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惠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06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惠学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6
页码: 610-615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青田县为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青田县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惠学政策和措施。2004年9月,率先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费提供营养餐,解决“接送车”问题之后,继而实施免除小学、初中学生的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保质保量完成食宿改造工程等措施。社会各界设立各种奖学金。
关键词: 青田县 地方教育 惠学

内容

为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青田县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惠学政策和措施。2004年9月,率先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费提供营养餐,解决“接送车”问题之后,继而实施免除小学、初中学生的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保质保量完成食宿改造工程等措施。社会各界设立各种奖学金。
  第一节 助学金
  2003年7月,青田县建立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家庭经济困难的,小学生每学期每人享受助学金200元;初中学生享受300元。高中学生分为特困家庭、普通贫困家庭、困难家庭三等,每学年每人分别可享受1200元、900元、600元的助学经费补助。其经费由所在学校的助学专项经费中直接支出。小学、中学享受1780人次,总金额44.74万元;2004年,享受3150人次,87.488万元。
  2005年8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扩面工程。将资助对象具体划分为四种类型:一类为低保家庭子女;二类为低收入家庭子女;三类为少数民族学生;四类为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上述一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高中段免收学费、代管费;二、四类学生小学每学期减免160元、初中减免260元;三类学生免收杂费。受惠数达11767人次,总金额346.66万元,财政支出208.75万元,比上年增加约1.5倍。受惠人数达19425人次,受资助人数比例由10.4%上升到17.1%,总金额477.42万元,其中财政支出323.26万元,高中学校自负154.16万元。2007年,资助人数达到29488人次,享受面达26.4%,总金额597.71万元,其中,财政支出比上年提高29.8%,达419.71万元。
  第二节 营养餐
  2004年9月,青田县在全省率先以政府投入的方式,向全县义务教育阶段10413位农村寄宿学生及高中段家庭困难的寄宿学生,实施每周2十1(两荤、一素)“爱心营养餐工程”。
  2005年3月,县委、县政府将“营养餐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工程”,标准由每生每周3元提高到5元,由每周的“2十1”变成“2十4(两荤、四素)”。同时进行扩面增量,享受范围由农村寄宿学生扩至家庭经济困难的非住校生,同年,县财政投入224.80万元,享受学生达14583人,惠及上万个家庭。
  2006年3月,县财政加大对营养餐工程投入的力度,享受面扩展到高中段家庭经济困难的1068位学生,全县享受总人数为15401人。同年,县财政投入资金311.23万元,比2005年增加38.5%。2006年12月25~28日,全国学生营养餐工作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在上海浦东召开,县教育局作为浙江省教育系统唯一代表单位,在会上作了“爱心营养餐”专题发言。
  2007年3月,县政府实施“营养餐提升工程”。全县30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每周5天15餐营养餐全部实行免费,每周餐费标准为15元;11月,又提高到20元,寄宿学生从每周5元6餐提高到8元6餐。同时,又将营养餐工程延伸,在幼儿园开展营养餐试点工作。先为阜山乡、章村乡、腊口镇中心幼儿园等3所432位幼儿提供免费中餐,补贴标准为每位幼儿每学期250元,使营养餐工程覆盖全县城乡15年教育各个阶段。形成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主体、幼儿及高中段学生为“两翼”的供给体系,全县营养餐享受人数约1.9万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的40%,县财政投入达到500.09万元,比2006年增加60.70%。2004年9月~2007年12月,全县学生营养餐经费总支出达1098.6万元。
  第三节 宿舍食堂改造
  为达到农村中小学住校生生均宿舍建筑面积3平方米、食堂生均建筑面积1平方米的目标,青田县编制了《2005~2007年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投资计划表》,三年内要新建改造食宿建筑面积59835平方米,总投资5950.80万元。
  2005年,完成山口镇中、章中教育集团仁宫分校、仁庄和海口镇小、海溪乡校、大路学校、东源、高湖镇中、华侨中学和温溪高中(初中部)等学校的18个项目的改造。合计建筑面积22085平方米,总投资2006万元。
  2006年,实施仁庄镇中、万阜、高市乡校、红光小学、舒桥乡校、海口镇中、章中及腊口教育集团等学校12个项目的改造,合计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总投资936万元。2007年,安排温溪一中、阜山中学、温溪镇小、温溪镇四小、城西小学、东源镇小、芝溪学校、江南学校、石帆学校9所学校17个改造项目,合计建筑面积27350平方米,总投资3008.80万元。
  第四节 接送车
  2001年1月,温溪镇第一幼儿园自购接送车1辆。至2007年,全县相继有数十所幼儿园配置了接送车。
  2002年8月,青田中学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县茂源运输公司开通县城至雅岙专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开出30车次“青中师生接送车”接送师生;2003年8月,章旦中学教育集团、仁庄镇中、船寮高中“学生接送车”开通;2005年,全县有15所学校,专业道路客运企业派出客运车辆138辆,使8200名学生乘上周末接送车。2007年,全县开通学生接送车线路40余条,茂源、丽水长运、迅达等6家汽运公司共安排客车168辆,负责18所学校8411名学生搭乘周末接送车。其中,实验小学东山校区开通周一至周五农民工子女接送专车。
  为解决学生安全问题,2005年县推进“放心班车”工程,实施定线、定车、定员、定站、定时接送学生;2006年8月,县制定《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意见》。12月,县教育局会同公安、交通部门对学生接送车进行专项整治,取缔非法接送车10余辆,并同客运企业签订接送车安全责任书。2007年,又下达《青田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管理办法》,对学生接送车辆准入条件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县对接送车按票价的50%进行放空补助,实行“一年一核一补助”,以减轻学校和学生的负担。2006年度,县财政对15所学校学生接送车经费给予225196元的补贴。2007年度,给18所学校486700元的补贴。
  第五节 奖学金
  1986年,旅日华侨林三渔首先捐资5万元,在青田中学设立“振兴中华”奖学金。又捐资6万元,在罗溪小学设立奖学金。至2007年,青田县各界设立的奖学金,计有12项。1988年5月26日,由孙明权、陈玉华夫妇出资6万美元,后增至20万美元设立“孙明权、陈玉华夫妇育才奖学金”,从1988年开始,奖励每年高考成绩前20名学生,至2007年,颁奖20次,受益学生403人,奖学金总额从往年的4100美元提高到6500美元。
  1997年12月20日,台北青田同乡会通过《台北青田同乡会家乡子弟奖助学金实施办法》,规定奖助学金发给对象为当年考上大学并取得入学资格学生,每年评选10名,每人发给2000元。1998~2007年,共发放奖金26.80万元,受益学生134人。
  第六节 免除学杂费
  2006年秋季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青田县被省列入一类地区(欠发达地区)。按照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除学杂费的学生人数和免费标准计算,由省财政实行全额转移支付。每年支付在1000万元左右。
  2007年秋季开始,学生享受免费课本和作业本,当年,省财政支付额为866万余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