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51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婚姻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668-6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中国旧时婚礼的流程和相关习俗,包括相亲、定亲、迎亲、新郎头、香汤浴、催上轿、踏路牛、落地生根、早生贵子、四个卵、闹房、七日满等。
关键词: 青田县 生活习俗 婚姻

内容

男婚女嫁,旧时行“六礼”。婚礼繁琐,一般持续七天。娶亲过程分相亲、定亲、迎亲。50年代起自由恋爱,婚礼从简,有的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礼。
  〔相亲〕旧时婚姻经媒妁介绍,男方要到女方家里相亲。相亲时,女方煮三只糖鸡蛋“待情”,称“三个卵”,以此试探男方诚意。若三只蛋全吃下,表示愿意,吃一半,表示有一半意思,搁着不吃,表示不同意。
  〔定亲〕相亲同意,即合“八字”。合过八字,择日定亲。定亲先送“小定”礼,亦称“送定头”。礼物要一担“四礼”:鸡、肉、鱼(白鲞或明甫)、粉干(或索面),各4斤,并送去庚帖与“定钱”;女方收后,以鞋、袜、帽加鸡、花生、瓜子、荸荠、桔等物“回龙”(回礼)。送过小定礼,吃定喜酒。迎亲头天,给女方送“大定”礼,称“上轿庚”。40年代,一般人家的庚礼:糖糕6爿,肉120斤,“四礼”一担,财礼240元。50年代至60年代,订婚时送女方衣料(一般10身)、毛线、球鞋等。70年代改为“三转一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80年代,发展到送金戒子、金项链、金耳环等贵重物品。
  〔新郎头〕婚前请剃头老司到家剃“新郎头”,以“香汤”洗头,工钱双倍。
  〔香汤浴〕婚前要洗香汤浴。用松柏和一双卵煮成“香汤”,喻“长生不老”、“夫妻团圆”。
  〔催上轿、留轿〕新娘化妆,故意慢慢吞吞,意为留恋娘家。此时,男方的“行郎”反复鸣放“千子”,称“催上轿”。富家新娘坐花轿或官轿,贫家新娘坐篷篼。起轿时,将轿往门槛里拉推3次,表示娘家挽留之情,称“留轿”。50年代起,改坐轿为步行。80年代,城镇有的新娘坐小车;农村有的新娘坐三轮车或拖拉机。
  〔踏路牛〕旧时迎亲,由雌牛犊披红挂彩作前导,称“踏路牛”。牛勤劳,传为天神下凡,有牛开路,不怕闲神野鬼。有的地方用羊踏路,称“踏路羊”。近年王岙一带重行此俗。
  〔落地生根〕新娘进入夫家门槛,从怀里滚下两只柑,让孩子哄抢,寓意“落地生根(柑)”。
  〔早生贵子〕新娘陪嫁的被子,四角放着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轿子一到,被子送入洞房,撒下这四样东西,让孩子哄抢。
  〔四个卵〕新娘入新房后,夫妻同吃“四个卵”。新娘先尝,新郎后食。
  〔闹房〕旧时闹房持续七天八夜,头晚小闹,次后大闹。小闹最迟不过十二点钟,大闹可通宵达旦。闹房时常有恶作剧,新娘若有顶撞,众人立即散去,称为“背梅(霉)树桩”。此时,长辈出面,好言劝住。50年代后闹房渐趋文明,唱歌,跳舞,讲恋爱史,吃同心果等。闹房时间由七天减至三天、一天。
  〔七日满〕旧时婚后七天回娘家,要送猪脚与“糖霜包”,称“七日满”。猪脚送丈母,“糖霜包”送亲戚。丈母要摆酒席请女婿。席间,试探女婿智愚。近年一般婚后三日走娘家。
  〔禁忌〕女儿“廿”岁不出嫁,因“廿”与“念”谐音,怕被婆婆“念”;要避开丧事,若同屋近邻一丧一婚,则要先丧后婚;父母亡故,50天内可婚,若错过50天,则要等3年孝满,称为“小孝50天,大孝3年”。孕妇、寡妇、戴孝的不能进洞房间。婚礼中所有的东西都要成双成对,如双喜、双烟、双糖、双烛、双线等;用物宜用红色,如红纸、红烛、红花、红线、红包、红筷等。结婚用被要“二条红线订到头”,寓意白头偕老。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