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篇 古建遗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416
颗粒名称:
第四篇 古建遗存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5
页码:
994-10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田民居古建筑风格和代表性古民居建筑,包括范朝连宅、季忠岁宅、静远堂、潘应龙宅和李碧玉宅。这些古民居建筑具有古典传统文化素材的雕刻装饰,如门窗、梁枋、檐廊等处木雕精美,布局合理雅致,具有典雅的浙西南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
关键词:
青田县
古建
遗存
内容
第一章 古宅
青田民居古建筑风格主要根据这一区域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承续宋《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的规则,吸纳先进地区经验而形成。引用古典传统文化素材,在门窗、檐廊、梁枋等木构件上进行雕刻,作为建筑艺术装饰现象甚为普遍。随着岁月的流逝,青田大部分古民居建筑已逐步圮毁或改建,现存部分百年古民宅建筑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社会历史风貌。
第一节 名录
第二节 选介
范朝连宅 坐落在舒桥乡叶店村,由范朝连世祖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筑占地面积1756平方米,坐南朝北。范宅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宅门、前厅、中天井、主宅楼、后天井和前后院厢房。宅门两侧泥墙连接厢房成前院。前厅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七檩双步、用五柱带前后下檐;前院两侧厢房各阔二间;主宅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九檩双步,用五柱,带前后下檐;中院两侧厢房各面阔三间,梁架为七檩五柱带前后下檐;后院两侧各带耳房一间。范宅两山断面筑“马头墙”(风火墙),两侧夹屋、厢房外又筑围墙,既为防盗又形成采光天井。天井以卵石墁地,居室以三合土墁地,硬山屋面,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范宅门、窗、梁枋、檐廊、牛腿等处木雕精美。
季忠岁宅 坐落在高湖镇高湖村,是一座四合院民居建筑,由世祖季志潘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筑占地面积1157平方米,坐东朝西。由门厅、主楼、厢房组成。门厅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夹屋西向各附耳房一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三柱、带后骑廊。主楼梁架为十一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带前后下檐,明次稍五间屋面升起,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侧厢庑各面阔三间,梁架为五檩双步梁,用三柱、带前下檐,主楼后附厢房三间,后天井有照壁一座。
装饰:季宅主楼前檐廊天花为一枝轩明袱做法,穿枋、垫木阳雕“回”纹、花鸟、莲瓣纹。门窗做格子扇,门额分别浮雕古典人物故事和花鸟。檐柱下覆鼓墩形石础。天井地面用鹅卵石墁地构成“方孔线”纹。主宅楼前檐通置一排“万字”形格子栏,供人观景小憩。建筑布局合理雅致。2003年,青政字〔2003〕第26号文件公布其为青田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静远堂 坐落在章旦乡朱烊村,是四合院民居建筑,由叶展舒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静远堂建筑中轴线依次有照壁、门厅、主宅楼、厢房、后耳房、后屏墙等,添建杂货房,建筑占地面积2058平方米,坐南朝北。门厅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三柱。门楼为砖砌,门额雕松鹤、花卉图案,门楼两侧平面为八字形。门厅明间为通道。门厅前置乱石垒砌照壁一座。主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十四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六柱、带前下檐,檐廊天花为两枝轩卷蓬做法。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厢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下檐。天井檐廊立面用规范花岗岩条石屏砌、条石压面,地面以规范条石墁地。宅院内凿有4眼水井,井圈采用花岗岩条石“交依”做法,为居住人生活之用水。
静远堂建筑布局合理,具有典雅的浙西南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
潘应龙宅 坐落在祯旺乡祯旺村六桥东路“听头”(土名)。此地至今保存着一处有七座民居的古建筑群,其中,以潘应龙(住家)宅较为精致。该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768平方米。潘宅门厅,面阔为三间带二厢庑,厢庑两山做“马头墙”。门厅为内单坡檐过廊,主楼面阔三间、带两侧夹屋,梁架为七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用五柱、带前后下檐。重檐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两侧厢面阔三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分心双步、用三柱、带前下檐,前檐廊天花做两枝轩卷蓬。主楼后院各带两侧耳房一间,天井以方形块石墁地,居室为三合土地面。潘宅前檐廊转角采用减柱、“骑马雀替”的柱网布局。门窗、梁枋雕刻精致,具有较高的民宅建筑艺术研究欣赏价值。青政字〔2003〕第26号文件公布其为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潘氏现存7座民居单位,最早的潘氏居宅约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其子孙紧依故居兴建民宅,有“一门进入、皆体联通”的居住功能。
李碧玉宅 坐落在海溪乡黄岙底自然村村口,是一座单立式四合院民宅。据《李氏宗谱》记载,由陇西郡三房七世孙李景奎建于清晚期。建筑占地面积152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李宅地处山坳田烊、环境清幽。第一进门厅五间带两侧夹屋,门楼做砖砌三牌楼式,门厅进深五柱九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后下檐。第二进住宅楼面阔五间带两侧夹屋,进深六柱九檩、中柱分心双步梁、带前后下檐,重檐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主宅楼夹屋两山各置天井。前院两侧厢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步梁、带前下檐。后院耳房各一间,后院天井凿水井二口,供居人生活所用。天井地面卵石墁地,居室为三合土地面。李宅檐廊、门窗木雕文化装饰以人物故事、花鸟类为主。建筑布局规范,有典型的浙西南山区民居建筑风格。
徐宅 坐落在北山镇白岩山边底,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占地面积1446平方米,其中清代建筑占地636平方米。房前入口场地380平方米,朝西门楼两旁立有清道光六年(1826)进士旗杆一对;入门楼为中堂前庭天井,面积315平方米,地面溪卵石镶嵌图案,四面屋柱呈方形。房屋建筑设计大方,梁柱门窗建筑构件雕刻细腻。东首屋后有花园。2005年秋冬,地面建筑拆除,遗址永淹库底。
第三节 装饰
青田民居运用木材极为广泛,因此木装修成为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型住宅为了显示气势,精雕细琢,凸显了建筑的地方特色。
宅门
廊檐
门窗棂格
柱础
第二章 牌坊
光绪《青田县志》载,全县有贞节坊6座、百岁坊9座、科甲功勋坊62座,其后,光绪元年(1875)至民国18年(1929)建节孝坊4座、百岁坊2座,共计83座。2007年还遗存12座,具有建筑观赏和史料研究价值。
第一节 节孝坊
徐氏竹孝坊
为濡童陈凤悟妻徐氏而立,坐落在船寮镇洪府前村,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花岗岩三间三牌楼建筑,通面阔5米,筑须弥座台基,坊柱前后附抱鼓石,明间下额花板刻“节孝”,上额花板刻“圣旨”,两次间花板刻“冰清”、“玉洁”,牌楼顶部结构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舒氏节孝坊
舒氏,28岁守寡,76岁旌表节孝坊。节孝坊位于鹤城镇郑坑下村下郑自然村,坐东北朝西南,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花岗石建筑,四柱三间,通面阔6.63米,两次间作须弥座台基,内柱高2米,两侧有抱鼓石,柱顶刻覆莲,明间单额花板刻“节孝,”上款:“同治拾年岁次辛末十月,”下款;“郑舒氏吉立”。
陈氏贞节坊
陈氏系监生叶尹衡之妻,生于道光十年(1830)16岁婚嫁,29岁亡夫,守寡终身。她卒后,,朝廷为表彰其忠贞不渝情操而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兴建贞节牌坊。牌坊位于东源镇东源中学内,朝东南,为花岗岩石结构,四柱三间三牌楼式,两次间施台基,各柱前后附抱鼓石,明间檐刻饰圣旨牌,三间下额花板各刻“彤管留芳”、“节励冰霜”、“淑德贞范”,均有上下落款,明间额枋刻“为监生叶尹衡之妻陈氏立”,颂词题刻均为楷书阳刻。牌坊背素面。
章氏节孝坊
章氏节孝坊为郡庠生陈璋妻章氏而立,坐落在舒桥乡陈山村村口处,坐西朝东,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占地面积92平方米。牌坊系花岗岩石构造,二柱三牌楼建筑,下附基座,两柱宽2.18米,高2.58米,前后附抱鼓石,花板刻“节孝”和“光绪三年”题记,坊柱阳刻“坊里仁筠松着节,表从照秉志抒名”楹联。
陈氏节孝坊
国学生厉振孚妻陈氏,40岁丧偶,一生守寡,抚养三子成才,敕建牌坊纪念。节孝坊坐落在仁庄镇八源村,民国18年(1929)建,花岗岩建筑,两柱一间,坊柱前后附抱鼓石,施台基,柱刻“丹桂乘风香愈远,青松经雪节尤坚”,额枋刻“国学生厉振孚妻陈氏节孝坊”,花板刻“节励松筠”,行书阴刻。
陈氏节孝坊
陈氏系鹤城镇郑坑下村张培训妻,27岁亡夫,敕建牌坊。坐落于郑坑下村古道旁,坐东朝西,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1988年曾修葺,木结构,保存较好。牌坊三间三牌楼式,通面宽6.5米,通深4.8米,施须弥座台基,内柱高3.4米,前后作升斗出挑承托撩檐坊,山柱前后檐檩落柱,南北施山墙,西面设栏栅,悬山顶,冷摊青瓦,正脊施吻兽。
厂氏竹孝坊
王氏(1785~?),仁庄镇仁庄村人,年轻亡夫,抚养三子成人,卒后敕建牌坊。节孝坊坐落于仁庄村伍氏宗祠旁,始建年代不详。木结构建筑,三间三牌楼,通面阔3.9米,两侧施须弥座台基,两山前后各加柱撑顶,内柱作升斗出挑承托撩檐,悬山顶,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
第二节 百岁坊
陈川中百岁坊
陈用中,字环川,号刻圣,阜山乡王费潭人。清嘉庆年间(1796~1820)邑庠生。为人厚朴端方,好读书,卒后表旌建百岁牌坊。坊坐落于王费潭村,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木结构三间三牌楼建筑。次间施须弥坐台基,两山前后加柱撑顶,内柱前后出跳升斗承托撩檐坊,额牌书刻“盛世英耆”,凸式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施勾头滴水。县人端木国瑚为其作《百岁坊寿序记》。
陈仁月百岁坊
陈仁月生平无考。牌坊坐落于山口镇大安村金村自然村,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木质三间牌楼结构,面阔4.6米,两山面置三柱2.4米,前后加柱撑顶,内柱前后置升斗出挑承托撩檐枋,明间前后两面分置“圣旨”、“百岁坊”、“升平人瑞”匾。屋顶为凸式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正脊施吻兽。
叶圣飞百岁坊
叶圣飞,号天九,鹤城镇水南村人,卖豆腐为生,享年108岁,授敕表建坊。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坐落在水南村,坐南朝北。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内柱高4.7米,前后出五挑承托撩檐坊,山柱前后各施一柱承托屋顶,圆柱,鼓形础,牌坊台基高于地面,石板铺筑呈方形,中间可通车马,悬山顶。当心间屋面升起,屋脊两端施纹兽,青瓦阴阳合铺,木结构建筑。
张氏百岁坊
据《邱氏宗谱》载,高市河南郡二十七世邱开凤配张氏,享寿99岁,生六子。坊坐落在高市乡西源中铺村路旁,坐西北朝东南,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系木制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占地面积24平方米。百岁坊两侧施青石基座,两山墙卵石砌筑,中柱前后,置四挑承托撩檐,山柱前后各加柱撑顶,悬山顶,明间托起。中柱间梁坊悬挂“圣旨”牌和“百有余岁”匾,下额枋墨书“为耆民邱开凤妻张氏百岁五代立”。
洪大谟百岁坊
洪大(1797~1891),字嘉铭,乳名抱勋,季宅乡二房村人,共生五子四女:次子洪积金为国学生,三、四子举贡生。五代同堂。朝廷钦立“百岁牌坊”。坊坐落在二房村犁坳头(土名),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系三间三牌楼木结构建筑,面阔4.8米,两山前后加柱撑顶,明间额匾两面分别书刻“升平人瑞”、“百岁五代”。内柱前后出三挑承托撩檐枋,凸式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2005年修缮。
第三章 碑堡幢塔亭井
第一节 碑堡
记事碑
季氏湖山义塾记碑 碑存高湖季氏宗祠。碑文系文林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儒家副提举刘基撰。
修筑北山坑砾纪念碑 北山村南面有溪,俗称“北山坑”,由东至西注入小溪。因无防洪设施,北山村屡遭洪灾。杜伟(1891~1969)字时霞,北山村人。民国27年(1938)率乡民在北山坑宽60米沿溪两侧修,建两条长2366米、高2米、底宽3米的防洪水〓从而减少了百姓深受洪水灾害之苦。村民合众立碑纪念。青石碑高2,.18米、宽0.4米。碑体正面阴刻“修筑北山坑砾纪念碑”九字,另三面刻记文,镌文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碑文下段刻0.39米×0.48米见方修筑水〓的平面、纵剖面及标准断面图。滩坑水电站工程建设时,纪念碑迁建北山第二坪村。
界碑
洲头界碑 民国37年(1948)8月1日前,温溪洲头村分属永嘉、青田县管辖。两县以一条约50厘米宽的小路为界。路东属永嘉,路西属青田。村中有两通大小不同的界碑,材质都为花岗岩。因年代久远,主碑沉降,仅露出地面30厘米。2009年6月15日,洲头村将主碑从地下挖出,重新在原位放置。主碑为长方体,高360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碑体上端作圆弧形处理。两面分别刻有“温州府永嘉县”、“处州府青田县界”各7个字,无纪年。每字15~20厘米,阴刻楷书。除“温”、“处”两字字迹较模糊外,其他字清晰可辨。副碑为长方体,高180厘米、宽25厘米、厚约10厘米左右。正面文三行,“奉旨口口口口会吉、(上款)东至温州域口口口口、(下款)西至处州口口口口此至”27字,阴刻楷书,字径4~6厘米。风蚀严重,部分文字已不可辨。县文管会已将界碑保护起来。
界牌坳界碑 位于季宅乡下庄村茅章自然村和缙云县石笕乡南山岭村交界处,青田至缙云古道旁。碑为长方体,地上高度160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花岗岩材质,碑体完整。两面阴刻楷书“东至青田县”、“西至缙云县”各5字,字迹清晰,无纪年。现仍准确标记两县分界。
碉堡(抗日遗迹)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青田备战,境内共建碉堡27座。石溪与湖边两处钢筋混凝土圆形碉堡,直径3米,内空高2.0米,上有透气孔,东、南、北三面四个射击孔,曾是浙33师驻军扼守点之一,保存完好。
第二节 幢塔
幢
水南村栖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寺内有石幢一座,是县内古寺唯一的一座石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红卫兵捣毁。
塔
巽塔位于县城东马鞍山顶,下临瓯江,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砖结构,6面7层,空心,有明暗窗,高约21米。民国20年(1931)遭雷击,毁坏了上部三层半。1959年10月建石郭水库,定向爆破,又被震裂残塔下半部。随后有人在塔心顺着裂缝拆砖他用,塔危在旦夕。1983年,县政府拨款2.5万元,拟加固下三层,修复上四层,由县园林处组织施工。塔体残壁、草木树根清除后,又发现数条细裂缝,已无法加固和承受上四层重量,只能重建。新塔于1984年建成。
第三节 亭井
亭
谢桥亭 位于后街口后般坑上,昔日贤士游丹山者皆憩于此,故名问丹亭。清嘉庆年间(1796~1820),县令率众在问丹亭祷雨应验,改名甘雨亭。清同治元年(1862)毁于战乱,十二年(1873)重建,改名谢桥亭。亭身为木结构,建在石板桥上。年久桥亭损坏(图8-4-114),1983年侨胞林三渔捐资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永济亭(永济桥) 位于县城西门外水碓坑上,本名济宁桥,又名上店桥、通济桥、永济桥。原为木桥,南宋庆元二年(1196)郑汝谐倡议改建为石桥,后置桥亭,亭与桥同名。1992年,西班牙侨胞捐资改建,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附双层盘梯。
井
据清光绪《青田县志》载,县城内有古井8眼。光绪初已废弃3眼,常用5眼。20世纪70年代城内尚有松阁巷2眼、万松巷2眼、公安局大院1眼。80年代后,县城自来水普及,只有松阁巷路旁一眼井偶尔有人取水。
附:20世纪50年代三大标志性建筑
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建设中的新大街西侧先后建成人民大会堂、青田展览馆、青田百货商店三大标志性建筑。21世纪初,被拍卖、转让拆建成商品房。
人民大会堂
1958年建成,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508平方米,座位1390个。2003年7月被拍卖,改建为正达开元大酒店。
青川展览馆
1959年开工,1961年建成,主体建筑高四层,重檐翘角,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918平方米。1995年12月拆除,改建为青田大厦。
青川百货商店
1958年建成,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896平方米。2001年被转让,拆除改建为新世纪大厦,以商品房出售。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