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编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363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编 军事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17
页码: 524-540
摘要: 本编记述了青田县军事方面的情况,包含了兵役、军队、军事设施、民兵、战事。
关键词: 青田县 军事 概况

内容

第一章 兵役
  第一节 征兵制
  宋至民初,实行募兵制。民国17年(1928)7月31日,奉省政府令,停止募兵。
  民国22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25年3月1日,青田开始征兵。规定“三丁抽一,四丁抽二”。征兵事宜由县政府民政科办理。全县设立7个征集区,至11月,征集新兵275名。26年,改归县公安局第一课办理。27年8月1日,县政府设兵役科。33年,撤销兵役科,国民兵团增设征募股。
  民国27年1月,青田县征兵办法规定:1.凡年龄在1835岁的壮丁,均有服常备兵、补充兵、志愿兵之义务;2。以抽签法定兵;3.凡抽定之壮丁,如有反抗,由警卫班将本人或家属解县政府依法惩处。
  同年11月,浙江省政府颁布《浙江省战时纳金缓役暂行办法》,凡适龄壮丁,愿纳代役金国币200元,可缓服兵役1年。次年6月作了修正:凡请求纳金缓役者应缴的缓役金额,依其财产情况核定:财产总值1万元以下的缴200元,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缴400元,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缴600元,5万元以上的缴1000元。
  民国27年6月至28年3月,县常备队拨兵26次,1394人,其中因病弱等原因被接兵单位退回140人。28年,全县有甲级壮丁28546人,乙级壮丁23356人,合计51902人。
  实行征兵制初期,入营壮丁戴红花、看演出,每名发钱100元,火柴3盒;发给军人家属优待费,慰问出征军人家属;创办征属工厂;抚恤、救济伤亡军人家属。以后因兵额增加,征召困难,乡、保长常借征兵之名,敲榨勒索,抓丁抵数。有钱人通过贿赂,雇人顶替。拨送接兵部队时,三五名壮丁用绳索缚成一串,武装押解,形同囚犯。五三九团政治指导员潘屏在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报告中指出:“补训处抽征壮丁皆未遵照征兵手续,有势利者即有数子可不当兵,贫寒之家虽独子亦被征调,而中途欺骗小贩,田野强拉农夫者不知凡几,而人名不符者比比皆是。入营后终日严加警戒,期免潜逃,从未加以训练。且待遇酷苛,新兵入伍思念家乡,潜逃心切,待拨交各团后,每一新兵其原属师管区或补训处又扣其给养费10元、8元以至10余元者不等。而新兵数月不得分文,是以应需之鞋袜无钱购置,得病亦无法医治,由是新兵体质瘦弱,精神萎靡,而病号约占70%强。故目前各连死亡之众,潜逃之多是其根本不良所致也。”
  民国35年,空军特务旅在青田招兵59名,国府警卫总队招30名。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与义务兵役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志愿兵役制。1950~1953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全县有919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其中343名光荣入伍。1954年征集新兵496名,其中父母送子参军235人,妻子送丈夫参军29人,兄弟争着参军11人。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首次征义务兵490人。
  1959年1月以后,征兵工作由县人民武装部负责。每年征兵时,成立县征兵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办公室,开展征兵工作。
  1955~1987年,全县征兵33次,共征集10481名适龄青年入伍,其中飞行员4人。入伍青年中,有中共党员50人,共青团员2579人。
  1956年7月1日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行预备役登记。至1987年,全县共有复退军人7195人,应服预备役3013人,其中技术兵1278人。
  第二章 军队
  第一节 驻军
  清代驻军
  清顺治五年(1648),始设防汛官兵,由处协派弁兵更换防汛。
  康熙四十九年(1710),处州改协为镇,设总兵1员,辖中、左、右3营。中营管辖青田、缙云、景宁3县,设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马步兵287名、战兵479名、守兵1865名。每年,中营分千总或把总1员领兵驻防青田,后又改设驻防青田汛专城把总1员,分驻大洋汛外委1员。康熙五十二年(1713),驻防青田千总1员,一年一换。青田汛兵71名,黄坛汛兵32名,上岸汛兵5名,南田汛兵26名,芝溪汛兵5名。后分设22汛。
  同治五年(1866),青田设战兵20名,守兵100名。次年奉命裁减,存战兵15名,守兵37名。
  光绪二十八年(1902),青田驻军为1哨,兵100左右,大多是湖南人。
  民国时期驻军
  19年(1930),省防军1个连驻青田。
  24年9月陆军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率部由赣入浙,分驻丽水、青田等7县。
  32年,陆军,暂编三十三师师部驻临海,其下属部队驻青田。
  32~33年,浙江省保安第四团、第三团第三大队、第五团第一大队,驻王宅、南田、海口、忠义、油竹等乡。33年,闽浙赣三区指挥部搜索队驻青田。
  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第六团第十二连137人驻青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军
  1950年,温州第五军分区独立三营、独立四营驻青田剿匪。
  1962年2月,温州、台州军分区,二十军和东海舰队海军陆战队部分高炮部队组成高炮群,驻鹤城镇四周山上,群部驻西门山红楼,1964年10月10日撤离。
  1967~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6299部队1个营驻县城“支左”,浙江省军区6517部队1个营驻船寮“支左”。南京军区351部队一个排驻石臼村守临时油库,已撤离。
  第二节 地方武装
  元明清地方武装
  元代,设县尉司、巡检司、捕盗司,配备巡军弓手,掌管巡逻,捕获。
  明洪武五年(1372)设沐溪司(今景宁畲族自治县内)巡检1员,隆庆间(1567~1572)以“地僻无事”裁撤。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谈洋、黄坦(今文成县境)巡检司,各有弓兵30名。明正统五年(1440)青田知县吴安以地域辽僻,鞭长莫及,奏设庐山司(今景宁畲族自治县内)巡检1员,至嘉靖十年(1531)裁撤。
  明代设民兵300名,专守县城。
  清初设民兵360名,康熙年间(1662~1722)裁为240名,训练步战。光绪元年(1875),实存民兵120名,其中守城52名,分防各塘汛68名。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保卫团 民国17年6月成立。县设总团,县长为总团长,官佐10人,团丁109人,枪8支。各区设区团,每乡镇为1甲,每阊为1牌。19年9月,十一都、十二都各乡自卫队合组为联队,队部设在小源。20年9月30日,全县组成村、里保卫团22个。21年6月,统编为基干队160名,区团下设联合甲,第一区10甲,第二区6甲,第三、四区各4甲。24年4月,保卫团总部下设基干队60人,训练队200人,1个独立分队,人数不详。
  国民抗敌自卫团 民国26年8月2日成立,县设司令部,县长任司令。下辖3个中队、2个独立分队,共有官兵488人。一中队驻阜山、吴岸、油竹;二中队驻鳌里、黄坦、南田;三中队驻祯旺、洪府前。28年,县司令部改为县政府军事科。
  社会军事训练总队 民国27年9月成立,县长兼任总队长。下设常备中队,4个区队,官兵173人。28年7月1日起,改属县兵役科。
  国民兵团 民国28年12月1日成立,县长兼任团长。下辖由抗敌自卫团下属部队改编成的自卫队2个中队1个独立分队,官佐13名,士兵299名,装备步枪181支,木壳枪1支。12月底,挑选壮丁363名,编成3个中队。第一中队驻四外、方山、山口;第二中队驻阜山;第三中队驻城区、白岩、鳌里、雅梅。29年又扩充1个常备中队,4个后备中队。同年9月1日,4个后备中队缩编为2个后备中队,30年5~6月,先后裁撤1个常备中队与1个后备中队。34年7月底,奉令撤销县国民兵团所属后备中队。35年1月,自卫第一中队改编为自卫独立分队。10月底又改编为保安警察队,隶属省民政厅。
  常备自卫队 民国36年9月成立。5个分队,队丁100人。10月,组成46个分队,498个保队。4906个甲班。
  青田县自卫总队 民国37年8月20日,常备自卫队改编为民众自卫总队,县长兼任总队长。夏守素为总队副。下辖3个常备中队和1个独立分队。
  人民武装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田县大队 1949年9月,以原中共青田县委警卫队为基础,建立青田县大队,2个连,300余人;水南、温溪、北山、海口、万山5个区建立区中队。1950年10月,县大队2个连和区中队部分人员组成的1个连,改编 为温州第五军分区独立三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田县人民武装部 1950年10月成立(简称人武部)。设政工、组织动员、作训3科。1954年11月改设县兵役局,1959年1月,兵役局撤销,仍称县人武部。1960年,建立区、公社两级人武部。1987年1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青田县人民武装部划归地方建制,改称青田县人民武装部。全县有区、镇级人武部9个,乡镇级人武部52个,干部共86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大垟山武工队 1963年建立,营级建制,下辖2个分队,20余人,驻良川乡内冯、外冯。1968年,调往缙云县。
  青田县中队 前身是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1983年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青田县中队,简称青田县中队。
  第三章 军事设施
  校场 又名演武场,在东门外竹秀圩。始建年代无考。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县洪儒奉命按旧址辟场,南北长74步(约118米),东西
  阔60步(约96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校场西头,有演武亭3间,亭左设旗纛台。每年霜降前一日,在校场举行演武典礼。
  城墙 明代,屡遭倭寇侵掠。
  嘉靖三十五年(1556)群请筑城守御,知县李楷,县丞熊缨征集民众,用花岗岩块石建成,城高2.8丈,厚2丈。设垛724个,炮台4座。初开4门:东为龙津门,南为清溪门,西为锦屏门,北为丹山门。上建城楼。后续开西北赵山门及行春、石柱、中坊、大埠(又名通津)4处沿江水门。嘉靖三十年,因东北山高于城,不利防守,改筑龙津、丹山二门。后因水患,屡坍屡修。民国2(1913)新开登瀛门(新码道)。22年,修筑丽青温公路时,拆去西门及部分城墙,1952年以后,除沿江城墙外,陆续拆除。
  烟墩 古时沿瓯江北岸,每隔十多里的高山尖上,建有石砌方台,内储青柴草,紧急时发烟传递情报,船寮后山等处尚存遗迹。
  碉堡 民国26年5月,在南田。黄坦、大岭阜各建碉堡4座,海口、小源、章村、高市各建2座,祯旺建3座,鳌里、县后山、石溪和湖边后山各建1座,共计27座。石溪与湖边后山两处碉堡,至今尚在。
  野战工事 民国28年1月,征集民工12876工、军工129工,在石溪附近修筑野战工事,4月26日完成,构筑有盖重机枪掩体24座。同年10月,在沙埠、魁市、石溪、海口等处构筑重机枪掩蔽部107座,轻机枪掩体203座。
  防空洞 民国。29年(1940),在县政府、中心小学、西门外3处后山挖防空壕30条、防空洞120个,设避难指路牌40块。
  防空监视哨 民国30年,设南田、岭根、城区3个防空监视哨。32年又增设海口防空监视哨。哨兵由县征集的壮丁调充。举办过哨兵训练班6期。民国35年3月,除城区防空监视哨保留外,其他裁撤。次年10月城区防空监视哨撤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大垟山和潘山防空监视哨。1960年9月,万山、温溪、北山3个公社建立7个防空监视哨。1963年6月19日、21日,潘山民兵防空监视哨发现敌机1架,立即报告,受到南京军区的奖励。
  1967~1970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空工事339.2平方米。1969~1971年,建防空洞2520平方米。
  第四章 民兵
  第一节 组建
  1946年,中共永青区委在温溪、呈山、大双坑、下贵、孙坑一带建立民兵组织。
  195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民兵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至1957年,有基干民兵6849人,编成178个民兵连,613个民兵排。
  1958年9月,中共青田县委发出“迅速完成全民武装编组工作的紧急通知”11月8日,成立青田县民兵师,共10个团,116400人。1960年,通过组织整顿,共有民兵9664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7%。是年取消民兵师番号。
  1971年9月27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县组织武装民兵独立团的命令,组成青田县武装民兵独立团。1973年10月,武装民兵独立团进行组织调整,全县共建武装连54个,武装民兵5604人,其中女民兵613人。1974年7月24日,成立“青田县民兵指挥部”1975年4月撤销。1980年,全县民兵99577人,编为13个营,627个连,2586个排。
  1987年,全县民兵60421人,其中基干民兵6071人,女民兵279人,复退军人1492人。
  第二节 训练
  民兵组建初期,军事训练限于中队长以上干部,每年冬季,各乡组织武器使用、保管、实弹射击等军事训练3~4天。
  1958年8~11月,广泛开展民兵训练,参训14161人,其中女民兵700人。2724人参加实弹射击,成绩优秀1229人,良好779人。
  1960年,公社、镇设立人民武装部,配专职干部,加强民兵军事训练。
  1964年,先后集训558个大队的民兵干部1404人。战备训练7875人,其中干部1724人。训练步、机枪手6044名,卫生员28名,军械员15名。
  1971年8月13日,温溪公社武装民兵连125人,进行野营拉练,历时16小时,行程90公里。
  1973年12月12~20日,县人武部抽调20个民兵武装连的爆破班,共49人,举行民兵反坦克骨干训练。
  1979年,集训民兵骨干958人,普训武装基干连52个,参训民兵6836人。选送高机、通讯、四〇火箭筒骨干31名,参加丽水军分区举办的集训队专业培训。
  1980年,普训武装基干连79个,武装民兵7357人,培训干部407人。训练内容:兵器常识、山地射击、单兵战术、投弹爆破、地雷战等项目。
  1981~1985年,共训练民兵8369人,1986~1987年,每年训练283人,训练高中学生230人。初步实现民兵训练基地化、基地训练专业化、专业训练规范化的要求。
  第三节 活动
  1960年2月~1973年9月,召开民兵代表会议5次,出席代表1545人(缺第三次代表数)。
  1962年,518名民兵组成43个“除兽保秋”打猎队,打死、捕捉野猪等野兽502头。
  1965年9月,举行民兵比武选拔赛。鹤城镇工兵班参加浙江省民兵大比武活动。
  1976年7月,为纪念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10周年,组织男女民兵60人,举行横渡瓯江游泳活动。
  1978年6月,举行全县民兵军事大比武大会,有128人参加,进行射击、刺杀、投弹、战术爆破等项比赛。31人获奖。9月25日,11名民兵代表参加浙江省第二次民兵代表大会。
  1980年3月,县人武部抽调1名通讯参谋、8名民兵报话员,参加县林业局组织的飞机播种通讯联络工作。
  第五章 战事
  第一节 明清战事
  抗倭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月,倭寇数百人突犯县境,从小峙渡至沙埠,烧杀抢劫。不久再次来犯,百户张澄被杀,兵、民被杀害与溺死2000人。倭寇大掠而去。
  嘉靖三十五年正月,倭寇再次窜扰县境。
  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倭寇自永嘉侵入青田,包围县城,以东门外儒学及居民房屋为据点,到各都抢掠,烧毁民房5000余间,杀死男女老幼3000余人,掳去男女1000余人,劫去大量财物。倭寇昼夜攻打龙津、丹山二门,造楼车、布云梯,攻城七昼夜。县丞熊缨以大义激励士民,奋起战斗,留大琳等14人战死。民兵杜定等射杀寇10余人,叶仁锡等偷营火烧贼巢,杀死杀伤倭寇200余人。倭寇计穷胆落,劫运20余船物资弃营逃走。
  耿精忠叛军扰境
  清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四月十三日叛军攻陷处州府城,五月廿九日起,围攻青田县城七昼夜,破城。温镇总兵祖弘勋投降叛军,分兵屯驻青田。
  次年春,总兵李荣、陈世凯收复处州府城。耿军都尉连登云、徐尚朝、王自福分据杨梅岗、石帆、石塘等处。都统马将军喇台吉察率大军屯驻郡城,战斗年余,至康熙十五年八月,攻破石帆、石塘,荡平叛军,收复青田。
  太平军攻占青田
  清咸丰八年(1858),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挺进浙江。三月,遣部将石镇吉攻占处州府城,知府郑篪退守石帆。四月,太平军攻打青田,在石帆、海口等地受阻。五月初八,温处道观察俞树风领兵数千在石帆堵截,被太平军击败,把总李钦彬被击毙。六月一日,俞树风再次进兵石帆,十三日,石部退走。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金钱会首领赵起引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花旗”部队攻据海溪。
  清同治元年(1862)正月十四日,把总黄廷扬率汛兵和民团在海溪与太平军鏖战,被太平军击败。十八日,太平军攻下海口,次日,数万人大部队东下,二十日中午攻据青田县城。继而分兵于正月廿九日经天长岭抵温州,另一支由白老三带领过白沙岭攻瑞安。在青田的太平军二月初三起,分别到二都方山、三都大岭阜(今阜山乡)、四都大田等地活动。三月十四日,太平军与各都乡团激战于水南。另一支太平军占据十二都良川。
  由于天京(今南京)吃紧,李世贤奉命救援。五月间,太平军从浙江各地北撤。五月十二日,太平军从县城撤退,十六日,全部撤离县境。
  太平军从攻打石帆至全部撤离,历时4年,占据县城113天。
  第二节 红军斗争
  浙南红军游击队武装斗争
  民国18年(1929)8月,邹耕山以潘山为中心组织苏维埃农民赤卫队。11月19日,雷高升、李振声在永嘉西内区组织红军游击队,在温溪、吴坑、潘山、塘坑和青田黄洋、峰山等地活动。紧接着,李振声又在青田旦头山组织红军。同月下旬,张学东在塘坑、黄山、下贵、呈山等地组织500余农民暴动。次年2月,张学东在青田万山组织红军。
  19年3月9日,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在永(嘉)仙(居)边界黄皮寺成立。18日,总指挥胡公冕率部(包括青田季正奎带领的红军游击队)200余人,攻打处州。23日,撤至青田海溪。24日,击退进犯海溪的省防军一连甘清池部,击毙官兵24人。
  4月22日,张学东、王卓夫、项侠等率领红军游击队800余人,分三路攻打青田县城,由于张部中途受阻,未能按计划到达指定地点,攻城未成。4月27日,王国桢带领红军游击队一个排,在大岭阜(今阜山乡)击败省防军一个连及民团400余人。
  红十三军一团武装斗争
  民国19年(1930)5月11日,在永嘉枫林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简称红十三军一团),军长胡公冕、团长雷高升。
  5月15日,胡公冕、雷高升、张学东率部攻打平阳,途经青田平桥,击省防军保安队一个连。24日,攻下平阳县城。8月31日,攻进缙云县城。
  10月9日,雷高升率部在青田峰山会同张学东补充营,共1000余人,部署第二次攻打平阳。17日,在白岩遭省防军及青田民团的围攻,27名红军战士牺牲。
  民国20年1月,张学东在万山乌泥塘龙须坑被捕。由于军长胡公冕赴沪,雷高升、张学东等领导人先后被国民党杀害,红十三军一团武装斗争转入秘密活动。
  第三节 抗日战斗
  日军侵犯青田暴行
  抗日战争时期,口本侵略军三次侵犯青田。民国31年7月7日日军板垣师团一部,由丽水分两路侵犯青田:一路沿公路直窜船寮;另一路翻山,窜海溪至船寮。两股会合后于9日19时窜入县城,次日窜往温州。28日回窜青田。在东门外抓绑城镇居民陈银美,迫令带路,陈坚决拒绝,日军用刺刀猛戳,随后将其丢入新码道城下,并推城石压击。8月23日日军窜离县境,第一次侵犯历时48天。洗劫21个乡镇,受害918户,烧毁房子,4628间,杀害群众414人,奸淫妇女334人,掳去妇女5人、壮丁214人,劫掠耕牛171头、猪669头、羊1289头、鸡8222只、稻谷21万市斤、麦子9.6万市斤、黄豆580市斤。抢去民船341只,用以劫运钼矿砂、粮食等物。
  民国33年9月2日,日军500余人由丽水再犯县境,4日增兵千余,下午一时窜占县城。12日日军千余上窜丽水。
  民国34年2月2,7日,日军200余人由温州侵犯县境,其后续部队及日军便衣队50余人突袭港头乡。
  民国28年8月9日至33年6月29日日机40余架次,在鹤城镇、温溪、沙埠、石溪、海口、海溪等地共投炸弹、烧夷,弹76枚,炸死群众38人,炸伤34人,炸毁房子427间、民船6只。
  六上乡民首举杀敌
  民国31年7月底,日军洗劫六上乡各村庄,乡民义愤填膺,自发奋起抗击。古稀老人叶瑞三持矛号召:因抗敌致死的人,其子女由我负责养到十六岁。王永思、王兰舫、叶春、叶树人等乡民首倡杀敌,大路村青年手持刀矛、步枪、鸟枪,肩荷土炮参战。
  8月2日黎明获悉:日军50余人,循石井山路,潜入六上乡,进犯下项、前坑垟、叶庄。乡民分三路,据险埋伏,隐蔽待敌。一面嘱咐后备人员,待枪声一响,鸣锣呐喊助威。
  时近中午,一队日军,夹杂着伪军、挑夫,向下项鱼贯而来。六上乡民待日军全部进入火力网,突然下令开枪,一时枪、炮齐发,锣声杀声震天,打得日军懵头转向,慌忙用机枪疯狂扫射。大路村民集中火力,三面夹击,冒着弹雨,迅速靠拢,敌向后山溃退。大路村民奋勇冲杀,62岁木匠项沛厚,用大刀砍死日军1人。附近村庄群众手持柴刀斧头参战,一举歼敌15人,缴获步枪2支、钢盔2顶、乡民牺牲3人,受伤7人。
  次日拂晓,日军调集270余人,抄袭大路、叶庄,乡民再次与敌激战,终因敌众我寡、武器过劣,乃向村前山地撤退。日军侵占村庄后,四面放火:叶庄、大路、洪庵、凉泉、下项、石井、前坑垟、坑圩等8村329户房屋被烧毁。乡民抗敌决心愈坚。石溪乡民77人各持刀枪,奔往六上乡与石溪乡交界的三茅岭,防御日军窜犯。
  8月15日,八区专员张宝琛致函表彰:“此次贵县六上乡民众,激于敌寇之蹂躏,起作英勇之斗争..诚足令人奋起欣舞。溯自抗战军兴,将阅六载,各地虽不乏可歌可泣之抗敌史迹,而民众能自动起来武装歼敌者,殊不多觏。兹贵县民众竟以土炮、鸟枪、刀矛之原始武器,与彼坚甲利兵相对垒,且能击溃敌寇,伤毙三四十人之多,承戚(按:即戚继光)将军之荡倭声威,开吾浙民众抗敌之光荣史页,为国争光,为民族吐气。此固青田民众抗敌情绪高涨之伟大表现”。
  嗣后,浙江省民政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明令将六上乡改名为尚义乡、忠义乡,以示嘉勉。
  石芝乡民抗击日军
  民国31年8月11日下午3时,日军在石芝乡(今为芝溪乡)丘边园一带搜掠物资,有2名军官闯入洋肚村季仲容家中。铁匠陈阿雄,迅即召集村人持矛隐伏屋外,乘其不备,突然袭击,日军官望月帮治中矛受伤,向后山逃窜,被村民余德木、陈鹤鹏、廖柏松等用柴刀砍死;另一名日军官夫野健一郎,身躯壮大,陈阿雄用长矛刺杀,敌取门叉顽抗,相持约三分钟,村民梅振升、洪长升先后赶到,用扁担向敌头部击去,敌用门叉挡住,陈阿雄乘势用长矛猛刺,敌左腹受伤后即向溪头逃窜,被林云选、金振连等追及击毙。
  次日,日军进行报复,烧毁朱店前等19村民房457家,杀害乡民38人。
  富川乡民抗日护矿
  民国31年7月30日,日军在富川乡石平川抢装钼矿砂150袋,拟于次日外运。村民周玉青、王国光等奋起抗敌,夺回矿砂20余袋。中共万山党支部书记潘如楷带领共产党员和青年民兵近30人,深夜将日军待运的钼矿砂全部倒入溪坑,并拆毁采矿机器零件。次日,日军肆行报复,烧毁钼矿区与石平川、底项、万路等村房子,然后溜走。
  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忠烈祠
  自日军侵华以来,青田热血男儿,纷纷上前线奋勇杀敌,或在青田保乡卫土。在全国各地抗日战争中牺牲331人,在青田伤亡445人。为纪念抗日死难烈士,民国27年(1938),在官埠头城楼旁建“七七”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民国30年4~10月,在县政府西面(今公安局内)建忠烈祠5间,占地面积2.386亩,内设烈士牌位。12月25日举行抗日阵亡将士牌位入祠典礼。
  第四节 解放战事
  温溪伏击战
  1947年2月,中共永青中心县委,派干部到万山村组织武工队。经过一个多月军政训练,改编为“浙南游击纵队第十三区队”(简称十三区队)。队长何经直,政委廖义融。十三区队在永嘉青田边界开展游击斗争。
  1948年8月14日十三区队侦悉青田县自卫总队20余人到温溪接运武器弹药,当晚即在温溪码头埋,伏。15日上午9时敌船向码头靠拢。十三区队突然袭击,毙敌4人,击伤2人,活捉分队长蒋旭春等1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10支,枪榴弹筒10个,子弹2000发。
  黄垟战斗
  1948年秋,浙江省保安旅五团2个营,四团3个营,旅部独立营,以及青田县自卫总队约3000人,分4路包围万山革命根据地。10月10日,十三区队占领有利地形,在民兵配合下,经过十几小时的激烈战斗,击溃敌军一个营一个连,毙敌官兵15人,生俘43人,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5支、子弹数千发、战马2匹、收发报机1台、全省军用地图1套。
  万山歼灭战
  1948年10月10日,浙江省保安旅在黄垟被击败后,浙保四团团长陈祖康奉命率部到黄洋、峰山、石平川、万山、底项、平山等地报复扫荡,11月17日放火烧村。当30多名敌人从万山纵火后去底项时,十三区队立即兵分3路:队长何经直率2个班,从枫树垟到钱塘头水牛潭背埋伏;季则龙带1个班,从小五台坑到金龙埋伏;政委廖义融带二分队直下岩坑口阻击敌增援部队。底项和金龙的民兵配合区队作战。当敌人从底项放火出来,进入水牛潭背伏击圈时,何经直一枪撂倒敌机枪手,区队猛烈开火,30多名敌人倒下一半,残部向金龙逃命,被季则龙班打死7人,活捉8人,全歼从万山下来放火的敌人。万山岭的敌人听到底项的枪声,派出1个加强排增援,当敌人赶到岩下口时,十三区队二分队突然袭击,40多名敌人全部被歼。
  解放青田
  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后,何经直率领浙南游击纵队二支队一大队到沙埠、金山、坦下、仁塘湾等地包围县城,并占领母猪岩制高点。在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中共党组织通过民主人士包亦珍等敦促,迫使夏守素自卫总队于5月12日下午3时向章旦、阜山方向逃窜。中共青田县委干部陈鸣皆等7人先遣队,于当晚9时进城。
  5月13日上午8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七团一营一连,在团参谋长张真与营教导员田二耕率领下由水路南下进击。在仁川村与浙南游击纵队二支队一中队会师,进军县城。中共青田县委全体人员及警卫队由陈山进城,下午在天地坛会师,宣告青田解放。
  第五节 剿匪
  青田解放初期,全县有土匪29股,4323人。其中较大的有“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丽青缙边区指挥部”总指挥蔡洪登部120余人;“浙闽赣边区人民反共救国军司令部”司令柳志昌部200余人。
  1949年5月,中共青田县委成立武装委员会。发动全县民兵配合部队剿匪,至1953年底,境内土匪全部肃清。
  剿灭夏守素
  1949年5月12日下午3时,夏守素带领青田自卫总队挟制金华师管区副司令陈履旋部下2个连1个警卫排,向阜山方向逃窜。夏股逃向白岩,过双洋岭后,陈部回县城缴械投诚。
  青田解放后,中共青田县委警卫队、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中共文成县委警卫大队在1500多民兵的配合下,进剿夏守素的白岩据点,消灭300余人。夏守素在混乱中逃脱,与家属亲信20余人,躲在万阜石赤岭山洞里。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撤走,中共文成县委警卫大队驻万阜新庄。几天后,夏守素派亲信出洞活动,被民兵抓获,供出夏的所在。文成县委警卫大队与民兵包围山洞,夏守素自杀。先后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130支、短枪21支、冲锋枪4支、手榴弹80枚。
  剿灭蔡洪登股匪
  1949年9月,“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丽青缙边区指挥部”蔡洪登股匪100多人,在王岙被解放军和海口、万山区民兵包围击溃,当场击毙21名,捕获22名,缴获枪19支。蔡单身潜伏于丽、青、边境,1951年冬被丽水军分区捕获。
  剿灭柳志昌股匪
  1950年9月13日,青田县大队和北山区民兵,在北山区茅山,包围击溃柳志昌部,击毙19人,打伤10多人,生俘58人,缴获长短枪40多支,轻机枪1挺。1951年6月28日,柳志昌在北山湖云石柱源被独立营和民兵合围击毙。
  围剿海匪
  1951年7月23日,海匪500余名,从乐清湾偷渡登陆。8月3日,“江浙人民反共突击军”第二十八纵队117人,全部美式装备,直插永嘉经良川乡内外冯、高湖到船寮,火烧船寮区公所,区长王道成等11人被枪杀。温州(第五)军分区和丽水(第七)军分区成立联合剿匪指挥部,温州军分区罗希林副司令员任总指挥。调集部队和民兵,经过一个月的清剿,数次激烈战斗,除7人逃窜外,均被歼灭。军民牺牲20余人。
  附:平息“七星教”叛乱
  1952年5月9日,北山区岭根、万阜、林坑、蒲州4个乡与文成县南田、玉壶2区5个乡以及景宁县渤海区等地“七星教”徒700余人,发动叛乱,袭击乡政府,杀害乡干部。青田、文成、景宁三县组成反道指挥部。青田县由杨进尧副县长任总指挥,人武部副部长潘如楷任副指挥,带领水南、温溪、北山、海口、万山5个区中队,发动北山区民兵,平息叛乱,抓获400余人,其中青田县216人,经教育后释放182人。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