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86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11
页码: 431-4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2007年青田县农作物生产出现“三增一减”趋势,即水果、蔬菜和油料作物产量大幅上升,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其他农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减。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 油料作物 粮食

内容

1988~2007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粮、果、菜、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出现“三增一减”趋势。水果、蔬菜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大幅上升,粮食大幅下降,其他农作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减。
  第一节粮食作物
  粮食生产耕作制度发生很大变化。1988年前后,山区、半山区的主要耕作制度为春粮一单季杂交稻,平原地区的主要耕作制度为麦一稻一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熟制面积大幅下降,逐步演变为小麦、油菜、四季豆或马铃薯一单季稻、西瓜一单季稻、单季稻一蔬菜两熟制和纯单季稻等多种耕作制度。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43.65%,由于杂交水稻全面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仅减15.84%。
  水稻
  1988年,水稻种植面积12331公顷,1991年后呈下降趋势。2007年,种植面积7177公顷,比1988年减少5154公顷,减少41.80%。1988年,早稻种植面积3220公顷,由于季节紧张、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和米质差等原因,早稻和连作晚稻基本上被淘汰单季稻种植面积7105公顷,比1988年增加379公顷。总产量41435吨,比1988年减少6295吨,减13.19%。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早稻的常规品种有浙733、舟903等。杂交稻品种有汕优63、汕优64、汕优85、威优35等组合。90年代后,单季晚稻老品种、常规品种和抗逆性能退化的杂交水稻逐步被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虫的杂交水稻所代替。主要品种有Ⅱ优63、Ⅱ优64、Ⅱ优10号、Ⅱ优62162007年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两优培九、甬优9号等组合。
  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用种逐年减少,杂交水稻种子供应量大幅减少1992年,杂交水稻种子供应量135000公斤,2007年仅16840公斤。
  小麦
  1988年,小麦种植面积6091公顷。由于成本高、效益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07年种植面积1290公顷,比1988年减少4801公顷;产量5224吨,减少7415吨。20世纪80年代后,小麦品种以浙麦2号、浙麦1号为主。2007年种植的有浙麦2号、新科80选、温麦10号、扬麦158等。
  玉米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杂交玉米逐步取代常规品种。90年代后,引进甜玉米、糯玉米等新品种。1987~1993年,种植面积120公顷左右,1994~1995年,下降至70公顷以下。2003~2006年,种植面积恢复至300公顷~500公顷,2007年达到508公顷,总产量1784吨。嫩玉米作为零食受到人们的青睐,鲜食玉米占种植面积50%左右。
  番笋
  1988~2007年,种植面积在2200公顷~1500公顷之间,并呈下降趋势,2007年1650公顷,比1988年减少417公顷。番薯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7%。
  马铃薯
  2000年前,作为粮食作物统计,2001年后纳入蔬菜类统计。常年种植面积1000公顷~1300公顷之间。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缓慢增加趋势,2000年1287公顷,比1989年增加171公顷,增加15.32%。产量3221吨,增加21.09%。
  第二节油料作物
  大豆
  2007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808.46公顷,比1988年增加485.53公顷;产量1491吨,比1988年增加500吨。种植面积超过70公顷的有舒桥、腊口、仁庄、万阜等乡镇。舒桥乡最多,113公顷。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豆作蔬菜出售比例增加。
  油菜
  种植面积比较少,面积和产量呈上升趋势。1988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75.60公顷,产量72吨;2007年为287公顷,产量625吨。
  花生
  1988年,花生种植面积72.40公顷,产量64吨。2001年开始推广红衣花生,2004年达到272公顷,产量595吨。2007年234.40公顷,产量495吨。
  第三节经济作物
  水果
  1988~2007年,水果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2007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9010公顷,比1988年增加3935公顷,增加77.54%。水果产量37665吨,比1988年增加34439吨,增加1067.54%
  种植的主要水果有杨梅、柑橘、桃、梨、枇把、葡萄、柿子等。种植面积以杨梅最大,柑橘次之,柑橘、杨梅和桃已成为水果的主要产业。2007年,柑橘、杨梅和桃的种植面积共7871公顷,占水果总面积的86.58%;产量35447吨,占水果总产量的94.11%。其他水果面积1139公顷,产量2218吨。
  杨梅2007年,全县杨梅种植面积4422公顷,是1989年的4.47倍,其中东魁杨梅约占杨梅种植面积的80%左右;产量4728吨,是1989年的7.22倍;产值7800余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1988年前,贵岙、魁市等地是杨梅的主产区。20世纪90年代后,杨梅在全县各乡镇都有种植,鹤城镇面积最大,仁宫乡次之。种植面积67公顷以上的乡镇有高市、贵岙、温溪、船寮、小舟山、腊口、巨浦等7个乡镇。种植面积67公顷以上的杨梅专业村有22个。
  1987年前,杨梅品种以茶山梅、下坑梅、魁市梅等为主。1988年,青田县引进东魁杨梅、黑炭梅、水梅等3个品种。东魁杨梅具有高产优质、个大汁多、酸甜可口的优良特性,成为种植杨梅的首选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3年11月,青田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杨梅之乡”证书,跨入杨梅种植大县行列。2007年,鹤城镇被评为省杨梅优势产业强镇。
  仁宫乡孙前村、鹤城镇白浦村是主要的杨梅基地。
  孙前村海拔225米,有4个村民小组,94户,335人,1989年开始种植杨梅。1998年7月,孙前村水果协会成立,和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青田稼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创办青田金前杨梅专业合作社。同年,孙前村建立杨梅苗木基地,每年培育杨梅苗木30万~60万株,除供应本县及周边县市外,还远销福建、江西、云南、安徽等省。2007年,全村种植杨梅91公顷,产值约400万元。
  白浦村种植杨梅533公顷。2005年,投资36万元兴建杨梅交易市场。2006年,全村杨梅产值600余万元。
  为打响青田“山鹤牌”杨梅品牌,提高杨梅的知名度,2001年起,县政府连续举办4届杨梅节。组织游客参观杨梅基地,开展摘杨梅、尝杨梅、评选杨梅王活动,并在义乌、上海、温州等地举办杨梅推介会。
  2002年8月,“山鹤牌”杨梅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成为青田县首个绿色农产品。2001~2007年,连续7年荣获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2007年,两度获省十大精品杨梅称号。2004年,“青田县杨梅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获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
  柑1989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3924公顷,占当年水果总面积的65.91%。2004年,柑橘产量30378吨,占当年水果总产的79.96%。2005年,海溪乡、腊口镇等重点产区发生柑橘黄龙病,病株被大面积挖除,加之市场疲软因素的影响,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下降。2007年面积2622公顷,比1989年减少33.18%。产量26171吨,比产量最高的2004年减少13.85%。海溪乡柑橘黄龙病受害最严重。2007年柑橘面积94.53公顷,比2004年减少179.27公顷;产量191吨,减少1223吨。
  全县多数乡镇有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县域中西部。腊口镇面积最大,2007年种植面积1153公顷。舒桥乡次之,有362公顷。种植70公顷~200公顷的有仁宫、祯埠、船寮、巨浦、海溪和季宅等乡镇。
  青田县柑、橘、柚、橙四大种类都有种植,主要品种有桠柑、温州蜜柑、天草、宫内伊予柑、瓯柑、胡柚、甜橘袖、红心抽、棺溪蜜柚、矮化柚、甜橙、脐橙等。碰柑和温州蜜柑种植面积最大。
  2002年,“山鹤牌”椪柑获得中国柑橘博览会金奖,腊口镇万亩柑橘基地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2007年,腊口镇被评为省柑橘优势产业强镇。
  红心柚为优质地方品种,原产仁宫乡大奕村等地。海口、鹤城、仁宫、高湖、石溪等乡镇都有种植。
  桃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827公顷,是1989年的3.39倍;产量4548吨,是1989年的30.52倍。主产于万山、北山、船寮、章村等乡镇。品种有新川中岛、燕红、迎庆桃、丽油3号、艳光、江南1号、红思不软桃、南丰冬桃等,以新川中岛、燕红、迎庆桃为主。
  2001年,北山镇泉山村石岭头自然村开始种桃,有江南1号、燕红、迎庆桃等6个品种。2005年,泉山桃纳入“山鹤”品牌,销售收入33万元。2006年7月20日泉山桃专业合作社成立,60多农户入社。2007年,泉山村建立桃基地87公顷,产量约60万公斤,收入,约55万元。2005年,青田县农工商经贸有限公司申报注册“万山绿”商标。万山乡孙窟村70公顷桃园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2006年,“万山绿”牌燕红桃获省精品水果展销会金奖。
  梨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256公顷,比1989年增加122公顷;产量637吨,比1989年减81吨。主产于舒桥、章旦、季宅、船寮等乡镇。品种以翠冠梨为主,还有黄花、清香、西子绿、云和雪梨、桂冠、幸水、丰水等。
  批把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72公顷,产量197吨。以鹤城、巨浦、船寮、仁宫等乡镇为主。品种有大红袍、洛阳青、大五星、甜五星、宁波白荔枝、本地白批把等。本地白批杷在仁宫乡孙前村种植较多。2002年,巨浦乡巨浦村种植甜五星批把23公顷,2007年产量50吨,产值23万元。
  柿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326公顷,比1989年增加226公顷;产量319吨,比1989年增加172吨。鹤城、仁宫、船寮、章旦等乡镇种植较多。品种有牛心柿、永嘉长方柿、玉环朱红柿、长奶柿等。北山本地柿品质最好,最受消费者青睐。
  西瓜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365公顷,是1989年的5.98倍;每公顷产量由18吨提高到30.2吨;总产量11242吨,是1989年的10.22倍。船寮镇种植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大路源各村,2007年面积131.48公顷,产量6493吨。品种以浙蜜二号为主。种植面积较大的还有舒桥、仁宫、腊口和北山等乡镇。
  其他 青田县还出产李、葡萄等水果。李产于鹤城镇、章旦、船寮等乡镇;葡萄产于祯埠、章村、海溪等乡。零星种植的水果还有枣、杏、樱桃、猕猴桃、南方苹果、山楂、石榴、无花果等。
  蔬菜
  1989年,为解决城乡居民“菜篮子”问题,农业部门提出发展高山蔬菜、山地蔬菜和近郊蔬菜的规划并组织实施。2007年,在万阜、万山、黄烊等地建立高山蔬菜基地133公顷,在章旦、阜山、北山、仁宫、巨浦、祯旺等乡镇建立山地蔬菜基地233公顷,在石溪、鹤城、船寮、腊口等乡镇建立近郊蔬菜基地,在仁庄、山口、温溪等镇建立大棚蔬菜基地10公顷。其他乡镇也都建立大小不等的蔬菜基地。
  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125.6公顷,产量173313吨,分别是1988年的5.93倍和7.25倍。种植面积330公顷以上的有腊口、船寮、舒桥、仁庄等乡镇。腊口镇最多,面积574.2公顷。
  1987年,全县蚕豆、豌豆种植面积325公顷。2007年为1058公顷,产量1813吨。蚕豆、豌豆以豆荚或青豆多作为蔬菜出售,除县内销售外,还外销到温州、宁波、上海等地。
  1988~2007年引进种植的优良新品种有:生菜、儿菜(娃娃菜)、木耳菜、蓝花菜、秋葵(羊角豆)、甜豌豆、龙角豆、小黄瓜(萨瑞黄瓜)和小番茄等。
  种植的野菜有自花败酱(俗名苦菜)、豆腐柴(俗名臭柴、豆腐木)等。
  食用菌有香菇、平菇、蘑菇、金针菇、鸡腿菇等,以香菇为主。主要分布在章村、祯旺等乡。
  2007年,县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中心在章村、仁庄、万阜等乡镇建立放心菜检测示范基地。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