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08
颗粒名称: 第七编 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28
页码: 241-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经营体制、工业门类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青田县 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宋代,已制作陶瓷、砖瓦。明末清初,有造纸、织席、炼铁等作坊和工场。民国17年(1928)以后,办起电力、印刷、纺织等小工厂,手工业发展较快。抗日战争前,有工厂、作坊、工场120多家。
  1949年,全县工业、手工业总产值83万元(按1980年价格计算,下同)。1952年,工厂、作坊230多家,总产值374万元,比1949年增长3.5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产值58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3.9%,平均年递增9.4%。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一批工厂,由于脱离实际,先后“下马”。1962年,产值为599万元(全民、集体各占一半),平均年递增0.5%。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化工、水泥工业,1970年工业总产值821万元,平均年递增8.3%,占工农业总产值18.3%。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社办企业,1975年,工业产值1665万元,平均年递增率上升到15.2%。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至1980年,工业总产值4773万元,平均年递增23.4%,占工农业总产值45.3%。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推行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家庭工业兴起。1985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887家,职工27922人,工业产值11283万元,平均年递增18.8%。工业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占26.1%,集体所有制占62.6%,个体占11.3%。实现利润1008万元,产品销售税金445.6万元。
  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1778家,职工29672人;工业产值1540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其中重工业8869万元,轻工业6535万元。近几年,创制优质产品30余种,其中18种获中央部委、省级奖,10种产品畅销国外。
  第一章 经营体制
  第一节 私营工业手工业
  清末,有铁铺、方圆木、寿器、制烛、服装、制鞋等作坊、工场40多家。民国17年(1928),创办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倡林火柴梗片公司,为工业生产的开端。嗣后,服装、印刷、纺织、锯板、弹棉等相继采用机器生产。手工业自然行业不断增多。26年,手工业有30多个行业,有石雕、铁器、木器、竹器、服装、鞋革、刻字、钟表修理、首饰、锡箔、棉棕等作坊、工场130家,从业人员5500多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工场、作坊纷纷倒闭。抗战胜利后,工厂、作坊恢复并发展到152家。其中铁器13家、木器18家、石雕12家、成衣13家、鞋革12家、制纸伞5家、打小铁3.5家、制草席27家、粮油加工17家,从业人员约5000多人。民国36年,由于通货膨胀,税捐苛重,手工业从业人员收入低微,歇业改行甚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鼓励发展私营工业,实行委托加工。组织手工业者实行联产联销、生产自救。1952年,私营工业有公记印刷厂、同力碾米厂、新兴布厂、友联锯板厂、金属加工厂5家,从业人员70多人。农村手工业者在土地改革时大都分得田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
  1953年私营工业、手工业总产值420万元。
  1953~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组织合作社(组),成为集体企业。
  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工业得到发展。1981年,有18家、21人,产值8.9万元。1984年为443家、607人,产值40.6万元。1985年,发展到990家、3643人,产值1264万元。1987年,个体工业1099家、7257人,产值3401万元。其中农村917家、5523人,产值2303万元;农村联营88家,1464人,产值1040万元;鹤城镇85家、162人,产值20万元;城镇居民联营9家、108人,产值38万元。
  第二节 集体工业
  集体工业含二轻、乡镇和部门工业。1987年,有工业企业648家,职工18659人,工业产值8799万元,利润总额609万元。
  二轻工业
  二轻工业系县属大集体工业,规模比一般集体工业企业大,职工由县劳动局统一招收、安排,工人工资、福利和国营企业工人基本相同。归县第二轻工业局管理。
  1953年3月,开始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鹤城镇2家铁铺和个体铁匠10多人,成立铁器生产合作社,社员的生产工具折价入社,生产资金由社员投资,从以后收益中归还。产品由供销合作总社包销。利润提留10~12%作生产资金;5~10%作公积金与公益金;其余按劳分配。
  1954年,蜡石、石雕、木器、竹器、冶铁、犁锅、服装、鞋革、蛎灰等手工业者组织9个生产合作社,社员203人。1955年,鹤城镇、温溪、彭括相继成立棉棕、制纸生产合作社。1956年,鹤城镇打小铁、修钟表、刻字等行业成立小五金合作社;4家鞋店成立鞋革生产合作社;建青草席厂吸收个体户成立草席生产合作社;各区成立木器生产合作社(小组),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年4月,成立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各基层合作社(组)的生产与销售。1958年,合作社发展到26家,职工1562人,产值998万元。
  1962年,对部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厂(组)进行调整。县画帘厂、县陶瓷厂由全民所有制转为集体所有制。到年底,有企业23家,职工1692人,产值289万元。
  1970年后,二轻工业生产有所发展:画帘厂出口工艺竹编;竹器厂转产玻纤布;打绳厂转产五金;灰厂生产阀门;电子设备厂生产LC舞台调光器。1979年,二轻工业企业28家,职工2509人,产值703万元。
  1981年以后,二轻工业多数已从单纯生产型变为生产经营型,推行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与1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关系。
  1984年,有22家企业实行产值、利润和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奖惩责任制以及试行职工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企业纯收入分成”办法。二轻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万元,利润超百万元。
  1987年,二轻工业有轻工机械、化工机械、机电配件、电子设备、农机、陶瓷、塑料制品和工艺美术品等26家企业,大都推行目标奖惩责任制和厂长任期负责制。职工1710人,产值126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69万元。
  乡镇工业
  乡镇工业由县乡镇企业局管理。企业成员自愿结合,经局批准建厂。资金自筹或贷款。利润分配,除税收和管理费外,多收多得,少收少得。企业常有盛衰。
  1958年,掀起公社、大队办工厂(简称社队企业)高潮,至5月底,社队企业177家,人员7775人。不久,纷纷“下马”到1962年,社队工厂全部停办。
  “文化大革命”初期,少数社队开始办工厂,。1970年底,有社办工厂12家,职工379人,产值34万元。1976年,社队企业发展到70家,职工增加到2407人,产值280万元。1977年初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1979年,社队企业194家,职工7781人,总产值918万元,比1970年增长26倍。1984年8月,社队企业管理局改名乡镇企业局。
  1985年,全县乡镇工业产值4143.3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37%,上交税金192.2万元,实现利润493万元。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有城镇消防带厂、前仓乡花岗岩制品厂、温溪化工设备厂、吴岸花岗岩制品厂。
  1987年,乡镇工业企业476家,职工16020人,工业总产值6210万元。其中温溪镇工业25家,职工643人,产值454万元;乡办工业227家,职工9046人,产值3734万元;村办工业224家,职工6331人,产值2022万元。
  部门工业
  分属粮食、商业、民政、林业、教育等系统和鹤城镇,由各主办单位自行管理。一部分厂为全民非独立核算企业,县属集体性质;另一部分系非工业部门所属,相当于乡镇企业。1958年“大跃进”,各部门纷纷办厂,已投产253家,1962年先后停办,存14家。70年代以后,稳步发展,至1987年,共有146家,职工929人,产值1329万元。
  第三节 国营工业
  1951年5月,第一家地方国营新青碾米厂创办。6月,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建成。1956年1月,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兴布厂、公记印刷厂、三星电木厂、同力碾米厂实行公私合营。31名私方人员,量才录用,适当安排。并清产核资定股定息,按年利率5%分季度付息(期限10年)。是年,山口叶蜡石矿由生产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至年底,有地方国营2家、公私合营5家,共有职工335人。
  1958年,多数生产合作社及新办厂矿转为地方国营,至年底,国营工矿企业发展到46家,职工增至6668人,工业产值405万元。主要产品有叶蜡石、生铁、印制品、棉布、农机具、黄白酒、化肥等。由于发展过速,管理、技术跟不上,效果差。1959年定点整顿,国营厂矿缩减到26家,职工2800人。
  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工业战线,对工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至年底,仅存15家,职工809人,完成产值259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影响,年产值200万元左右。1976年,工矿企业发展到19家,职工增加到1859人,产值670万元。
  1979~1984年,创办乳品、铸造、链条等工厂;建成金坑、江南水电站。1985年以后,工业企业试行工资与实现税利挂钩、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抵押承包责任制。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31家,职工3756人(含非独立核算企业9家,职工347人),工业产值3204万元。
  第二章 工业门类
  第一节 电力
  电力工业始于民国17年(1928),1958年后才得到发展。1987年,有电站123座,装机144台,容量17217千瓦,年发电量3045万度。是年11月与华东电网联网,全县54个乡镇,548个行政村通了电。
  火力发电
  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7年创办。股东52人,资金9450元(银圆),购德国产24马力柴油机和18千瓦直流发电机,安装在崇道观(今青田中学校址)。每晚发电6小时,供城内照明。25年,柴油机汽缸爆裂。次年初,公司借款重购引擎再行发电。32年5月,日军侵犯青田,除发电机转移外,其他设备均遭破坏,从此歇业。
  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1950年,青田县人民政府在接收旧政府财产中,发现继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向救济院借款的借据,按当时票值折合人民币(旧币)4500万元。民政科追查债款时,经股东商议将公司的18千瓦直流发电机、24马力卧式木炭引擎和其他设备,折价3500万元抵债,不足部分以现金偿还。公方将4500万元作为原始股金和陈廉友等合资创办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厂址新寺巷(今县幼儿园),1951年6月开始营业。1956年,添置50千瓦交流发电机,配套84马力煤气引擎投产。9月,电厂迁至万松巷(今鹤城中路)。是年发电4.33万度。从本年度起,私方股金由分红改为定息。1962年,电厂又增添2台计146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0.59万度。1965年6月,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机构撤销,生产归属石郭水力发电站管理。1966年取消私方股金定息,建立青田县电力厂。
  西门火电厂 1958年11月,瓯江水电站工程局在水碓坑(今县粮食局加工厂)建火电厂,安装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1962年4月,因瓯江水电站工程“下马”而停产。
  石郭火电厂 全民企业。厂址在前仓乡石郭上村,原系瓯江水电站附属工程。1960年兴建,安装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1962年4月,因引风机发生故障而停产。1964年5月,国家水电部和省水电厅批准电厂和石郭水电站移交给青田县。1967年动工修理,1970年6月投入运行。1988年下半年报废,设备拍卖。
  东门柴油发电车间 1977年10月,县电力厂在马鞍山脚建柴油发电车间,安装750马力柴油机、500千瓦发电机各1台,作为县城供电发生故障时备用。1987年10月30日关闭。
  企业自备发电机组 为弥补枯水期电力不足或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而能正常生产,部分企业自备发电机组。1987年,总装机68台、3229马力,发电机容量2214千瓦。联网后,供电正常,很少使用。
  水力发电
  1957年7月,第一座水电站(低水头4.5米)在山口乡山口村动工兴建。由公私合营青田县电力厂与山口华侨杨王典(投资人民币1000元)合资共建,发电机18千瓦,次年建成发电。1980年停产。
  1987年,装机75千瓦以上水电站35座,发电机54台、15855千瓦;装机75千瓦以下小电站190座,发电机211台、2335千瓦。其中主要水电站有:
  石郭梯级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前仓乡石郭村。从石郭水库开挖隧洞248米,分级安装压力水管引水发电。装机5台、2920千瓦,年发电量653万度。
  1959年10月,兴建石郭水库,采用定向爆破堆砌而成土石坝。坝高50米,2/3坝体一次性爆破堆砌;1/3粘土斜墙为人工筑成。1961年5月建成,集雨面积13.7平方公里。后因坝体漏水,部分陷落。1964年4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批准将水库移交青田后,对沉陷部分进行维修。1965年5月,重新蓄水。水库总投资938.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871万元,县投资67.5万元。以发电为主。
  一级站:挖山洞作机房,1974年7月添建。水头高97.5米,流量每秒1立方米。装机1台、800千瓦,年发电量235万度。国家投资62.05万元。
  二级站:原为瓯江水电站附属工程,1961年5月建成。水头高112米,流量每秒1立方米。装机2台、1600千瓦,年发电313万度。国家投资368.9万元。
  三级站: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05万度。1981年8月建成。国家投资35.3万元。
  贵岙梯级电站 区办集体企业。1974年6月建成。装机4台、1040千瓦,年发电量320万度。总投资240.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58万元。
  一级站:位于占岙村。从贵岙水库开挖长184米隧洞引水发电。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度。
  二级站:位于呈岙村。输水渠道长3600米,水头高30米,流量每秒2立方米。装机2台、520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度。
  奇云山梯级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方山乡阮大岙村。利用奇云山水库19.77万立方米的水力资源,分级安装压力水管引水发电。装机2台、500千瓦,年发电量130万度。总投资50.7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7万元。
  一级站:位于阮大岙后山腰。水头高285米,流量每秒0.13立方米。装机1台、250千瓦,年发电量65万度。1973年5月建成发电。
  二级站;位于阮垟村。水头高217米,流量每秒0.15立方米。装机1台、250千瓦,年发电量65万度。1979年2月投入运行。
  城湖水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湖边乡湖边村。水库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开渠引水发电。水头高138米,流量每秒0.14立方米。装机2台、250千瓦,年发电量144万度。总投资34.1万元,国家补助13.6万元。1972年6月建成投产。
  王村水电站 区办集体企业。位于祯埠乡王村。在集雨面积98平方公里的祯埠港建坝蓄水,开挖引水隧洞525米,水头高80.5米,流量每秒1.2立方米。装机2台、640千瓦,年发电量182.3万度。总投资91.7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6.6万元。1979年12月建成发电。
  大奕坑水电站 乡办集体企业。位于仁宫乡大奕坑村。在集雨面积64.4平方公里的大奕坑引水径流发电。水头高50米,流量每秒1.36立方米。装机2台、445千瓦,年发电量106万度。总投资47.5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4.7万元。1982年3月建成投产。
  江南水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鹤城镇水南村。从马岭头水库通过压力钢管引水发电。水头高206米,流量每秒0.51立方米。装机2台、800千瓦,年发电量104万度。国家投资106万元。1982年建成发电。
  金坑水电站 全民企业。位于季宅乡水牛塘村。金坑水库集雨面积90平方公里。水泥浆砌条石拱坝,坝高80.6米,底宽20米,顶宽4米,弧弦长274米,坝内有廊道,安装观测仪器。大坝溢流段长74米,溢流面高72米。溢流顶安装7孔弧形闸门,增加调节水量280万立方米。水库总容量242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2040万立方米。输水隧洞长2420米、直径2.4米,平均水头高110米,流量每秒7立方米。设计装机3台,已装2台、6400千瓦,年发电量1700万度,为全县最大的水电站。电站厂房、职工宿舍建筑面积5176平方米。厂区移民13户、94人。总投资2257万元,其中省水利厅拨款1670万元,贷款500万元,县投资87万元。1984年10月建成发电。
  装机200千瓦以下75千瓦以上水电站还有:
  1987年10月31日,与华东电网联网后,75千瓦以下小水电站淘汰102座,装机容量798千瓦。全县存有中、小型水电站123座、装机144台,容量17217千瓦。
  输变电设施
  随着电力工业发展,输变电设备不断增多。1987年底,全县有高压输电线路990.7公里,低压输电线路872.9公里,主配变压器621台,总容量124590千伏安。
  10千伏输变电系统 1964年,青田县电力厂和温溪水泥厂投资建成鹤城镇至温溪输电线路9公里,1966年4月,县电力厂从温溪至永嘉县花岩头架设3.5公里输电线路。至年底,全县有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98公里,主配变压器112台、24115千伏安。
  1979年,方山乡奇云山水电站,供应方山、山口2个乡22个行政村4000户和山口蜡石矿用电。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7.4公里,低压输电线路17.6公里。主变压器2台640千伏安,配变压器18台1340千伏安。同年12月,祯埠王村水电站,供应祯埠、祯旺、章村、浮弋4个乡、46个行政村12960户用电。架设高压输电线路80公里,低压输电线路90公里。主变压器1台750千伏安,配变压器53台2265千伏安。1985年,鹤城镇至北山40公里,船寮至海口17公里分别架设高压输电线路。
  1987年底,全县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889公里,低压线路872.9公里。主变压器41台、53860千伏安,配变压器576台、35930千伏安。35千伏输变电系统1983~1986年,县电力公司架设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45.7公里(金坑水电站经东源至鹤城镇32公里,东源至万山石平川钼矿13.7公里),安装主变压器2台、9200千伏安。1987年11月,架设110千伏输电线路56公里。
  朱山变电所 位于鹤城镇朱山村。是县内第一座35千伏变电工程,1984年1月建成,总投资173万元。安装5600千伏安主变器1台,7月25日调试,并投入运行。1985年将全县10处联网电站发出的电力统一调度,供应各用电单位与用户。
  110千伏温青变电所 所址在温溪镇,由省电力开发公司和青田县联合筹建,总投资535.55万元,其中县投资80万元。归丽水地区电业局管理。1984年10月动工,1987年10月31日竣工,验收后启动运行与华东电网联接。变电所装机容量2万千伏安(另1台2万千伏安待第二期工程安装)。110千伏温青输变电工程建成,解决了枯水期电力供需矛盾,同时充分发挥县内小水电的经济效益。
  供电用电
  60年代,县城用电由青田县电力厂供应;农村用电由乡村水电站供应。1979年12月,县电力厂改为县电力公司,专营电力购销。1980年后,全县供电分3个系统:电力公司联网系统;农村非联网(75千瓦以上)系统;农村小水电(75千瓦以下)系统。
  县电力公司联网系统 1965~1985年,县火电厂先后与石郭、贵岙、城湖、江南、大奕坑、坑口、金坑等10处联网,装机21台、13935千瓦。1985年发电2074万度,除线路损耗、厂房用电外,总供电1451.51万度。
  1987年,县电力公司与华东电网联接,供电量增加到2254.47万度。
  农村非联网(75千瓦以上)系统 1987年发电1196万度。其中排灌4万度,乡村企业120万度,农副产品加工251万度,照明445万度,其他376万度。
  农村小水电(75千瓦以下)系统 分布半山区各村落。1987年发电3万度,用于照明、碾米。
  县电力公司出售电量按电表计算,电价种类较多。1987年,工矿企业动力用电每千度电分为138、140、183、185、250元5个等级;社会照明每千度为165元;综合性电价每千度为148元;水电系统可享受优惠价。
  乡村非联网小水电,自发自供,自负盈亏。
  附:瓯江水电站工程
  1958年6月,国家水利电力部与中共浙江省委批准瓯江水电站开发方案。设计安装水轮发电机组6套,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年发电40.8亿度。建成后,通过22万伏和33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输送到杭州、上海、南京及福建地区重要工业基地。并就近解决温州、金华、衢州等新工业地区化工、炼铝等大耗电工业用电问题。电站主要由大坝、厂房、泄洪隧洞及航运过坝建筑物4大主体工程组成:
  拦河坝 坝址设计在县城西门外,拦腰截断瓯江水。采用土石混合式坝型,高135米,顶长620米,底宽1004米,体积约2200万立方米。
  地下式厂房 设计在左岸山石内,长145.5米,宽27.5米,高5.8米。规模为当时国内最大地下厂房。
  泄洪隧洞 右岸开凿2条直径18米隧洞和斜井,总长约2000米,作为施工期导流和完工后泄洪之用。
  航运过坝建筑物 右岸拟建纵向斜面举船机,年通过300吨船只能力120万吨,坝面上专设干筏道2条,供竹木材过坝,年通过能力110万吨。
  根据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两岸新筑公路60余公里,码头3对,施工用房38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4万平方米,永久性建筑9000平方米。电站总造价4亿8千万元左右。
  1958年冬,全面动工,职工近2万人。1960年7月16日,因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协定,国内经济又不景气,国家水利电力部于1962年3月决定停建。
  第二节 机械
  1949年,全县有铸锅、五金作坊48家。1958年建立青田县农机修造厂,为县内第一家机械厂。
  70年代,机械工业有新发展,产品有打稻机、阀门、砂轮、链条、犁刀等。80年代初,乡镇机械工业兴起,迅速发展到80多家。1985年,有机械工业93家,职工2137人;固定资产原值700.4万元;总产值1487.18万元,实现利润173.5万元。1987年,产品有通用机械、各种阀门、车辆配件、机械链条等。主要工厂有:
  青田县农机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东岳巷,占地面积7338平方米,建筑面积4896平方米。1958年由铁器、犁锅等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建厂时,职工58人,车床、钻床、冲床、刨床等17台;生产鼓风机、电焊机。1959~1962年,批量生产打稻机、轧面机、淀粉机、轴承。1965年,生产脚踏碾米机、动力磨粉机、车轧碎机。脚踏碾米机曾销往非洲国家。1975年,开始生产链条及手扶拖拉机拨叉。1983年,试产半挂汽车LS-50鞍式牵引座及ZJ-16支承架。1984年,铸造车间分出,另建地方国营青田铸造厂。1986年,鞍式牵引座通过省级鉴定为标准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同年,被中国客车挂车联营公司吸收为成员厂,生产鞍式牵引座系列产品。1987年,职工110人,其中工程师、助理工程师4人。工业产值104.3万元,利润11.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9.4万元。
  青田县链条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东门,占地面积4123平方米,建筑面积3392平方米。原为县农机厂链条车间,1978年1月分出单独建厂。有生产链条的整套设备。建厂时职工107人,1979年,增加到222人。产值402.29万元。1980年,链条销售价格下降,只完成产值81.1万元。1981年8月,与县农机厂合并,成立县链条农机总厂。1984年1月重新分开。县链条厂生产16A、12A出口链条和各种输送链条100多个品种。1987年,有职工192人,生产链条8.48万米,其中出口链条2.67万米。年产值223.2万元,利润1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0.91万元。
  青田县砂轮厂 二轻企业。厂址在鹤城西路,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前身是鹤城镇砖瓦厂,建于1958年。1972年转产砂轮、油石而改现名。1979年,改产人造金刚石传压介质——叶蜡石粉压块。1981年有职工170人,年产值54.61万元,利润8.46万元。1982年在国家机械部三磨研究所帮助下,试制成功PVA弹性抛光砂轮,并批量生产。1985年,有职工190人,固定资产原值68.64万元;产值121.29万元,利润27.37万元。是年,购置生产人造金刚石大型设备,1986年投产。1987年,北京市门头沟不供应叶蜡石,粉压块生产发生困难。
  青田县联营阀门厂 乡镇企业。厂址在东源镇,1972年创办,厂房建筑面积2298平方米。有各种机床33台,生产柱塞阀门。产品由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技术设计成套公司设计,关键零部件及填料密封圈是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专题研究的成果,受石化、化工、热电工业部门欢迎。1985年,生产阀门142吨,产值97.6万元。1987年,职工104人,固定资产原值93万元,工业产值120万元,净利0.16万元。
  温溪化工设备厂 乡镇企业。厂址在温溪镇榕江东路,厂房建筑面积879平方米。1978年创办,原名温溪建材机械厂。曾生产消声器、保温材料、五金电器等产品。1981年,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帮助下,研制成功DJ型PE管式过滤机。产品结构紧凑,过滤介质能力强,出渣、排渣可自动控制,在电镀、制药、纺织、冶金、轻工、食品等行业中,受到欢迎。几年来,产值连续翻番:1982年10万元。1984年58.3万元,1985年达126.2万元。1987年,职工54人,固定资产原值21万元,产值143万元,利润10万元。
  第三节 化工
  民国28年(1939),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拨法币1500元,在北山区妙厚乡创办青田酒精厂,年产酒精1万磅。31年因日军入侵而停产。
  1958年“大跃进”,发展醋酸钠、硫酸铵、钾肥、菌肥、栲胶、农药、合成氨、石灰氮、肥皂、香料、电池等11家工厂,共有职工350人左右。由于经济效益差,次年先后停办。1959年,县财政局拨款3万元,建立地方国营青田县温溪化工厂,有职工185人,生产硫酸、盐酸、硫黄等10多种产品。由于机构臃肿、技术落后,连年亏损,1964年停产。
  70年代初,化学工业重新起步,至1985年,全县发展到16家,职工733人,固定资产原值244.7万元。工业产值797.5万元,税金61.2万元,利润21.5万元。主要产品有钼酸铵、钼酸钡、钼酸钠、活性炭、高效复合肥料、塑料制品、蚊香料等。主要工厂有:
  青田县化工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新建岭,厂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前身是青田县林产化工厂,1968年12月在东门创办。建厂时,职工16人,设备简陋。在省林业科技研究所的协助下,试制碳酸钾、黄连素,并投入批量生产。1969年10月,试产钼酸铵、三氧化二钼等产品。1971年,有职工80人,完成产值74万元,实现利润22万元。是年,国家石化部投资25万元,在新建岭建新厂房,厂址从东门迁到新建岭,改名青田县化工厂。1975年,生产农用钼酸铵,广开钼酸钡在搪瓷工业的销路,产值上升到96万元。1978年,由于钼化物产品适销,省经济委员会又投资40万元,自筹3万元,扩建钼酸铵车间,增设氧化锌车间,职工增加到120人,产值增长到221.36万元。1979年,工业用钼酸铵进入国际市场。同年,省石化厅拨款20万元,自筹4万元,贷款7.5万元,与浙南制药厂配合,生产维生素B6中间体丙氨酸和二氧七环,年产值达295.14万元。1985年,有职工153人,固定资产原值134.27万元。产品有钼酸铵、钼酸钡,产值502.28万元。1987年,职工增加到175人,工业产值514.6万兀,上交税金37.8万元,利润4.7万元。
  青田县塑料制品厂 二轻企业。前身是温溪镇办鞋革厂。厂址在温溪镇,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8平方米。1977年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帮助下,以高分子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微孔介质过滤管,用于化工、电镀等行业的液体过滤,属国内首创。产品有PE烧结管和PAC烧结管两大类20多种规格。1980年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国家经委“金龙奖”。198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帮助下,以PAC烧结管为主件,为部队生产八一型净水器700台,效果良好。同年,建立塑料出线盒车间。1985年,职工83人,固定资产原值31万元,生产烧结管17.6吨、出线盒23157只,总产值77.6万元,利润20.05万元。1987年,产值57.8万元,利润13.1万元。
  青田县塑料厂 二轻企业。厂址在鹤城镇大街。前身是鹤城镇竹器生产合作社。1971年试制玻璃纤维成功,转产玻纤布,改名青田县玻纤厂,年产20吨左右。1980年,产品滞销,转产塑料制品,改名青田县塑料厂。固定资产原值18.84万元,主要设备有注塑机、薄膜机各1台,玻璃纤维拉丝机5台,铁布机16台。产品有聚丙烯丝和编织袋等。1983年曾实现产值102万元,利润8.22万元。1984年,玻纤编织袋销路良好,恢复玻纤生产,在湖口头建玻纤车间。1985年,塑料薄膜车间分出,另建地膜专业厂。1987年,塑料厂有职工118人,生产编织袋39.6万只、聚乙烯制品205吨、聚丙烯制品307吨,产值45.03万元。
  第四节 电器电子
  电器、电子工业始于70年代。1985年有8家,职工503人,固定资产原值204.7万元,工业产值473.72万元,实现利润98.41万元。产品有舞台调光器、镉镍电池直流屏、节电开关、电灯暗装开关、插座、电线、导电线圈等。主要工厂有:
  青田县电器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花园降,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5289平方米。前身是1954年创办的私营三星电木厂,建厂时仅有职工9人,1台手摇压力机,租50平方米民房作厂房。生产电木钮扣,年产15万箩,产值3.75万元。1956年公私合营。1959年,增设车木车间,职工增加到41人,生产钮扣13.43万箩、木蘸笔杆8833箩、木轮子182.31万只、木灯把9244只、电木粉11.6吨。1967年3月,转为地方国营,改名青田县电木厂。主要生产电木开关、灯头插座等。1978年转产暗装开关、插座系列产品。1979年改名青田县电器厂。由于产品质量好,销路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有职工246人,固定资产原值85.8万元,有各种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50多台。年产值165万元,利润36.1万元。
  青田县电气控制设备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江桥路,占地面积1177平方米,建筑面积1388平方米。原名青田县电子仪表厂,1978年12月创办。建厂时仅有8名职工,借用县工业局3个办公室作厂房,生产可控硅调速器。1980年1月并入县链条厂。因两厂专业不对口,经营亏损,于当年7月重新分开。1981年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科技人员帮助下,制成Js型电机断相保护器,获省重大科研成果奖。1982年3月,又与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院联合制成变电所专用电容储能式硅整流装置。1984年制成PGD型镉镍电池直流屏,获省优秀科技成果奖。1987年,职工发展到160人,其中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7人,技术员10人。固定资产原值74.2万元。完成产值274.2万元,利润56.6万元。是年,PGD系列镉镍电池直流屏技术改造项目,经丽水地区经济委员会批准开工建设,总投资115.5万元。
  青田县电子设备厂 二轻企业。厂址在鹤城镇龙津路,占地面积2309平方米,建筑面积4161平方米。原为鹤城镇工业办公室下属企业。1975年在上海轻工设计院、民用建筑设计院和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科技人员帮助下,制成L·C舞台调光器。投产后,定名青田县电子设备厂,转属县二轻工业局。产品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海市府大会堂试用,性能良好。1976年,产品进入北京,在国家计委礼堂等单位使用,影响扩大,广州、武汉、昆明等地影剧院都有定货。1982年,进一步改良线路,生产KTC舞台调光器,在新建的上海南市影剧院使用,效果甚佳。同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帮助下,试制成功记忆灯光控制台。以上产品分别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均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获国家经委优秀产品金龙奖。1987年,有职工88人,生产调光器5213回路,产值111.14万元,利润33.6万元。
  第五节 食品
  民国时期的食品工业为手工业作坊,规模小,产品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食品行业的工场、作坊走合作化、公私合营道路,逐步以半机械代替手工操作,促进生产发展。1985年,全县食品工业企业18家,分属粮食、商业、工业、乡镇企业4个系统,共有职工605人。固定资产原值356.6万元,年产值658.7万元,利润24.3万元。
  粮油加工 舂米榨油历来以“水碓”、“油车”为主。缺乏水力的地方,靠“踏碓”、“牛碾”。鹤城镇粮商用木砻砻出糙米,再用“踏”捣白。民国32年(1943)鹤城镇民生碾米厂创办,始用机器碾米。1949年,从事粮食加工的“水垟”312处,
  兼营榨油的“水碓”148处,“牛碾”油坊35处。
  1950~1959年,创办国营第一米厂、公私合营同力米厂、榨油厂和豆制品厂等11家粮油加工厂。1959年,碾米3311吨,磨面粉296吨,榨食用油653吨、非食用油178吨。
  1965年以后,各区粮管所均建立粮食加工厂,鹤城镇粮管所创办粮油化工厂。1984年,除县粮食加工厂和青田县榨油厂外,各区粮油加工厂划归所在地粮管所管辖,改为商办工业。1985年,全县粮食系统加工粮油企业9家,职工286人。年加工大米9948吨、油脂370吨、面粉222吨、粉干1538吨、面条78吨、饲料5693吨。此外,农村有个体粮食加工专业户2500家,其中以机械加工大米、面粉的721家,轧面条552家,制索面262家,制粉干965家。
  酱酒饮料生产 农民历来有制曲酿酒传统,供自饮或部分销售。民国期间,大街有2家酱、酒作坊。1957年创办地方国营青田县酿造厂。1985年全县有酱酒饮料企业3家,职工128人,生产黄酒844吨、白酒241吨、无酒精饮料38吨、酱油902吨。
  糕饼制作 民国时期,鹤城镇有4家糕饼店。1956年1月,4家糕饼店组成鹤城镇食品生产合作社。1965年4月,改名青田县食品厂。1985年,全县有2家食品企业,职工80人,年产各种糕饼260吨。
  其他食品业有乳制品、葡萄糖、罐头、蜜饯等。
  食品工业主要工厂有:
  青田县酿造厂 地方国营。1957年11月创办,厂址在鹤城东路,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1959年,生产黄酒52.3吨、白酒51.67吨、酱油284.3吨、豆腐乳82.4万块。1965年生产50吨特级黄酒,在全省评比中获第二名。1984年后,增加原汁杨梅酒、老酒汗、高汗、香曲酒、汽水等产品。1987年,有职工106人,固定资产原值133万元,工业产值144.8万元,建厂30年累计上交税金801.72万元,平均年上交26.72万元。
  青田县粮食加工厂 粮食系统的主要工厂,厂址在城镇上店街,占地面积5141平方米,建筑面积5377平方米。1951年8月,建立公营新青米厂,厂址在县中心操场(今县幼儿园)。1953年改名国营青田米厂,1957年厂址迁至上店街,1961年改为青田县第一米厂。
  1950年,私营同力米厂建成,厂址在沙巷。1956年公私合营,1967年改名青田县面粉厂。1972年两厂合并成青田县粮食加工厂。有日产40吨大米、20吨面粉机器各1套和灌组式浸出器、蒸发器等。1987年,有职工65人,固定资产原值59.16万元。产品有大米、面粉、饲料、面条、浸出油脂等。工业产值110万元。
  青田县华侨乳品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水南村头,占地面积18096平方米,建筑面积4457平方米。1980年,旅居意大利华侨胡锡珍贷款50万元(3年无息,分8年还清),国家拨款39.3万元,贷款10.4万元,干1981年9月建成投产。有日处理5吨的炼乳设备。1987年,有职工112人,固定资产原值87.9万元。自办奶牛场,有奶牛120头,农户饲养奶牛60多头,自产和收购鲜奶34万公斤,并调入部分工业炼乳、奶粉作原料,生产麦乳精、多维奶粉、乐口福等。工业产值201万元,利润6万元。
  青田县食品厂 全民企业,隶属商业局。1958年建成,厂址在新大街,建筑面积690平方米。1956年1月,新永源、虞仁昌、新同和、张大同等4家私营糕饼店联合成立鹤城镇食品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11人。1958年5月,改为青田县食品加工厂,附属于青田县副食品采购批发站,职工发展到76人。1961年2月,精简机构、下放人员,改为大集体企业,职工只有14人,迁往官埠头生产。1965年4月,改迁新大街厂房生产,恢复全民所有制,职工34人。此后购置饼干机、伴粉机、炒米机和生产糖果等的设备。产品80多种。1981年,产值61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1987年,有职工64人,固定资产原值28.8万元。主要产品有糕饼、水果罐头等。工业产值36万元,利润1.6万元。
  第六节 工艺美术
  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品仅有青田石雕。1952年,温溪一带发展花边生产,有400多人从事台布、花边、床单的刺绣与挑花。1958年,创办青田县画帘厂,增加画帘、绣帘、竹编等品种。1979年以后,工艺美术工业迅速发展。1985年有集体企业43家,职工1591人,产值513.2万元,实现利润28.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5.1万元,以青田石雕为主体(另设专编介绍)。
  青田县竹编厂 二轻企业。厂址在新大街,1976年建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前身是画帘厂竹编车间,以蔑丝、蔑片编成各种形状的箱、盘、包、盂、钵等10个大类产品,欣赏日用兼备,是出口工艺品。1980~1985年,创新产品500多种,深受外商欢迎。1986年,引进卫生筷、竹牙签生产设备。1987年,有职工110人,固定资产原值33.7万元。生产工艺竹编 、卫生筷等,产值45万元。
  青田县特种工艺厂 乡镇企业。厂址在阜山。1979年建厂,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生产各种石、贝浮雕镶嵌件与扬州漆器配套,销路良好,产值连年上升,1980年为4万元,1985年增加到40万元。1987年,有职工105人,厂外加工人员130人,产值80万元。是年,精制1件“招财进宝”,高1.05米,为全国最大镶嵌人物。镶嵌漆器于1985、1987年在同行业评比中,两次获得国家银杯奖。
  第七节 纺织
  民国28年(1939)北山人叶成楷独资在天妃宫(今青田中学校址)创办永和布厂,为县内机器织布之始。,主要产品有双桂花呢、双华达呢等,年产量9000匹(29.7万米)。同年,北山人吴焕然开办的经华布厂(原设温州信河街),因日机轰炸迁回。生产彩边元青呢、三闪花线呢、白正十字布。两厂产品销往温州、丽水等地。
  民国30年,青田县出征军人家属(简称征属)生产合作社成立。征属3441户,每户股金法币2元,县征属优待会拨款30万元,合计306882元,购置弹花机、纺纱机、织布机,投入生产。
  民国31年,日军入侵,经华、永和两厂停产,征属生产合作社在搬迁中损失过大,于1934年倒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纺织工业有新发展。1985年,有县棉织厂、针织厂、丝织厂、消防带厂4家,职工387人,固定资产原值98万元,总产值495.3万元。产品产量:棉布80万米,棉混纺布1万米、印花床单3万条,丝织品8万米,涤纶混纺布9万米,花纤布7万米,消防带2.37万米。
  青田县棉织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鹤城镇东门,占地面积8456平方米,建筑面积6585平方米。原名新兴棉织厂,1951年3月由徐秀英等6人集资创办,徐家为厂房,有职工13人,木机6台,手工生产。1956年公私合营。1960年,职工发展到114人,年产棉布15.5万米。1967年,转地方国营,改为现名。1979年,厂址从大街迁至东门。1984年开始生产印花被单。1987年,有职工258人,固定资产原值133.7万元。主要设备有各种织机86合,卷纬机、络筒机、染色机、蒸化机、纱线漂白机共11台及被单印花设备等。是年产值128.8万元,利润5.6万元。
  青田县消防带厂 厂址在县城西门外,鹤城镇一村第九生产队创办。厂房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1982年2月建成。用棉、麻混纺纱线织消防带。1983年,产值102.34万元。1985年产值311万元,利润44.45万元。
  1987年,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34万元。由于纱线原料不足,影响生产,年产值160.73万元。
  第八节 建材
  建材工业主要包括砖瓦、水泥(含水泥预制品)、蛎灰、花岗岩、砂石。1985年,建材工业企业120多家,从业人员约3000人。
  砖瓦生产 一千年前,县城附近及沿江两岸已建窑生产砖瓦。明代建造城墙,由白浦村生产城砖。50年代以来,制砖业蓬勃发展。1957~1963年,船寮、白浦等地的砖瓦远销上海。1958年,城镇砖瓦厂创立,有职工317人,半.机械化生产,每窑出砖6000块。1972年转产砂轮、油石。70年代后期,由于燃料(杂柴)成本高,加上部分砖瓦工场土源短缺,产量下降。1981年后,湖边乡砖瓦厂、青田县联营砖瓦厂先后建造隧道窑、轮窑,以机制坯、燃料用煤,年产红砖200多万块。1985年,有砖瓦厂49家,从业人员641人,年产青、红砖4034万块,瓦729万片。1987年,全县产砖4180万块。
  蛎灰生产 40年代,港头村有蛎灰炉13座,从业人员约200人。生产的蛎灰,量多质优,除供县内需要外,销往丽水、龙泉、遂昌、云和等县。1954年,合作社经营的蛎灰炉63座,从业人员277人,年产蛎灰3000吨上下。60年代初,蛎壳货源紧张,蜴灰供不应求。70年代,房屋建筑趋向砖混结构,蛎灰用量减少。1979年,全县蛎灰窑仅6座,从业人员30多人。1987年,蛎灰厂5家、35人。产值11万元。
  水泥生产 70年代初,始有水泥生产,水泥预制品也相继投产。至1985年,有国营水泥厂1家,集体、个体经营的水泥预制品厂43家。从业人员680人,年产水泥1.9万吨、预制品5200立方米。主要工厂有青田县水泥厂,地方国营。厂址在温溪镇。1967年建成,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1971年,生产水泥超万吨。由于石灰石来自离厂15公里的金竹坑村,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连年亏损。1980年以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转亏为盈。1981年,产火山灰质425号水泥1178吨,325号水泥3389吨,总产值85.33万元。建厂以来,国家投资162万元。1987年,有职工238人,固定资产原值231万元,产值100.9万元,利润2.7万元。
  第九节 陶瓷
  陶瓷业始于宋代。万阜乡白库竹和东源镇下堡有古窑址,堆积层中的碗、盘、壶、罐碎片,经省文物管理单位考证,是南宋初产物。清同治年间(1862~1874)四都阮垟(今仁庄乡)生产粗碗。光绪年间(1875~1908)发展到雅陈,生产壶、钵、罐、香炉等10多个品种,称“四都窑、雅陈窑”。宣统年间(1909~1911),福建人张明开、华国树等人在雅陈村建蜈蚣窑,一窑可烧2万只,40年代后期停产。1952年,鹤城镇新生南贷店同华育谦合股恢复生产,直到1962年停业。1985年,全县有陶瓷厂3家,职工227人。生产釉面瓷砖13.57万平方米,素烧面砖3.6万平方米,日用陶瓷236万件,产值111.94万元。
  青田县陶瓷厂 1958年,县拨款在温溪镇建厂,占地面积6076平方米,建筑面积4830平方米,原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63年转为二轻企业。70年代以蜈蚣窑生产碗、盘,后改为倒焰窑,生产低压电瓷、红地砖等产品。1980年,转产釉面砖。主要设备有60立方米倒焰窑2座,18道多孔窑1座,年产能力10万平方米。产品分6×6、4×6釉面砖两大类,小品种有压顶砖、阴阳砖、花砖、彩砖等。1983年,在山根村以地产丰富瓷土,建低压电瓷车间。有成型机8台,倒焰窑1座,生产开关板、夹板、保险盒等,年产能力300吨。自转产建筑陶瓷后,产值从1980年30万元增加到1985年109万元。1985年冬,试制成功仿古墙面砖,投入批量生产。1986年,试制马赛克地砖并批量生产。1987年,有职工182人,固定资产原值107.6万元,产值180万元;利润31万元。
  第十节 金属制品
  民国时期,只有五金白铁修理摊铺。1958年,创办青田县五金厂,以修配农机具为主。1985年,有金属制品企业8家,职工276人,工业产值181.5万元。主要产品有中窗合页、密封垫片、铁门钢窗、电杆横担等。
  青田县密封件厂 二轻企业。厂址在鹤城镇后街,占地面积2252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前身为木器生产合作社,1954年建厂,1958年并入青田县农机厂为木器车间,转为全民所有制。1960年1月,从农机厂分出,建立青田县木器厂,为县属大集体,生产木制农具和家具。1971年增设机电车间,生产电焊机等产品。1978年试制成功金属密封垫片并批量生产。1979年改名金属密封垫厂,产品有缠绕片和铁片两类,品种数百个,主要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管道密封。1985年改称密封件厂。1987年,有职工76人,固定资产原值42万元,生产金属密封垫片9.07万片,产值93.68万元,利润19万元。
  第十一节 造纸印刷
  造纸、印刷工业包括造纸、纸制品和印刷3个行业。1985年,全县共有企业11家,职工347人,固定资产原值128.2万元。
  清代,生产长联纸、短联纸、皮纸。
  民国时期,油竹、港头等乡以水竹为原料,生产土纸,俗称“草纸”。民国36年(1947)全县有造纸作坊13家。
  1955年,彭括制纸生产合作社成立,生产皮纸,供制纸伞。1956年,鹤城镇侨属造纸生产合作社建成,地址在西门外水碓坑,生产土纸和皮纸。同年港头土纸生产合作社投产,生产皮纸为主。1958年,呈岙、温溪创办卫生纸厂,职工262人。1959年,鹤城镇侨属造纸生产合作社迁往彭括与彭括制纸生产合作社合并,改名公私合营青田县华侨造纸厂。有职工145人,后经调整,职工减为61人。1962年,港头、温溪、呈岙3个造纸社合并成立青田卫生纸厂,厂址在呈岙村,专产卫生纸。1986年,卫生纸厂停产,全县仅有1家造纸厂。
  青田县造纸厂 地方国营。厂址在温溪镇,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4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圆网式造纸机2台,槽式打浆机2台以及漂白、筛选、洗浆等机器。原为公私合营青田县华侨造纸厂,1966年转为全民企业,厂址从彭括村迁至温溪,改现名。1978年才正式投产。1979年,生产包装纸364.68吨,利润1500元。1987年,有职工136人,固定资产原值50.3万元。生产机制包装纸868吨,产值74.6万元。应交税金12.2万元,其中免税6.1万元,利润总额亏损5万元,净交国家1.1万元。
  纸制品生产始于70年代。1985年有2家企业,职工71人,生产瓦楞纸箱、石章装饰盒15.65万只,纸板箱11吨,漆纸13吨。
  印刷业发端于民国19年。是年,温州人包豪夫在鹤城镇上店街开设美达石印印刷所,28年停产。接着瑞安人沈公范来青创办公记铅石印刷所,先设上庵,后移至上店街。同年9月18日,留印雪等人集资购置印刷机3台、铅字2400磅,石印石2块,建立仿宋印刷所,雇工6人,主要印刷《青田报》。民国32年仿宋印刷所作价1万元,转让给抗敌军人家属优待会,优待会即出租给公记印刷所,月租金法币120元,35年每月增为法币2000元,37年增加到300万元。
  1950年后,印刷业有所发展。1985年,全县印刷工业企业6家,职工198人,工业产值66.6万元。
  青田县印刷厂 全民企业。厂址在鹤城中路,占地面积3030平方米,建筑面积3113平方米。前身为私营公记印刷所,1956年1月公私合营。1960年,职工发展到40多人,总产值14.6万元。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改现名。1987年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原值47.7万元。主要设备有印刷机、装订机、图象制牌机、文字刻版机、铸字机等40多台。产值59.4万元,利润10.2万元。
  第十二节 日用杂品
  日用杂品包括木、竹、、草加工和钮扣等产品。1985年有34家,职工714人,总产值329.9万元。
  木材制品 分原料加工和家具制造等行业。民国17年(1928),温州西郊人投资1万银圆在黄放口村创办倡林火柴梗片公司,有职工60多人。设备有8马力、24马力木炭引擎各1台,划线机5台、开片机4台、切片机1台,日产梗片、盒片1吨,首次以机器加工木料。20年,由于仓库失火,资金亏空,次年迁至温州。民国21年,良川村利民火柴盒片厂创办,主要生产盒片。后因股东为款项发生纠纷,于同年冬倒闭。
  1951年,青田县电力厂锯木车间投产。1952年,鹤城镇友联锯板厂开业,从龙泉、云和等县购进木材,锯成板后,销往温州、上海等地。1956年,松、杉木材由国家统购统销,先后歇业。嗣后,木材按计划分配,仅供修理农机具。7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得到发展,以杂木生产小型配件。1985年,全县杂木加工厂7家,职工103人,总产值31.3万元。主要产品有煤锹柄、气筒柄、油刀柄、板材、小农具等。
  家具制造包括桌、床、凳、椅、箱、盆、盂等生产。习惯称“细木”或“圆木”。民国时期,木匠大都三五人为伍,或以师带徒,登门服务;交通方便的村镇设有木器、寿器店,前店后坊,自产自销。1949年,全县有木器店18家,从业人员85人;半工半农个体木工780人。1954年,鹤城镇、温溪、船寮、山口等地建立木器小组。1956年,以区为单位,普遍建立木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全县共建木器社(组)21个,入社(组)木工580人。1962年,精简下放,留下鹤城镇、温溪、山口、船寮、北山5个区镇的木器社(厂),职工183人,年产家具3万件左右。1963年,城镇木器厂首先装备带锯、压刨机、平刨机、锯榫机、凿孔机、包边机等,推动全县木器生产逐步实现半机械化。70年代初,木材供应减少,原有木器厂大部转行,或仅保留木器车间。1978年以后,乡镇木器行业兴起。至1985年全县生产家具工厂9家,其中二轻系统2家、乡镇企业系统7家,共有职工189人。生产凳、椅2.5万只,木床1000张,其他家具6302件,产值55.7万元。
  竹器 竹器生产素负盛名。特别是黄寮乡,盛产毛竹,家家户户都有一套制作竹器的工具,农闲工余,随时制作,自产自销,称为“竹器之乡”。各村都有一二个具有特色的传统产品,黄寮的筲箕、金寮的畚箕、下田的竹椅、黄里的箬笠、上寮的菜篮、黄庄的水勺、林口的畚斗、横排路的抽篓、黄肚的砂箩、竹章的圆箩等,做工考究,一直畅销不衰。1953年,县城生产撑船用竹篙12家、船篷12家、竹器19家。
  1954年,鹤城镇成立竹器生产合作社,生产家用竹器、船篷等。1958年改为青田县竹器厂。后因毛竹来源短缺,1971年转产玻璃纤维。80年代,专营竹器生产者甚少,大都为半工半农个体经营。
  棉棕 民国28年,鹤城镇开设第一家棉棕店,有轧花机、弹棉机各1台。1949年,全县有棉棕作坊8家,从业人员20多人。1955年,鹤城镇、温溪镇建立棉棕生产合作社,入社65人,从事串蓑衣、编棕棚、轧棉花、弹棉花。1962年,温溪棉棕社精简下放。鹤城镇棉棕生产合作社后改名青田县棉棕厂,隶属二轻局,以弹棉被、串蓑衣、编棕棚为主。70年代后期,塑料雨衣代替了蓑衣,业衰退。1980年以后,棉棕厂以弹棉为主,除来料加工外,向商业部门订购棉花,实行产销结合。
  教学用品 教学用品生产始于70年代。1970年,北山区车木文具厂、坑底车木厂同时创办,利用本地杂木资源生产算盘、蘸笔杆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71年,青田中学设立校办工厂,先后生产粉笔、平板仪、直流高压电源、直线电桥等教学用品。1972年,城东小学附属工厂建立,主要为各校修配风琴等教具,1978年,开始生产矿石标本。1984年,青田县电工仪器厂投产,生产电桥等实验室仪器。是年,陆续发展杂木工厂5家,主要生产木蘸笔杆、象棋等产品。1985年,全县教学用品厂8家,职工18人,产值约50万元。
  钮扣 80年代,生产钮扣的小工厂陆续投产。1985年,全县有8家,职工约120人,生产电木扣、有机玻璃扣等,产值60多万元。
  草制品 以龙须草为原料,编织草席、枕席;以岩麻作原料生产草绳。民国35年以织草席为业的有23家。1952年,私人合股创办建青草席厂。1956年,以建青草席厂为基础,吸收个体户参加,建立青田县草席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发展到300多人,社外代工数百人,年产草席60万条。1966年,改名青田县草席厂,后为二轻企业。年产床席、枕席93.7万条由县土产公司经销。后因原料短缺,销路欠佳,产量逐步下降。1984年,改产塑,胶电线。1985年,改为青田县电缆厂,厂址在上店街,内设草席车间。1986年,草席车间停产,专产电线。
  第十三节 服装 鞋革
  服装行业 清光绪32年(1906),县城开设成信服装店。民国13年(1924),成信服装店购置1台德国产“圣枷牌”缝纫机,青田始有机制服装。29年后,鹤城镇所有服装店陆续购置缝纫机。是年5月,鹤城镇建立成衣生产合作社,有缝纫机10台,日产服装18套。1949年,全县有服装店铺23家。
  1954年,建立鹤城镇服装生产合作社。1958年,全县共建服装生产合作社(组)11个,入社(组)人员230人,以后几经分合,到1960年只留下鹤城镇、温溪镇2个社,职工121人。1962年,温溪镇服装生产合作社精,简下放;鹤城镇服装生产合作社改为青田县服装厂,属二轻企业,厂址在后街。70年代起,服装生产由单纯代工转为商品经营,年产服装1万套以上。
  1984年,建立青田县服装公司,下设服务加工场,无固定工厂,以计件形式临时组织工人生产。年产服装4万多套,产值140万元。1985年,有服装厂10家,职工243人。生产服装5.15万件,机织时装1.1万件,人造革服装1.6万件。1987年,生产服装15.14万件。
  鞋革 民国3年,鹤城镇第一家鞋店开业,生产布鞋。34年,开设林得利、鹤鸣、广利皮鞋店。1949年,全县有制鞋铺16家,职工100多人。1956年,鹤城镇以美华、大美、林得利、广利等店为基础,吸收个体鞋担参加,成立鞋革生产合作社。1958年,温溪建立制鞋合作小组。1962年,温溪制鞋合作小组精简下放,鹤城镇鞋革生产合作社改名青田县鞋革厂,厂址在城镇上店街,以代工为主。1969年,生产商品皮鞋5000双。由于销路欠佳,发展缓慢。1987年,全县有鞋革厂8家,职工35人,年产皮鞋1.27万双。
  第十四节 其他
  1985年,有其他工业企业10家,职工548人,产值321.18万元。主要产品有胡刷、猪鬃、表带、有机玻璃板、聚合釜、线球、衣服垫肩等。其中县工艺品厂的胡刷生产规模最大,产值较高。
  青田县工艺品厂 隶属鹤城镇。厂址在西门灰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1972年下半年创办,生产胡刷,由上海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经销。建厂初,租用耶稣教堂为厂房,职工27人,设备简陋,手工生产。由于产品适销,经济效益较好,1975年,建厂房1座。主要设备有注塑、车床、刨床、铣床等16台。产品有木柄胡刷14个品种。1983年,增加塑料柄胡刷6个品种,年产胡刷约23万打,远销欧、亚、美、澳、非洲等10多个国家,最高年创外汇70多万美元。为扩展配套生产,1986年建立猪鬃车间,并相继筹建电镀车间。1987年,有职工245人,固定资产原值44万元,生产胡刷11.85万打,工业产值197.34万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