温溪镇西湖村深呈南路西侧·清代】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历有圮建,现廊桥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跨落在西湖村小溪上,东西走向,建筑占地面积约46.5平方米。桥长10.4米,宽4.5米,桥覆廊屋三间,七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后单步梁,用四柱,悬山顶。
  109-C73
  万福桥【温溪镇洲头村西村口横坑·清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跨落在横坑上,东西走向。为四墩伸臂石板桥。桥长15米,宽1.3米,高3.7米,桥总跨11.3米。桥面石板南侧翼刻“大清道光岁次己丑年十二月吉日重建洲头万福桥吉日”二十三个字。
  港头戏台
  110-C74 郭氏宗祠【温溪镇沙埠村富强街·清代】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总体布局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面宽五间19.7米,进深5.2米,九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四柱,双坡顶。二进面宽五间19.7米,进深11.35米,十一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明间抬梁式,双坡顶。厢房毁于“文革”时期,现改建为砖混结构。一进门前立一对旗杆石,刻“道光六年正月日立”八字,楷书阴刻。
  111-C75 三港宫【温溪镇尹山头村村口·清代】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1981年和1993年两次重修。总体布局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85平方米,坐南朝东。一进面宽三间8.2米,进深3.65米,五架檩,双步梁,用三柱,双坡顶,明间置戏台,朝南,5米见方,台高1.6米。二进面宽三间15米,进深9米,九架檩,双步梁,用五柱,明间抬梁式,重檐歇山顶。
  112-C76 西岸路亭【温溪镇西岸村】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70年代重建时改为砖混结构。面宽5.6米,进深4.2米,亭高6.8米。路亭内墙置“花柳桥碑”一通,配碑座,碑高1.5米,宽0.7米,碑文记载捐资人姓名。
  113-D1
  温处交界通济桥碑【温溪镇洲头村东通济桥旧址处·清代】该碑置立在洲头村东通济桥旧址处,通济桥已改建为水泥桥。碑镌刻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碑高1.5米,宽0.75米,配碑座。碑额刻“温处交界通济桥碑志”九字,楷书阴刻。碑文二十二行,凡行五十二字不等,记载通济桥史实及捐助概况,碑文腐蚀不清。(碑文详见摩崖碑刻原文)
  114-D12 县界碑【温溪镇洲头村】具体年代不详。碑高2米,宽0.6米,现已有三分之二埋入农田中,碑文不可辨识。此处为处州与温州分界点,洲头村村名就源于此。
  115-D13 小石门摩崖石刻【温溪镇沙埠村小石门风景区内·清代、现代·青田县文物保护点】布勒在小石门风景区山岩壁或巨石之上,题刻者有增生陈之俊《梅楼书院》词刻、庠生徐兆芳录刻《石门古刹》诗、无名氏“一鸪白云”、括苍山人“听潮洞”等题名摩崖。
  D13-1 梅楼书院摩崖石刻【小石门风景区内·清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生陈之俊撰并书的一篇关于梅楼书院的有关介绍文章,全文从右至左十九行,楷体直书阴刻,文字清晰可阅,面积约为4平方米。
  D13-2 石门古刹摩崖石刻【小石门风景区白马寺后岩壁处·清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庠生徐兆芳录刻。“石门古刹与天齐,乘胜登临万,壑低。策杖远寻芳草地,芒鞋偏踏落花泥。山僧款客临流坐,野鸟惊人隔瓯啼。回首欲归山色晚,一声樵唱夕阳西。”字径0.06米自右而左,行书阴刻,面积约1平方米。
  D13-3 “一鸪白云”摩崖石刻【小石门风景区内·清代】位于右石门壁上方,行楷“一鸪白云”四字,横书阴刻,0.25×0.3米,系无名氏所书。
  D134-4 “双龙护壁”摩崖石刻【小石门风景区内·清代】位于胡公殿后侧岩壁上,题“双龙护壁”四字,草书阴刻,0.3×0.4米,落款为“□寅年□□”及一方朱文印章。
  D13-5 “听潮洞”摩崖石刻【小石门风景区内·清代】在胡公殿右侧约四十米处岩壁上,书刻“听潮洞”三字,篆体阳刻直书,0.2×0.25米,落款为“戊寅括苍山人”及一方朱文印章。摩崖下方有长形岩洞,传说洞达东海,在洞口能听见潮涨拍岸之声,故称“听潮洞”。
  116-G3
  “成均雅望”匾【温溪镇温溪村石板埠18号(杜振华民宅中)·清代】匾高0.7米,宽1.65米。“成均雅望”四字行书阴刻,字径0.4米,四周饰勾云水草纹。上款题“文林郎温州府永嘉县知事加三级纪录一次陈为”,下款题“贡生杜瑞槐立同治癸亥年孟夏月谷旦”,楷书阴刻,字径0.06米。杜瑞槐(1802—1869年),字振槐,温溪镇温溪村人,同治癸亥年贡生。

知识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青田文物图集》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图集包揽青田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分布遗存。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图例,县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明朝县政图,清光绪县域都图,民国县全图,1991年行政区片图,文物单位分布图,重点文物图,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史迹简介,文物条目简介,附录,文物窖藏,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一览表,后记。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时升
相关人物
杜瑞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温溪镇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程时升故居遗址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程时升墓
相关作品
白氏墓
相关作品
洲头大桥
相关作品
银杏宫
相关作品
高垟道观
相关作品
三港殿
相关作品
港头戏台
相关作品
西湖廊桥
相关作品
万福桥
相关作品
郭氏宗祠
相关作品
三港宫
相关作品
西岸路亭
相关作品
县界碑
相关作品
小石门摩崖石刻
相关作品
“成均雅望”匾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