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文观测与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3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文观测与特征
分类号: P332.3
页数: 5
页码: 145-14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水位站每天观测次数及水文特征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青田县 水文观测 特征

内容

民国19年(1930),在船寮及石溪口始设水文观测站。21年增设南岸、f仁2观测站,23年又设吴埠观测站。抗日战争期间全部停顿。1945~1949年初恢复石溪口、圩仁2个观测站。1949年设立青田二等水文站,以后屡经增设调整,至1958年固定五里亭、白岩、圩仁、秋芦4个水文站。1971年恢复鹤城镇水位站。1957年始设雨量站。1987年有雨量站13处。
  水文观测
  水位观测 青田站1955年以前每天于7时、12时、17时观测3次,1955年改为每天8时、20时观测2次,水位有涨落变化时,增加观测次数,涨落急剧或峰顶前后守在水尺前随时观测记载。1963年圩仁站建成中低水位自记水位台,记录水位变化情况。1965年五里亭、角湾、秋芦亦先后建成自记水位台。但每天8时、20时仍观校对2次。
  降水观测 青田站1955年以前分记录降水起迄时间与分段观测,1955年以后改为定时分段观测,一般站在汛期2时、8时、14时、20时观测4次,非汛期8时、20时观测2次。1956年以后逐年增添自记仪器。1976年,实现全部雨量自记化。
  流量测验 青田站1949年以前雇用观测人员或委托当地人观测水位,年测流30~60次。1950年以后,二等站配备技术人员,雇用民船,携带仪器巡回测量,每月二三次。流速仪用绳索悬吊,于船边徒手收放,只能测得中低水位的流量。1953年起汛期分派技术员驻测站测流。测得较完整的全年资料。1957年各站有自备测船,装设绞车,先后架设断面索、过河缆,用吊船索吊在过河缆上测流,提高测洪测流精度。1965年,五里亭、角湾、秋芦三站建成测流缆道,1976年,圩仁站建成电动缆道。自此各站先后以电力替代人工操作。
  含沙量测验 青田站1954年以前利用直立筒式采样器,用过滤法处理水样。1955年改用瓶式或横式采样器,处理水样改用烧杯烘干法。1976年,高洪水配用100公斤以上的大铅鱼,提高取样精度。
  水质分析 1957年,圩仁水文站取样,并在站内化验分析。以后取样送温州水文站水化分析化验室化验,每月15日取样,并分别不同来源的洪水,于涨水、峰顶、落水阶段取样3~5次。1967年中断,1982年恢复。1985年规定每月10日统一取样,由温州水文站专车提取。
  水温观测 圩仁、白岩两站1957年开始观测江河水温,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8时1次,测得平均水温19.5℃,最高33.8℃,最低2.2℃。
  水文特征
  水位涨落迅速 瓯江处浙南山区,属山溪性河流。每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较大的洪水,自起涨到峰顶约20小时。洪峰滞留时间短,甚至转瞬即退。落水三五天便到常见水位。每年4~6月雨季期间水位连续起伏,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中水以上水位。根据近三四十年(各站时间不同)来的统计,青田各水文站的水位特征值如下:
  1958年以后,各地兴建许多水库,特别是1983年金坑水库建成,对船寮港的水位起了调节 作用。1986年云和紧水滩电站水库建成,控制龙泉溪的流量,明显调节 大溪和瓯江的水位。
  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 雨季4、5、6三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50%。枯季11、12、次年1三个月仅占年总量的6.5%左右。一次大洪水(一般只有五、六天时间)的径流量,可占年总量的15~20%,四都港秋芦站高达25%左右。一次常见洪水的径流量约占年总量的10%,四都港约为15%。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丰水年的径流量要比枯水年径流量大2~3倍。根据1959~1979年最大洪水总量及年径流量的统计,可以看出变化之大。
  含沙量较少 瓯江河水清澈,洪水来时才转浑浊。平时大溪的含沙量大于小溪,而大洪水的含沙量却是小溪大于大溪。年内的变化,一般以五六月份的输沙率较大,最大则出现于台风暴雨期间。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份最小,输沙率可以零计算。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小溪白岩站1957年只有8万吨,1959年为136万吨,相差近16倍。瓯江圩仁站1975年输沙量536万吨,1979年只有39万吨,相差也达13倍以上。据五里亭站1956~1960年的资料,白岩站和圩仁站1956~1979年的资料统计,各站输沙率、含沙量如下:
  各站所测的含沙量是悬移质含沙量,洪水时尚有粒径较大的推移质粗砂和石子沿河底滚动,淤塞河道、水库,有些小型水利工程,不上几年时间便被淤塞。
  水质渐受污染圩仁水文站1957~1966年所取水样,经化验分析,主要离子有钾(K+)、钠(Na+)、钙(Ca+)、镁(Mg+)碳酸氢根(HCo3硫酸根(So4)、氢根(Cl),其中以碳酸氢根(H℃o3)含量最高,为13.219.1毫克/升。离子总量为20~56毫克/升。
  1983年的总硬度为1.26Me/e,监测到的污染物质:1981~1984年有砷0.001~0.006毫克/升。1985年5月有氰0.003毫克/升。1986年2、4、6月份有酚0.004~0.029毫克/升。1986年7月份有汞0.0001毫克/升。
  潮汐 江下游有80多公里是感潮河段。温溪、沙埠、港头、高岗一带,每天都有2次潮汐涨落。圩仁距河口83公里,是潮区界,大潮汛期间,最大潮峰上涨20公分左右,小潮汛的潮峰越不过高岗滩。温溪港在青田瓯江边最低处,距河口约73公里,每日有2次正常的潮汐。遇大洪水时,潮汐被淹盖不显峰谷形。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