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造纸 印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24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造纸 印刷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263-2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的造纸、纸制品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情况。造纸工业历史悠久,清代已有长联纸、短联纸、皮纸等品种,民国时期有土纸和皮纸生产。1955年成立制纸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侨属造纸生产合作社,生产皮纸和土纸。1962年合并成立青田县造纸厂,生产包装纸。1987年有职工136人,生产机制包装纸868吨,产值74.6万元。纸制品生产始于70年代,1985年有2家企业,职工71人,生产瓦楞纸箱、石章装饰盒和纸板箱等。印刷工业发端于民国19年,1985年有6家企业,职工198人,工业产值66.6万元。其中青田县印刷厂前身为公记印刷所,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主要设备包括印刷机、装订机、图象制牌机、文字刻版机和铸字机等。
关键词: 青田县 工业门类 造纸

内容

造纸、印刷工业包括造纸、纸制品和印刷3个行业。1985年,全县共有企业11家,职工347人,固定资产原值128.2万元。
  清代,生产长联纸、短联纸、皮纸。
  民国时期,油竹、港头等乡以水竹为原料,生产土纸,俗称“草纸”。民国36年(1947)全县有造纸作坊13家。
  1955年,彭括制纸生产合作社成立,生产皮纸,供制纸伞。1956年,鹤城镇侨属造纸生产合作社建成,地址在西门外水碓坑,生产土纸和皮纸。同年港头土纸生产合作社投产,生产皮纸为主。1958年,呈岙、温溪创办卫生纸厂,职工262人。1959年,鹤城镇侨属造纸生产合作社迁往彭括与彭括制纸生产合作社合并,改名公私合营青田县华侨造纸厂。有职工145人,后经调整,职工减为61人。1962年,港头、温溪、呈岙3个造纸社合并成立青田卫生纸厂,厂址在呈岙村,专产卫生纸。1986年,卫生纸厂停产,全县仅有1家造纸厂。
  青田县造纸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温溪镇,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4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圆网式造纸机2台,槽式打浆机2台以及漂白、筛选、洗浆等机器。原为公私合营青田县华侨造纸厂,1966年转为全民企业,厂址从彭括村迁至温溪,改现名。1978年才正式投产。1979年,生产包装纸364.68吨,利润1500元。1987年,有职工136人,固定资产原值50.3万元。生产机制包装纸868吨,产值74.6万元。应交税金12.2万元,其中免税6.1万元,利润总额亏损5万元,净交国家1.1万元。
  纸制品生产始于70年代。1985年有2家企业,职工71人,生产瓦楞纸箱、石章装饰盒15.65万只,纸板箱11吨,漆纸13吨。
  印刷业发端于民国19年。是年,温州人包豪夫在鹤城镇上店街开设美达石印印刷所,28年停产。接着瑞安人沈公范来青创办公记铅石印刷所,先设上庵,后移至上店街。同年9月18日,留印雪等人集资购置印刷机3台、铅字2400磅,石印石2块,建立仿宋印刷所,雇工6人,主要印刷《青田报》。民国32年仿宋印刷所作价1万元,转让给抗敌军人家属优待会,优待会即出租给公记印刷所,月租金法币120元,35年每月增为法币2000元,37年增加到300万元。
  1950年后,印刷业有所发展。1985年,全县印刷工业企业6家,职工198人,工业产值66.6万元。
  青田县印刷厂 全民企业。厂址在鹤城中路,占地面积303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3平方米。前身为私营公记印刷所,1956年1月公私合营。1960年,职工发展到40多人,总产值14.6万元。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改现名。1987年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原值47.7万元。主要设备有印刷机、装订机、图象制牌机、文字刻版机、铸字机等40多台。产值59.4万元,利润10.2万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机构

青田县造纸厂
相关机构
青田县印刷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