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2
页码: 188-1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种植业历来以粮食为主,包括春粮、夏粮和秋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耕作制度改革,包括推广连作稻和绿肥,发展杂交稻和扩大“新三熟”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青田县 粮食生产 耕作制度

内容

种植业历来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由春粮(小麦、大麦、元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夏粮(早稻)、秋粮(单季中晚稻、连作晚稻、番薯、秋玉米、秋大豆)三熟作物构成。
  50年代前,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或两熟为主,三熟面积不大,每年都有许多秋、冬闲田。1949年,耕地复种指数为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耕作制度经过三个阶段的改革:
  1950~1964年,推广连作稻,扩大麦、稻、秋旱粮(大豆、玉米、秋番薯)种植面积。1956年,种植连作稻8200亩,1964年,扩大到2.61万亩。秋大豆产量低,种植面积由2.62万亩减少到8800亩;秋玉米由5000亩增加到1.44万亩。形成“麦—稻—秋旱粮”老三熟和“麦—稻—稻”新三熟并存的种植制度。
  1965~1976年,发展绿肥,扩大连作稻种植面积。这个时期,由于春粮种植面积大,发展连作稻,地力用多养少,用养失调,开始减少春粮面积,发展绿肥生产。春粮种植面积从7.45万亩,减少到3.04万亩;草子播种面积从1600亩,扩大到1972年的9.90万亩,尔后,稳定在7~8万亩。连作晚稻栽培面积增加到4~5万亩。形成以“绿肥~稻~稻”为主的种值制度。
  1977~1987年,发展杂交稻,扩大“新三熟”。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77年开始在全县推广,1979年,实现晚稻种植杂交化。耕作制度从以“绿肥—稻—稻”为主,逐步转化为“麦—稻—稻”配上“肥(油菜)—稻—稻”轮作制。这个时期,全县春粮种植面积从3.04万亩,扩大到11.68万亩;连作晚稻(杂交稻)种植面积为4.80万亩,其产量超过早稻产量。同时,旱地种植制度向立体农业发展,改番薯一熟为麦—番薯间套玉米、大豆或绿豆等;麦—夏大豆—旱地杂交稻;麦—西瓜—秋大豆等。部分溪滩圩地、旱坡山地发展柑桔、茶叶、桑等经济林,实行果、茶、桑“三园”套种春粮、豆类等作物。水田也推行稻、鱼、萍共生的立体制,提高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