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4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技艺
分类号: J323
页数: 5
页码: 293-2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石刻工具、工序、技法的情况。
关键词: 青田县 石雕 工具

内容

第一节 工具
  一、凿子
  有方口凿和圆口凿两大类。凿口阔度从0.3厘米、0.6厘米至3厘米。木柄下部呈锥状,上部呈蘑菇状,总长约35厘米。凿子用于打坯、戳坯、镂空及铲平、修光。
  打粗坯有0.5~1厘米阔的专用方口凿,俗称“砍凿”。凿身较厚实,木柄特别粗短。0.6厘米以下的狭口凿,凿身细长,一般用作镂空;0.6~1厘米的狭口凿,用作戳细坯;1厘米以上的阔口凿,一般用于铲平、修光。圆口凿用于雕刻一定弧度的面积,可根据需要选择凿口的阔狭。
  二、雕刀
  雕刀中间粗两头细,中间部分是刀身,状如纺锭,两头是刀头和刀口。长约25厘米,刀口阔度一般0.6~1厘米。
  雕刀分平口刀圆口刀和斜口刀三大类。平口刀主要用于刨、戳或镂;圆口刀用以雕刻带弧度的较小面积;斜口刀可用刀刃刮,用刀尖刻、剔。
  三、车钻
  车钻由钻帽、钻杆、钻绳、钻担、铜管、木榫、钻头组成。钻头固定于木榫上,可在相应的铜管上装卸使用。钻头大小类型很多,大的直径达2厘米,小的细如针尖。
  大号车钻需用两手按于钻担上,钻身垂直,上下揿动,用于钻大的放空洞。中、小号车钻可单手操作,用于钻较小或细小的洞。50年代起,县石雕厂增设电动台钻。近年,艺人多以手电钻代替车钻。
  四、刺条
  刺条由刺身与手柄组成。刺身长的约25厘米,短的在10厘米以内。刺身形状有圆形、扁形、椭圆形、扁圆形和扁方形。
  刺条除扁形外,无腹背之分,满身有锋利钢刺。刺条伸入洞内拉动后,或锉或锯,改造洞形,扩大空间,造出结构,明确层次。五、锯构造与木工锯基本相同,用以解石、锯坯。1958年起,县石雕厂锯料车间用电动带锯解石、锯坯。
  第二节 工序
  一、选料、布局
  选料,主要考虑石料是否结实、脆软,并就作品要求作针对性选择:雕刻人物作品要求石色纯净;花鸟作品以绚丽多彩为佳;山水作品最好形态突兀多变;精雕作品要求石质优良,石色丰富。
  布局时艺人根据题材,面对石料作出设计。精雕作品更需要依据石料的形态、质地、色彩,精心构思。
  二、打坯、戳坯
  打坯时用打坯凿大刀阔斧地劈削出作品的外轮廓、景物的大块面,以最简练概括的手法将构思变成视觉形象。打坯特别强调整体观念,艺人称其为“四从”:“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表到里”。戳坯时用阔凿戳出景物较小的分面,小件作品也有不用打坯而直接戳坯的。打坯和戳坯都留有余地,以备必要的修改调整,同时又要尽量接近实体。艺人留传着“打坯不留料,雕刻无依靠;打坯打彻底,雕刻省力气”的口诀。
  三、放洞、镂雕
  放洞,为镂雕创造条件,放洞得当可使作品形态确切,层次丰富,精巧耐看,严密结实。放洞一般都在景物本身的间隙和景物之间的间隔处进行。镂雕是放洞的继续和深入。放洞在石料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洞,而镂雕则是改造圆洞,使之成为实体之外形态多变的空间。因此艺人把雕刻过程概括为“运用减法,求得实体”。
  四、精刻、修光
  精刻,着重刻划景物细微之处、传神之点。如通过刻划眼睛、嘴角,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雕叶筋、花瓣、藤须,表现花卉蓬勃的生机。修光时刮去作品上不必要的刀痕凿迹,使作品光洁可爱。但修光中又不一味地追求“光”,而是从结构、质感出发,适当保留“刀触”。
  五、配垫、装垫
  石雕作品一般由上身(主体)和座垫组成。座垫对主体起衬托、充实、补充作用,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座垫以主体为依据,做到形式协调,大小相称,色调稳重,繁简适度,充实内容,弥补缺陷。
  座垫有石质、木质两类,分岩头垫、树根垫、水波垫、云垫、莲花垫、几何形垫等几种。一般山水作品用岩头垫;花鸟作品用树根垫;水生动植物作品用水波垫、岩头垫;人物、炉瓶作品用几何形垫;神仙佛像用云垫、莲花垫。
  装垫时,一般大型作品及高档作品用木螺丝,稍小的作品用竹钉,小件作品则在上蜡时用蜡粘合。
  六、打光、上蜡
  打光用的材料有粒度80~120砂布、280~1000水砂纸,以及糠灰、打光粉(金刚砂粉末)、打光油等。打光时从粗到细,循序渐进,先用砂布打磨,再用小刷、竹笺裹软布蘸糠灰磨揩作品凹部。然后用各号水砂纸磨揩,最后用软布蘸打光油、打光粉揩拭作品。
  上蜡前先将作品刷洗干净,再将其揩干,置火盆上缓慢烤热,烤至100℃左右,把黄蜡均匀地涂刷在作品上,使其渗到每个细部表面,待作品慢慢冷却尚有余热时,用麻布轻轻揩擦,仅留一层很薄的黄蜡,以保持打光效果,保护作品表面。
  第三节 技法
  表现形式:有圆雕、镂雕、浮雕、线刻、镶嵌数种,以圆雕、镂雕最常见,镂雕最具特色。圆雕亦称立体雕,构图比较单纯,不追求丰富的层次,可以四面观赏。圆雕技法广泛应用于石雕人物、动物、炉瓶、印钮等作品。
  镂雕有单面镂雕、透空镂雕、立体镂雕。单面镂雕的作品呈扁形,正面精雕细刻,背面略而不刻。石雕书夹、插屏、普通山水、花山、葡萄山都用此法。透空镂雕,在“体身”上镂出一些洞,以增加层次,增强立体感。立体镂雕把“体身”化成局部存在的岩石、树桩,使其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四面观赏。
  浮雕有高浮雕、浅浮雕、薄浮雕三种。高浮雕常用于石雕炉瓶的纹饰。艺人遇有料薄而石色绚丽、花纹奇特的石料时,常用浅浮雕手法创作成插屏。薄浮雕亦称薄意,主要用于石章 的印身雕刻。
  线刻是以刀代笔,在石雕景物上刻划出阴线。诸如人物须发、服饰图案,动物皮毛、鳞片,山水的屋宇瓦楞,花卉的叶筋,炉瓶印盒上的装饰图案,都广泛应用线刻技法。
  在石雕上运用镶嵌技法,有以石嵌石和以玻璃制品嵌石两种。一般用于表现动物的眼睛。
  表现手法:
  有写实、写意两类,以写实见长。
  青田石雕中不乏写意之作。艺人通过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使作品别具一格。如炉瓶印钮上的仿古动物,造型奇拙,古朴浑厚。人物中的“九老”,动物中的小猴、小狮等,都不强调形似,而追求艺术情趣。
  石雕中的大部分作品追求形似、色象。艺人利用多层次镂雕技艺,精心刻划景物的细部及丰富的层次。因材施艺,因色取俏,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进行构思、构图、雕刻,使作品显得自然逼真,栩栩如生。这类写实的作品,充分利用青田石的材质美,显示高超的雕刻技艺,最具地方特色,深受国内外观者的赞赏。
  第四节 精品录
  竹林七贤图像等12件作品 周芝山作。参加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银牌奖章。
  小屏风 金兼三(三)作。参加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银牌奖章。
  天堡山之役 周旭卿作。石料重450多公斤,表现辛亥革命时国民革命军攻打南京天堡山的战斗情景。人物众多,场面壮观,雕刻精细。
  梅桩瓶 金精一作。利用黑白相间的季山夹板冻雕成,淡青色的梅花,黑褐色的梅桩,相互对衬,极为巧妙。收藏于浙江博物馆。
  花瓶 吴如乾作。1957年4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赠送给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
  葡萄山 张仕宽作。1957年7月,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期间,受到朱德副主席的赞扬、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更喜岷山千里雪 杨楚照作。参加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人民画报》、《红旗》杂志等都予以高度评价。
  群马 林耀光作。1978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5月,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
  高粱 林如奎作。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985年,被轻工业部评为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秋 倪东方作。获1982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春 周百琦作。获1982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西游记 杨楚照等作。作品重236公斤,运用多种雕刻技艺,刻划《西游记》中的主要场景。1983年在香港展出,收藏于宋城。
  千里雄风 林耀光作。获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葡萄山 留秀山作。获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秋菊傲霜 倪东方作。获1986年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被轻工业部评为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葡萄山 张梅同作。1987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轻工业部评为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俏色印雕 倪东方、倪伟仁作。1987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轻工业部评为珍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