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14
页码: 1033-10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7年青田县现存的36座百年以上古桥,并着重介绍了青田古桥的三种主要建筑形式:石质桥、木质桥和在石桥上建廊屋。其中,木质桥通常使用圆木“八字”拱,建有廊屋,以供人们避雨和小憩。在廊桥面两侧设置廊凳。石质桥则一般使用当地卵石和条石垒砌成单拱、双拱桥,桥两端做石台阶与路面衔接。在河床跨度较大的情况下,还有跨间较短的伸臂式石梁桥和连接多个石桥墩的平梁桥。
关键词: 青田县 交通 陆路 古桥

内容

2007年,青田县尚存百年以上古桥36座。
  青田古桥大体有石质桥、木质桥和在石桥上建廊屋等三种建筑形式。木质廊屋桥的桥拱一般用圆木“八字”拱,平梁桥也用圆木为梁,桥面复建开间不等的廊屋,故称“廊屋桥”。廊屋桥通常在廊桥面两侧设廊凳,供人避雨、小憩。有的桥面两侧做桥栏,也有的在廊桥当中间一侧置佛龛,作祭祀之用。石质桥一般就地取材,采用卵石和条(块)石垒砌成单拱、双拱桥。拱圈均以纵联砌筑法,桥两端做石台阶与路面衔接。双拱桥当心墩一般都做“分水雁”在“山花墩”题刻桥名和纪年。还有跨间较短的伸臂式石梁桥,桥墩根据桥所需高度与跨度,采用条石,以一顺几丁方式作为升挑,缩短桥梁跨距,上铺设桥板,并在桥板侧翼刻纪年。如在河床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做成多桥墩连接的平梁桥,各桥墩用二至三根条石竖立,两侧各用一条石斜撑支力,做成人字形桥墩,以数个石桥墩铺接石桥板,较长的石梁桥达30余米。
  洲头桥 跨落在温溪镇洲头村西约300米处横浦小河上,始建于北宋元五年(1090),南宋淳熙元年(1174)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是青田县至永嘉、温州古道桥之一。桥东西走向,为伸臂式石梁桥,长19米,宽1.3米,高4.5米,跨约12米。桥墩4个,以三块条石搭成“人”字形承托石桥板,桥面分五段纵向三块石板并列铺筑。
  洲头桥有6处题刻,桥东第二段石板南侧翼刻“元祜五年庚午十二月初六日青田永嘉人口所道口坊筹各拾”25字,第三段石板南侧翼刻“青田一都沙埠首事庠生泰耆郭大志洲头耆老陈仲千于募化”25字,第四节石板南侧翼刻“洋财并助工力造此石桥口所造”13字;桥东第二段石板北侧翼刻“行桥郭世祖助银三两伍钱刘俊先月先共助刘云友郭文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二两伍钱”39字,第三段石板北侧翼刻“大清乾隆二十年乙亥岁十一月初九日”16字,以上皆为楷书阴刻,第五段石板北侧翼刻“淳熙元年甲午九月二十四日朱知府重造”17字,为隶书阴刻。
  永庆桥 又称仙人桥,跨落在高市乡东源口石染溪上,东西走向。建于宋宝庆二年(1226)。桥两侧刻“宝庆岁在丙戌口口口元建”纪年和“永庆桥”桥名。永庆桥以单跨悬臂式石梁桥为形制,桥长8.5米,桥跨7.7米,面宽1.3米,桥面高4.5米,桥面由三节四条石梁并列纵向铺筑,以横锁石连接加固,以两端山崖为桥墩,桥墩以悬臂五层三至五丁一顺方式逐步出挑为伸臂承托石梁桥板。
  永庆桥是东源口村古时主要的交通桥梁,并有确切始建纪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派岩桥 跨落在阜山乡陈宅村陈宅溪上,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南北走向,为伸臂式石梁桥。桥长7米,宽1.3米,桥跨4.3米,石梁桥的两墩以三层三丁一顺石砌做法承托石梁桥板,桥面以三段四纵石板并列铺筑。桥北端石板面阴刻“景泰六年六月吉日起造”10字。
  陈宅廊桥 横跨在阜山乡陈宅村陈宅溪上,东西走向。陈宅廊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康熙年间、民国时期曾修建,1999年重,修。桥长11.8米,宽3.65米,高2.5米,由数根圆木东西横跨两岸,呈平梁桥,上覆廊屋五间,梁架为五檩四柱,南北两侧设廊凳,悬山顶,明间屋面凸起,呈四角攒顶尖。陈宅廊桥保存完好,仍为该村主要的交通桥梁和休息场所。
  毓秀廊桥 跨落在阜山乡陈宅村水口东南至西北走向。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民国22年(1933)增建桥廊,1983年重修。毓秀桥为单孔石拱桥,鹅卵石砌筑,拱圈为纵联砌筑,山花墩刻“毓秀桥”、“万历四年创造”题记。桥长13.81米,宽3.31米,高3米,拱跨5米,桥面覆廊屋五间,梁架为五檩二柱,当心间两侧设廊栅凳。悬山顶,当心间升起做四角攒尖顶,小青瓦阴阳合铺。
  桥旁古柏,其外露根粗约0.4米,跨越小溪与石拱连为一体,形成桥因树成、树为桥生、两岸同根、相映成趣的奇观。
  汇源桥 跨落在陈宅村陈宅溪上,南北走向。据两侧桥翼题记,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系伸臂式平梁石桥,桥长5.7米,宽1.3米,高2米,桥两墩用条石做五层三丁一顺出挑为伸臂承托桥石板,桥面由三段三纵并列石板铺筑,桥西翼有“乾隆丙申秋冬建”题刻。
  此处为双溪汇流处,又称“三源合流”,故称“汇源桥”。
  上马石桥 跨落在阜山乡陈宅村陈宅溪上,南北走向,系伸臂式石梁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桥长5.4米,宽1.2米,桥两墩做二层三丁一顺斜插拱出挑伸臂承托石板桥,桥面由三段五纵并列石板铺筑,两侧翼刻“嘉庆十三年孟夏月吉旦建造”,2007年重建。
  安店石梁桥 跨落在阜山乡安店村安店溪上,东西走向。据石梁桥板题记,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系伸臂式石梁桥。桥长6.2米、高2米、桥面宽1.2米,两端桥墩出三层三丁一顺斜插石起拱,拱上垫条石承托石板桥梁,桥面由三段三条石并列纵铺。
  万福桥 跨落在温溪镇洲头村横浦小河上,东西走向。始建年间不详,重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万福桥系伸臂式石梁桥,桥长15米,桥面宽1.3米,高3.7米,桥跨11.3米。有桥墩四个,以条石搭成“人”字形承架石梁桥。桥面为三段三块条石纵向并列铺筑。石板桥南侧翼楷书阴刻“大清道光岁次乙丑年十二月吉日重建洲头万福桥吉日”23个字。万福桥为永青古道桥。
  西湖廊桥 跨落在温溪镇西湖村小溪上,南北走向,据传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桥长10.4米,桥面宽4.5米,上覆廊屋面阔三间,梁架为七檩,中心分柱双步梁,带前后檐单步梁,用四柱,悬山顶,廊桥两侧设靠栏座凳。
  夏西坑廊桥 横跨在阜山乡双溪村夏西坑自然村小溪上,东西走向。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木廊桥。桥长6米、宽2.78米、高2米,桥面覆廊屋三间,,西侧设栏凳,明间北面设佛龛,悬山顶,桥翼两侧钉风雨板。夏西坑廊屋桥原为北山区通阜山的主要交通桥梁之一。
  济美桥 跨落在海溪乡西园村溪上,南北走向,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系单孔石拱桥,桥长9.6米,面宽3.9米,高4.5米,拱高4米,拱跨8米,卵石垒砌。两侧山花墩阴刻“济美桥”3字,字迹清楚。济美桥是古时海溪百姓来往于县城的主要桥梁之一。
  慈济桥 跨落在章旦乡桥头村溪流之上,东西走向,原桥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改建为伸臂式石梁桥。桥长8米、宽1.8米、高2米,桥墩以五层三丁一顺条石出挑为伸臂承托桥梁,桥面以五根条石并排铺筑。
  金锁桥 跨落在舒桥乡罗西村水口处,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该桥东南走向,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9米,桥面宽3.7米,拱跨7米,桥面高6米,拱高5.5米,乱块石垒砌,山花墩刻“金锁桥”三字,桥两端连接村落。
  渡川桥 跨落在章村乡黄肚村溪坑上,东西走向。渡川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七年(1857)汤修真出资重建,系木结构廊桥。桥梁由7根圆木起拱承架桥面,桥长19.5米、宽4米、高3米,桥面覆盖廊屋5间,梁架为五檩四柱,悬山顶,当中间设佛龛,两侧设风水板,设栏凳。
  渡川桥是该村古时主要的交通要道。
  朱垟桥 跨落章旦乡朱烊村溪流上,东西走向。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系单孔石拱桥,上廊屋,桥长12.5米、宽4.,27米、高2.4米,乱石叠砌,五间,梁架为七檩四柱,明间设佛龛,两侧设廊凳,悬山顶。朱烊桥曾是村中重要的交通桥梁。
  卧虹桥 跨落章村乡坑根村口溪上,东西走向,始建年间不详,清道光二十六年毁于山洪,同治十二年(1873)民众筹资重建,1912、2001年重修。系伸臂式八字木拱廊屋桥,桥长25米、宽4米、桥面高7米,桥拱由14根杉圆木交错起拱,桥面覆盖廊屋七间,梁架为五檩四柱,明间设佛龛,两侧置廊凳,悬山顶,桥翼两侧有风雨板,东西两头设台阶。桥西头置卧虹桥碑一通。
  同春桥 跨落腊口镇大坑村雷公岙自然村村口新殿小溪上,南北走向。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系单孔石拱桥,桥长13米、宽2.5米、拱高3.5米、拱跨6米,拱圈纵联式砌筑,桥两端有台阶连接两岸山路,桥东西两侧山花墩阴刻“同春桥”和“光绪元年建”等字。
  红罗桥 跨落章旦乡章旦村外烊自然村的章旦溪上,是通往塌洪头村的桥梁。清贡生王志廉出资修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单孔石拱桥,长11.3米、宽3.2米,拱圈石为纵联砌法,山花墩刻“红罗桥”3字,桥南段筑十余级台阶连接路面。
  下湾洞桥 跨落仁宫乡仁宫村下湾自然村村口东侧溪流上,东西走向。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为伸臂式石板桥,桥长7.4米、宽1.7米,有二孔。桥墩由石块错缝叠砌,桥面并列铺五条条石。桥南侧刻有“光绪二年夏向容普”八字。
  联山桥 跨落仁宫乡小奕村上村桐桥溪上,是古时通往北山的古道桥梁。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联山桥西端立有联山桥碑,上刻清当地名儒夏钟兴在,光绪九年(1883)撰写的碑文。桥东西走向,长8.8米、宽2.3米。以鹅卵石叠砌。
  镇东桥 跨落章旦乡章旦村外烊自然村外烊水口,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南北走向,系单孔石拱桥,长19.4米、宽3.38米,桥拱石为纵联砌置,山花墩刻“镇东桥”三字。桥北置有镇东桥碑一通,碑文共六行,楷书阴刻,记录镇东桥的建桥史和捐助人的姓名。镇东桥是外蛘自然村主要交通桥梁之一。
  凌云桥 跨落彭括村彭括坑上,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是古时村民通往凌云寺的必经之路,至今保存完好。
  桥南北走向,系石板桥。长9.2米、宽1米、高2.2米。桥墩用条石竖排成“人”字形,上铺1根条石承载桥面。桥面以3根条石并排铺筑,桥梁侧翼刻“凌云桥”桥名和“戊寅”纪年。
  镇风桥 跨落章旦乡双烊村外寮自然村外寮坑上。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是古时外寮村重要的交通要道,至今保存完好。桥东北一西南走向,,为伸臂式石梁桥。桥长7.25米、高2米,面宽0.94米,桥面以三段石板铺筑,每段三条石板纵铺,坑两端桥墩用条石三层二丁一顺方式出挑为伸臂承托桥石梁。桥东北面3米处有桥碑一通,风化严重,依稀能辨认“镇风桥光绪五年”等字样。
  双溪桥 跨落在季宅乡黄放口村金坑港上,是古时青田通往缙云古驿道的主要交通桥梁。双溪桥于清光绪七年(1881)动工兴建,将成时曾遭洪水冲毁,至光绪十年(1884)完工。民国12年(1923)、16年(1927)曾两次重修。桥为双孔石拱桥,长44.3米,桥面宽4.9米,每跨约13.5米,南北走向。桥身为花岗岩条石、拱圈纵联式砌筑,山花墩刻有“双溪桥”。桥面两侧设条石栏杆;桥两端各设十余级台阶,南侧台阶因建设公路改作“T”字形,分东、西台阶上下。桥南侧立有清光绪十年(1884)秋立双溪桥桥碑一通。
  十字桥 横跨仁庄镇彭口村彭口溪。桥亭连接南面十字桥和北面大坑桥。十字桥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桥亭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坑桥建于民国时期。
  两桥均为南北走向,各长35米,为八墩九孔石梁桥。十字桥面宽1.2米、高2米,大坑桥面宽0.8米、高1.2米。两座桥系花岗岩条石砌筑,桥墩用4根条石并立,两侧各用一根条石斜撑成“人”字形,桥面均为2~4块石桥板铺筑。桥亭位于河滩中小丘处,朝西,面阔3.8米,进深六檩三柱5米,山墙用卵石砌筑,硬山顶,南北两侧设过道。亭内墙镶嵌“彭口十字桥碑”一通。
  彭口十字桥和大坑桥是古时青田与温办蛮台安的交通鸷道,岁规整的人字形桥墩联增成70余米长的石梁桥。
  水碓基廊桥 跨落高市乡水碓基村溪流上,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现仍为村庄主要的交通桥梁。桥东西走向,为单孔石拱廊屋桥,桥长14.3米、宽2.8米,桥面高6米,桥墩堆砌在岩石上,拱圈为石块错缝叠砌。桥面上覆建廊屋五间,梁架为五檩四柱,抬梁式,两侧设廊凳,悬山顶,明次三间屋顶升起。
  叶处石板桥 跨落阜山乡叶处村玉带溪上,是安店老街区保护范围的古桥梁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现仍为叶处自然村的主要桥梁之一。
  叶处石板桥东西,走向,为石梁桥,桥长17.3米、宽1.02米,计有桥墩七个,各桥墩由五块条石竖立搭成“人”字形承托桥面石板,桥面以三块石板并列纵向铺筑。
  永庆桥
  跨落巨浦乡西坑村底吴自然村溪流之上,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是原西坑乡周边村庄的主要交通桥梁之一。桥东西走向,长21米、宽3.25米,拱圈石为纵联砌法,桥东端立有永庆桥碑,记录着桥的建造时间及资助人的名单。
  永青桥 跨落黄烊乡金坑口村村口,是金坑口古时通往温州、丽水的主干桥。桥端碑刻记载,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村民集资建造。
  永青桥南北走向,系单孔石拱桥,用块石砌筑,桥长29.2米、面宽3.5米、高6米,拱跨11米,拱高5米,拱圈以块石联纵砌筑,桥面两侧砌有护栏,建筑整体保存较好。
  陈山洞桥 跨落在鹤城镇底陈山村溪流之上,南北走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桥长8米、宽5米,为三孔石拱桥,桥拱石为纵联砌筑,桥北端立有陈山洞桥碑一通,记载建桥因由和捐助人姓名。
  周宅廊桥 跨落在阜山乡周宅村村口周宅溪上,因桥东是迎龙书院旧址,义名迎龙桥,是村中主要的交通桥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民国6年(1917)重建。廊桥东西走向,系伸臂式石梁桥,长12.15米、宽3.8米、高2米、桥跨5米,廊屋面阔5间,桥东西端做山墙,南北设通道,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二柱带前后单步梁,两侧设廊靠,硬山顶,明次间屋面升起。
  利济桥 跨落鹤城镇郑坑下村村口小溪上,东西走向,始建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具体年间待考。利济桥系单孔石,拱桥,桥长22米、桥面宽3.2米、桥面高9.5米、拱跨12.4米,拱圈为纵联砌筑。桥面原有廊屋。利济桥是古时郑坑下村的主要通城桥梁。
  合美桥 跨落季宅乡三房村溪坑上,南北走向,约建于清代,系单孔石拱桥。
  桥身为卵石错缝叠砌,东西两侧山花墩刻“合美桥”三字,桥两侧设台阶,桥长10.5米、宽3.2米、高6.5米,拱跨7.7米。合美桥是古时季宅二房村的重要交通桥梁。
  众济桥 跨落季宅乡引坑村引坑口自然村溪坑上,约建于清末民初。现仍为交通要道。
  桥梁东西走向,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1米、宽2.9米、高6米,拱跨9.5米,拱圈为青石联纵砌筑,桥面两侧设护栏石。南面山花墩线刻“众济桥”三字。
  济善桥 跨落海溪乡正教寺村海溪坑上,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民国元年(1912)毁于山洪,次年重建。济善桥整体保存完好,是古时海溪的主要桥梁之一。桥东西走向,为单孔石拱桥,长12.5米、宽3.8米、高5.7米,拱高5米,拱跨7米,卵石叠砌。两端各有12级台阶,南侧山花墩刻“济善桥”三字,字迹较为模糊。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洲头桥
相关作品
永庆桥
相关作品
派岩桥
相关作品
陈宅廊桥
相关作品
毓秀廊桥
相关作品
汇源桥
相关作品
上马石桥
相关作品
安店石梁桥
相关作品
万福桥
相关作品
西湖廊桥
相关作品
夏西坑廊桥
相关作品
济美桥
相关作品
慈济桥
相关作品
金锁桥
相关作品
渡川桥
相关作品
朱垟桥
相关作品
卧虹桥
相关作品
同春桥
相关作品
红罗桥
相关作品
下湾洞桥
相关作品
联山桥
相关作品
镇东桥
相关作品
凌云桥
相关作品
镇风桥
相关作品
双溪桥
相关作品
十字桥
相关作品
水碓基廊桥
相关作品
叶处石板桥
相关作品
永青桥
相关作品
陈山洞桥
相关作品
周宅廊桥
相关作品
利济桥
相关作品
合美桥
相关作品
众济桥
相关作品
济善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