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纺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2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纺织
分类号: F426.81
页数: 1
页码: 2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纺织工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民国时期的经华布厂、永和布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棉织厂、针织厂、丝织厂、消防带厂等。其中,县棉织厂原名新兴棉织厂,1951年3月由徐秀英等6人集资创办,1960年职工发展到114人,1979年改为现名,1984年开始生产印花被单,1987年有职工258人,产值128.8万元,利润5.6万元。消防带厂则用棉、麻混纺纱线织消防带,1983年产值102.34万元,1985年产值311万元,利润44.45万元,但由于纱线原料不足,1987年产值仅为160.73万元。
关键词: 青田县 工业门类 纺织

内容

民国28年(1939)北山人叶成楷独资在天妃宫(今青田中学校址)创办永和布厂,为县内机器织布之始。,主要产品有双桂花呢、双华达呢等,年产量9000匹(29.7万米)。同年,北山人吴焕然开办的经华布厂(原设温州信河街),因日机轰炸迁回。生产彩边元青呢、三闪花线呢、白正十字布。两厂产品销往温州、丽水等地。
  民国30年,青田县出征军人家属(简称征属)生产合作社成立。征属3441户,每户股金法币2元,县征属优待会拨款30万元,合计306882元,购置弹花机、纺纱机、织布机,投入生产。
  民国31年,日军入侵,经华、永和两厂停产,征属生产合作社在搬迁中损失过大,于1934年倒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纺织工业有新发展。1985年,有县棉织厂、针织厂、丝织厂、消防带厂4家,职工387人,固定资产原值98万元,总产值495.3万元。产品产量:棉布80万米,棉混纺布1万米、印花床单3万条,丝织品8万米,涤纶混纺布9万米,花纤布7万米,消防带2.37万米。
  青田县棉织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东门,占地面积8456平方米,建筑面积6585平方米。原名新兴棉织厂,1951年3月由徐秀英等6人集资创办,徐家为厂房,有职工13人,木机6台,手工生产。1956年公私合营。1960年,职工发展到114人,年产棉布15.5万米。1967年,转地方国营,改为现名。1979年,厂址从大街迁至东门。1984年开始生产印花被单。1987年,有职工258人,固定资产原值133.7万元。主要设备有各种织机86合,卷纬机、络筒机、染色机、蒸化机、纱线漂白机共11台及被单印花设备等。是年产值128.8万元,利润5.6万元。
  青田县消防带厂 厂址在县城西门外,鹤城镇一村第九生产队创办。厂房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1982年2月建成。用棉、麻混纺纱线织消防带。1983年,产值102.34万元。1985年产值311万元,利润44.45万元。
  1987年,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34万元。由于纱线原料不足,影响生产,年产值160.73万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机构

青田县棉织厂
相关机构
青田县消防带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