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1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构造
分类号: P548
页数: 2
页码: 118-1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境内有北东向、近南北向、东西向和北西向四组断裂带,以北东向断裂带最为发育。青田属东南沿海二等地震区东北段,发震极少,基本稳定。
关键词: 青田县 地质 构造

内容

青田县处于华南褶皱系北东段的浙东南褶皱带内。按构造运动旋回,大致可分为2个构造层、4个亚构造层。海西——印支期构造层零星出露,由鹤溪群浅变质岩组成,为基底构造层;燕山期构造层晚于海西——印支期构造层,由株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分布遍及全境,与基底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燕山期构造层按火山活动旋回、接触关系等由下至上又可细分为以下3个亚构造层;毛弄亚构造层,仅出露在陈村垟一带,为内陆湖盆相含黑色炭质页岩的碎屑岩建造;磨石山亚构造层:本亚构造层最发育,为陆相酸——中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建造,与毛弄亚构造层呈火山不整合接触;馆头——朝川亚构造层,为沉积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与磨石山亚构造层呈沉积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按其相互切截关系可分为4组,以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早,依次为近南北向、东西向与北西向。
  一、北东向断裂带
  主要有两个断裂带,分布于章村——海口与石平川——鹤城镇之间。前者大体相当丽水——余姚深断裂带通过的部位,挤压破碎带宽达20公里,片理化、劈理带发育,控制着章村构造火山盆地与海溪火山穹窿的成生和发展;后者斜贯县境,由3~4条断裂组成,挤压劈理带亦较发育,局部宽达100米左右,并有石英正长斑岩、安山岩、流纹斑岩岩脉与黄铁矿、镜铁矿矿脉的充填。本断裂带控制着石平川火山穹窿、王费潭火山洼地与塘后火山洼地的成生和发展。
  二、近南北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遍及全县,瓯江南岸比较发育,主要断裂有四条:北山——陈村垟、夏西坑——长处原、吴岸——船寮、山口——油竹。挤压带长30~50公里,宽10米左右,基本上呈等距(约10公里)分布、控制着后羊山破火山口、王费潭火山洼地、方岩背破火山口的成生和发展,对叶蜡石、高岭石矿的形成起控制作用。
  三、东西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不甚发育,见于陈村洋——钓滩、平桥、海溪等地。断裂挤压带多呈80度方向展布,断裂面南倾,倾角80度左右,断裂规模一般较小,切割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又被北西断裂所截。
  四、北西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遍及全县,基本上呈等距分布,比较大的断裂带间隔10公里左右,小的断裂带间距5~5公里。均呈300度左右走向,断裂面向北东倾斜,倾角70度左右,破碎带宽20~50米,为张扭性断裂。其中有中酸性岩脉充填,切割上述各次断裂和火山构造,对青田的钼、铅锌、叶蜡石、高岭石等起破坏作用。
  上述四组断裂对青田的地貌格局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河流、沟谷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受到断裂的控制,形成北东、近南北向、北西向的沟谷。
  附:地震
  青田属东南沿海二等地震区东北段,接近三等地震区。据省地震科学研究所的边界划分,属弱震密度分散区,位于浙南地区两条地震较为活动的断裂带之间。发震极少,基本稳定。据史志载:明天顺八年(1464)地震(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清咸丰三年(1853)六月,“大雨十昼夜,雨前数日,地震,声如雷鸣,日夜不绝,鸡犬不鸣月余。”(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清同治五年(1866)九月十四日,地震(《浙江近代革命史》);民国11年7月,地震(《浙江省历史地震年表》)。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