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移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34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移民
分类号: D523.8
页数: 2
页码: 505-506
摘要: 本章记述了青田县在瓯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移民安置工作,共需移民72352人,国家拨给大量移民经费和房屋,进行复建和安置。善后工作中,对新建移民点的房屋进行折价变卖或抵偿被拆房屋价款。
关键词: 青田县 民政 移民

内容

1958年8月,在鹤城镇西门外开工兴建瓯江水力发电站,青田县境内共需移民72352人,拆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舍房屋13.80万平方米,国家仓库19座,1.02万平方米。
  库区和工地内移民,采取就地后靠或分散插社的办法安置。先后移民959户,4602人,拆迁房屋1922.5间,12.9万平方米。其中厂矿、企事业、机关和学校等18个单位的房屋2.4万平方米。国家先后拨给移民经费196.11万元、房屋2.08万平方米,复建移民房屋9万余平方米。其中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等单位0.15万平方米。
  1960年春,在五台山、梅花山、洪山、仁塘湾、峰山、驮寮山等12个山区建立移民点,新建和拆移改建房屋750多间。
  章村区拆掉库区民房346间(115户,550人),在马岭头、龙须洞、包罗厂等5个山头复建移民住屋438间。船寮区仁川大队拆掉移民房屋130间,5370.48平方米,在驮寮山复建房屋12座,72间,4512平方米(其中小学750平方米),国家投资42万元。
  1962年3月,瓯江水力发电站工程下马,城郊区、鹤城镇已迁的619户、3010人,就地安置未动,其他各地绝大多数移民户均先后迁回原居住地。
  1962年7月,将各山区移民点新建房屋折价变卖或抵偿被拆房屋价款。章村区马岭头、包罗厂两处共复建移民房屋63间,按质分为4等(等差50元),每间折价150~300元。船寮区仁川大队,房屋被拆的41户移民户,有22户87人搬到驮寮山安家,19户不愿上山居住的,给予拆建房补偿2.12万元,让其在仁川重建。梅花山、龙须洞、洪山、仁塘湾等移民点复建的房屋,能卖的全部变卖,卖不了的,交有关单位或生产队管理、维修。1964年,瓯江水力发电站移民安置与善后工作处理结束。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