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88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文化发展以及重点保护文物等。
关键词: 概述 青田县 文物保护

内容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7°56′—28°29′,东经119°47′ —120°26′。东临温州市、永嘉县,南连瑞安市、文成县,西界景宁畲族自治县、丽水市,北接缙云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总人口达6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52人,计有畲族、土家族、侗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彝族、瑶族、回族等26个民族。行政区划为31个乡镇,436个行政村,鹤城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中心。
  境内以丘陵多山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瓯江以北属括苍山脉,瓯江以南属洞宫山脉。沿江两侧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河谷平原,山间有大小不一的盆地,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山地占95.31%,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河流属瓯江水系,主要有大溪,由西北斜贯东南,支流有九条;小溪由西向东,支流有四条;两溪汇合于溪口,经鹤城镇径趋温州入东海。青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带。
  春秋战国时期青田属瓯越地,秦时属会稽郡,三国时属临海郡,东晋南北朝时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制,置处州,设立括苍县,青田地域在其中;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分括苍县地建立青田县,隶属括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括州为缙云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括州;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隶属处州;元代,青田县属江浙行中书省处州路;明代,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青田县属温处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青田属处州军政府;民国初期,青田属瓯海道,民国16年(1927年)实行省、县二级制,民国21年(1932年)实行县政督察制,青田先后属第十一区、第二区、第九区、第七区、第六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温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隶属温州专区;1963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
  青田建县以来,县境经历三次变迁。明景泰三年(1452年),巡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为由,奏请分本县鸣鹤乡和柔远乡的仙上里、山下里等地建立景宁县,青田县由23个都减为18个都;民国37年(1948年)7月1日,南田区的南田、西坑、三阳、黄坛、岙里五个乡和万源乡一部分划给新建的文成县,同年8月1日,永嘉县的温溪、贵岙、黄坦、霞嵊四个乡和林福、界坑两个乡的一部分划归青田县,当时,青田县面积为2779平方公里;1961年10月,西岙、上横两个公社划给永嘉县。1991年,全县有七个区两个县属镇、四个建制镇、48个乡、626个行政村;1992年4月进行 “撤、扩、并”,全县设置 33个乡镇; 2001年再次 “撤、扩、并”为31个乡镇。
  远古时代,四千年前县境内已有先民生息劳动。20世纪50年代初,曾在鹤城镇花园降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箭头4枚。2002年金温高速公路建设前期沿线调查时,发现了鹤城镇魁市村夏时期文化遗址,采集到“菱格云雷纹”印纹陶片,同时在船寮镇胡岙村、鹤城镇圩仁村遗址中发现了商周时期的“黑陶圈足豆”、“条纹着黑”陶片和汉代“弦纹罐”陶片等。唐代至清代从福建、江西、陕西、河南等省和省内处州、永嘉、缙云、松阳、东阳等地迁入93个姓氏移民,在此繁衍生息,促进了青田县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其中以陈、叶、王、徐、张、吴、周、林、季、朱等大族姓居多。千百年来,祖先世世代代的创造积累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文物、文化遗产,它将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
  青田县素有“文华之邦”、“名人之乡”、“石雕之乡”、“华侨之乡”的称誉。历代名人有:宋代浙东安抚使陈汝锡,学者潘翼,丞相汤思退,名医陈言,徽猷阁待制郑汝谐,御史中丞蒋继周,著名学士陈葵,节度使赵希怿,迪功郎王梦松,国子司业陈墍;元代抗元义军首领季文龙,骁勇善战将领叶良器;明代豪杰御史历子温,国师刘基,靖难死节刘璟,史治名臣陈诏,治学名士陈中州;清代文学戏剧家韩锡胙,周易学家端木国瑚,乡贤名士章楷,双龙会首领王金宝;近代辛亥革命先驱夏尔玙,攻克天宝城虎将张兆辰,国民陆军上将夏之祺,文史学家朱光奎,北伐军上将夏超,北伐军少将叶焕华,东征军英烈麻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开明志士章培,革命英烈郑秾,七君子之一章乃器,省委特派员周定,国民党军政部长陈诚,工运活动家章秋阳,文学家力扬,革命烈士张学东、徐志仁,公安卫士金映光,抗日英烈郑磊俊,党的好干部曾绍文,英雄女儿潘香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石雕前辈周芝山、张仕宽,爱国华侨林三渔,农科专家伍律,金融卫士蔡思有,科学家郭永芳,革命烈士陈碎然等人。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为青田史册谱写了新篇章。
  早在六朝(222—589年)时,青田石雕已经问世。南宋时期得之发展,石雕产品以文房雅具、石章、小件耍物等实用品为主。元明清各代,青田石雕应用广泛,如:墓志铭,建筑装饰构件,文房四宝的墨水池、笔架,香炉,佛像等实用品和陈设品。由于印章篆刻艺术不断发展,从“实用艺术”发展为“欣赏艺术”,使青田冻石之名艳传四方。同时,石雕艺术品类得之不断发展,形成一大批不同层次的艺术陈设品。在清代,青田石雕曾选为朝廷贡品,并远销海外,曾在欧洲多次赛会上得奖。清康熙版《青田县志》将青田石雕称为“图书石”,山口镇山口村头庙原有一只石雕香炉,铭刻“明景泰壬申年(1452年)春立”。1957年在建造山口公路时,出土一通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的石雕墓志铭,高0.48米,宽0.24米,厚0.07米,刻二百七十余字。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大明鱼篮观音”尊。青田县石雕厂库藏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雕刻的“三脚狮球香炉”,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山口镇林宅门饰“五福临门”等例。这些足以说明青田石雕被世人所爱,应用广泛。青田石雕屡作贡品,清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上“宝典福书”一套印章献做寿礼,共六十枚,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青田石雕已远销海外,在十七、十八世纪,就有少数青田人循陆路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从商,贩卖青田石雕制品。清光绪初年,山口镇山口村林茂川,更新石雕品种,销往欧洲。山口镇山口村石雕艺人林茂祥,携带石雕于美国旧金山等地,深受国外人士赞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口镇山口村商农季兆鋆等七人,前往南洋群岛、印度一带销售石雕,后转法国,日益发达。嗣后,群相效仿,纷纷出洋贸易,足迹遍及五大洲。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举办巴黎赛会,清政府“费银十五万两,建会亭、置赛品”,青田县旅法华侨获准“青田石货许置会亭趸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美国举办圣路易博览会,青田县侨民在会场开设青田石雕店。尔后,在欧洲多次赛会上,青田石雕均有斩获。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青田石雕获银牌奖。民国时期,是青田石雕繁盛时期。民国4年(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以青田石雕艺人周芝山的“梅鹤大屏”等十二件作品和金兼三的“小屏风”获博览会银牌奖章。时至民国20年(1931年),青田县从事石雕的人达二千二百多人,仅山口镇山口村石雕从业者就有一千余人。同时,涌现出石雕门类和一些著名艺人,如尹阿岩的人物,金精一的山水,张仕宽的葡萄山,金南恩的浅刻,董瑞丰的梅苑,项琴石的牡丹等。青田石雕在远销海外的同时,行销国内的石雕以欣赏品为主,主要品种有花瓶、花篮、笔架、人物、佛像、屏风、石章、小动物等。抗日战争时期,青田石雕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外销几乎断绝,从事石雕生产行业的艺人寥寥无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青田石雕艺术,青田石雕艺术按照“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逐步形成相当规模的石雕艺术门类体系,造就了一批石雕名艺人和工艺美术大师。1956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青田石雕作为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1957年4月,将青田石雕“花瓶”赠送给来浙江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1959年10月,石雕艺人张仕宽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文化大革命”初期,青田石雕行业受到挫折。1971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青田石雕出现好势头,出口年产值达106万元。“文革”结束后,青田石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华国锋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时,将林耀光创作的“群马”作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主席。1979年后,青田石雕不断发展,石雕艺人深受社会尊重,如林如奎、周百琦、倪东方、张爱廷等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一大批青年石雕艺术家相继涌现。青田石雕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享誉海内外,为青田县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青田人走向世界,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初期,青田商人携带青田石雕经西伯利亚再辗转欧洲,或由上海渡洋出国,以贩卖青田石雕起步。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赴欧参战的华工,奠定了青田华侨的基础。继而,旅欧华侨携带国内亲友到欧洲创业。青田华侨基本上是由行商小贩发展为餐馆、皮革、服装、百货等行业的经营者。随着国力增强,华侨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外华侨后代的文化素质提高,部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进入科技界,担任高级研究员、教授,少数跻身政界。青田县人刘大慰在加拿大任国会议员。至今,青田县华侨已达二十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西欧、东欧、北美洲等122个国家和地区。青田华侨时刻希望祖国强盛,处处表现出赤子之心,竭力为祖国和家乡作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纷纷组织抗日救国会,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他们在异国奔走呼号,慷慨解囊,有的毅然归国,参战杀敌,流血牺牲。20世纪30年代,青田旅法华侨金映光、金直夫、林德光、白洪斋、黄里等在法国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抗日宣传,筹集抗日经费。1938年1月回国,奔赴抗日前线。章旦乡徐山村归侨徐香进、垟心乡泥岙村叶公正参加十九路军六十一师华侨义勇队,徐香进任一队二组准尉副组长,1932年2月18日,在淞沪抗战中,于上海市南翔镇阵亡;叶公正则为抗日积劳,1932年2月13日,病故于南京军营中。1938年,旅法华侨积极向中国驻法领事馆捐资;1939年,旅欧华侨开展“七七”抗战两周年献金运动。旅荷兰华侨、留学生成立“荷兰华侨抗日救国会”,出版《抗日要讯》,后改名“旅荷华侨互相会”,积极参加抗日运动。1938年,旅居捷克斯洛伐克的青田县油竹乡华侨朱祥,受“中国留德学生抗战后援会”之托,撰写、油印《抗战报》。旅居奥地利的青田县双垟乡金竹村华侨严毅庵负责抗日募捐。旅非青田县方山乡下碓村华侨郑铭岩,1939年编印“抗敌救国要义暨国民公约信笺”进行义卖,义卖款部分作浙江前线抗战将上奖金,部分交赈济会救济难民,部分捐给受伤将士办事处,受到国民省政府行政院嘉奖。旅巴西华侨周继文被选为南美洲抗日救国会会长。民国18年(1929年)至36年(1947年),青田旅欧华侨积极向家乡捐款建医院、学校,办商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华侨继续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捐资兴办家乡教育、卫生、交通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1960年至2002年,青田华侨为国内捐资捐物已达1.5亿元人民币,侨汇达3.87亿美元,侨属人民币存款达3.7亿元,名列浙江省首位。为改善侨属生活,发展侨乡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处州十县九无城,唯有青田半条城”。青田县城的城墙,是青田县最大的古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计城围长九百九十三丈五尺,外城高一丈六尺至二丈四尺不等,开四城门,炮台四座,南面沿江一岸开水门四座。四百多年来,它发挥了自身御寇、防洪的独特作用。远古时,青田县鹤城镇县治四周依相应的地理屏障,特别是南临瓯江,时遇洪水,故早有防洪设施,同时,为便利水运和居民生活,逐渐兴造堤坝和码头。现登瀛门内存有元至正辛巳年(1341年)的纪年刻石可作证。以屏障为基础,为兴造大规模的鹤城镇城池创造了条件。
  青田瓷器生产较早。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北宋时期的青瓷窑址有万阜乡白库竹村水口岙和黄泥降两处;南宋时期的青瓷窑址有东源镇下堡村后山麓一处。主要烧制碗、碟、壶、韩瓶等生活日用瓷器,属龙泉窑系。
  青田矿产业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舒桥乡银坑村银矿洞和海溪乡东坑村银矿洞,留下了先人劳动的足迹;黄垟乡石平川村钼矿洞开采于民国6年(1917年)。
  古时,青田县贫困落后,民居住房皆以茅茨覆顶,易引火灾。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县人郑汝谐倡议改盖泥瓦房,这标志着青田县建筑业的一个跃进。继之不断发展,纷纷出现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及具有艺术水平的建筑。主要古建筑有民居、寺庙、宗祠、牌坊、桥梁、塔、井等类别。时迁景移,其中部分古建筑几经修葺,尚能保持原有建筑艺术风格,但是大部分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渐圮毁。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温溪镇洲头村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所建的石梁桥及县古道遗址,阜山乡陈宅村明景泰六年(1455年)所建的石梁桥及布落在乡村中的清代牌坊建筑。
  摩崖碑刻是青田文物的精华,始自南北朝,迄于现代。主要布勒在石门洞和太鹤山。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已在1991年编印了《石门洞太鹤山摩崖碑碣》专辑。考虑到本图集是一部文物史实工具书,所以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碑刻均收录书中。同时,将其他较有价值的摩崖碑刻,如明刘基撰文《季氏湖山义塾之记》、刘瑞《祭诚意伯文》碑、《刘基故里》碑、《府宪示谕》碑、秦观《千秋岁》碑、《义冢》碑等珍品也予以收录。
  青田县历代名人辈出,明、清、民国时期最为突出。2001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了高湖镇松渠口村抗元义军首领季文龙墓、腊口镇北坑村九山辛亥革命烈士麻植故居、鹤城镇雅岙村辛亥革命志士金砺墓、陈瑛旧居、章乃器故居旧址、赵志垚旧居等名人史迹。青田县是革命根据地县,故被列为革命老区县。1927年,成立中国共产党青田县支部;1929年,组建苏维埃农民赤卫队和红军游击队;1930年,扩充为红十三军一团三营;1935年,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抵青田县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至1938年,先后成立区委、县委。从1927年至1949年,青田县党组织发动群众武装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建农会。1949年,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解放青田县城,中共浙南特委派徐寿考到青田主持重建青田县委工作。4月27日,由徐寿考、冯增荣、杨进光、陈鸣皆、李临五位同志组成中共青田县委,在高湖镇内冯村宣告成立。同时,建立县武装大队。5月12日,配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某部一营解放青田县城,从而翻开了青田县历史文化发展的新的一页。
  漫漫历史长河,上下数千年,积淀为千姿百态的各类文化遗存。这是一批无比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保护文物和利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田文物图集》收录文物保护点共345处,A类:古文化遗址23处;B类:古墓葬17处;C类:古建筑251处;D类:摩崖碑刻27处;E类:近代重要史迹21处;F类:近现代建筑2处;G类:其他4处。收录截止时间为2005年10月。

知识出处

青田文物图集

《青田文物图集》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图集包揽青田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分布遗存。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图例,县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明朝县政图,清光绪县域都图,民国县全图,1991年行政区片图,文物单位分布图,重点文物图,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史迹简介,文物条目简介,附录,文物窖藏,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一览表,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