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农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29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农组织
分类号: D638
页数: 4
页码: 467-470
摘要: 本章记述了青田县在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工会发展历程。
关键词: 青田县 群众团体 工农组织

内容

第一节 工会
  民国18年(1929)8月,国民政府公布《工会法》,11月起施行。19年,青田县总工会成立。20年,木排业职业工会成立。21年,船员工会成立。22年,木球、采石业职业工会成立。24年,成衣、细木、泥水、木匠业职业工会成立。25年,图书石、理发业职业工会成立。28年,挑夫业职业工会成立。32年,经调整合并,全县有职业工会9个,会员1638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又成立竹筏与篾业职业工会,细木业并人木匠业职业工会。据38年统计,全县有职业工会10个,会员1976人。
  民国24年9月,旅瓯(温州)的龙泉、景宁、庆元等县木商公所,擅自将青田放运木排工资减少30%。木排业职业工会立即研究对策,组织罢工。县政府惊恐不安,急速开会调解,结果木排业工人获得“维持原价”的胜利。
  民国37年4月,木球业职业工会为改选理事发生纠纷。12月7日,县政府会同县参议会及有关人士进行调处。由于县政府处理不当,木球业工会内部矛盾加剧,发生斗殴事件,直至38年3月纠纷仍未妥善解决。
  1949年5月,旧工会解体,建立新的工人组织。15日成立码头工会,6~7月,成立木球、木排工会。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公布,8月,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是年,成立城区教育工会和船工、成衣、店员、邮电等工会。1951年,相继成立建筑、竹匠、木匠、理发、电力、银行等工会,共计会员1120人。1953年10月,县总工会筹委会改称县工会联合会筹委会。1956年12月,成立县教育工会。1957年5月,召开县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立青田县工会联合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1959年5月,县工会联合会改称青田县总工会。1963年,成立文教卫生系统和商业供销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工会组织被迫中止活动。1977年,县总工会恢复工作。此后,基层工会组织相继发展,活动逐步正常。1984~1987年,开展整顿基层组织工作,96个基层工会检查合格。1987年底,全县有县教育工会和矿产工业、国营工业、二轻工业、商业、卫生等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6个,基层工会192个、工会小组680个,会员13648人,基层工会专职干部21名,兼职工会干部1519名。
  县总工会自成立至1985年,先后在鹤城镇召开6次会员代表大会。
  县总工会的主要工作:
  参与社会活动 1949年5月,码头工会成立后,利用夜晚运送军粮,支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工会动员39名工人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邮电、店员等工人捐献2100万元(旧人民币)购买飞机大炮。19541955年,发动职工认购经济建设公债15120元。1986年,成立县职工物价监督站和22个物价监督小组,至1987年,共检查9次、610家次。
  促进生产发展 工会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的工运方针,广泛组织劳动竞赛。1959年,工建交系统3634名职工参加劳动竞赛,占职工总数的80%;提出合理化建议11291条,实现技术革新项目6352项。1950~1959年,评出先进生产者:厂级823人次,县级206人次,省级以上28人次。至1987年,评出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林松标(县蜡石矿工人)和省级职工劳动模范3人。1984~1987年,全县工会组织举行技术表演41次,1161人参加;举办技术讲座160次,听众达8691人次;职工技术协作组织攻破关键项目37项。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 1987年底,全县有99个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发扬民主,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关心职工福利 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工会发动职工开办食堂47个,垦种蔬菜400多亩,建立畜牧场12个。1984年,全县有职工食堂157个、浴室39个、托儿所和幼儿班6个、储金互助会36个。1983~1987年,举办劳保干部培训班23期,受训525人次;有444名职工得以疗养、休养。1984年,成立县女工委员会,关心和保护女工的特殊利益。1987年底,在基层工会中建立劳动保护委员会16个,有劳保检查员80人,有基层女工委员会32个。
  重视职工教育 1951年5月,县总工会开办职工业余学校,设扫除文盲、高小、初中7个班。1955年与县机关学校合并,扩充班级。1961年底,基层职工业余学校有64所,129个班级,学员6295人,入学率占职工总数91.9%。与1949年相比,文盲、半文盲由81%下降到20.8%,高小程度从18%上升到64.6%,初中程度由2%上升到13%,高中程度由0.1%上升到2.35%。“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学校停办。1978年恢复。至1987年底,开设初中、高中、大学辅导等班级以及政治、业务技术等多种专业班与培训班。10年中,共入学12457人次,毕、结业7020人次。三次被评为全省工会先进办学单位。县总工会又以读书会、报告会、各种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法律道德教育。19841985年,有职工读书小组164个,2351人参加;政治轮训合格2800人。
  开展文体活动 1953年,县总工会设文化室,后扩大为工人俱乐部。1961年,全县有23个基层俱乐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87年恢复19个,设有图书室60个。县总工会工人俱乐部设图书、放映等7个活动室和1个羽毛球场。1983年,县工人俱乐部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56、.1984年,举办两次县工人运动会。1984年1月,县总工会在东门竹秀圩兴建五层大楼一座,1987年10月落成开放。12月31日,县工人俱乐部更名为青田县工人文化宫。
  第二节 农会
  民国17年起,青田与永嘉县边境一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秘密组织农民协会32个,开展减租减息、处理佃业纠纷等工作。
  民国20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农会法》。3月,第一区成立阜山乡和城东里农会;第二区成立龚宅、半溪、岩头光、雅梅等村、乡农会;第三区成立叶庄洋、岭后、白岩下、东岗、吴车等村农会;第四区成立北山、大岩下等乡、村农会。其他各地农会也相继成立。6月12日,各农会推派代表在县城开会,成立县农会。区、村两级农会分别归并于各乡农会。
  民国34年,国民政府令组“一乡一农会”,并实施“强制入会、限制退会”的措施。至35年,除方山乡外,其余45乡镇均成立农会。36年全县并为34个乡,实现“一乡一农会”,有会员13548人。
  民国35~38年,山口、方山、四内、四外等乡和接近永嘉边境一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秘密成立村农会53个,开展各项革命活动。
  1949年5月,原各级农会消失,建立新的农民组织。全县各区、乡、村先后成立农民联合会,12月成立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1950年4月,召开县农民代表大会,建立青田县农民协会,以剿匪、减租减息、征粮支前为中心任务。是年,全县有区农民协会5个,会员64人;乡(镇)农民协会16个,会员108人;村农民协会317个,会员30754人,会员总数占农村人口14%。10月起,各级农民协会在中共青田县委领导下,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6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亦称“小四清”(清帐目、清物资、清工分、清现金),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分别建立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和贫农下中农小组,取代农会职能。
  1964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1965年3月15~19日,召开青田县第一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成立青田县贫农下中农协会,选出省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代表58名。公社、生产大队成立贫农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农下中农小组。1978年2月,召开县第二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委员37名,组成贫农下中农协会第二届委员会。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