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编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454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七编 卫生
分类号: R197.1
页数: 21
页码: 620-640
摘要: 本编记述了青田县在民国时期,私人开业行医较多,西医数量较少。到了1952年以后,逐步建立了区乡医疗机构。到1987年,该县的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有了明显的提升,包括县级医疗防保机构4个,区镇级医院8所,乡镇级卫生院(所)57所;职工数量831人等。
关键词: 卫生 医疗事业 青田县

内容

民国时期,私人开业行医,多在县城。民国17年(1928)西医仅2人。18年始建县立医院。1949年仅一家卫生院,3名卫生技术人员。1952年以后,相继建立区乡医疗机构。1987年有县级医疗防保机构4个,区镇级医院8所,乡镇级卫生院(所)57所;病床356张,简易病床186张;房屋45893平方米,主要医疗器械价值45.6万元;职工831人。
  第一章 医疗单位
  第一节 县医院
  青田县立医院
  民国18年(1929)6月筹备,9月成立。院址在鹤城镇后街孔庙。特别病房4间,普通大病房2间。月诊治百人左右,住院二三十人。21年9月,因经费支绌,院长卢士美辞职,改归医师朱国基经营。院长兼医师1人,药剂、助产士各1人。27年3月停业,房屋、医具、药品全部移交省战时救护总队青田分诊所。同年7月,分诊所撤销,复建县立医院,院址仍在孔庙。医师2人,助产士1人,护士3人,学习救护人员3人。仅有检验、外科、产科及一般医疗器械。
  青田县卫生院
  民国29年(1940)1月,县立医院改名县卫生院。33年6月28日迁入后街新院舍。职工10人。设医务,保健、总务3股。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产科、检验科、手术室、药房。分门诊、住院两部,病床20张。翌年门诊5102人次。1949年5月,职员4人,仅诊治内外科常见病。
  青田县人民医院
  1949年,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1950年7月改名青田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2年7月20日,院舍被洪水冲毁,7月22日搬入天主堂开诊。同年冬省卫生厅拨款于鹤城镇东门兴建新院舍,1953年10月迁入。1955年8月改名青田县卫生院。1956年5月改为今名。1952~1987年,人民政府逐年拨款,兴建房屋11座,建筑面积15051平方米。主要医疗器材50种、89件(套、台、架、具),价值18.8万元。
  县人民医院分门诊、住院部。住院部大楼1989年落成,建筑面积4780平方米,有病床250张。设内、外、骨、小儿、妇产、五官、口腔、中医、针灸、传染病、检验、病理、放射等科;超声心动图,A、B型超声波、纤维胃镜、脑电图、体外反搏、急诊、观察、手术、注射等室和中、西药房。
  1949年开设混合门诊,处理小伤小病。50年代初,内科诊治常见病,化验室能做血、尿、大便三大常规,外科做切开排脓、清疮缝合等小手术。以后医药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并陆续选送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至1985年,达到如下水平:
  内科:能确诊和治疗各种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传染病。能开展心电图监护、抢救心血管系统危重病人。
  外科:能做肝、胆、脾、胃、肠、食道、甲状腺、颅脑、胸腔、泌尿、骨科等手术。
  五官科:能做鼻息肉、扁桃体摘除,白内障、青光眼及外眼等手术。
  妇产科:能做剖腹产,子宫修补、摘除,中期妊娠引产、小剖腹产、子宫脱垂手术及多项节制生育术。
  麻醉科:能做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
  放射科:能做胆囊、肾盂造影、胃肠造影,各种体位、部位拍片。
  检验科:能做各种常规检验、细菌学检验、细菌培养、生化检验、免疫学检查等。
  中医科:能治内、妇、儿科各种常见疾病,配制中药方剂,针灸医疗。
  病理科:各种病理切片检查。
  附:瓯江水力发电工程局职工医院
  1957年设医务室。次年发展成设备完善、技术力量较强的综合性医院。院址鹤城镇东门(今青田布厂和电器厂址)。病床85张,职工10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大多医药院校毕业。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轮流派遣业务骨干,3~6个月调换一次。1963年因瓯江水电站工程下马而撤离。
  第二节 区医院
  1952年,始设北山、温溪、万山、船寮、海口区卫生所,借用民房或教堂开设门诊,各所职工3~4名。1956~1970年,增设鹤城镇与章 村、城郊、水南区卫生所。1958年海口区卫生所撤销。1977年区(镇)卫生所更名为卫生院,1984年改称区(镇)医院。1987年,区(镇)医院8所。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其前身联合诊所由个体行医者组成。1952年3月,首先成立山口村工农联合诊所,1956年增至29所。联合诊所的资金由成员集资,随后在集体积累中分期归还。初期大多设在祠堂、庙宇、民房内,后由国家投资或以积累金兴建用房。1957年,联合诊所改为乡保健院。1958年,发展至55所,职工161人。1978年,改名乡镇卫生院。1987年,增加到57所,用房22158平方米,职工3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9人;主要医疗器械设备价值4.3万元,设简易病床186张。是年门诊117.1万人次,住院1.1万床日。
  乡镇卫生院(所)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实行差额补助。1983年起按各院(所)工作量,相应补助。
  第四节 单位医务室
  学校医务室
  民国31年(1942)阜山中学设医务室,校医1人,36年,青田简易师范学校设医务室,校医1人。1950年青田县中学设医务室,医师1人,护士1人;石门中学设医务处,医师1人。1957年,青田县中学、万山区中学、华侨中学医务室有医护人员4人。1962年仅留青田县中学医务室,医师1人。1987年,青田县中学、鹤城镇中学、温溪区中学、城郊区中学、赵庄中学、城东小学、城中小学设有医务室,医务人员8人。
  厂矿、林场医务室
  1956年,县蜡石矿建立医务室。随后,县水泥厂、县钼矿、县铅锌矿、汽车站、县华侨乳制品厂、金坑电站、温溪港、石门洞林场、峰山茶场等先后开设医务室。共有医务人员11人。
  第五节 个体诊所
  民国23年(1934)中药店97所,西药店1所,大都有坐堂医生。29年,领证开业中医5人、西医2,人。1952年6月,对开业医生进行登记,有中医53人,西医13人。1981年赤脚医生334人,其中领取赤脚医生证书53人。1984年,农村卫生员经考核发证成为乡村医生或农村卫生员,允许个体开业。1987年领证个体开业的乡村医生54人,农村卫生员24人。无证行医96人,他们兼营药品,分布边远农村。
  第二章 医务人员
  第一节 中医
  宋代,名医陈言,潜心医道,精于方脉,淳熙元年(1174)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18卷,《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载入。陈氏“三因极一”学说,为后世病因理学发展奠定基础。其七世孙陈济传,精通医术,明洪武间应荐任医学训科。四子皆业医,有奇验。次子时默,继任医学训科。明初,陈定,医术高明,洪武十三年(1380),乡里疫病流行,求医者满门,著有《伤寒钤领》、《痘疹歌诀》。周应化,精医术,擅治痘,常施药济贫,不望报酬。陈时宠、陈伯光,也为当时名医。清代杨文耀(1873~1960),字敏卿,妙后人,祖传医术,善治斑疹,著有《病案》。现代林琼、吴泽民亦蜚声乡里。
  民国34年,有中医师46人,政府发给医师证书的仅二三人。
  1952年,专业中医55人。1958年,118名中医中药人员参加联合诊所。是年,吸收一批学徒,至1962年,中医药学徒44人。至1985年,先后共有55名中医药学徒出师,发给出师证书。
  50年代后,先后选送省、地区医院进修13人次;多次举办中医业务学习班;8名西医离职学习中医。1980~1987年,中医药院校毕业分配来县18人。1988年,主治中医师11人,中医师21人,中医士29人;主管中药师1人,中药师8人,中药剂士19人,中药剂员51人;无职称中医人员19人。
  第二节 西医
  民国17年(1928),西医2人。35年,鹤城镇私人开业西医5人,助产士1人。1949年开业西医23人,助产士3人,校医2人。1952年吸收到区、县医疗单位13人,其余于1952~1956年参加联合诊所。1956年,主治医师1人,1979年增加1人。1980年主治医师11人,1988年,204名西医人员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9人,医师88人,医士68人。
  第三章 卫生防疫
  1949~1956年,县卫生院设防疫股,每年派员下乡接种牛痘苗,在城区机关、学校、团体中接种牛痘苗、鼠疫菌苗、霍乱菌苗约四五千人。
  1956年5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3人。1974年、1984年先后建房1530平方米,设办公室、防疫、卫生、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总务、宣传教育7科室。1987年,工作人员30人。区(镇)设卫生防疫组,乡镇卫生院(所)配专(兼)职防疫员,区乡计79人,形成县、区、乡三级预防保健网。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始接种牛痘。40年代使用鼠疫、伤寒、霍乱疫苗。50年代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卡介苗。60年代接种麻疹解毒活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症糖丸。70年代应用流脑菌苗。80年代应用乙型肝炎疫苗等。1970~1983年,1~10岁儿童注射预防疫苗,年均14.87万人次。
  1979年,开展计划免疫,婴儿建卡造册,对1周岁内婴儿施行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症糖丸、百白破三联制剂(俗称四苗)全程足量注射。1983年,按月定点,凭卡接种。至1987年底,已普及全县行政村,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提高疫苗有效性,7个区镇和22个乡镇,配置专用电冰箱,卫生院备足注射器材,做到一人一针一筒。1988年四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以上。
  天花 俗称“大宝”,民国30年,北山、白岩一带发病20余人,除1人外均死亡。县里派医生接种牛痘,得以控制。36年4月,二外(油竹)乡发现天花,此后绝迹。
  霍乱 民国32~34年发现75例,37年8月后未见。
  鼠疫 民国32年12月,黄寮乡林口村、章村乡大济底发生输入性鼠疫5例,均死亡。34年温溪发生输入性鼠疫3例,死亡2例。省防疫部门派卫生稽查员查核,封锁交通、消毒病家、灭蚤、进行预防注射,控制疫情蔓延。1959年6月,林口、大济底、温溪三地,扩大范围收集毒毙鼠和活鼠。检验鼠疫杆菌,均属阴性。1983年,章 村监测调查鼠疫2次,均属阴性。
  疟疾 民国37年,高湖流行恶性疟疾,七八两月死亡80余人。该村1949~1952年死亡率分别为3.72%,5.21%,4.65%、5.05%。1952年9月9日,省卫生厅在高湖建立浙江省疟疾防治站,调集医技人员30人,设调查研究、环卫宣教、医疗检查、总务4组。调查结果:高湖居民脾肿率占50%强,血检100名可疑病人,疟源虫阳性率占80%,其中80%为恶性疟疾。进行免费治疗。1953年春节,高湖及附近村庄大扫除,喷洒滴滴涕,消灭越冬蚊子,控制疟源,发病率下降。5~12月,发病120人,其中新发病27人,基本得到控制。1955年5月省防疟站撤离。
  全县疟疾发病率:1953年,1906.16/10万;1958年,54.03/10万;1987年发病2人。
  麻疹 俗称“小宝”,旧时每隔三四年流行一次,死亡率高。1952年春,麻疹波及半个县,其中温溪镇儿童200余人,水南区方山等4乡儿童316人、青年11人、老年3人染病。有一户7天死亡5人。2月15日县人民政府发出防治麻疹的紧急通知,并成立县防疫委员会,下设防疫指挥部,县长田云涛任指挥。省人民政府派出突击防疫第五、第七、第八3队来县协助防治,疫情才得控制。1968年,开始注射麻疹解毒活疫苗。因其保存条件要求高,注射不普遍,发病率仍难控制。1979年施行计划免疫,对易感儿童实行麻疹预防注射,方得以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俗称“脑膜炎”。民国20年,脑膜炎流行,屠宰税附征防疫费2角,作防治经费。30年流行,近200人死亡,高市乡雄溪村有一家,7天死亡3人。33年,脑膜炎流行,小学停课3~6天。1966年9月,发病804人,发病率244.41/10万,死亡32人。省卫生厅派医疗队来县防治。70年代开始注射流脑菌苗,1979年实行计划免疫,流脑逐渐得到控制。
  恙虫病 俗称“疔疮”“六月客”。高湖、小源一带流行100余年,多发生在5~10月。死亡率很高。俗话说:“不生过疔疮不算人”、“生了疔疮病,十无一人剩”。1954~1956年,高湖乡患疔疮104人,死亡10人,病死率9.62%。1957年,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至高湖追踪调查病史。调查1715户,5959人,患病1076人,患病率18.05%。经病理检验和环境研究,确定为恙虫病,媒介是高湖纤恙螨。
  恙螨种类多。高湖发现一种似日本富士纤恙螨L(L)Fuji新品种,定名高湖纤恙螨Leptorombidnm(L)Kaohuense。为我国恙虫病的新媒介,是当地优势螨种,占50~70%,能自然感染恙虫热立克次氏体和经卵传递病源体,叮人传病。嗣后,发现青田部分区、乡及金华、衢州、丽水、温州、台州等地均有高湖恙螨。
  1957年确定高湖恙虫病病因后,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发病率由1957年10万分之34.5降至1985年10万分之0.64。1958年以后无病人死亡。
  丝虫病 各区均有微丝阳性感染者,但未见晚期橡皮肿病人。1956年省卫生防疫站调查芝溪、万山、石溪、大路4乡、1277人,阳性率6.81%,大路乡最高11.77%。1958年普查丝虫病,发现阳性者,以海群生片治疗。1983年检查10063人,阳性率0.1%。1985年12月,省、地卫生防疫站组织考核验收,抽样8个考核点,应检7254人,实检7217人,受检率99.5%,微丝蚴1阳性8人,阳性率0.11%,按行政村计算,阳性率0~0.28%,鉴定为斑氏丝虫。符合卫生部规定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6年5月省卫生厅发文,宣布青田县基本消灭丝虫病。
  肺吸虫病 1961年黄寮首次发现,病原体为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短沟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浙江华溪蟹(石蟹),保存宿主为猫、犬和野生动物。吃未烧熟蟹易感染。地势高,感染率高;地势低,感染率低。石盖乡驮坑和石盖口海拔相差400米,感染皮试阳性率,驮坑80.49%,石盖口28.5%。1985年普查,除山口、温溪外,均有发现。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 简称地甲病,俗名大头颈。多因生活环境缺碘所致。患者儿童妇女居多。民国36年鹤城镇患甲状腺肿30人。1984年调查98309人(抽查率为全县总人口23.04%)甲状腺肿大4587人,肿大率4.9%,其中生理性肿大3227人,患病1360人,患,病率1.45%。1986年复查1984年患病率1~3%的14个乡(镇):7~14岁小学生7064人(占年龄组34.5%)甲状腺肿大1294人,肿大率18.32%,其中患病170人,患病率2.41%。病区有,仁庄、山口、吴坑、张口、万阜、岭根、王岙、祯埠、石盖、东江、大路、船寮、湖边、高湖、季宅、良川16个乡。1987年4月测定75处饮用水,水碘含量均低于标准1ug/L;测定81名病人、73名正常人尿,均有缺碘情况。1987年8月开始普遍供应碘盐。
  地氟病 饮用含氟量高的水所致。1984年调查8~15周岁儿童、少年氟斑牙,有6个自然村患病率大于30%:汤垟乡驮平山,占42.8%,西天坑占
  34.5%,横路山占50%,驮降占58.3%,洪口占63.2%,北山乡的仁村占74.4%。
  1988年,调查上述村庄可疑氟骨症病人:仁村1050人,可疑氟骨症病人15人;洪口749人,可疑1人;横路山50人,可疑3人;驮平山154人,可疑3人。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生产性粉尘是危害工人健康的主要因素,矿工长期与生产性粉尘接触,防护知识缺乏,防尘设施简陋,粉尘浓度高,危害大。全县17个厂矿,以蜡石矿、石雕厂、陶瓷厂和水泥厂为甚。1967年调查蜡石矿192名职工,患矽肺零~一级38人,一级14人、二级14人、三级1人,占职工总数34.9%。1987年,测定北山镇蜡石矿4个矿区、12个点、72个样品,粉尘浓度最高21.6mg/m3,最低13mg/m3(国家规定最高允许量2mg/m3)。分散度:2um以下为37%,2um为37%,2um以上49%,5um以上10%,10um以上为2%(5um以上颗粒大,易被鼻腔、气管粘膜等处汗毛阻住,不易到达肺部),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43.7%。1970年建矿以来,可疑矽肺37人。矽肺发展最快工龄11年。
  1988年4月,全县进行回顾性调查,累计矽肺病人285人,其中一级123人,二级131人,三级31人,死亡32人。矽肺中蜡石尘肺262人,多在青田县蜡石矿。此外,尚有可疑矽肺患者463人。
  1967年后,每年检查接触矽尘职工身体,患者得以治疗和休息。各厂矿设立医务室,建立劳动卫生档案,改进防尘措施,开展对矽肺的监测和预防,降低矽尘危害。
  第四节 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环境卫生由县公安局管理。民国17年,配有清道夫2人,时工1人。次年,设卫生警1人。34年,清道夫增至10人,年支工资法币6万元,工具费1.2万元。
  1950年3月,成立青田县防疫分会,1953年3月改名青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次年底设立办公室。1950~1957年,县卫生院设卫生警、清洁班,负责街道卫生。1957年,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至1958年5月,消灭老鼠23万只。清除垃圾81万担,疏通阴沟24200条次。
  1958年4月,设立县环卫所,职工10人。1960年增至33人。1981年购置粪车2辆。1986年职工63人。环卫所初建时经费500元,1958年支出8912元。后逐年增加,1986年支出17.58万元。
  粪便处理 城镇居民历来自备马桶,由环卫工人隔日早晨清刷。1949年鹤城镇仅有公厕2所,余为农民自备的茅厕,大都露天。经逐年改建、增建,1986
  年公厕95所,农建厕所14所。1974年粪便售出2.18万元,1985年售出384元。1986年,人粪商品化消失,原农业队、菜队管理的单位内部25所厕所由环卫所管理。环卫工人每天清倒马桶2700多只,清运粪便20余吨。19801984年,日均外运13.67吨。
  垃圾清运 1960年鹤城镇设置垃圾箱20多只,1985年增至84只。50年代前,垃圾靠挑运。1960年购置手拉车,沿街摇铃倒集。1978年始购拖拉机。1987
  年有手拉车18辆,拖拉机3辆。1980~1984年,日均清运15.7吨。19851987年,日均清运25吨。一部分垃圾供作肥料,其余倒在鹤城镇西门外江边或东门公路边,污染环境。1988年11月在圩仁村泉甫湾征用土地15市亩,兴建垃圾堆放场。
  道路清扫 民国时期,街道卫生大多由居民和店家打扫,早上起来先把店前或屋前地段清扫干净。后由清道夫打扫。1949年以后由清洁员管理清除,打扫面积逐年增加,1985年以后日清扫街道12条,总长5212米,加巷弄,计7.47万平方米。
  第五节 食品卫生
  1950年,2名卫生警管理食品卫生。1953年由县卫生院防疫股分管,1956年起改由卫生防疫站管理。1963年,对城镇棒冰厂进行细菌检验,食品卫生监测逐步推及酒类、酱油等。1979年始,城镇饮食服务行业人员隔年体格检查一次。1983年4月,县卫生防疫站成立食品卫生监督科,按不同行业开展经常性监督,建立食品卫生档案。1983年开始发放饮食、食品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到1987年底,全县3462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领取卫生许可证(其中国营48家,集体249家,个体3165家),共有从业人员5717人。接受体格检查5553人,检出不宜从事饮食行业患者9人。
  第六节 饮水卫生
  县城居民素饮瓯江水和井水。古时已有数井:县井,县西五步(今公安局内);观前井,县北五十步(今青田中学内);贵井,县东百步(东门外);学后井,县东百步(今烈士墓旁);水阁巷井,县北百步(今松阁巷)。明嘉靖间,知县丁一中“凿六井以利民”,号称“丁公井”:丁公一井,在一坊(今上店街粮食局旁);丁公二、三、四井,清代已废;丁公五井,在校场巷(今大会堂前新大街,井口已封闭);丁公六井,在旧学宫前(今松阁巷)。此外,还有上庵井(今党校附近),松阁巷井,金巷井(二口),万松巷井(二口),耶稣堂井(已废)。1953年新凿建设井(今保险公司左侧)。1959年,铺设水管饮用毛桐坑溪水。1976年建成自来水厂,改善饮水卫生。
  农村素饮自然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水质改良,县防疫站负责技术指导。通过个人、集体投资,国家补助方式,1980年底,高湖乡上西山村建第一座自来水站。1981年,章村区区委、区校、酒厂、卫生院装上自来水。1982年,省、县各拨2万元改良饮水条件,至1987年底,万山区30个村,船寮区20个村,北山区19个村,温溪区12个村,城郊区17个村,山口区12个村,章村区16个村,共126村建自来水站(厂)139座,受益人口7.8万余,占农村人口18.2%。
  第七节 学校卫生
  民国36年(1947),鹤城镇6所中、小学学生1203人,体格检查1183人,身体有缺陷53人。1951年青田县中学299名学生,体验289人,患砂眼、疥癣等病242人。
  1979年对县城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推广眼保健操。1982年开展学生健康监测。近视小学生15.6%,中学生48%;龋齿小学生18.6%,中学生14.31%;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城镇小学生58%,农村小学生73.02%。青田县中学初一段矫治近视眼,做近雾视法133名,做远雾视法32名,有效率80.61%。
  1982年,对鹤城镇中、小学7~17周岁2702名学生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等青春发育期情况进行调查:身高,12周岁前男生高于女生,12~14周岁女生超过男生,14周岁以后男生超过女生,差距随年龄增大。发育突增阶段:女生8~9周岁,高峰11周岁;男生8~10周岁,高峰13周岁。青春期发育,女生比男生早2年左右。由于地处山区,生活条件较差,青少年青春发育期形态指标平均数,明显低于全省。同年,抽样调查城乡中、小学教室、课桌椅,2359名学生使用1247张桌椅,仅6名学生的桌椅符合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比例标准。
  第四章 妇幼保健
  1953年2月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助产士3人、妇幼保健员2人,站址在天主教堂。1955年前后附设于青田县卫生院。1972年与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并,1978年分开。1983年增至9人,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3组。1986年改称青田县妇女儿童保健所,增设宣传科、门诊部,有医师2人,医士1人,助产士9人。1980年在东门滩建成楼房一座,1377平方米。
  第一节 新法接生
  民间沿用旧法接生,产妇、婴儿死于产褥热、破伤风不计其数。民国18年(1929)县立医院创建,助产士1人,产前检查、新法接生仍寥寥无几。
  民国29年,新法接生96人,产前检查81人,产后访视223人次;32年新法接生75人,产前检查114人,产后访视195人次;35年,新法接生73人;旧法接生4840人,产妇死亡19人。
  1951年8月,县卫生院有助产士2人,12月,开始改造“土产婆”培训接生员。1952年9月,培训妇幼保健员6名。1958年,培训脱产助产员56,人,1959年有妇幼保健医师1人,助产士21人,妇幼保健员41人,接生员450人。组成县、区、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
  “文化大革命”期间,旧法接生回升,新生儿破伤风增多。1977年,破伤风死亡率6.06%,为全省第三。1978年,整顿、复训接生员,普及新法接生。1979年,获省卫生厅颁发普及新法接生合格证。
  新法接生情况
  1977~1979年分娩情况1981年,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以乡卫生院为单位,登记孕妇,专案管理。1984年制定乡卫生院妇产科各项常规制度和孕产妇系统保健质量指标,建立高危孕妇专案登记簿,疑难病症转诊三联单,产后访视和孕产妇联管通知单,充实孕管内容,提高孕管质量,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下降。
  1984年省卫生厅组织产科质量大检查,海口乡卫生院被评为省优胜单位。
  第二节 妇女病防治
  1955年1月,鹤城镇女干部与女职工卫生费统一管理,制发月经带和消毒草纸。1958年,劳动妇女实行“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按照国务院规定,对女干部女职工实行产假、产前、产后及哺乳期照顾。
  1978年,免费治疗子宫脱垂和尿瘘病人。全县有尿瘘妇女31人,手术治疗27人;子宫脱垂患者212人,治疗178人,其中手术治疗30人。
  1981年,普查鹤城镇、温溪镇等13个乡镇妇女病,受查妇女6290人,查出患者进行治疗。同年,鹤城镇建立隔年普查制度,三次普查4483人,患病3133人,其中子宫颈糜烂约占77%。发现宫颈原位癌2例。对338名宫颈重度糜烂者作电熨手术,效果良好。1987年普查鹤城镇妇女1448人,患病756人,患病率52.2%。
  第三节 儿童保健
  1963年“六一”儿童节 ,鹤城镇120名7岁以下儿童检查体格。召开母亲会议、宣传育儿知识。
  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1979年,组织8个体格检查组,80多名医务人员,检查1949名7岁以下儿童体格,给99011名儿童免费驱蛔。1980年鹤城镇开展儿童系统保健,出生42天建卡,头年体检4次,次年、第三年各体检2次,建卡207人。1985年,区及25个重点乡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建卡969人。
  1986年检测鹤城镇373名儿童头发锌、铜含量。铜含量基本正常,锌含量偏低,处正常范围(110PPM)的14人,占3.7%,平均54PPM,最高388PPM,最低12PPM。缺锌儿童普遍厌食、消瘦。采用补锌强化营养饮料,481名儿童补锌3月,胃口好转,体重增加。次年检测217名儿童头发锌含量,平均含量69.05PPM。
  1987年,体检儿童1835人,身高体重超过标准的273人,占受检儿童的14.88%,血色素在11克以上的75人,占受检儿童的4.09%。
  第五章 医药药政
  1960年5月,成立青田县医药公司,统一经营中西药业务。1980年成立医药管理局,1984年3月,医药管理局与医药公司合并,称青田县医药公司。
  第一节 中草药
  地产药材
  地产中药材134种,其中植物类118种,动物类15种,其他1种。以银花、山栀、天冬、前胡、粉葛、青皮、山楂、忍冬藤、川楝子为大宗。
  野生资源93种:
  根茎类 35种:半夏、丹参、〓附子、天冬、白芨、前胡、南沙参、白前、黄精、百部、威灵仙、生姜、石菖蒲、土牛膝、山海螺、白茅根、独活、茜草、首乌、防己、木防己、百合、大蓟根、玉竹、土茯苓、薤白、黄药脂、射干、七叶一枝花、三叶青、龙胆草、天南星、白药脂、棉萆解、粉萆解。
  果实类 8种:覆盆子、山栀、苍耳子、急性子、车前子、金樱子、山楂、路路通。
  全草类 28种:谷精草、车前草、鹿含草、伸筋草、马鞭草、凤尾草、鱼腥草、篇蓄、鹅不食草、紫花地丁、棉茵陈、墨旱莲,石苇、平地木、落得打、马齿苋、半枝莲、半边莲、垂盆草、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草茵陈、海金沙草、淫羊藿、透骨草、沙氏鹿茸草、辣要、仙鹤草。花叶类 5种:闹羊花、野菊花、夏枯草花、淡竹叶、功劳叶。
  藤木类 5种:钩藤、忍冬藤、夜交藤、海丰藤、功劳木。
  皮壳类 1种:海桐皮。
  动物类 11种:蜈蚣、蕲蛇、乌梢蛇、青龙衣、海螵蛸、龟版、鳖甲、山甲、望月砂、夜明砂、小蜂房。
  家种家养资源41种:
  根茎类 7种:白术、白芍、桔梗、粉葛、元胡、商陆、干姜。
  果实类 17种:米仁、大麦芽、谷芽、枳壳、木瓜,冬瓜子、莱菔子、刀豆壳、刀豆子、女贞子、桑椹子、桃仁、青皮、川楝子、蔓荆子、苦杏仁、吴萸。
  花叶类 6种:银花、芙蓉花、凤仙花、枇杷叶、冬桑叶、芙蓉叶。
  皮壳类 5种:桑白皮、丹皮、厚朴、杜仲、冬瓜皮。
  藤木类 1种:桑枝。
  菌藻类 1种:银耳。
  动物类 4种:鸡内金、地鳖虫、蜂蜜、蜂蜡。
  生产加工
  中药材生产以捕捉、采集野生动植物为主。家种药材多个体分散种植,产量低。
  1950年以后,县供销社在基层社设立收购站,兼营药材收购、指导中药材生产。1960年5月,县医药公司成立,确定专人负责中药材生产、收购。60年代开始,指导农民种植的药材有银花、吴萸、厚朴、茯苓、黄精、山栀、木瓜、蔓荆子、半夏、龙胆草、桔梗、首乌、牛膝、白芍、白术、泽泻16种。医药公司在城南乡佛顶山种植泽泻40亩。1970年以后,章村、万山、温溪等区镇发展红花、银花、厚朴、川楝子、桔梗、米仁生产。最高年产量:红花1000余市斤、银花3000余市斤。1983~1985年,丽水地区医药公司拨给青田扶植中药材生产款3326元。
  中药材加工按丸、丹、膏、散制作方法炮制,称“雷公炮制法”。传统方式在中药店(堂)后场加工。手工切制片子,精工细作,规格多样,色泽鲜艳。鹤城镇三德、民生、同德、允仁药店均以零售为主,兼管批发。好片子零售,边角料制丸、散。
  1963年,县医药公司设中药饮片加工场,职工4人,机械加工品种30多个,年产值近3万元。1984年,增至10人,加工饮片152个品种,4万多公斤,年产值16万余元。1987年,职工12人,有切药机、粉碎机等加工机械,加工114个品种,4.16万公斤。年产值18.78万元。
  第二节 药品经营
  经营年代较久、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回春堂、长春堂、三德堂、民生堂、允仁堂、同德堂诸家。民国28年(1939)中药店76家,其中鹤城镇18家,农村58家。或聘请医生坐堂开方治病,或自己行医,世代相传。日诊数人,间或出诊。天德堂以治麻疹见长,长春堂擅长外科。
  药店重药材质量,挑拣、浸润、切轧,各承家技。三德堂、民生堂、允仁堂、同德堂自制丸、散名闻乡里,远销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等县。有的药店可以赊销,端午、中秋、年关付清。抓药谨慎细心,先煎后煎写于小纸包上。复核后堆叠捆扎以便顾客检查,严防错乱。贵重药材则以专印纸包装。
  民国19年以后,“鹤城”、“开明”、“王尧夫”3家西药店相继开业。“鹤城”掌柜系博士衔,“王尧夫”以眼科见长。各以治疗为主,兼营药品。一些中药店也设西药专柜。
  1952年,三德、天生、民生、同德、回春(荣)、回春(旭)6家中药店联合开设“和平药店”,地址在大街,下设两间分店。1956年3月转公私合营,改名鹤城镇国新药商店。1970年以后,在后街建店房500平方米,1975年12月搬入。1978年改为县医药公司门市部,职工19人。经营中西成药、配方、医疗器械及滋补、保健药品1000余种。1971年营业额9万元,1985年34.5万元。
  1979年5月,在上店街开设中西草药店,1981年改为医药商店,经营中西成药、滋补保健药品及配方零售业务。1984年8月,成立医药贸易公司及门市部(1987年后改为医药经营部),同月3日,温溪医药商店开业。1985年2月,开设城东医药商店。
  1950年,成立药业同业公会,加强药材收购管理。县供销合作社在基层社收购中药材、销售中西药。1960年5月中药材收购、批发业务由县医药公司管理,委托各区供销社、分社收购站收购。1978年,收购品种98个,1336公担,金额7.2万元。1984年县医药公司先后与各区中药材个体户订立中药材购销合同。1987年收购品种64个,200公担,金额3万元。
  中药材与中成药经营 中药材从丽水地区医药采购供应站进货,销售分调拨、批发和零售。收购的中药材,上调县土产站统一销售。按计划上调外,调拨有关省、市、县等医药单位。1958年11月,县土产站设立中药材营业部,经营中药材、中成药批发。1985年,经营中药材488种,其中根茎类149种,果实类84种,全草类46种,花叶类30种,皮壳类25种,藤木类16种,菌藻类5种,矿石类35种,动物类30种,其他26种,进口42种;经营中成药247种,其中丸类91种,片散酒胶类99种,冲剂糖浆57种。
  西药与医疗器械经营 1954年县供销社开始经营西药批发业务。1956年划归县百货公司兼营。1960年5月,西药与医疗器械业务移交县医药公司,销售额48.3万元。1985年销售额301.3万元,经营1014个品种,其中片丸剂421种,粉散剂48种,水油膏糖浆剂177种,注射剂149种,麻醉药品9种,医疗器械210种。
  第三节 药政管理
  清宣统年间(1909~1911),严禁种、吸鸦片。民国24年(1935)县政府颁布严禁烈性毒品条例及禁烟法,限期肃清。37年5月,发现与瑞安县交界处有人种植大烟苗(罂粟),县政府派警勘查搜铲。
  1972年12月,鹤城镇制药厂开始生产黄胆灵、肝康复、岩柏合剂,垂盆草合剂。1978年12月,因设备、技术欠佳,审批手续不全,令其停产。1983年中央决定淘汰127种西药,本县即清理封存,然后销毁。
  1980年前后,良川乡外黄、上黄、岭头3村,59人种植、贩卖假红参,至1984年下半年,制售假药蔓延至7乡、46村、686人,贩卖假红参、假东洋、假天麻、假三七5000多公斤。1985年县人民政府派员前往良川、海口、东江、海溪、季宅、舒桥、王岙7乡调查处理,销毁假参1000多公斤,铲除制作假参的商陆15亩,逮捕法办11人,罚款411人,计80250元。
  1984年下半年成立县药品监督检验所。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