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疗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45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医疗单位
分类号: R197.1
页数: 6
页码: 621-626
摘要: 本章介绍了青田县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从民国时期的县立医院到现今的县人民医院,还包括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单位医务室和个体诊所的发展情况。详述了各医疗机构的设施、人员、科室和医疗水平等。同时还介绍了各医疗机构在不同时期的改名和调整。
关键词: 卫生 医疗机构 青田县

内容

第一节 县医院
  青田县立医院
  民国18年(1929)6月筹备,9月成立。院址在鹤城镇后街孔庙。特别病房4间,普通大病房2间。月诊治百人左右,住院二三十人。21年9月,因经费支绌,院长卢士美辞职,改归医师朱国基经营。院长兼医师1人,药剂、助产士各1人。27年3月停业,房屋、医具、药品全部移交省战时救护总队青田分诊所。同年7月,分诊所撤销,复建县立医院,院址仍在孔庙。医师2人,助产士1人,护士3人,学习救护人员3人。仅有检验、外科、产科及一般医疗器械。
  青田县卫生院
  民国29年(1940)1月,县立医院改名县卫生院。33年6月28日迁入后街新院舍。职工10人。设医务,保健、总务3股。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产科、检验科、手术室、药房。分门诊、住院两部,病床20张。翌年门诊5102人次。1949年5月,职员4人,仅诊治内外科常见病。
  青田县人民医院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1950年7月改名青田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2年7月20日,院舍被洪水冲毁,7月22日搬入天主堂开诊。同年冬省卫生厅拨款于鹤城镇东门兴建新院舍,1953年10月迁入。1955年8月改名青田县卫生院。1956年5月改为今名。1952~1987年,人民政府逐年拨款,兴建房屋11座,建筑面积15051平方米。主要医疗器材50种、89件(套、台、架、具),价值18.8万元。
  县人民医院分门诊、住院部。住院部大楼1989年落成,建筑面积4780平方米,有病床250张。设内、外、骨、小儿、妇产、五官、口腔、中医、针灸、传染病、检验、病理、放射等科;超声心动图,A、B型超声波、纤维胃镜、脑电图、体外反搏、急诊、观察、手术、注射等室和中、西药房。
  1949年开设混合门诊,处理小伤小病。50年代初,内科诊治常见病,化验室能做血、尿、大便三大常规,外科做切开排脓、清疮缝合等小手术。以后医药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并陆续选送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至1985年,达到如下水平:
  内科:能确诊和治疗各种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传染病。能开展心电图监护、抢救心血管系统危重病人。
  外科:能做肝、胆、脾、胃、肠、食道、甲状腺、颅脑、胸腔、泌尿、骨科等手术。
  五官科:能做鼻息肉、扁桃体摘除,白内障、青光眼及外眼等手术。
  妇产科:能做剖腹产,子宫修补、摘除,中期妊娠引产、小剖腹产、子宫脱垂手术及多项节制生育术。
  麻醉科:能做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
  放射科:能做胆囊、肾盂造影、胃肠造影,各种体位、部位拍片。
  检验科:能做各种常规检验、细菌学检验、细菌培养、生化检验、免疫学检查等。
  中医科:能治内、妇、儿科各种常见疾病,配制中药方剂,针灸医疗。
  病理科:各种病理切片检查。
  附:瓯江水力发电工程局职工医院
  1957年设医务室。次年发展成设备完善、技术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医院。院址鹤城镇东门(今青田布厂和电器厂址)。病床85张,职工1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大多医药院校毕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轮流派遣业务骨干,3~6个月调换一次。1963年因瓯江水电站工程下马而撤离。
  第二节 区医院
  1952年,始设北山、温溪、万山、船寮、海口区卫生所,借用民房或教堂开设门诊,各所职工3~4名。1956~1970年,增设鹤城镇与章 村、城郊、水南区卫生所。1958年海口区卫生所撤销。1977年区(镇)卫生所更名为卫生院,1984年改称区(镇)医院。1987年,区(镇)医院8所。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其前身联合诊所由个体行医者组成。1952年3月,首先成立山口村工农联合诊所,1956年增至29所。联合诊所的资金由成员集资,随后在集体积累中分期归还。初期大多设在祠堂、庙宇、民房内,后由国家投资或以积累金兴建用房。1957年,联合诊所改为乡保健院。1958年,发展至55所,职工161人。1978年,改名乡镇卫生院。1987年,增加到57所,用房22158平方米,职工3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9人;主要医疗器械设备价值4.3万元,设简易病床186张。是年门诊117.1万人次,住院1.1万床日。
  乡镇卫生院(所)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实行差额补助。1983年起按各院(所)工作量,相应补助。
  第四节 单位医务室
  学校医务室
  民国31年(1942)阜山中学设医务室,校医1人,36年,青田简易师范学校设医务室,校医1人。1950年青田县中学设医务室,医师1人,护士1人;石门中学设医务处,医师1人。1957年,青田县中学、万山区中学、华侨中学医务室有医护人员4人。1962年仅留青田县中学医务室,医师1人。1987年,青田县中学、鹤城镇中学、温溪区中学、城郊区中学、赵庄中学、城东小学、城中小学设有医务室,医务人员8人。
  厂矿、林场医务室
  1956年,县蜡石矿建立医务室。随后,县水泥厂、县钼矿、县铅锌矿、汽车站、县华侨乳制品厂、金坑电站、温溪港、石门洞林场、峰山茶场等先后开设医务室。共有医务人员11人。
  第五节 个体诊所
  民国23年(1934)中药店97所,西药店1所,大都有坐堂医生。29年,领证开业中医5人、西医2,人。1952年6月,对开业医生进行登记,有中医53人,西医13人。1981年赤脚医生334人,其中领取赤脚医生证书53人。1984年,农村卫生员经考核发证成为乡村医生或农村卫生员,允许个体开业。1987年领证个体开业的乡村医生54人,农村卫生员24人。无证行医96人,他们兼营药品,分布边远农村。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