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粮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6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粮食生产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8
页码: 188-195
摘要: 该文介绍了青田县的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粮食产量、病虫害防治、丰产典型的情况。
关键词: 青田县 农业经济 粮食生产

内容

第一节 耕作制度
  种植业历来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由春粮(小麦、大麦、元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夏粮(早稻)、秋粮(单季中晚稻、连作晚稻、番薯、秋玉米、秋大豆)三熟作物构成。
  50年代前,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或两熟为主,三熟面积不大,每年都有许多秋、冬闲田。1949年,耕地复种指数为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耕作制度经过三个阶段的改革:
  1950~1964年,推广连作稻,扩大麦、稻、秋旱粮(大豆、玉米、秋番薯)种植面积。1956年,种植连作稻8200亩,1964年,扩大到2.61万亩。秋大豆产量低,种植面积由2.62万亩减少到8800亩;秋玉米由5000亩增加到1.44万亩。形成“麦—稻—秋旱粮”老三熟和“麦—稻—稻”新三熟并存的种植制度。
  1965~1976年,发展绿肥,扩大连作稻种植面积。这个时期,由于春粮种植面积大,发展连作稻,地力用多养少,用养失调,开始减少春粮面积,发展绿肥生产。春粮种植面积从7.45万亩,减少到3.04万亩;草子播种面积从1600亩,扩大到1972年的9.90万亩,尔后,稳定在7~8万亩。连作晚稻栽培面积增加到4~5万亩。形成以“绿肥~稻~稻”为主的种值制度。
  1977~1987年,发展杂交稻,扩大“新三熟”。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77年开始在全县推广,1979年,实现晚稻种植杂交化。耕作制度从以“绿肥—稻—稻”为主,逐步转化为“麦—稻—稻”配上“肥(油菜)—稻—稻”轮作制。这个时期,全县春粮种植面积从3.04万亩,扩大到11.68万亩;连作晚稻(杂交稻)种植面积为4.80万亩,其产量超过早稻产量。同时,旱地种植制度向立体农业发展,改番薯一熟为麦—番薯间套玉米、大豆或绿豆等;麦—夏大豆—旱地杂交稻;麦—西瓜—秋大豆等。部分溪滩圩地、旱坡山地发展柑桔、茶叶、桑等经济林,实行果、茶、桑“三园”套种春粮、豆类等作物。水田也推行稻、鱼、萍共生的立体制,提高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节 作物品种
  民国初期,农作物均系传统的农家品种。27年(1938)县中心农场繁殖推广早、中籼稻1.5万亩,小麦纯系9号、17号1万亩。
  50年代后,农业部门积极引进各种作物的优良品种,县农科所、赤岩良种场首先做好试验示范,然后推广。建立种子基地,组织农户串换种子,更新品种。60年代以来,贯彻“自选、自留、自繁、自用,辅以国家调剂”的方针,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每个时期突出一、二个当家品种,不断更新种子。1978年,对杂交水稻实行县繁县(社)制,7月成立县种子公司,统一收购、供应种子。全县杂交水稻制种2924亩,繁种205亩,收购杂交种子8万多斤,供1979年4万亩田种植。1979年杂交水稻制种3027.3亩,收购杂交种子20万斤,供全县10万亩田种植。
  水稻 50年代,早、中稻有大秆青、细叶青、溪白、银秋、齐大稻;晚稻有白芒、红芒、红壳糯、细骨京、野猪粳等,多达数百个品种。5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推广中秆高产良种,早稻有五〇三、南特号、陆财号、江南1224;晚稻有西瓜红、三株京、茶山京、硬头颈。60年代,早稻推广矮脚南特号、珍汕97、先锋1号、圭陆矮8号;晚稻为珍珠矮、农垦58、科情3号、广场矮等。70年代,早稻推广珍龙13、广陆矮4号、温革、军协、青秆黄;晚稻为早金凤、珍珠矮、科字6号、爱武、丽水糯。1978年后,晚稻基本上被汕优6号所取代,搭配种植桂朝2号、丽晚1号(6202)。80年代初,全县水稻种子基本实现良种化。早稻以广陆矮4号、竹科2号为主,搭配青秆黄、浙辐802等;晚稻以汕优6号为主,搭配丽晚1号、桂朝2号、双糯4号、祥湖24等。1985年后,早稻以二九丰为主,搭配种植威优35,连作晚稻以汕优64、85为主;单季中、晚稻以汕优63为主。
  小麦 50年代,普遍推广立夏黄、蓑衣黄、白麦、南大2419、丽水三月黄、矮粒多。60年代,以矮粒多为主,搭配种植立夏黄、方山麦、阿勃、苏克斯、万年2号、62-7,70年代以浙麦1号(908)为主,搭配种植杨麦1号、苏克斯、宁麦3号。80年代,以浙麦2号为主,搭配种植浙麦1号。
  大元麦 种植面积不多曾推广的良种大麦有六棱锤、355、二棱大麦、早熟3号;元麦有六棱元麦、二棱,元麦、玉环裸麦、平阳铁麦、丽水裸麦等。
  番薯 民国时期以农家品种六十日红、铁丁番为主。50年代,推广胜利百号、五爪龙。60年代,以港头白、胜利百号、五爪龙为主。70年代后,仍以上述品种为主,搭配红红1号、红头8号、新种花、超胜4号、5号、梅尖红、392、荆选4号、湘薯6号、蓬尾等。由于港头白抗病性减弱,已很少种植。
  马铃薯 本地土种以大号白种植面积最大,其次为大头金、白洋芋、红腰子。外地引进的有黑龙江20——292、四川深眼窝、克山1号、山西种。
  玉米 农家品种有黄籽包、白籽包、六十日黄、八十日、苞萝粟。60年代,引进金皇后、浙杂1号、满蒲金。70年代,引进旅曲、丹玉6号、虎单5号。1986年后,以苏玉1号为主。
  豌豆(俗称蚕豆) 主要有5个农家品种,没有系统命名,人们多以种子或花的颜色,称之为红花蚕、白花蚕和花蚕;也按吃法分为吃荚蚕和吃豆蚕。
  蚕豆(俗称豌豆)种植面积较少,主要品种有慈溪大白蚕。
  大豆 本地农家品种有乌皮种、九月黄、五月拔、六月拔。70年代后,引进大青豆、贼勿要、牛吃桩、矮脚早。
  第三节 粮食产量
  民国21年(1932),粮食(含大豆,下同)播种面积33.41万亩,总产量4682.4万公斤。其中大、小麦7.4万亩,产量320万公斤,亩产43.2公斤;蚕豆豌豆0.23万亩,产量6.4万公斤;中、晚稻12.78万亩,产量2556万公斤,平均亩产200公斤;大豆5万亩,产量200万公斤;番薯8万亩,产量1600万公斤,平均亩产200公斤。民国27年产米及杂粮1977.5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食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产值一直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占种植产值的80%左右。19501957年,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粮食总产量627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64.78%,平均亩产从1949年198公斤提高到270.5公斤。
  1958~1976年,粮食总产量徘徊在5940~5563万公斤之间,平均亩产在270~312公斤之间。
  1977~1979年,年均增长9.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1979年粮食总产量8273.5万公斤,平均亩产465公斤,1981年粮食总产量9877万公斤,平均亩产548.4公斤。1984年粮食总产量11751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89倍。
  粮食生产的发展,带来了粮食品种结构的变化,细粮比重增大,杂粮比重下降。稻麦细粮50年代初占粮食的61%,1980年上升到74%,1987年又上升到83%;番薯50年代初占粮食的34%,1980年下降到21%,1987年又降到14%。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民国时期,一般年份病虫害损失粮食10~30%,重灾年损失粮食半数。民国27年(1938)《青田县建设工作报告》记载:“本县稻的虫害有二、三化螟、稻苞虫、稻椿象、白翅浮尘子、黑尾浮尘子、稻飞虱等十余种,其中以二、三化螟、白翅浮尘子及稻苞虫分布较为普遍,白翅浮尘子为最;病害有稻瘟病,麦类黑穗病、黄锈病等,每年平均损失在10%以上。”
  50年代初,主要病虫害有大小麦黑穗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螟虫、稻苞虫、稻飞虱、稻椿象、稻叶蝉、稻蓟马。
  1956~1965年,三化螟为害明显加重,白叶枯病普遍发生。原属次要的纹枯病、褐稻虱、白背稻虱呈上升趋势。番薯黑斑病、小象甲出现。麦类赤霉病,小麦黄锈病较严重。
  1966~1976年,稻飞虱、稻叶蝉为主的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增多,出现“小虫成大灾”。自1968年起连年发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等病毒广泛流行。1976年,传入番薯瘟病,蔓延快,危害重。
  1977~1987,纹枯病流行成灾,每年损失稻谷近百万公斤。稻瘟病盛发,尤其是汕优6号,抗病害性能丧失,1985年,全县发病11.87万亩,损失稻谷约600万公斤。稻曲病成为晚稻主要病害之一。螟虫、白背稻飞虱、稻纵卷螟为害也不轻。麦类白粉病盛发。番薯小象甲蔓延到21个乡,受害面积近万亩。此外老鼠为害猖獗,1985年,据病虫观测站估算,全县约有187万只老鼠。
  30年代,农民就利用“冷水温汤浸种”,预防麦类黑穗病;掘毁稻茬以除螟虫蛹;用植物油滴杀稻飞虱。民国35年,曾使用“谷仁禾生”药粉预防麦类黑穗病。
  50年代初,以点灯诱蛾、田间采虫卵、摘虫苞、拔除枯心苗,冬季开展“三光”(铲光田岸草、拔光田后墈、烧光稻茬)等方法防治水稻螟虫。用黄泥水、盐水选种,减轻病虫害。1953年,推广西力生、赛力散浸种消毒;始用六六六粉治虫。60年代,应用稻瘟净抗菌,六六六粉、二二三乳剂治虫。70年代,使用井岗霉素防治病害;增加甲六粉、乙六粉、乐果、马拉松、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除虫。80年代,以异稻瘟净、克瘟散、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甲胺磷、杀虫双、乐果、水胺硫磷、叶蝉散等杀虫。1984年,停止使用六六六粉。
  老鼠主要有褐家鼠、黄鼠、黑线妞鼠。1985年,县拨款1万元,发动群众开展全县性灭鼠、毒鼠活动。
  第五节 丰产典型
  石溪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980年,石溪大队117亩小麦,平均亩产250.3公斤,其中第六生产队21.5亩,平均亩产313公斤,二丘高产田由省劳动模范詹通巢领头搞试验,亩产352公斤。其主要栽培经验是:
  1.改善生产条件,培养地力。多年来坚持从瓯江边挑涂泥,加厚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料,实行麦草轮作,培养土壤肥力。
  2.选用良种,合理搭配。以中迟熟品种为主,适当搭配早熟品种,早熟的浙麦1号占20%,中熟的浙麦2号占40%,迟熟的苏克斯占40%。
  3.采用科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浙麦1号11月15~20日播种,5月10~15口收割;浙麦2号11月10~15日播种,5月5~10日收割;苏克斯11月5~10日播种,5月10~15日收割。1973年后曾推广开好三沟,大播量撒播的江苏塘桥经验。1979年后又改为密点播。每亩施六七十担标准肥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技术上采取前期促、中期控、后期保的原则,做到基肥足、苗肥早、蘖肥重、穗肥巧和抽穗期进行根外迫肥的方法,加强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海溪番薯高产经验
  1978年,海溪公社686亩番薯,薯干总产835626公斤,亩产1218公斤。1979年705亩番薯,产薯干1085626公斤,亩产1539.9公斤。主要经验如下:
  1.深耕增肥,养好地力。深翻或深耕一尺,高垄栽插。亩施基肥75担栏肥、30担灰肥,又施氨水75公斤作追肥。
  2.推广适应性强良种。1972年开始推广“红红1号”,当地群众称“红51”,占85%。
  3.育足壮苗,适时早插。在清明前10天选择晴暖天气,采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苗,一般立夏开插,小满旺插,芒种扫尾。
  4.合理密植,科学管理。平地每亩插3750~6600株,垄作亩插2000~3300株,插后及时查苗补苗,早中耕早追肥,除净杂草,适时理蔓提藤。
  桐川旱地多熟高产经验
  1982年,高湖公社桐川大队105亩旱地,试种小麦—玉米—番薯带种绿豆,平均亩产1030公斤。主要经验:
  1选用良种,合理搭配。小麦选用中熟矮秆的浙麦2号,玉米选用株矮适应性强的虎单5号,番薯选用耐旱高产的六十日,绿豆选用秆矮荚多的品种。
  2适时套种,合理密植。小麦11月1518日播种,每畦宽5.8尺,两边各留0.8尺套种玉米,玉米于3月26日(以塑料薄膜)育苗,每亩栽2400~2600株。番薯、绿豆在小麦收后整地作垄抢插,每亩番薯2500株;绿豆在玉米畦间种三行,丛距1尺。
  3.根据套种共生特点,加强管理。小麦突出早管早发促早熟。加强玉米苗期管理,施肥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番薯与玉米共生期长,要加强前中期管理。在玉米大荫蔽之前,长好藤蔓,结出小薯。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