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产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8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产资源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445-4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2007年青田县内的一些水生动物资源,其中鱼类是主要的一类,共有80种,其中以鲤形目为主,有9个亚科、52种。此外,还介绍了瓯江县域内的香鱼、海南沼虾和鳗鲡等资源情况。
关键词: 鲤形目 香鱼 海南沼虾

内容

据1972年、1983~1985年中国科学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瓯江渔业资源和水生动物资源、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调查,县域内有渔业资源和水生野生动物96种。隶属于6纲、16目、29科。以鱼纲为主,有80种,占83.33%,其中又以鲤形目为主,有9个亚科、52种。腹足纲3种、两栖纲1种、爬行纲3种、甲壳纲6种、瓣鳃纲2种。瓯江捕捞的主要鱼类为圆吻固、花鲭、鲶鱼、鲤、花鲢、自鲢、草鱼等。
  鱼虾选介
  香负被称为世界四大名鱼之一,是青田的名优品种之一。香鱼属入海口洄游性鱼类,体被细鳞,侧线鳞完整,在脊背上有一条香脂的腔道,因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而被称为“香鱼”。因其生命短暂,存活期只有一年时间,又有“年鱼”之称。2000年前,瓯江十里潭以下和小溪香鱼很多。2007年后在瓯江和小溪中尚可见到香鱼,但数量不多。
  海南沼虾 又称瓯江大河虾、白河虾、大钳虾,县域内瓯江段分布较多。个体比青虾(日本沼虾)大,肉味更鲜美。每年春季开始繁殖,5月份孵出的仔虾生长迅速,两个多月后性成熟并开始产卵。5、6月份,在县城和沿江乡镇菜市场上常有幼虾出售,影响成虾产量。
  鳗鲡 鳗鲡又叫鳗鱼、河鳗,体形和花鳗鲡相近,不属水生保护动物,在瓯江中常见到。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每年春季,幼鳗(也称白仔、鳗线)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