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10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R184.3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本本节记述了青田县畜禽主要疫病包括猪瘟、猪丹毒、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腹泻、瘫痪、寄生虫病等。山羊抗病力较强,常见疫病有拉稀、烂嘴巴、寄生虫病等。兔病以腹泻、鼓胀、便秘、肠胃炎和球虫病为主要病症。家禽疫病包括鸡瘟、禽出败、鸭瘟、小鹅瘟、马拉克氏病、雏鸡白痢、寄生虫病等。20世纪50年代后,逐步建立畜牧兽医组织和培训兽医人员,开展防疫工作。80年代开始加强畜禽检疫工作和疫情报告制度,对外地购进的畜禽进行隔离检疫观察。
关键词: 防疫 卫生措施 青田县

内容

猪的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疫、仔猪白痢、气喘病、破伤风、传染性肠胃炎、乙型脑炎;常见病有感冒、中暑、母猪死胎、瘫痪、腹泻、寄生虫病等。60年代前,猪瘟、猪丹毒危害严重,流传着“五月杨梅红,十个猪栏九个空”的说法。1955年鹤城镇发生猪瘟,死200多头,占当时存栏数2/3。1957年温溪、北山等地流行猪瘟,死猪上千头。
  牛常见病主要有消化系统疾病、中毒病、瘫痪、血尿、异食癖,其次是四肢病、产科病、疥癣病。80年代初发现锥虫病,奶牛患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较严重。1982年春节 前后20天时间内,石帆公社因锥虫病死牛27头。1983年检查208头奶牛,其中患结核病的130头。
  本地山羊抗病力较强,主要疫病有拉稀、烂嘴巴、寄生虫病。1979年引进大批奶山羊,带入布氏杆菌病、脑脊髓丝虫病、传染性胸膜炎、角膜结膜炎、传染性脓疮。
  兔病主要为腹泻、鼓胀、便秘、肠胃炎和寄生虫病。球虫病尤为严重,每年梅雨季节发病率特别高。1985年2月发生兔瘟,至3月底,全县死兔4.65万只。
  家禽主要疫病有鸡瘟(鸡新城疫)、禽出败、鸭瘟、小鹅瘟、马拉克氏病、雏鸡白痢、寄生虫病等。1983年,全县318个村发生禽出败,发病率占饲养量的35%,死亡率达28%。每年因疫病死亡的鸡约15万只。
  民国时期,没有兽医技术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区、乡逐步建立畜牧兽医组织,培训兽医人员,开展畜禽防疫工作。1953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56年,有站员14人,各区技术干部1人。1976年,各区建立畜牧兽医站,公社设有专职兽医员。198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联站。1983年,全县有畜牧兽医技术干部27人,联站站员69人,民间兽医(包括阉割手)170人,兽医防疫车1辆。
  1954年起进行结晶紫猪瘟疫苗接种和猪丹毒预防注射。1956年进行炭疽预防注射。1960年,自制猪瘟免疫苗,控制猪瘟蔓延。1967年起,开始鸡瘟、禽霍乱的预防注射,每年开展畜禽春防、秋防工作。
  80年代,加强畜禽检疫工作,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对小猪市场、牛市场实行检疫,从外地购进的畜禽,经隔离检疫观察,确属健康者,方可合群饲养。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