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青田县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564
颗粒名称: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青田县委员会
分类号: D67
页数: 28
页码: 109-136
摘要: 本篇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青田县委员会的党员、党员代表大会、机构、重大决策、机关党建、组织、宣传、统战、信访等。
关键词: 青田县 委员会 共产党

内容

1938年7月19日,中共处属特委派蒋治来青,在县城宝幢街姚家召开党员会议,建立中共青田县工委,姚立任书记。11月,改为中共青田县委。
   1949年4月27日,青田县委在湖川乡内冯村重建,所属党支部 152个,党员 1887人。 5月13日,青田县城解放,县委机关迁回县城。
  1949年5月至 1956年4月,由中共浙江省委三次易任县委书记。 1956年4月至1987年4月,先后召开中共青田县6次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届县委。 1988~2007年,先后召开 5次党的代表大会,还召开 6次党代表会议。 2007年,全县有党委 56个、党总支部 31个、党支部 993个、党员 20331人。
  第一章 党员
  第一节 队伍
  1988年,全县党员13973人。1988~2007年,发展党员11634人。
  第二节 构成
  1988年,全县有党员13973人,2007年,增加到20331人。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第一节 选举代表
  中共青田县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工作,由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代表名额、选举办法等,经上级党委批准后实施。党代表候选人,根据代表选举单位多数选举人的意见产生,向组织部门汇报同意后,再召开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采用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代表。1988~2007年召开第八次至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303人、第九届303人、第十届294人、第十一届300人、第十二届302人。
  第二节 县代表大会
  1988~2007年,青田县委在县城举行过5次党员代表大会,每次大会均听取、审议县委书记代表上届县委的工作报告,听取、审议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每次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员会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八次代表大会
  1990年4月11~13日召开,出席代表303人,代表全县13791名党员。吕子春作《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7人,候补委员3人。八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吕子春、周汉光、竺伟亚、叶质彬、张成祖、王笑龙、陆振林、邹毅平8人为县委常委,吕子春为书记,周汉光、竺伟亚为副书记。
  第八届期间,上级党委先后任命张成祖为副书记、书记,刘建新为副书记;赵电驰、朱聪佩、叶杰耀、林瑞日为县委常委。
  第九次代表大会
  1993年4月15~18日召开,出席代表303人,代表全县14289名党员。张成祖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齐心协力、振兴青田》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7人,候补委员3人。第九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张成祖、刘建新、竺伟亚、叶杰耀、陆振林、邹毅平、朱聪佩、林瑞日8人为县委常委,张成祖为书记,刘建新、竺伟亚为副书记。
  第九届期间,上级党委先后任命林瑞日为副书己、书记;沈仁康、纪圣麟为县委常委、副书记;朱山华、吴忠民、陈志雄、赵碧华、封宗祥、郑朝多、程海南、姜洪仁、张建国、陈子民、王黎哭为县委常委。
  第十次代表大会
  1998年3月1~4日召开,出席代表294人,代表全县18054名党员。林瑞日作《高举旗帜、开拓进取,为实现我县富民建市奔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5人,候补委员5人。第十届一次全委会选举林瑞日、沈仁康、纪圣麟、陈子民、赵碧华、程海南、陈志雄、封宗祥、张建国、工黎煚、姜洪仁11人为县委常委,林瑞日为书记,沈仁康、纪圣麟为副书记。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青田县第十届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十届期间,上级党委先后任命金建新为书记,卢春中、陈子民、姜波、叶沙平、工炎为副书记,潘毅平、季力华、王志鹏、杜兴林、叶青、梅中仁、项芳云(女)为县委常委。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2003年3月12~15日召开,出席代表300人,代表全县19980名党员。金建新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县委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金建新、卢春中、姜波、叶沙平、王炎、潘毅平、季力华、王志鹏、杜兴林、叶青、梅中仁、项芳云(女)12人为县委常委,金建新为书记,卢春中、姜波、叶沙平、王炎为副书记,通过《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青田县委议事规则》。
  第十一届期间,上级党委先后任命卢春中、王通林为书记,邝平正、杜兴林、叶青为副书记,韩连宏、杨延明、叶水源、李飞林、黄强为县委常委。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006年12月11~14日召开,出席代表302人,代表全县20330名党员。王通林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县委委员31人,候补委员6人。第十二届一次全委会选举王通林、邝平正、叶沙平、叶青、杨延明、季力华、项芳云(女)、叶水源、李飞林、邹育平、杨雷11人为县委常委,王通林为书记,邝平正、叶沙平、叶青为副书记。2007~2010年,上级党委先后任命徐光文、叶水源为副书记,黄强、李邦生、吴盛华、潘志强、廖宝云(女)、郭庆、丁文伟、林谟谐为县委常委。
  1988~2007年,还召开过6次党的代表会议,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
  1988年9月,选举出席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3人;1993年9月,选举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4人;1998年10月,选举出席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5人;2000年9月,选举出席丽水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37人;2002年3月,选举出席市党代会代表13人;2005年10月,选举出席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36人。
  县出席省历届党代会代表名单
  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李林访、丁华政、朱俏红(女)。
  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张成祖、刘建新、竺伟亚、叶鲜亚。
  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沈仁康、林瑞日、周文华(女)、钟小毛、徐佐洪。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青田县代表:陈子民、金建新。(市党代会选举)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青田县代表:王通林、叶沙平、刘特康、刘海澄。(市党代会选举)
  第三节 乡镇代表大会
  1988~2007年,各乡镇先后均召开6次中共党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镇党委。
  第三章 机构
  第一节 县委员会
  主要领导
  1987年4月至2007年12月,中共青田县委员会历经6届。每届县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4人,常务委员8~12人。
  主要会议
  县委全委会 县委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遇有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全委会由常委会召集,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到会方能举行。根据工作需要可召开扩大会议,扩大参加人员的范围。凡属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方针、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重要部署等重大问题,都要由全委会讨论决定。1993年4月至2007年12月历经四届,共召开全委会45次,其中第九届14次、第十届18次、第十一届10次、第十二届3次。县委常委会县委常委会一般每月召开两次,须有半数以上常委到会方能举行,讨论干部问题时,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委到会方能举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根据会议的不同内容,确定其他人员列席会议,也可召开扩大会议。
  县委书记办公会议 县委书记办公会议视工作需要召开,参加人员为县委书记和副书记。会议可根据需要确定县委常委及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县委工作部门
  1988年1月,由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老干部局、来信来访办公室、对台工作组办公室、党校党委、直属机关党委11个单位组成。
  2001年10月,机构改革,县委工作部门为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5个部门。
  县委直属单位
  2007年年底,县委直属单位与部门管理机构13个: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党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企业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考核办公室、信访局、老干部局、党史研究室、档案局、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侨报社、农村工作办公室。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委
  1988年,全县基层党委63个。2007年年底,全县基层党委56个,其中机关15个,乡镇31个,企业5个,事业5个。
  基层党总支、党支部
  1988年,全县基层党总支7个。2007年,全县党总支31个,其中事业4个、机关3个、企业1个、其他23个。
  1988年,全县基层党支部1053个。2007年,全县党支部993个,其中机关181个、事业145个、企业138个、其他(包括农林水)529个。
  非公企事业党组织
  1999年1月,青田县天鹤通信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是全县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员7名。2007年年底,全县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7家组建党组织,党委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32个,党员497人。
  1987年10月,民办中山中学党支部成立。2000年10月,民办石门中学党支部成立。2007年年底,非公事业单位党支部2个,党员21人。
  第四章 重大决策
  第一节 设立经济开发区
  1992年6月,县委、县政府批准在温溪镇设立青田县侨乡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用地4.2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2.1平方千米。1992年,兴办中外合资企业14家,以生产鞋革、服装和建陶业为主。1993年9月24日,县政府上报丽水地区行署,10月14日,丽水地区行署上报省政府,11月6日,省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青田县侨乡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青田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围绕“强工兴县”发展战略,确立以工业、吸引外资、拓宽出口为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方针,2007年,完成工业产值94.53亿元,投资3.82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同比增长25.44%。区内有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等超亿元企业18客,中国驰名商标6个,国家免检产4个。
  第二节 搬迁青田中学
  2000年3月9日青田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青田中学搬迁问题,常委会议认为:“为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高中段教育的发展已十分迫切,发展高中段教育,首先应抓好青田中学的建设,力争近年内把青田中学建设成一所上规模、上档次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会议决定对青田中学实行异地搬迁。
  4月18日,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抓好青田中学异地搬迁,努力提高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2000年8月30日、2001年2月5日分别召开县长专题会议,研究青田中学的建设问题。
  青田中学迁建,按84个班、4200名学生设计,校舍建筑面积52100平方米。工程一次性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7100平方米。2001年3月25日,青田中学油竹雅岙新校区开工建设,2002年8月22日整体搬迁。至2007年底总投资9311.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7806.2万元。
  2003年1月30日,青田中学被评为省二级重点普通中学;2005年1月31日,被评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
  第三节 搬迁县人民医院
  2003年5月15日、11月27日先后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搬迁县人民医院。
  丽水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4年12月17日、2009年1月15日分别批复青田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迁建工程设计变更。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50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793平方米,核定工程预算27631万元。
  2005年12月26日,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7月,完成搬迁。
  第四节 加快发展杨梅产业
  1987年,青田有杨梅342公顷,年产杨梅262吨。
  1988年、1989年两年春,青田县原城郊区从黄岩引进东魁梅、黑炭梅、水梅三个品种在原湖边乡白浦村和仁宫乡孙前村试种。1997年,省、县科技人员指导孙前村农民对杨梅的科学管理出成果。1998年起,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快发展杨梅生产。1998年6月15日、1999年6月22日,在仁宫乡孙前村召开乡镇干部杨梅生产现场会。1998年6月18日、1999年7月5日《浙江日报》分别刊登《孙前杨梅似乒乓》、《一株杨梅树产出三千元》的报道,从此,“孙前杨梅”出了名,。2002年6月10日,县政府制定青田县《关于进一步加快杨梅产业步伐的若干意见》。
  孙前单果杨梅最大60多克,味甜、汁多、口感好。2001年11月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青田山鹤牌杨梅被认定为“中国名牌,11”月30日~12月3日,在杭州“2001中国·浙江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获省著名商标。
  2002年8月,山鹤牌杨梅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2003年11月,青田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杨梅之乡”称号。
  县委、县政府重视杨梅的销售,2001年、2002年、2004年县政府都举办杨梅节。2002~2007年在杭州、上海、义乌、温州等地举办杨梅推介会。
  从1999年起,青田县杨梅生产“抓管理,促发展”,改变过去“重发展,轻管理”的做法,使全县的杨梅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2003年3月12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杨梅、柑橘、田鱼、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到2006年,种植杨梅4341公顷,产量4307吨,产值2161万元;2007年,种植杨梅4422公顷,产量4729吨,产值3074万元。
  第五节 构筑组团滨江城市
  2003年3月12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构筑组团滨江城市、建设小康秀丽侨乡”的发展战略。
  青田县“十五”计划明确提出构筑具有浓郁侨乡风情的组团滨江城市,将山水相连的鹤城、温溪、山口三镇纳入城市发展范围,规划区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5万。这一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集聚人口及生产要素,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组团滨江城市总框架为“一个绿心,三大组团,二江四带六通道”。一个绿心即东堡山森林公园;三大组团即鹤城、温溪、山口是城市的定位;“二江四带六通道”即瓯江、四都港两岸布置的四条绿化休闲景观带及三大组团间相,互联系的六条交通走廊,将城市连接成统一整体。人口发展规划鹤城6.5万人,温溪4万人,山口(含油竹)4.5万人。城市突出侨乡风貌,注重山水点缀,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与侨乡特色建筑风貌有机融合,使山景、水景、城景相互交融,塑造生态宜人、环境优美、具有浓郁侨乡风情的城市形象。2003~2007年,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多亿元,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49省道鹤城至温溪段改建,塔山大桥、温溪大桥建成,鹤城和温溪主要街道改造,油竹新区主干道和防洪堤、港头工业区建设,景山别墅小区、香溢房产、万基欧郡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增加人口集聚,提高城市品位,组团滨江城市粗具规模。
  第六节 做好滩坑库区移民工作
  滩坑水电站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帮扶致富建设项目之一,总装机60万千瓦,静态投资48.3亿元,是一项扶贫工程。2004年10月31日,滩坑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工程建设使青田出现历史上最大工作量的移民工作。青田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集中精力,加快滩坑水电站建设,用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尽最大努力做好移民工作”。
  “水库好建,移民难办”,“移民是天下第一难题”。一个县要完成3万多移民的搬迁工作,其中2万移民县内安置,史无前例。2003年3月6日,开始移民工作。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抓好移民工作,相继制定8个移民配套政策,先后拨款3.82亿元服务移民工作,先后抽调1500多人次的移民干部,自带铺盖驻村入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张嘴道千言万语,一双脚走千家万户,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达到移民政策顺利实施。
  经过6年多的努力,累计移民31081人,使滩坑水电站顺利建成。
  第七节 建设“三大青田”
  2006年12月11日,县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实力青田”、“文化青田”、“和谐青田”的战略目标。
  打造实力青田: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到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三个翻番”,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培育文化青田:青田不但要以组团发展建青田之城,还要以特色文化铸青田之魂;坚持把先进文化与青田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青田县的文化力度,塑造海纳百川、大气开放的城市品位。
  构筑和谐青田:青田把和谐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以促进滩坑移民和谐融入为重点,及时化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努力创造和谐相处的人文环境及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确保青田在和谐中实现新跨越。
  县委、县政府决定2008年深入实施“三十工程”,即“实力青田”十大工程、“文化青田”十件大事、“和谐青田”十项实事,为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奠定坚实基础,并将“三十工程”的具体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在2008年4月7日的《青田侨报》上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召开“全县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暨‘三十工程’推进工作大会”,全力做好惠及全县人民利益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程。
  第八节 接轨温州
  1988年,青田开始接轨温州,县委派干部到温州挂职。
  2006年8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接轨温州加强与温州区域合作交流的若干意见》。12月11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的发展战略。
  接轨温州发展战略包括以下内容:加强与温州区域合作交流,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充分利用温州的各种资金和自身优势,借力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深入研究温州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吸收温州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温州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提高产业及各种要素吸纳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青田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寻找走在丽水前列的先发优势;加强对温州产业政策、机制体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构建两地双赢的多层次协作机制。
  2007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在温州举行“2007·青田加强与温州合作交流论坛暨合作签约仪式”、“温州·青田科技合作推进会”、青田山鹤牌杨梅温州推荐会、青田石雕温州展销会,参加温州市旅游例会,县政府与温州联合研究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书,以及三辰公司到乐清考察、洽谈电器科技合作项目等活动,共向温州市招商引资、签约经贸合作项目24个,涉及资金17.8亿元。2008年5月7日接轨双方签订经贸项目24个,涉及资金16.3亿元。
  第五章 党务
  第一节 机关党建
  发展党员1988年,机关党委下属党支部80个,党员1156人。
  1988~2007年底,机关党工委共发展党员722人,预备党员转正785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8期,参加培训人员1807人次;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县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
  2007年,机关党工委下属党支部173个,党员2527人。
  评议党员
  1990年7月31日~9月22日,分两批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党员985人参加,评出合格党员954人,不合格党员21人(其中限改14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处分期未到一年的6人),开除党籍2人,有问题审查的8人。1992~2006年,机关党工委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种文体活动20多次。
  第二节 组织
  干部考核考察
  1989年起,党员干部实行民主评议制度。1990年,换届选举前,对27名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领导进行民主评议。199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工作的通知》,经过考察,被列为后备领导干部的有257人,其中党外、妇女和少数民族后备干部53人。1995年起,推行县直机关和乡镇领导离任审计制度。1998年,对全县100个“创五好、奔小康”示范村的100名指导员实行岗位目标考核。1999年,制定县管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2002年,出台《关于建立县属党政“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的若干意见》。2004年起,制定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方法。2006年,出台对领导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正副主任科员进行考核的办法。
  干部选配
  1992年,乡镇“撤扩并”中,调配县管干部453人。1994年,对61个部委办局的干部进行调整,调整干部67人。1996~2000年,213名县管干部轮岗,其中154名任村指导员。2000年,选配千名干部下村蹲点调研工作,选派17名干部和公开招聘33名大中专毕业生任村指导员。2002年,25名乡镇聘用制干部录用为国家公务员。2006年,28名乡镇聘用制干部转为国家公务员,乡镇换届中,提拔干部52人,其中非中共党员干部12人,每个乡镇党政班子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94年起,开展四次领导干部“双推双考”,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39名。1999年,出台《关于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暂行规定》,规
  定拟提拔的干部必须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2000年,在县党政机关推行干部聘任制和中层职位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26个单位471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部门中层岗位。2001年起,实行署名推荐制度,推荐优秀干部267人次。2003年,在党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中试行青田县党政领导职务任期规定。2004年,首次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3人为乡镇机关公务员。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干部借用管理的通知》。2006年,实行乡镇公务员交流制度,各乡镇按10%的比例交流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的公务员。2007年,31个县直单位开展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和跨部门交流,9个群众团体列入参照管理范围。
  党员因私出国管理
  凡因私要求出国的共产党员,必须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和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并在办理护照前,向县委组织部办理审批手续。短期出国(境)探亲、旅游等办理私事的党员,办理保留党籍手续;出国(境)定居的党员办理停止党籍手续。1988~1992年,干部党员因私出国还需经中共丽水地委组织部审批。
  1988~2007年,青田县经批准因私出国(境)办理手续的党员共1087人次,其中经中共丽水地委组织部审批252人次。
  第三节 宣传
  1988年,集中开展农村基本路线教育活动。1989年,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1991~1995年,宣传贯彻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为中心内容的企业体制改革任务教育。1992年,集中宣传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1993年,在全县农村开展党的十四大精神再教育活动,开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活动。1994年,继续在全县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995年,开展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1996年,宣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及开展第一次农业普查宣传。1997年,举办“庆七一,迎回归”系列活动。1998年,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和抗洪精神的宣传。1999年,开展庆祝建国50周年和青田县解放50周年的宣传。2000年,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宣传教育活动。2001年,在全县农村开展“己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2年,开展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宣传。2003年,集中开展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2004年,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2005~2006年,退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7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宣传青川精神
  1997年,提炼“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的青田精神,开展宣传。2004年,提炼“发展第一、群众第一、奉献第一、创新第一”滩坑精神,开展滩坑水电站建设宣传。2005年,大力开展滩坑移民工作宣传,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宣传。2006年,继续做好滩坑移民宣传,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举行万人签名活动。2007年,开展和谐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新闻报道
  青田县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有县广播电视台、《青田侨报》、县委报道组。2006年12月开通“中国青田网”网站。各新闻单位坚持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统筹兼顾,积极与国家、省级媒体合作,宣传报道青田县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2000年起青田新闻报道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次、省级奖励13次、市级奖励30余次。
  第四节 统战
  1988~2007年,县委统战部每年召开迎春团拜会、中秋茶话会,邀请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台属、归侨侨眷、党外代表人士及工商界、宗教界等人士参加,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通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介绍投资环境、政策;对重点统战对象、贫困归侨侨眷、定居台胞进行慰问。1992年,300余人参加首次统战知识竞赛,县、乡镇两级广播站专题宣传统战方针政策16讲。1993年,在县委党校开设统战理论课,宣讲统战方针政策和有关理论。1994~1996年,举办统战知识、涉台政策、宗教法规等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300多人次。1995年,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开展“爱侨胞、护侨益、引侨心”系列活动,召开归侨、侨眷、留学生家属座谈会,组织200多名归侨、侨眷、干部群众参加“飞跃杯”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1997年8~11月,在乡镇、县直单位中开展涉台教育,批判“台独”“两国论”等。1999年,举办经济、涉外形势报告会,以各种方式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罪行。2001年,组织县直机关、乡镇、学校参加全国统战知识竞赛,共发竞赛试题5000份,收回4000余份;在石雕节期间,宣读《全球青田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会宣言》。举办青田华侨为家乡贡献成果展,展出200多幅图片。2004年10月,青田华侨华人回乡投资者协会成立。2005年3月,组织在国内的知名侨领、部分国家“反独促统”团体负责人120余人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并发出《支持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国家》的倡议书;11月,欧洲青田同乡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青田召开,400多人参加会议。2006年10月,举办“华侨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组织近百名青田籍侨领实地考察新农村示范点及滩坑库区。2007年7月,组织全县乡镇统战干部系统,学习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11月,配合县政府成功举办“2007中国·青田华侨大会”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活动。同年,结合宗教活动场所换证登记工作,举办11期宗,教政策宣讲培训班,培训宗教界人士550多人次。
  党外人士参政
  1993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大计,建立和党外知名人士联系制度。1997年,组织党外人士赴定海、上海进行考察调研。2007年3月,党外人士56人当选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占人大代表总数24%,其中担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委员5人;县第八届政协安排党外人士委员128人,占县政协委员总数62%,其中任政协副主席2人、政协常委26人。至2007年,全县担任副科级以上的党外人士31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2人;副科级19人,正科级8人,副处级4人;部门21人,乡镇10人。
  台湾事务
  青田是对台工作重点县,青田籍在台乡亲约2.5万人,以台北、桃园、高雄、台南、基隆、花莲等地居多;老一辈大多为军政界退休人员,新生代多从事教育、科技、金融、工商企业等工作。1985年,青田县台属联谊会(简称台联会)成立。县委、县政府为县台联会解决办公地点和会务经费。台联会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和家乡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明、中秋节期间举办各种联谊活动,认真做好在台乡亲返乡探亲祭祖的接待服务工作。
  1988~2007年,在台湾的乡亲回乡探亲旅游5万多人次。
  1990年前后,有9名在台乡亲经批准返乡定居,县台务部门为他们的生活起居提供服务,为其中一位生活困难的定居台胞解决住房和生活保障费用。
  青田在台乡亲爱国爱乡,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1987~2007年捐资约1920多万元、19.3万美元。
  第五节 信访
  制度建设
  县委、县政府重视信访工作。2001年,由县委副书记任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召集人。先后建立领导下访约访制度、重大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重点管理乡镇制度、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重大问题协调会制度以及新提任领导干部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制度等。2005年,出台《青田县信访听证暂行办法》和《青田县信访终结机制暂行办法》,开始试行信访听证会制度和信访事项终结制度;建立网上信访平台,实行电脑处理信访工作业务,实现信访办公自动化。
  来信来访
  1988~2007年,县信访局受理群众信访44297件,其中群众来信25456件,接待群众来访18841人次;来县集体访554批次,11494人次。
  信访处理
  1988~2007年,县信访局共受理由中央、省、市等上级党政领导机关批转的重要信访531件,报结率达100%。县委、县政府领导定时定点主持群众来访接待日156次,接待来访群众11305人次,受理案件4140件,当场拍板或跟踪解决1242件,占30%。县领导亲自阅批信访案件6840件,亲自包案或派员调处难点、重大问题案件792件。其他信访案件按照“属地管理”、“归口办理”原则,发挥各级信访组织作用,积极协调,就地解决。2005~2007年,有136位县领导率有关部门人员赴现场办公,共接待信访群众1128人次,处理信访案件408件。2006年8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斯鑫良、副省长王永明率丽水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来青田进行“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信访案件283件,在规定期限内查办到位信访案件228件,按时报结率为81%。
  2005~2007年,先后有21位新提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到信访局担任信访督查专员。2006年,有信访督查专员9人,全年督办信访案件420件,包案解决重要信访246件。
  2005~2007年,县信访局连续3年获省委、省政府考核优秀单位。1995年10月,陈香岩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授予“全国信访系统优秀工作者”称号。
  第六节 党校教育
  1960年3月,中共青田县委党校成立,2006年7月,迁址石郭,占地0.91公顷,建筑面积7500多平方米。
  中共青田县委党校与青田县行政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种职能管理和校委会集体领导机制,校长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校长主持。
  1985年,开设中专干部培训班,后配合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开设函授专科、本科班,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1994~2007年,累计招收大专、本科生1584人,毕业学生1544人。2007年,县级部门、乡镇村干部培训14期,633人。
  1986年,基层党校建立。2007年,全县基层党校50所,其中乡镇基层党校31所,部门单位党校19所。1998年,加强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要求党委建制的基层党组织原则上要建立党校。
  2005年,仁庄镇党校被评为省级先进示范基层党校。
  第七节 文明建设
  2002年7月,县创建文明县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宣传部管理的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撤销,组建青田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称文明办)。
  创建文明县城
  1995年起,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制定《青田县市民守则》和《青田县“十不”行为规范》,并运用新闻媒体、路牌、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2002年8月,开展以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懂职业技能,树行业新风的创建文明行业评比活动,2003年2月,经评选,县委命名、表彰14个县级文明单位。
  2003年9月,开展“革除陋习、走向文明”万人签名活动。
  2002年12月,被浙江省爱国卫生委员会命名为浙江省“卫生县城”。2003年2月,被丽水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丽水市“文明县城”。
  2006年,县委、县政府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青田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实施意见》、《青田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项目表》等文件,与42个单位签订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出台县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县城主要街道实行垃圾袋装化收集,对县城建成区范围内的摊点进行整治,对县城噪音污染进行整治等通告,加强环境的综合整治。经考核验收,2006年12月,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县城”。
  创建文明单位
  1986~2007年,104个单位获县级文明单位称号;33个单位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996~2007年,获省级文明单位有:县新华书店、浙江三辰公司、人民银行青田县支行、县烟草公司、青田中学、县邮政局、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腊口派出所、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青田县分公司、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青田分公司、县供电局、县国税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田支行13个单位。
  2005年10月,县邮政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评选文明市民
  2004年10月,县城范围内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经“逐级推荐,提前公示,择优评选”,共评出“文明市民”20名;11月,在全县各客运汽车运输公司和在县城各单位专职驾驶员中开展“争做文明驾驶员”活动,按“自愿报名,逐级推荐,提前公示,择优评选”原则,评出26名“文明驾驶员”。
  2006年12月,在人力营运三轮车、公交车行业中开展争创“文明三轮车”、“文明公交车”评选活动,经评选、公示、群众监督,共评出“文明人力三轮车”36辆,“文明机动三轮车”8辆,“文明残疾人三轮车”5辆,“文明公交车”4辆。
  奖励见义勇为
  1998年5月,石帆乡虞宅村邹树荣在高坟岗村为抢救受伤驾驶员牺牲,2000年11月16日被省政府追认为烈士。
  2002年1月4日章旦乡朱雄彬在鹤城镇追赶,、制伏抢钱歹徒,为换外币妇女追回被抢现金和存折计人民币54万元。,4月1日海口镇双先平,在海口镇南岸村解救被绑架人质,擒拿凶犯。9月6日,季宅乡季王琴,在金坑水库抢救,落水人员6人。10月8日,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授予双先平、朱雄彬、季王琴为“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各奖1万元。
  2002年5月31日,温溪镇一中学生程晓朋(13岁),在东岸横溪滩为抢救落水男孩而牺牲。2003年12月16日,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追授程晓朋为“浙江省见义勇为勇士”,发奖金3万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