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1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力
分类号: F426.61
页数: 9
页码: 245-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主要企业、重要电力厂等。其中,青田县电力工业始于1928年,但在1958年后才得到发展。在1987年,青田县有电站123座,装机144台,容量17217千瓦,年发电量3045万度。此外,该文还介绍了青田县电力工业的发电形式,包括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其中,火力发电始于1928年,而水力发电则是在1957年和1987年分别兴建的。总之,该文为读者呈现了青田县电力工业的完整发展历程,以及其发电形式和重要企业的介绍。
关键词: 青田县 工业门类 电力

内容

电力工业始于民国17年(1928),1958年后才得到发展。1987年,有电站123座,装机144台,容量17217千瓦,年发电量3045万度。是年11月与华东电网联网,全县54个乡镇,548个行政村通了电。
  火力发电
  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7年创办。股东52人,资金9450元(银圆),购德国产24马力柴油机和18千瓦直流发电机,安装在崇道观(今青田中学校址)。每晚发电6小时,供城内照明。25年,柴油机汽缸爆裂。次年初,公司借款重购引擎再行发电。32年5月,日军侵犯青田,除发电机转移外,其他设备均遭破坏,从此歇业。
  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1950年,青田县人民政府在接收旧政府财产中,发现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向救济院借款的借据,按当时票值折合人民币(旧币)4500万元。民政科追查债款时,经股东商议将公司的18千瓦直流发电机、24马力卧式木炭引擎和其他设备,折价3500万元抵债,不足部分以现金偿还。公方将4500万元作为原始股金和陈廉友等合资创办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厂址新寺巷(今县幼儿园),1951年6月开始营业。1956年,添置50千瓦交流发电机,配套84马力煤气引擎投产。9月,电厂迁至万松巷(今鹤城中路)。是年发电4.33万度。从本年度起,私方股金由分红改为定息。1962年,电厂又增添2台计146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0.59万度。1965年6月,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机构撤销,生产归属石郭水力发电站管理。1966年取消私方股金定息,建立青田县电力厂。
  西门火电厂 1958年11月,瓯江水电站工程局在水碓坑(今县粮食局加工厂)建火电厂,安装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1962年4月,因瓯江水电站工程“下马”而停产。
  石郭火电厂 全民企业。厂址在前仓乡石郭上村,原系瓯江水电站附属工程。1960年兴建,安装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1962年4月,因引风机发生故障而停产。1964年5月,国家水电部和省水电厅批准电厂和石郭水电站移交给青田县。1967年动工修理,1970年6月投入运行。1988年下半年报废,设备拍卖。
  东门柴油发电车间 1977年10月,县电力厂在马鞍山脚建柴油发电车间,安装750马力柴油机、500千瓦发电机各1台,作为县城供电发生故障时备用。1987年10月30日关闭。
  企业自备发电机组 为弥补枯水期电力不足或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而能正常生产,部分企业自备发电机组。1987年,总装机68台、3229马力,发电机容量2214千瓦。联网后,供电正常,很少使用。
  水力发电
  1957年7月,第一座水电站(低水头4.5米)在山口乡山口村动工兴建。由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与山口华侨杨王典(投资人民币1000元)合资共建,发电机18千瓦,次年建成发电。1980年停产。
  1987年,装机75千瓦以上水电站35座,发电机54台、15855千瓦;装机75千瓦以下小电站190座,发电机211台、2335千瓦。其中主要水电站有:
  石郭梯级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前仓乡石郭村。从石郭水库开挖隧洞248米,分级安装压力水管引水发电。装机5台、2920千瓦,年发电量653万度。
  1959年10月,兴建石郭水库,采用定向爆破堆砌而成土石坝。坝高50米,2/3坝体一次性爆破堆砌;1/3粘土斜墙为人工筑成。1961年5月建成,集雨面积13.7平方公里。后因坝体漏水,部分陷落。1964年4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批准将水库移交青田后,对沉陷部分进行维修。1965年5月,重新蓄水。水库总投资938.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871万元,县投资67.5万元。以发电为主。
  一级站:挖山洞作机房,1974年7月添建。水头高97.5米,流量每秒1立方米。装机1台、800千瓦,年发电量235万度。国家投资62.05万元。
  二级站:原为瓯江水电站附属工程,1961年5月建成。水头高112米,流量每秒1立方米。装机2台、1600千瓦,年发电313万度。国家投资368.9万元。
  三级站: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05万度。1981年8月建成。国家投资35.3万元。
  贵岙梯级电站 区办集体企业。1974年6月建成。装机4台、1040千瓦,年发电量320万度。总投资240.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8万元。
  一级站:位于占岙村。从贵岙水库开挖长184米隧洞引水发电。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度。
  二级站:位于呈岙村。输水渠道长3600米,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度。
  奇云山梯级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方山乡阮大岙村。利用奇云山水库19.77万立方米的水力资源,分级安装压力水管引水发电。装机2台、500千瓦,年发电量130万度。总投资50.7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万元。
  一级站:位于阮大岙后山腰。水头高285米,流量每秒0.13立方米。装机1台、250千瓦,年发电量65万度。1973年5月建成发电。
  二级站;位于阮垟村。水头高217米,流量每秒0.15立方米。装机1台、250千瓦,年发电量65万度。1979年2月投入运行。
  城湖水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湖边乡湖边村。水库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开渠引水发电。水头高138米,流量每秒0.14立方米。装机2台、250千瓦,年发电量144万度。总投资34.1万元,国家补助13.6万元。1972年6月建成投产。
  王村水电站 区办集体企业。位于祯埠乡王村。在集雨面积98平方公里的祯埠港建坝蓄水,开挖引水隧洞525米,水头高80.5米,流量每秒1.2立方米。装机2台、640千瓦,年发电量182.3万度。总投资91.7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6.6万元。1979年12月建成发电。
  大奕坑水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仁宫乡大奕坑村。在集雨面积64.4平方公里的大奕坑引水径流发电。水头高50米,流量每秒1.36立方米。装机2台、445千瓦,年发电量106万度。总投资47.5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4.7万元。1982年3月建成投产。
  江南水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鹤城镇水南村。从马岭头水库通过压力钢管引水发电。水头高206米,流量每秒0.51立方米。装机2台、800千瓦,年发电量104万度。国家投资106万元。1982年建成发电。
  金坑水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季宅乡水牛塘村。金坑水库集雨面积90平方公里。水泥浆砌条石拱坝,坝高80.6米,底宽20米,顶宽4米,弧弦长274米,坝内有廊道,安装观测仪器。大坝溢流段长74米,溢流面高72米。溢流顶安装7孔弧形闸门,增加调节水量280万立方米。水库总容量242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2040万立方米。输水隧洞长2420米、直径2.4米,平均水头高110米,流量每秒7立方米。设计装机3台,已装2台、6400千瓦,年发电量1700万度,为全县最大的水电站。电站厂房、职工宿舍建筑面积5176平方米。厂区移民13户、94人。总投资2257万元,其中省水利厅拨款1670万元,贷款500万元,县投资87万元。1984年10月建成发电。
  装机200千瓦以下75千瓦以上水电站还有:
  1987年10月31日,与华东电网联网后,75千瓦以下小水电站淘汰102座,装机容量798千瓦。全县存有中、小型水电站123座、装机144台,容量17217千瓦。
  输变电设施
  随着电力工业发展,输变电设备不断增多。1987年底,全县有高压输电线路990.7公里,低压输电线路872.9公里,主配变压器621台,总容量124590千伏安。
  10千伏输变电系统 1964年,青田县电力厂和温溪水泥厂投资建成鹤城镇至温溪输电线路9公里,1966年4月,县电力厂从温溪至永嘉县花岩头架设3.5公里输电线路。至年底,全县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98公里,主配变压器112台、24115千伏安。
  1979年,方山乡奇云山水电站,供应方山、山口2个乡22个行政村4000户和山口蜡石矿用电。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7.4公里,低压输电线路17.6公里。主变压器2台640千伏安,配变压器18台1340千伏安。同年12月,祯埠王村水电站,供应祯埠、祯旺、章村、浮弋4个乡、46个行政村12960户用电。架设高压输电线路80公里,低压输电线路90公里。主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配变压器53台2265千伏安。1985年,鹤城镇至北山40公里,船寮至海口17公里分别架设高压输电线路。
  1987年底,全县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889公里,低压线路872.9公里。主变压器41台、53860千伏安,配变压器576台、35930千伏安。35千伏输变电系统1983~1986年,县电力公司架设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45.7公里(金坑水电站经东源至鹤城镇32公里,东源至万山石平川钼矿13.7公里),安装主变压器2台、9200千伏安。1987年11月,架设110千伏输电线路56公里。
  朱山变电所 位于鹤城镇朱山村。是县内第一座35千伏变电工程,1984年1月建成,总投资173万元。安装5600千伏安主变器1台,7月25日调试,并投入运行。1985年将全县10处联网电站发出的电力统一调度,供应各用电单位与用户。
  110千伏温青变电所 所址在温溪镇,由省电力开发公司和青田县联合筹建,总投资535.55万元,其中县投资80万元。归丽水地区电业局管理。1984年10月动工,1987年10月31日竣工,验收后启动运行与华东电网联接。变电所装机容量2万千伏安(另1台2万千伏安待第二期工程安装)。110千伏温青输变电工程建成,解决了枯水期电力供需矛盾,同时充分发挥县内小水电的经济效益。
  供电用电
  60年代,县城用电由青田县电力厂供应;农村用电由乡村水电站供应。1979年12月,县电力厂改为县电力公司,专营电力购销。1980年后,全县供电分3个系统:电力公司联网系统;农村非联网(75千瓦以上)系统;农村小水电(75千瓦以下)系统。
  县电力公司联网系统 1965~1985年,县火电厂先后与石郭、贵岙、城湖、江南、大奕坑、坑口、金坑等10处联网,装机21台、13935千瓦。1985年发电2074万度,除线路损耗、厂房用电外,总供电1451.51万度。
  1987年,县电力公司与华东电网联接,供电量增加到2254.47万度。
  农村非联网(75千瓦以上)系统 1987年发电1196万度。其中排灌4万度,乡村企业120万度,农副产品加工251万度,照明445万度,其他376万度。
  农村小水电(75千瓦以下)系统 分布半山区各村落。1987年发电3万度,用于照明、碾米。
  县电力公司出售电量按电表计算,电价种类较多。1987年,工矿企业动力用电每千度电分为138、140、183、185、250元5个等级;社会照明每千度为165元;综合性电价每千度为148元;水电系统可享受优惠价。
  乡村非联网小水电,自发自供,自负盈亏。
  附:瓯江水电站工程
  1958年6月,国家水利电力部与中共浙江省委批准瓯江水电站开发方案。设计安装水轮发电机组6套,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年发电40.8亿度。建成后,通过22万伏和33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输送到杭州、上海、南京及福建地区重要工业基地。并就近解决温州、金华、衢州等新工业地区化工、炼铝等大耗电工业用电问题。电站主要由大坝、厂房、泄洪隧洞及航运过坝建筑物4大主体工程组成:
  拦河坝 坝址设计在县城西门外,拦腰截断瓯江水。采用土石混合式坝型,高135米,顶长620米,底宽1004米,体积约2200万立方米。
  地下式厂房 设计在左岸山石内,长145.5米,宽27.5米,高5.8米。规模为当时国内最大地下厂房。
  泄洪隧洞 右岸开凿2条直径18米隧洞和斜井,总长约2000米,作为施工期导流和完工后泄洪之用。
  航运过坝建筑物 右岸拟建纵向斜面举船机,年通过300吨船只能力120万吨,坝面上专设干筏道2条,供竹木材过坝,年通过能力110万吨。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两岸新筑公路60余公里,码头3对,施工用房38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4万平方米,永久性建筑9000平方米。电站总造价4亿8千万元左右。
  1958年冬,全面动工,职工近2万人。1960年7月16日,因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定,国内经济又不景气,国家水利电力部于1962年3月决定停建。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