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历代水旱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28
颗粒名称: 附 历代水旱灾害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7
页码: 135-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自唐显庆元年(656)至1987年出现各种水旱灾害的历史事件。
关键词: 青田县 水旱灾害 事件

内容

自唐显庆元年(656)至1987年,据有关资料记载,出现各种水旱灾害百余次,录载如下
  唐
  显庆元年九月,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总章二年(669):六月,海溢,漂没官民庐舍,溺死人口无数。(《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神功元年(697):大水,坏民居七百余家,坊廓庐舍荡尽。(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五代十国吴越天福二年(937):饥。(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宋
  熙宁四年(1071):七月,水灾。(《宋史》)
  绍兴五年(1135):秋,饥。(同上)
  绍兴十三年(1143):五月十五日,海水泛滥,漂荡芝城。溺死者无数。(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八月,丽水、青田大水,民居漂没,溺死三千余人。(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乾道元年(1165):八月,海溢,水至县治,溺死者甚众。九月,旱。(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乾道九年(1173):久旱,无麦苗。(《宋史》)
  淳熙元年(1174):水、旱相继。饥。(同上)
  淳祐十二年(1252):六月,大水,庐舍漂没,死者无数。(《两朝御批通鉴辑览》)
  元
  大德九年(1305):六月,大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至正十六年(1356):大旱。(同上)
  明
  洪武十二年(1379):五月,雨,山水大发,没县治、坏民舍。(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洪武十八年(1385):大水。(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建文四年(1402):旱,灾(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永乐十八年(1420):水。(康熙《青田县志》)
  成化十九年(1483):水。(同上)
  成化二十一年(1485):是年,民艰食。山中箬生米,采以疗饥。(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正德五年(1510):大旱,溪流几绝。(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正德十一年(1516):七月廿八日,大雨,溪水暴涨十余丈,漂流数百家。(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嘉靖五年(1526):旱,溪流几绝。(康熙《青田县志》)
  嘉靖十一年(1532):七月二十八日,大水。水暴涨10余丈,漂流数百家。(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嘉靖廿四年(1545):大饥,无麦。饿死者甚众。(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水。蜃出。十一、十二都山裂水涨。冲坏田地三十三顷四十余亩。溺死男女三百廿三人,漂没房屋七百五十二所。(康熙《青田县志》)
  隆庆三年(1569):七月,大水。淹没官民田地五顷余。(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八日、七月初四日,龙风大作,暴雨水涨,城中水深丈余,冲坏田地四顷。(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万历二年(1574):六月初三,大雨,溪水暴涨,冲坏民田一顷四十余亩,漂没民房无数。(同上)万历三十七年(1609):八月,大水。洪水暴涨二十余丈,城内街巷行舟。庐舍、田禾漂没无数。(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天启三年(1623):大水,城坏。(同上)
  崇祯九年(1636):七月,洪水,坏民舍。(同上)
  崇祯十年(1637):大饥。民相率入山挖蕨根,以白善泥(又名观音土)和米粉一半蒸食疗饥。(同上)
  清
  顺治七年(1650):饥。夏无麦,秋无禾,斗米值银六钱。民多饥馁流亡。(同上)
  康熙五年(1666):蝗虫食稻,稻尽食茅,又两月不雨,高岗之田颗粒无收。(阜阳《周氏宗谱》)康熙七年(1668):八月初旬,大风七日,粮食减半。(同上)康熙十年(1671):五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三日,旱。兼蝗虫食稻,田无收,阜山乡受害独甚。(同上)
  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十六日起大雨七日水涌山崩,冲坏庐舍,压、溺死者无数。腴田成石坑,不能复垦。二、四都危害最烈。(光绪《青田县志》、阜阳《周氏宗谱》)
  康熙二十年(1681):五月,大水,城坏,门楼圮。(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廿六日起,大雨,四昼夜。山洪陡发,城邑为墟。凡学宫、祠庙、民舍悉漂入海。上流男女楼居者,连屋浮下,尚攀屋呼号,灯荧荧未灭,随奔涛逝没。桥梁、道路、田地冲毁,户口漂没流亡不计其数。(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阜阳《周氏宗谱》)
  乾隆二年(1737):夏六月,淫雨弥旬,山陵崩塌。及八月稻将熟,大风连日,刮落禾稼殆尽。十一月,天雨雪,高积丈余,各处饥民互肆劫掠。(阜阳《周氏宗谱》)
  乾隆八年(1743):夏四月,天雨雹,邑属秧苗损伤,兼二麦不登,饥民复肆劫掠。(同上)
  乾隆十五年(1750):春、初夏少雨。五月,大雨漂没田地。七月上旬,溪水陡涨三丈余高,舟泊街巷。八月九日,猛风连发二日,谷物飘落田里,即获剩余又遭霉烂,故民艰食。(同上)
  乾隆十六年(1751):元月朔日大雪,延及二月中旬方霁,又兼上秋荒歉,民饥复续,夏,二麦不登,居民流殍甚众。(同上)
  乾隆四十年(1775):大水,中坊城楼圮。(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八日下雪,北风凛冽。是夜大寒,酒冻瓮裂。菜麦被冻俱无,米价腾贵。八月初一日夜,飓风大发,瓦片尽飞,阜山乡墩头,数围大枫被折两段。(阜阳《周氏宗谱》)
  嘉庆五年(1800):六月下旬,连日大雨,水涨入城。街巷行舟,西门外店屋悉被漂没,青林一地数百家,荡洗无存,下河地方半亦遭水冲去,凡在江边鲜有不受其害者。(同上)
  嘉庆十七年(1812):饥。七月大水,西门外庐舍悉被淹没。(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嘉庆二十五年(1820):六月,大旱、饥。(同上)
  道光二年(1822):五月,大水,饥。(同上)
  道光九年(1829):八月二十七日,大水。十一、十二都田地、庐舍漂没无数。奉文豁免田粮。(同上)
  道光十一年(1831):大水,饥。(同上)
  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霪霖不息,水浸县城,宗祠破坏,墙垣塌坍。(同上)
  道光十三年(1833):饥。(同上)
  道光十四年(1834):大旱,饥。民食糠秕、草根、瓜麻皮。死十之二三,户口骤减。(同上)
  道光十五年(1835):大旱三月。(同上)
  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旱。(《浙江省气候史料》)
  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芝溪大雨雹,无麦。六月,旱。七月,大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大水。(同上)咸丰三年(1853):六月,大雨十昼夜,屿头山崩,压坏民房。垟心水暴溢,人多溺死,田地淹没无数。(同上)
  咸丰四年(1854):三月,大雨雹,无麦。(《浙江省气候史料》)
  同治十年(1871):二月,大雨雹。(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初一、初三两日小溪流域大风拔木,雨雹,大如碗。(同治《景宁县志》)光绪二年(1876):六月十二日,大水,溢入县城,一昼夜始退,濒溪作物,悉被淹没。(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宣统三年(1911):七月初,水灾。(《历代自然灾害汇编 》)
  中华民国
  元年(1912):8月29日,大水。龙风暴雨大作,山洪溢发。县城(鹤城镇)水位高23.46米(鹤城镇警戒水位是13.5米。以下的水位高度均按吴淞水准点计算),街巷行舟。三四千户房屋漂没殆尽,14000余人,仅存5000余人。9月17日,连日大雨,县城水位高21.87米,全县三百余所临时棚房一扫而光。两次共受灾16133户,75604人;冲毁房屋75632间,损坏房屋27134间;冲毁田地19313亩,积沙52564亩。
  2年(1913):9月16日晚,大风雷雨,山水突发,牲畜什物漂没无数。
  10年(1921):8月15日,大水。洪水位高21.2米。
  11年(1922):7月,大水,瓯江水位骤涨,水稻无收,灾民衣食无措。
  18年(1929):水灾。
  20年(1931):8月9日,东源、富川两乡,风雹为灾,摧毁禾稻、什粮,毁屋,压死母子2人。9月4日,水灾,西园、马岙2乡6村,毁屋20余所,毁田500余亩,受灾1300人,死3人。23年(1934):大旱。夏旱继秋旱。成灾面积103553.4亩。山裂树干,民食糠秕、草根。
  24年(1935):8月3日,连日霪雨,溪水暴涨,青邑几成泽国,免田赋6065元。
  26年(1937):6月25日、26日大雨倾泻,大溪小溪洪流竞涨,高至3丈,沿溪一带堤坝、庐舍悉被淹没。沙埠、港头漂没田禾千亩。
  32年(1943):水灾。受面积5597亩。
  33年(1944):旱。受旱面积10.9万余亩。其中水稻9.46万亩。
  34年(1945):夏旱。芒种以后两月无雨。误农时。已种田龟裂,成灾面积
  6.96万亩。石帆1千亩改种无收。37年(1948):8月22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7.78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5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7.78米。
  1950年5月29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6.33米。
  1951年8月至9月中旬,大旱40天,受旱5万亩。
  1952年7月20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20.52米。县城行舟,冲田地坏民舍,毁水利桥梁。受灾3.38万亩,损失粮食251.57万斤。
  1953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大旱44天,受旱4.55万亩,损失粮食653.62万斤。8月16日大水。被淹水稻2.7万亩,倒坍房屋压伤6人,被水冲走2人。
  1954年5月27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6.5米。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秋旱42天。
  1955年6月21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9.94米,街道淹没,低处积水2尺。受害2.64万亩,损失粮食616.65万斤。9月中旬至12月,秋旱80天。
  1956年6月8日至8月10日,大旱63天,溪流几绝,受旱7.07万亩,成灾2.6万亩,损失粮食1766.3万斤。9月19日,下雨3天,雨量434.8毫米,鹤城镇洪水位高16.35米,受淹田1.3万亩。冲毁堤塘60处、水〓100处、小型水利6处、田坎2.5万处,冲毁房屋1800间,淹死6人。小源乡一个自然村5座房子,全被冲毁。
  1957年6月26日至8月21日,大旱57天,受旱1.62万亩,损失粮食463.82万斤。8月到9月初,干旱月余,受旱万亩。
  1958年5月上旬,连日阴雨,受淹农田1.2万亩。7月18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7.04米。9月初,连续降雨,受淹田地2千亩。
  1959年7月16日,台风,大水,受灾5千亩,死1人。9月5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7.50米。受灾1.5万亩。汤垟水满村庄,交通断绝。
  1960年6月15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4.51米。受灾0.95万亩。损失粮食460万斤。8月1日,台风、大雨,浸湿粮食20万斤,倒坍房屋324间。
  1961年,夏旱。受旱10.02万亩,成灾3.16万亩。6月4日,台风,大水,受灾作物2.4万亩,倒坍房屋89间。
  1962年5月6~7日,25~28日,大水。受淹农田1.75万亩。7月23日大雨,受淹6500亩。8月6日,大风暴雨,受淹6600亩,损坏房屋593间。9月6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8.15米,受淹2.6万亩,冲毁农田500亩、水利工程822处,倒坍房屋1690间,死亡8人。10月21日至次年5月4日,秋、春旱196天,受旱0.43万亩,损失粮食122.65万斤。
  1963年7月,旱,受旱1.08万亩,损失粮食310.56万斤。9月11日台风大水,受淹作物1.1万亩。
  1964年6月24日至8月3日,大旱41天,受旱7.14万亩。
  1966年,大水。受灾2.32万亩,损失粮食527万斤。
  1967年,大旱,受旱5.53万亩,损失粮食1327.56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许多山村饮水困难。
  1968年,大旱,受旱5.78万亩,损失粮食1445.6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番薯丝每百斤50余元。
  1969年,大旱,受旱5.52万亩,损失粮食1122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9月26~28日,台风暴雨,受淹土地4.72万亩,冲毁0.48万亩,冲毁水利工程1954处,冲坍桥梁169座。倒坍房屋634间,死13人。
  1974年8月,台风暴雨,降水量457.7毫米。
  1975年5月17日,暴雨。瓯江超过警戒水位,受淹田1.54万亩。8月12日,台风暴雨大水,受灾2.46万亩,损失粮食1465.4万斤。冲毁堰坝、堤砾不计其数。
  1976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低温阴雨,有43个乡发生烂秧,损失谷种43万斤。大旱,受旱5.175万亩,损失粮食2117,2万斤。
  1977年4月5日,两次下冰雹,冰雹大于鹅蛋,春粮损失20万斤。伤害早稻200亩,毁坏房屋千余间。
  1979年5~7月雨量明显偏少,受旱1.97万亩,损失粮食561万斤。
  1982年7月28日,大水。倒坍房屋180多间,溺死5人,伤21人。3万亩水稻受损。公路坍方4000立方米,金温路中断交通15小时。青田蜡石矿被毁机器价值355万元。
  1983年4月,大冰雹,陈山埠、芝溪一带春花损失严重,房屋瓦片损失不计其数。
  1983年4月9日,小溪流域出现飑包线大风。二三分钟内损坏房屋1000多间,木船37艘;受伤23人,死亡1人;损坏电讯线路7处,电力线路13处,破坏电站2座。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中期,全县晴热,受旱8万余亩。
  1984年,海口、东江一带下雹,大如拳头,伤39人,受灾3960多户。
  1985年8月25日,台风暴雨,鹤城镇水位高15.4米。决堤120米,淹农田2.15万亩。坏桥梁5座,坍房126间,死5人。
  1986年4~9月,大部地区干旱,损失粮食4000多万斤,受灾7.73万户,34.8万人。
  1987年3~4月上旬,受”倒春寒”侵害,458个行政村的5.25万亩春花颗粒无收。7月27~28日,受7号台风暴雨袭击,降雨265.8毫米,鹤城镇水位12.4米。全县被洪水冲走4人,冲毁房屋136间、猪牛栏和厕所等354所,农田1192亩,淹没粮食作物6627亩,经济作物1012亩,田坎倒坍8074处,冲毁水利设施1022处,损失粮食150多万公斤。受灾7500户、32225人,其中65户、320人无家可归。全县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9月9~11日,受12号台风和冷空气影响,下特大暴雨,鹤城镇降雨453.8毫米。江水每小时上涨80厘米,超过警戒线1.62米。全县死亡10人,淹没房屋1899间,倒坍房屋274间,受灾1.245万户,4.98万人。冲毁农田1463亩,损失粮食260.5万公斤。毁坏各种设施1611处,损坏公路254处,330国道阻车57小时。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600万元。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