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014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X321
页数: 43
页码: 112-154
摘要: 本编记述了青田县的自然环境,包含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野生动植物等。
关键词: 自然环境 青田县 概况

内容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
  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古生界鹤溪群变质岩和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前者零星分布,后者遍布全县。此外,沟谷两岸还有新生界地层发育。
  一、上古生界鹤溪群
  为一套浅变质岩,低绿片岩相千枚岩——云母片岩类建造,零星出露在芝溪头、陈村垟、夏西坑等地,岩性自上而下为大理岩、绿泥石片岩、石墨片岩、白云母片岩、石英岩、白云石英片岩、白云斜长片麻岩、绢云千枚岩、石墨白云片岩等。其原岩可能为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炭质页岩、白云质灰岩组合,为浅海沉积的岩相组合。地层厚度大于340米。当时的青田是一片汪洋大海。
  二、中侏罗统毛弄组
  仅见陈村洋一处,出露面积为0.2平方公里,不整合覆盖于鹤溪群之上。其岩性上部为块状砂砾岩、凝灰质含砾岩屑砂岩、粉砂岩;下部为中至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透境状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产植物化石,为一套火山构造盆地型沉积。同时已有较弱的火山喷发活动。地层厚度184米。
  三、上株罗统磨石山群为一层巨厚的火山——沉积岩系,按岩性组合由老至新进一步划分为大爽组、高坞组、西山头组、九里坪组和祝村组。
  大爽组仅见陈村年一处,由成层性较好的火山沉积岩组成。与下伏毛弄组呈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鹤溪群之上。岩性由流纹质(含砾)晶屑玻屑凝灰岩夹球泡流纹(斑)岩组成,底砾岩中有时可见基底混合花岗岩之砾石,地层厚度136米。当时已有较强的火山喷发活动。
  商坞组主要出露于船寮——石平川以及海口等地,通常构成火山穹窿之核部,与下伏大爽组为整合接触,岩性逐渐过渡。本组岩性为较单一的灰、紫灰色块状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偶夹紫红色或黄绿色凝灰质粉砂岩。地层厚度633~1464米。当时火山活动强烈,以喷发作用为主,局部有水体沉积。
  西山头组是境内出露最广的地层单位,出露面积约2000余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80%以上。岩性为流纹质溶结凝灰岩夹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英安岩和沉积岩。沉积岩中产叶肢介等动物化石。在塘后、孙坑一带的火山洼地内本层沉积岩岩性组合为粉砂岩、泥岩、灰岩,地层厚度约为2508米。这个时期的火山活动为间歇性火山喷发,在火山喷发间歇期,火山洼地与破火山口内有较多的湖泊。形成沉积岩。
  九里坪组 在西南八龙山一带分布较广,一般出露位置较高。岩性较单一,主要为灰白色流纹岩,下部为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和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地层厚度237.4米。这个时期为火山强烈喷发期。
  祝村组 仅见于石帆以西与丽水市分界处。岩性:上部为碱性流纹斑岩;中部为含钛磁铁矿粗砂岩等沉积岩,产植物化石及叶肢介淡水甲壳类化石;下部为安山——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地层厚度1900米。这个时期的火山为间歇性喷发,火山活动强度已减弱,波及范围大大缩小。
  四、下白垩统: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章 村——石帆一带。
  馆头组 章村一带出露最广。与下伏祝村组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超覆于九里坪组之上。岩性:上部为杂色中薄层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岩屑砂岩、安山玄武岩;中部为砂泥岩;下部为块状砾岩。地层厚度约500米。
  朝川组 与下伏馆头组为整合接触。岩性:上段为紫红色砂砾岩、泥岩、粉砂岩、含钙质结核;下段为橄榄玄武岩、粗玄岩。地层厚度约635米。
  馆头组与朝川组岩性组合特点反映当时以内陆河湖相沉积为主,伴有火山喷溢活动,火山活动减弱。
  五、第四系
  主要为全新统冲积层。较集中分布于瓯江、大溪、小溪及其支流的谷地中。岩性由砾石层及薄层砂组成。唯温溪、港头一带有海相淤泥亚粘土及泥炭沉积,证明海水曾到达温溪、港头一带,地层厚度2~65米。
  第二节 火山岩与火山作用
  青田县处于浙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内,以晚侏罗世火山活动最为强烈。火山岩分布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岩性以酸性岩类为多,中酸性、中性岩类甚少。依产出形态分喷出岩及潜火山岩两类。
  一、喷出岩
  喷出岩类中以火山碎屑岩分布最广,岩性复杂。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类主要见于高坞组,次为西山头组;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类仅零星分布。熔岩类亦有发育;酸性熔岩有流纹(斑)岩、斜长流纹岩、球泡流纹岩等,分布于白岩、船寮、温溪等地,产出层位有高坞组、西山头组,九里坪组;中酸性熔岩以深灰、灰黑色安山(玢)岩为主;中性熔岩以黑色安山玢岩为特征,见于北山;基性熔岩见于石帆——腊口一带的朝川组下段,岩性为玄武岩。
  二、潜火山岩
  区域性火山喷发末期常伴有潜火山岩侵入活动。侵入时期以晚侏罗世为主,早白垩世次之。岩性以酸性为主,中酸性次之。出露面积一般小于2平方公里。全县已知有潜火山岩体23个。
  1.安山岩、英安玢岩类有5处。见于阜山、吴岸、北山等地,呈北东及东西走向的岩株状产出,围岩为西山头组。
  2.流纹(斑)岩、霏细(斑)岩类有15处,主要有祯埠、仁宫、黄放口、钓滩、石门洞等岩体。呈脉状、岩株状、个别呈不规则状(如钓滩岩体)侵入于西山头组流纹质玻屑凝灰岩中。岩性复杂,主要有流纹(斑)岩与球泡流纹岩,岩石中铬、铜、铅、锌、钇、锡元素含量较高。早白垩世流纹岩岩体(如海溪板坑、大丘田)边缘常见珍珠岩、松脂岩岩腺,并有砩石矿化。
  此外,仁庄附近尚有上新世玄武安山岩小岩株侵入于西山头组中。
  三、火山活动的基本特征
  上述各类火山岩,潜火山岩大致呈北东向展布,均受区域基底构造控制。按空间分布特征、火山岩浆活动特点与控矿作用等可分为北山——海溪、夏西坑——石平川两个火山喷发带。
  北山——海溪火山喷发带
  包含两个喷发旋回,以晚侏罗世喷发旋回最发育,火山活动受基底断裂控制,堆积了厚约5000米的火山岩。其中高坞期为流纹岩、沉积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西山头——九里坪期为酸性火山碎屑岩夹湖相沉积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以高坞组为核部的北东向火山穹窿。如海溪火山穹窿,它控制了海溪岩体侵位。与铜、铅锌、黄铁矿、松脂岩等矿产的生成有关。早白垩世喷发旋回仅限于章村一带,受章村构造火山盆地控制,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夹中性火山岩,与黄石矿的分布有成因联系。
  夏西坑——石平川火山喷发带
  仅见晚株罗世一个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呈宽带型展布。高坞期为流纹——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堆积、西山头——九里坪期为酸性火山碎屑岩、熔岩及湖相沉积岩。火山构造发育,主要有石平川火山穹隆,塘后、王费潭火山洼地。后洋山、方岩背破火山口及石门洞火山通道等。火山穹窿控制着岩体的侵位,与钼、钼铅锌矿的形成有关。火山洼地、破火山口中火山热液活动较强烈,与铅锌、铜、高岭石、叶蜡石矿的形成有关。石门洞火山通道景观奇特是县内著名的游览胜地。
  由于地壳的总体抬升,地形切割不剧,后期岩浆活动破坏亦甚微,有的火山洼地与构造火山盆地仍残留其原始形态的面貌。如王费潭火山洼地、章 村构造火山盆地。
  第三节 侵入岩
  县境内侵入岩较为发育,岩体总面积约百余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多以岩珠、,岩枝产出,共19处,面积较大的岩体有海溪、前村、青田、石前、洋心、黄泥坦(原称黄言坦)等6处。成岩时代以岩体年龄值135百万年为界,结合地质背景可分为燕山早、晚两期。早期岩体如海溪花岗岩用黑云母(钾氩法)测定的年龄值为178.9百万年。晚期岩体发育,多受断裂构造控制,岩类复杂,经钾氩法测定年龄值为82~122.9百万年。
  一、燕山早期侵入岩
  此期侵入岩岩体仅见4处,按相互侵入关系又可知为先后两次生成。第一次形成的岩体有马园云辉煌斑岩、海溪石英闪长岩等。前者呈小岩株状侵入于西山头组中;后者侵入于海溪火山穹窿核部,并被第二次侵入的花岗岩破坏,海溪石英闪长岩中磁铁矿含量达4.157~15.56公斤/吨,故在岩体风化的残坡积层中易形成铁砂矿。第二次侵入岩的岩性为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有海溪、石平川、洋心3处,总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海溪、石平川岩体侵入于火山穹窿核部之高坞组中。燕山早期的石英闪长岩、花岗岩与铜、钼、黄铁矿的形成有关,以钼矿最有意义。
  二、燕山晚期侵入岩
  岩体分布较广,在海溪、前村、石平川、鹤城镇、石前、垟心、黄泥坦等地均可见。依岩体相互侵入关系可细分为四次:第一次为石英闪长岩,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垟心花岗岩中,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第二次侵入岩为花岗闪长岩、钾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石前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体即是此次的侵入岩。由于其岩体的风化剥蚀,形成受岩性制约的椭园形的山间盆地。第三次侵入岩最发育,主要有前村、青田、黄泥坦等岩体,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以上。岩性有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等酸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均呈岩株状侵入于西山头组或九里坪组中。第四次侵入岩不发育,岩性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等,呈小岩株或小岩枝侵入于以前各类岩体中和朝川组以前的各组地层中。
  第四节 构造
  青田县处于华南褶皱系北东段的浙东南褶皱带内。按构造运动旋回,大致可分为2个构造层、4个亚构造层。海西——印支期构造层零星出露,由鹤溪群浅变质岩组成,为基底构造层;燕山期构造层晚于海西——印支期构造层,由株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分布遍及全境,与基底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燕山期构造层按火山活动旋回、接触关系等由下至上又可细分为以下3个亚构造层;毛弄亚构造层,仅出露在陈村垟一带,为内陆湖盆相含黑色炭质页岩的碎屑岩建造;磨石山亚构造层:本亚构造层最发育,为陆相酸——中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建造,与毛弄亚构造层呈火山不整合接触;馆头——朝川亚构造层,为沉积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与磨石山亚构造层呈沉积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构造按其相互切截关系可分为4组,以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早,依次为近南北向、东西向与北西向。
  一、北东向断裂带
  主要有两个断裂带,分布于章村——海口与石平川——鹤城镇之间。前者大体相当丽水——余姚深断裂带通过的部位,挤压破碎带宽达20公里,片理化、劈理带发育,控制着章村构造火山盆地与海溪火山穹窿的成生和发展;后者斜贯县境,由3~4条断裂组成,挤压劈理带亦较发育,局部宽达100米左右,并有石英正长斑岩、安山岩、流纹斑岩岩脉与黄铁矿、镜铁矿矿脉的充填。本断裂带控制着石平川火山穹窿、王费潭火山洼地与塘后火山洼地的成生和发展。
  二、近南北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遍及全县,瓯江南岸比较发育,主要断裂有四条:北山——陈村垟、夏西坑——长处原、吴岸——船寮、山口——油竹。挤压带长30~50公里,宽10米左右,基本上呈等距(约10公里)分布、控制着后羊山破火山口、王费潭火山洼地、方岩背破火山口的成生和发展,对叶蜡石、高岭石矿的形成起控制作用。
  三、东西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不甚发育,见于陈村洋——钓滩、平桥、海溪等地。断裂挤压带多呈80度方向展布,断裂面南倾,倾角80度左右,断裂规模一般较小,切割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又被北西断裂所截。
  四、北西向断裂带
  本组断裂遍及全县,基本上呈等距分布,比较大的断裂带间隔10公里左右,小的断裂带间距5~5公里。均呈300度左右走向,断裂面向北东倾斜,倾角70度左右,破碎带宽20~50米,为张扭性断裂。其中有中酸性岩脉充填,切割上述各次断裂和火山构造,对青田的钼、铅锌、叶蜡石、高岭石等起破坏作用。
  上述四组断裂对青田的地貌格局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河流、沟谷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受到断裂的控制,形成北东、近南北向、北西向的沟谷。
  附:地震
  青田属东南沿海二等地震区东北段,接近三等地震区。据省地震科学研究所的边界划分,属弱震密度分散区,位于浙南地区两条地震较为活动的断裂带之间。发震极少,基本稳定。据史志载:明天顺八年(1464)地震(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清咸丰三年(1853)六月,“大雨十昼夜,雨前数日,地震,声如雷鸣,日夜不绝,鸡犬不鸣月余。”(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清同治五年(1866)九月十四日,地震(《浙江近代革命史》);民国11年7月,地震(《浙江省历史地震年表》)。
  第五节 矿产
  矿产资源,已发现33种,206处,已开采的有钼、铅锌、萤石、叶蜡石、高岭土、石灰岩、花岗岩等。
  钼、钼铅锌矿
  主要分布于黄垟乡境内,吴坑乡、石溪乡、汤垟乡也有产出。
  黄垟乡石平川钼矿是有工业价值的中型矿床。矿体产于石平川火山穹窿核部侵入的燕山早期钾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坏状围斜的裂隙为主要容矿构造。主要矿体有12条,长45~690米,厚0.5~5.51米,延深达700~900米,矿石以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为主,含钼0.09~0.4%。
  钼铅锌矿一般为脉状小矿床,规模小,矿石品位富,钼、铅、锌均可利用。
  铅锌矿
  矿点较多,规模较大者在孙坑乡、贵岙乡,产出分两种类型:
  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附存于西山头组湖相沉积岩中,顶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见矿2~3层,层距2~10米,单层矿体长100~800米,厚0.3~1.5米,一般1米左右,倾角在15~20度之间。矿石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等组成,含铅
  0.26~25%,锌0.35~14.25%,银30~100克/吨,镉0.005~0.12%。主要分布于孙坑、贵岙两乡,港头乡也有产出。
  火山热液型 矿体呈脉状,产于北西西、北东向断裂中,矿体长20~400米,厚0.15~0.45米,倾角50~65度。矿石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组成,矿体规模小、品位富,适合地方小型开采。主要分布于贵岙乡、张口乡、山口乡。
  叶蜡石
  叶蜡石是青田特色矿种,分布范围广、产地多。主要产于山口乡、小岭乡、双洋乡和船寮镇。以山口蜡石矿规模最大,为世界闻名的大型叶蜡石矿床。
  山口叶蜡石矿位于方岩背破火山口南、东侧,矿化带呈似层状,产于西山头组酸性火山岩中。矿带长5公里,厚数十至数百米,倾角10~30度。矿石以叶蜡石为主,伴生有石英、绢云母、高岭土、红柱石、刚玉等。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二氧化硅46.59~74.59%,三氧化铝18.36~38.39%,三氧化二铁0.01~1.14%,氧化钛0.1~1.15%,氧化亚铁0.03~1.1%。矿石主要物理性能:耐火度16501670度,白度1300度,焙烧后白度为89.2~93.3度,干燥线收缩率2~2.2%。山口叶蜡石赋存有丰富的工艺雕刻石料,工艺上命名为“青田石”。
  高岭土
  高岭土也称瓷土,主要分布于瓯江两岸,由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和石英斑岩风化所致,矿体呈似层状,被覆状产出。长数十至数百米,厚数米至数十米。矿石由高岭石、水云母、绢云母、叶蜡石等组成。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三氧化铝13.88~23.08%,三氧化二铁加氧化铁0.5~2.46%,为较好的日用陶瓷、电瓷原料,部分还可作橡胶填料。
  贵岙乡、船寮镇西山头组均产出紫——紫红色泥岩或粉沙质泥岩(当地称“红泥矿”),可作建筑陶瓷原料。
  矿泉水
  青田矿泉水,位于县城西面,水源来自青田花岗岩体的地下深处,赋存于第四系砂砾层与花岗岩裂隙中,总储量约140万立方米。矿泉水的主要组分:二氧化碳1304毫克/升,偏硅酸、锶均达矿泉水界限指标,氡12.79马赫/升,含锂、锌、锗等20多种有益的元素。
  花岗岩
  全县有9个入侵岩体,大的达30多平方公里,一般10平方公里左右。已开采利用的5个,主要用作建筑材料。
  海溪花岗岩体 位于海溪东北部,出露面积33平方公里。内部为中粒斑状花岗岩,外部为浅肉红色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还有早期的芝麻花斑状石英闪长岩岩体约2平方公里。
  青田花岗岩体 位于县城周围,约28平方公里。岩体分为3个相带:中心相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为5.5平方公里;过渡相为中粒花岗岩,面积为15平方公里;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约7.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采利用,主要作为耐酸耐碱石材、建筑饰面石材及工艺雕刻石料。
  万庄钾长花岗岩 出露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在县境内占1/3,约46平方公里。岩石呈细粒花岗结构和文象结构。有红色和肉红色2种。
  洋心、石前、汤洋、石平川、黄章 坪、马园等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火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已开始或有待于开发利用。
  第二章 地貌
  青田地形复杂,切割强烈,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沿江两侧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河谷平原,石帆、船寮、温溪、油竹等河谷平原较大。山间有方山、阜山、海溪等盆地。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河川均属瓯江水系,水资源丰富。
  第一节 河谷平原
  全县主要河谷平原如下:
  一、王岙、舒桥管庄源两岸和石帆、浮弋沿江一带,有一片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平原,长约24公里(径距,下同),东北部宽1~2公里,西南面宽约4公里,最宽处约6公里,面积约78平方公里,海拔50~250米。
  二、在祯埠港和章 村港两岸,长约20公里,宽1~2公里。祯旺源两岸长约9公里,宽1公里左右。面积约39平方公里。海拔100~250米。三、从海口南岸至海溪,长约12公里,宽约2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海拔30~180米。
  四、以船寮、东源为中心,东至十一都源,东南至大路源,西南至石盖源,西至芝溪源,北至季宅坑,为青田最大的河谷平原。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17公里,东北到西南约20公里。面积约152平方公里。海拔25~50米。
  五、小溪沿岸,从湖边直至岭根乡的小吾源坑谷,长约53公里,宽1~4公里,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海拨25~100米。六、在鹤城镇、石溪、湖边,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2公里,宽约3~4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海拔12~25米。七、从港头、温溪至贵岙源,南北长约14公里,宽2~8公里,是青田最肥沃的土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海拔10米左右。
  八、四都港两岸,港口到方山,长约15.5公里,宽约2~3公里;山口至汤洋,长约17公里,宽2~3公里,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海拔均在150米以下。
  此外,东面的石洞源,大溪的高市源、雄溪源、官坑源河谷,面积各约2~4平方公里。海拔均在50~100米之间。
  第二节 山间盆地
  方山盆地
  方山盆地在县东南,为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东有东山、殿后降寨和瓯海县交界;南有奇云山、干坑坳和瑞安为邻;西有锅盖档头、双尖头和垟心乡毗连;北有上庄山、方岩背与山口镇接壤。四周都有长岭,相对高度均达400~500米,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从东南的白沙岭脚至西北龙根村约7公里。盆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
  阜山盆地
  阜山,旧名阜阳,又称大岭阜。在县城西南25公里。盆地面积48.7平方公里,海拔465~520米。西北部多山,东南部低平。七源垟、叶处垟、斋堂洋、王费潭垟、周宅洋、垟肚垟、朱田垟、陈宅洋等,洋垟相接,土地平整肥沃。间有岗丘起伏,真隐寺尖,关刀尖山峰突起。阜山溪流自南向北绕王费潭,经叶处与自七源坑南下的溪流汇合。转向西北,至百丈涤直下龙潭,地势骤降百米,复向西北汇黄龙坑来水,至双坑口又汇双垟来水,曲折北流出境。
  海溪盆地
  海溪盆地位于县城西北34公里,东接季宅、良川,南邻东江,西依祯埠,舒桥、北靠王岙。四周有金岗圩寨、擂鼓山尖、镜架山、龙须洞、北银坑山。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总面积约31,5平方公里。有良田4050亩。山坡为梯地,土壤肥沃,适种耐旱作物,以前坡上的番薯地,如今变成片片桔园。海溪港横贯中部,支流汇集后出东江,至海口入大溪。海溪港有“蓑衣坑”之称,当地谚语云:“日日落大雨,坑水满坑流;七日勿落雨,坑水断滴流”。1957年以后兴建水塘、水库。南塘(蓄水30万立方米)、南岭、双塘水库为海溪梯田的灌溉提供水源。
  第三节 山脉
  县境地处浙南中低山丘陵区。瓯江以北属括苍山脉,瓯江以南属洞宫山脉。
  括苍山脉
  括苍山脉绵亘于临海、黄岩、仙居、缙云、永嘉、青田、丽水诸县市之间,呈西南——东北走向。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的大垟山尖,在缙云县东南,海拔1500.6米。大垟山尖分两支:一支向西延伸,在青田、缙云、丽水界上的有大猫岗(1101米)、水空阔头(1042米)、五府尖(1045米)双鸡治(842米)、老鹰岩(908米),止于丽水市好溪谷地。一支向东南延伸,在青田、f云、永嘉界上的有四龙坑岗(1043米)、高尖头(1025米)、黄泥垄(905米)、白石坑尖(926米)、双桥(946米)、正盖尖(1050米)、脑公山(1025米)止于青田、永嘉界上的江边。
  从大猫岗、水空阔头向西延伸有无孙岩(947米),至王岙、舒桥、海溪界上有金山尖(639米)、擂鼓尖(814米),向西南延伸有龙须洞(1221米)、外岩洞(1115米),止于小群。从龙须洞向西,至舒桥、祯埠、石帆界上有白马槽(934米)、至石帆有黄世尖(641米)。
  从水空阔头向南伸展,在海溪、芝溪之间有金岗圩降(894米)、五峰寨(616米)、白岩笋(790米)、毛山(751米)。从金岗圩降向东南延伸,有白岩岗(679米),再向南延伸至赤岩后山(479米)。
  从四龙坑岗、高尖头向东南伸展,有老鹰岩(745米)、高仙洞(923米)。
  从双桥向西南伸展,有五台山(1190米)突起,分为3支:
  一支向西伸展,在平桥、东源、大路3乡镇界上有大草山(1092米)、四岗尖(917米)、直顶岩(730米)、饭蒸岩(216米),止于船寮港东岸。
  一支向西南伸展至大路、石溪2乡界上,有尖刀山(944米)、陈山头尖(642米),止于瓯江边,从尖刀山向南伸,有饭蒸坦(945米)、顶公尖(932米),止于沙埠。从五台山至顶公尖、老虎坪的山棱,是青田和永嘉的老县界。顶公尖西南麓有石龟山,山上有巨石,形如龟。又有太鹤山,南麓是青田县城。县东有马鞍山,为东关水口,上有巽塔。顶公尖东南,距县城10公里,有小石门山。
  一支向东南伸展,有风门坳(650米)、大尖山(909米),止于温溪镇。
  洞宫山脉
  洞宫山脉绵延于浙闽边境,呈西南——东北走向,一般海拔在1000米~1500米。在青田县境内分为两支:大溪、小溪之间为北支;小溪、瓯江以南为南支。
  洞宫山北支 伸展至县境分两支,一支向东北,在青田、丽水界上有石步尖(1071米)、大尖山(927米)、大梁山(868米)。大梁山以东,临江有石帆山,状如樯帆。从大尖山向东伸展,有狮子头(313米)、雷草山(784米)。
  另一支向东伸展入境,八面湖(1389米)是青田第一高峰,从此向东伸展,过平凤山(1059米)、山炮岭(1318米)、天师岩(1274米)、野猪塘(972米)约40公里,自此山势下降,直到湖边乡大溪边,是大溪小溪的分水岭,也是青田的山脊,千米以上的山峰大都集中于此。
  八面湖分两支:一支向北延伸,在章村、祯旺界上有火烧尖(842米)、大油源头(976米)、毛山尖(703米)。一支向东南延伸,直抵岭根埠。青田、景宁的县界,即以此棱线划分。山尖有上路湾(1129米)、隆头(813米)、大尖顶(904米)。小溪之水,受此棱线压迫,折而向南,绕过棱线末端才顺利东流。
  平凤山分两支;一支向北延伸,有仰天岗(1161米)、石坑源岗(937米)、尖峰后(493米),钓台山(735米)、官田丘山(482米)。一支向南延伸,有仰天河(1256米),丰门岩背(1101米),直至小溪边。
  从山炮岭向北,有师姑湖(1123米),石笋尖(1029米)、香西坑尖(887米)、饭蒸岩(835米)至大溪南岸。一支向南走,有瑶科岗头(1040米)、分水岙岭(1196米)、笔架山(762米)。
  从天师岩向东北伸有双尖山(903米)、道士冠(819米)。道士冠东麓有石门山,临大溪南岸,两峰壁立,高数十丈,对峙如门,深入为洞,可容数千人,石门坑有布五级,最低一级高112.5米。向东南有白岩背(1005米)、大库山(590米)、万正尖(1076米)、高椅尖(855米)。
  野猪塘向北伸有茅山坪(1105米)、朱立尖(804米)。
  洞宫山脉南支 从文成县南田台地西侧和北侧(700~800米)的山岗,沿青田文成县界上伸展的有龙天岗(1027米),分两支:一支向东伸,有四方山尖(1150米)、山炮尖(1130米)、金鸡山(1321米,在县南30公里,卓立如巾,绝顶可望福建、温州、台州等地。上有龙湫)、牛腰山(1017米)、奇云山(1165米,海拔900米以上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山顶有奇云山水库和龙潭湖)。
  沿青田、瑞安界北上,与瓯海县交界,有东山尖(990米)、朝底山(916米)、凌云山(1009米),止于瓯江边。凌云山位于县东10公里,高出众山。金鸡山向北伸有彭山尖(1037米)。牛腰山向北伸有黄前山(1134米)、双尖头、方岩背(829米)。方岩背东麓有白垟山(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称“阁公方山”),盛产青田石。
  龙天岗向北东伸延,有白岩尖(1025米)、双尖(964米)、横培山(994米),过陈半山、大安岭,直到瓯江边的东堡山(404米),此棱线为四都港和小溪的分水岭。东堡山又名文笔山,在县东5公里,如人“端冕正笏”。从双尖向西北伸,有后坪山(1157米)、香火顶(1101米)。后坪山向东北伸展有龙隐洞(1291米)、饭箩尖(1050米)。从横培山向北分两支,一支向北西延伸,有金岗寨(810米)、兰尖(902米),一支向东北延伸有黄龙大山(930米)、石板山尖(1033米)、葫芦尖(881米)、彭降寨(677米)、佛顶山(653米)。佛顶山向东南伸展
  2.5公里,有披云山,又称登云山,高数百丈,如云翔波涌。
  第三章 气候
  1959年在鹤城镇鸣山坪(海拔57米)设立青田县气象站,1963年撤销,1970年恢复。观测项目有气温、地温、降水、日照、风、气压、湿度、蒸发等。1978年后先后设立峰山、东源、浮弋、阜山、马岭头、坑口水库等气象哨。
  第一节 气候特征
  青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带。
  气温
  据县气象站1971~1987年观察统计,县城年平均气温18.3℃,是全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
  县内100米以下的河谷低丘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以滩坑的18.7℃为最高;200~300米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400~600米的丘陵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5~16℃;8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4℃以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9℃。
  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县城7.7℃,浮弋6.6℃。在海拔相同条件下,月均气温东南部比西北部高1~2℃。
  县城极端最低气温为﹣5.3℃(1973年12月26日)。一般年份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3℃。西北部河谷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比同高度的东南部地区低2~3℃,阜山盆地海拔490米处,1983年12月31日最低气温达﹣10.9℃。
  7月为,最热月,县城平均气温为28.7℃,浮弋为29.1℃。在海拔相同条件下,月均气温西北部略高于东南部。
  青田气象站记录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1年7月24日),一般年份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上下,其他各地(5~6年的资料)海拔100青田县气象站米以下河谷地带,极端最高气温40℃左右。各地日最高气温高于37℃(包括37℃)的年平均日数:县城为7.2天,东源为9.8天,浮弋为10.8天,马岭头为5.2天。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一般不会出现37℃以上的高温。县气象站气温日较差年平均值为8.3℃。12月9.2℃为最大月,6月7.5℃为最小月。气温日较差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
  10℃以上(包括10℃)的积温:县城5804.3℃,海拔100米以下地区为5600~5900℃,海拔200~300米地区为4800~5400℃。青田县年平均无霜期为279天,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终霜日期为2月23日。
  县城最早初雪日为1979年11月23日,最迟终雪日为1985年3月31日。
  地温
  据1980~1984年青田县气象站的观察统计,地面平均温度20.4℃,平均最高温度34.7℃,平均最低温度13.3℃,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9.7℃(1984年7月29日),极端最低温度﹣8℃(1981年1月3日)。
  降水
  年降水量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2100毫米之间,为全省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形的作用,降水地域差异较大,总的分布特点是:东南部多,西北部少,高山多,河谷少。海拔每升高100米,年降水量增加48毫米左右。东南部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是县内多雨中心区。
  全县有10年以上降水资料的测点18个。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方山垟塘站,达2042.7毫米,最少的是船寮站,1409毫米。青田气象站为1601.6毫米。
  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各地都在1950毫米以上,以黄洋1957年的2874.8毫米为最大值,圩仁最大值为1958年的2568.1毫米。年降水量最小值,各地都在1300毫米以下,以船寮1979年的914.4毫米为最小值,圩仁1979年为1032毫米。海拔1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年最小值均在1150毫米以下。
  各地年最大值均为年最小值的一倍以上,这是造成干旱和洪涝的主要原因。
  月降水量 受季风影响,月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 变化。3~6月为春雨、梅雨期,月平均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6月份在230毫米以上。这段时间经常阴雨连绵,常造成湿害和洪涝。7~10月为台风和秋雨期,降水量的年际差别很大:台风雨多的年份常造成洪涝;台风雨少的年份常出现伏旱和秋旱。有的年份甚至旱涝相间出现。这段时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山区的1000毫米左右降至西北部河谷地区的500毫米左右。11月至次年2月为秋冬少雨期,年际差也很大,多雨年易成烂冬,少雨年则造成旱冬。
  日降水量 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包括50毫米)的年暴雨日数,以吴岸的5.4天为最多,船寮的2.7天为最少,大部分地区为4~5天。暴雨日数最多值出现的月份,东南部多在8~9月,西北部多在6月。
  历年日最大降水量,除小佐509.7毫米(1962年9月5日),船寮125.8毫米(1969年9月27日)外,其他各地均在200毫米以上。出现日期,均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都因受台风影响所致。
  日照
  青田县气象站1971~1987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1小时。日照受地形的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日照时数减少。
  全年日照时数以7~8月最多,9~12月居中,1~6月较少。
  日照时数的年际差别较大,特别是2~6月光照不足期,年际差别更大。这是造成春花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灾害性天气
  干旱
  青田地处东南沿海。夏秋期间经常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高温,蒸发量大,易形成伏秋旱。对正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梅雨结束后到9月30日的干旱为伏秋旱,20~30天为小旱,3150天为中旱,50天以上为大旱;9月10日起的干旱为秋冬旱,40~60天为小旱,6190天为中旱,90天以上为大旱。
  伏秋旱的频率比秋冬旱明显偏大。白岩、潘山、祯旺、五里亭一带的干旱次数比其他地区多。
  据1970~1983年统计,一般两年一小旱,5年一中旱。
  1986年5~9月发生严重干旱,粮食减产4100万斤,浮弋、祯埠等地山上的松树被晒死。省、地、县有关部门组织技术力量,于8月20日~9月20日在县境8个点进行人工降雨,发射催雨弹1000余枚,旱情稍有缓解。
  洪涝
  瓯江上游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沿江两岸历来洪涝频繁,1961~1983年,圩仁站水位超过警戒线(10米)有63次,平均每年2.7次。超过危险水位(12米)有17次,平均每年0.7次。据近500年气候历史资料记载:县内发生特大洪灾24次,其中灾情特重、群众记忆最深的是民国元年(1912)的大水。8月29日台风带来倾盆大雨,河水暴涨,圩仁水位达19.49米,超过警戒水位9.49米。,白岩水位高达60.26米,超过警戒水位10.26米。《浙江朱都督政书》载:”自八月杪以来,迭报水灾,青田一县,全城冲没”。《浙江公报》载:”温处两属洪水奇灾,为百年来所未有,庆元、龙泉、遂昌、景宁、云和、缙云之水建瓴而下,丽水、青田、永嘉等县尽成泽国。..连村漂没,田庐牲畜荡尽无存,横尸蔽江,枕藉相望。幸而存者,其饥寒冻馁颠沛流离之况,有非耳目所忍见闻,语言所可形容者”。
  台风
  青田属台风严重影响区,每年5~10月常受台风影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大暑至立秋)是高峰期。受台风影响最早月份是5月中旬(1961年5月19日);最晚月份是10月中旬(1973年10月12日)。
  1961~1983年,青田受台风影响47次,平均每年2次左右。其中1962年最多,达5次。
  影响青田的台风,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条登陆于浙江南部和福建中部之间的沿海,继续西行或北上;另一条在福建南部和广东沿海登陆,继续北上。
  台风的偏东气流从瓯江口进入,东南部风雨特别大,对温溪、山口、城区、北山影响最大;对船寮以上的西北部影响明显减少。受台风影响地区,最大风力10级左右,雨量100~200毫米,个别地区达500多毫米。
  冰雹
  县内局部地区发生冰雹灾害,平均每年1次以上。大多发生在3~8月,其中以3~5月为多。冰雹的地区分布大体与河流走向一致,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北山、阜山等地较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以章 村、海口、船寮等地较多。
  大风
  大风有雷雨大风,冷空气大风和台风大风。一年中以4~5月和7~9月最多。1975年9月3日,西北偏西的雷雨大风达11级,最大风速为每秒31米。走向和瓯江河谷基本一致。雷雨大风、冷空气大风的风向大多是西北偏西风,台风大风一般为东南或东南偏东风。大风的风速与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高山地区的风更大,迎风坡比背风坡风力大。台风的风雨范围大。雷雨大风、龙卷风等有明显的局部地区性。1983年4月9日,小溪流域出现飑线大风,短时间内损失严重。
  低温冷害
  春寒(倒春寒) 4月1日以后,日平均温度连续三天以上低于、等于11℃,对早稻育秧、移栽危害较大。1974年4月,连续低温阴雨,全县43个乡烂秧,烂掉谷种21.5万余公斤。
  夏寒(五月寒) 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等于20℃,或连续三天以上最低温度低于、等于17℃,对早稻母细胞减数分裂阶段造成影响。1973年、1981年出现五月寒,影响早稻生长。
  秋寒(即九月低温) 俗称寒露风,西北部出现较多。9月下旬出现5天滑动平均温度低于、等于22℃,危害晚稻扬花结实。1976年9月中下旬,出现秋寒,近9000亩晚稻不抽穗。
  山区大雪
  冬春季节 ,山区常有大雪、雨淞、雾淞,压倒树木、毛竹,压断电线电杆。大雪一般出现在春节前后。1983年12月到1984年2月,大雪时停时下,面北山谷雪厚2米,数月不化。山区大片林木被压断。方山乡水泥电杆被压断77根,损失2.31万元。鹤城镇过江电缆断落,电讯中断。800米以上的山区,出现雨淞、雾淞的机会更多,对林业危害很大。1984年春,奇云山上飞播的1.2万亩10龄短毛松几乎全部被冰死。
  附 历代水旱灾害
  自唐显庆元年(656)至1987年,据有关资料记载,出现各种水旱灾害百余次,录载如下
  唐
  显庆元年九月,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总章二年(669):六月,海溢,漂没官民庐舍,溺死人口无数。(《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神功元年(697):大水,坏民居七百余家,坊廓庐舍荡尽。(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五代十国吴越天福二年(937):饥。(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宋
  熙宁四年(1071):七月,水灾。(《宋史》)
  绍兴五年(1135):秋,饥。(同上)
  绍兴十三年(1143):五月十五日,海水泛滥,漂荡芝城。溺死者无数。(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八月,丽水、青田大水,民居漂没,溺死三千余人。(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乾道元年(1165):八月,海溢,水至县治,溺死者甚众。九月,旱。(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乾道九年(1173):久旱,无麦苗。(《宋史》)
  淳熙元年(1174):水、旱相继。饥。(同上)
  淳祐十二年(1252):六月,大水,庐舍漂没,死者无数。(《两朝御批通鉴辑览》)
  元
  大德九年(1305):六月,大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至正十六年(1356):大旱。(同上)
  明
  洪武十二年(1379):五月,雨,山水大发,没县治、坏民舍。(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洪武十八年(1385):大水。(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建文四年(1402):旱,灾(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永乐十八年(1420):水。(康熙《青田县志》)
  成化十九年(1483):水。(同上)
  成化二十一年(1485):是年,民艰食。山中箬生米,采以疗饥。(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正德五年(1510):大旱,溪流几绝。(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正德十一年(1516):七月廿八日,大雨,溪水暴涨十余丈,漂流数百家。(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嘉靖五年(1526):旱,溪流几绝。(康熙《青田县志》)
  嘉靖十一年(1532):七月二十八日,大水。水暴涨10余丈,漂流数百家。(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嘉靖廿四年(1545):大饥,无麦。饿死者甚众。(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水。蜃出。十一、十二都山裂水涨。冲坏田地三十三顷四十余亩。溺死男女三百廿三人,漂没房屋七百五十二所。(康熙《青田县志》)
  隆庆三年(1569):七月,大水。淹没官民田地五顷余。(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八日、七月初四日,龙风大作,暴雨水涨,城中水深丈余,冲坏田地四顷。(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万历二年(1574):六月初三,大雨,溪水暴涨,冲坏民田一顷四十余亩,漂没民房无数。(同上)万历三十七年(1609):八月,大水。洪水暴涨二十余丈,城内街巷行舟。庐舍、田禾漂没无数。(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天启三年(1623):大水,城坏。(同上)
  崇祯九年(1636):七月,洪水,坏民舍。(同上)
  崇祯十年(1637):大饥。民相率入山挖蕨根,以白善泥(又名观音土)和米粉一半蒸食疗饥。(同上)
  清
  顺治七年(1650):饥。夏无麦,秋无禾,斗米值银六钱。民多饥馁流亡。(同上)
  康熙五年(1666):蝗虫食稻,稻尽食茅,又两月不雨,高岗之田颗粒无收。(阜阳《周氏宗谱》)康熙七年(1668):八月初旬,大风七日,粮食减半。(同上)康熙十年(1671):五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三日,旱。兼蝗虫食稻,田无收,阜山乡受害独甚。(同上)
  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十六日起大雨七日水涌山崩,冲坏庐舍,压、溺死者无数。腴田成石坑,不能复垦。二、四都危害最烈。(光绪《青田县志》、阜阳《周氏宗谱》)
  康熙二十年(1681):五月,大水,城坏,门楼圮。(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廿六日起,大雨,四昼夜。山洪陡发,城邑为墟。凡学宫、祠庙、民舍悉漂入海。上流男女楼居者,连屋浮下,尚攀屋呼号,灯荧荧未灭,随奔涛逝没。桥梁、道路、田地冲毁,户口漂没流亡不计其数。(雍正《处州府志》卷十六、阜阳《周氏宗谱》)
  乾隆二年(1737):夏六月,淫雨弥旬,山陵崩塌。及八月稻将熟,大风连日,刮落禾稼殆尽。十一月,天雨雪,高积丈余,各处饥民互肆劫掠。(阜阳《周氏宗谱》)
  乾隆八年(1743):夏四月,天雨雹,邑属秧苗损伤,兼二麦不登,饥民复肆劫掠。(同上)
  乾隆十五年(1750):春、初夏少雨。五月,大雨漂没田地。七月上旬,溪水陡涨三丈余高,舟泊街巷。八月九日,猛风连发二日,谷物飘落田里,即获剩余又遭霉烂,故民艰食。(同上)
  乾隆十六年(1751):元月朔日大雪,延及二月中旬方霁,又兼上秋荒歉,民饥复续,夏,二麦不登,居民流殍甚众。(同上)
  乾隆四十年(1775):大水,中坊城楼圮。(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八日下雪,北风凛冽。是夜大寒,酒冻瓮裂。菜麦被冻俱无,米价腾贵。八月初一日夜,飓风大发,瓦片尽飞,阜山乡墩头,数围大枫被折两段。(阜阳《周氏宗谱》)
  嘉庆五年(1800):六月下旬,连日大雨,水涨入城。街巷行舟,西门外店屋悉被漂没,青林一地数百家,荡洗无存,下河地方半亦遭水冲去,凡在江边鲜有不受其害者。(同上)
  嘉庆十七年(1812):饥。七月大水,西门外庐舍悉被淹没。(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嘉庆二十五年(1820):六月,大旱、饥。(同上)
  道光二年(1822):五月,大水,饥。(同上)
  道光九年(1829):八月二十七日,大水。十一、十二都田地、庐舍漂没无数。奉文豁免田粮。(同上)
  道光十一年(1831):大水,饥。(同上)
  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霪霖不息,水浸县城,宗祠破坏,墙垣塌坍。(同上)
  道光十三年(1833):饥。(同上)
  道光十四年(1834):大旱,饥。民食糠秕、草根、瓜麻皮。死十之二三,户口骤减。(同上)
  道光十五年(1835):大旱三月。(同上)
  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旱。(《浙江省气候史料》)
  道光二十六年(1846):四月,芝溪大雨雹,无麦。六月,旱。七月,大水。(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大水。(同上)咸丰三年(1853):六月,大雨十昼夜,屿头山崩,压坏民房。垟心水暴溢,人多溺死,田地淹没无数。(同上)
  咸丰四年(1854):三月,大雨雹,无麦。(《浙江省气候史料》)
  同治十年(1871):二月,大雨雹。(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初一、初三两日小溪流域大风拔木,雨雹,大如碗。(同治《景宁县志》)光绪二年(1876):六月十二日,大水,溢入县城,一昼夜始退,濒溪作物,悉被淹没。(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宣统三年(1911):七月初,水灾。(《历代自然灾害汇编 》)
  中华民国
  元年(1912):8月29日,大水。龙风暴雨大作,山洪溢发。县城(鹤城镇)水位高23.46米(鹤城镇警戒水位是13.5米。以下的水位高度均按吴淞水准点计算),街巷行舟。三四千户房屋漂没殆尽,14000余人,仅存5000余人。9月17日,连日大雨,县城水位高21.87米,全县三百余所临时棚房一扫而光。两次共受灾16133户,75604人;冲毁房屋75632间,损坏房屋27134间;冲毁田地19313亩,积沙52564亩。
  2年(1913):9月16日晚,大风雷雨,山水突发,牲畜什物漂没无数。
  10年(1921):8月15日,大水。洪水位高21.2米。
  11年(1922):7月,大水,瓯江水位骤涨,水稻无收,灾民衣食无措。
  18年(1929):水灾。
  20年(1931):8月9日,东源、富川两乡,风雹为灾,摧毁禾稻、什粮,毁屋,压死母子2人。9月4日,水灾,西园、马岙2乡6村,毁屋20余所,毁田500余亩,受灾1300人,死3人。23年(1934):大旱。夏旱继秋旱。成灾面积103553.4亩。山裂树干,民食糠秕、草根。
  24年(1935):8月3日,连日霪雨,溪水暴涨,青邑几成泽国,免田赋6065元。
  26年(1937):6月25日、26日大雨倾泻,大溪小溪洪流竞涨,高至3丈,沿溪一带堤坝、庐舍悉被淹没。沙埠、港头漂没田禾千亩。
  32年(1943):水灾。受面积5597亩。
  33年(1944):旱。受旱面积10.9万余亩。其中水稻9.46万亩。
  34年(1945):夏旱。芒种以后两月无雨。误农时。已种田龟裂,成灾面积
  6.96万亩。石帆1千亩改种无收。37年(1948):8月22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7.78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5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7.78米。
  1950年5月29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6.33米。
  1951年8月至9月中旬,大旱40天,受旱5万亩。
  1952年7月20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20.52米。县城行舟,冲田地坏民舍,毁水利桥梁。受灾3.38万亩,损失粮食251.57万斤。
  1953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大旱44天,受旱4.55万亩,损失粮食653.62万斤。8月16日大水。被淹水稻2.7万亩,倒坍房屋压伤6人,被水冲走2人。
  1954年5月27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6.5米。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秋旱42天。
  1955年6月21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9.94米,街道淹没,低处积水2尺。受害2.64万亩,损失粮食616.65万斤。9月中旬至12月,秋旱80天。
  1956年6月8日至8月10日,大旱63天,溪流几绝,受旱7.07万亩,成灾2.6万亩,损失粮食1766.3万斤。9月19日,下雨3天,雨量434.8毫米,鹤城镇洪水位高16.35米,受淹田1.3万亩。冲毁堤塘60处、水〓100处、小型水利6处、田坎2.5万处,冲毁房屋1800间,淹死6人。小源乡一个自然村5座房子,全被冲毁。
  1957年6月26日至8月21日,大旱57天,受旱1.62万亩,损失粮食463.82万斤。8月到9月初,干旱月余,受旱万亩。
  1958年5月上旬,连日阴雨,受淹农田1.2万亩。7月18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7.04米。9月初,连续降雨,受淹田地2千亩。
  1959年7月16日,台风,大水,受灾5千亩,死1人。9月5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7.50米。受灾1.5万亩。汤垟水满村庄,交通断绝。
  1960年6月15日,大水。鹤城镇洪水位高14.51米。受灾0.95万亩。损失粮食460万斤。8月1日,台风、大雨,浸湿粮食20万斤,倒坍房屋324间。
  1961年,夏旱。受旱10.02万亩,成灾3.16万亩。6月4日,台风,大水,受灾作物2.4万亩,倒坍房屋89间。
  1962年5月6~7日,25~28日,大水。受淹农田1.75万亩。7月23日大雨,受淹6500亩。8月6日,大风暴雨,受淹6600亩,损坏房屋593间。9月6日,大水。鹤城镇水位高18.15米,受淹2.6万亩,冲毁农田500亩、水利工程822处,倒坍房屋1690间,死亡8人。10月21日至次年5月4日,秋、春旱196天,受旱0.43万亩,损失粮食122.65万斤。
  1963年7月,旱,受旱1.08万亩,损失粮食310.56万斤。9月11日台风大水,受淹作物1.1万亩。
  1964年6月24日至8月3日,大旱41天,受旱7.14万亩。
  1966年,大水。受灾2.32万亩,损失粮食527万斤。
  1967年,大旱,受旱5.53万亩,损失粮食1327.56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许多山村饮水困难。
  1968年,大旱,受旱5.78万亩,损失粮食1445.6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番薯丝每百斤50余元。
  1969年,大旱,受旱5.52万亩,损失粮食1122万斤。溪流几绝,塘库干涸。9月26~28日,台风暴雨,受淹土地4.72万亩,冲毁0.48万亩,冲毁水利工程1954处,冲坍桥梁169座。倒坍房屋634间,死13人。
  1974年8月,台风暴雨,降水量457.7毫米。
  1975年5月17日,暴雨。瓯江超过警戒水位,受淹田1.54万亩。8月12日,台风暴雨大水,受灾2.46万亩,损失粮食1465.4万斤。冲毁堰坝、堤砾不计其数。
  1976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低温阴雨,有43个乡发生烂秧,损失谷种43万斤。大旱,受旱5.175万亩,损失粮食2117,2万斤。
  1977年4月5日,两次下冰雹,冰雹大于鹅蛋,春粮损失20万斤。伤害早稻200亩,毁坏房屋千余间。
  1979年5~7月雨量明显偏少,受旱1.97万亩,损失粮食561万斤。
  1982年7月28日,大水。倒坍房屋180多间,溺死5人,伤21人。3万亩水稻受损。公路坍方4000立方米,金温路中断交通15小时。青田蜡石矿被毁机器价值355万元。
  1983年4月,大冰雹,陈山埠、芝溪一带春花损失严重,房屋瓦片损失不计其数。
  1983年4月9日,小溪流域出现飑包线大风。二三分钟内损坏房屋1000多间,木船37艘;受伤23人,死亡1人;损坏电讯线路7处,电力线路13处,破坏电站2座。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中期,全县晴热,受旱8万余亩。
  1984年,海口、东江一带下雹,大如拳头,伤39人,受灾3960多户。
  1985年8月25日,台风暴雨,鹤城镇水位高15.4米。决堤120米,淹农田2.15万亩。坏桥梁5座,坍房126间,死5人。
  1986年4~9月,大部地区干旱,损失粮食4000多万斤,受灾7.73万户,34.8万人。
  1987年3~4月上旬,受”倒春寒”侵害,458个行政村的5.25万亩春花颗粒无收。7月27~28日,受7号台风暴雨袭击,降雨265.8毫米,鹤城镇水位12.4米。全县被洪水冲走4人,冲毁房屋136间、猪牛栏和厕所等354所,农田1192亩,淹没粮食作物6627亩,经济作物1012亩,田坎倒坍8074处,冲毁水利设施1022处,损失粮食150多万公斤。受灾7500户、32225人,其中65户、320人无家可归。全县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9月9~11日,受12号台风和冷空气影响,下特大暴雨,鹤城镇降雨453.8毫米。江水每小时上涨80厘米,超过警戒线1.62米。全县死亡10人,淹没房屋1899间,倒坍房屋274间,受灾1.245万户,4.98万人。冲毁农田1463亩,损失粮食260.5万公斤。毁坏各种设施1611处,损坏公路254处,330国道阻车57小时。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600万元。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河流
  县内河流属瓯江水系。主要有瓯江、大溪(瓯江干流一段)及支流小溪。瓯江上游龙泉溪,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交界的锅帽尖北麓,经龙泉、云和县至丽水市大港头西纳松阴溪后称大溪,在青田湖边与小溪汇合后至温溪下花门出境,过温州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总面积为17958平方公里。
  大溪
  大溪是瓯江中游河段,上起龙泉溪与支流松阴溪汇合处(丽水市大港头),自丽水风化村入县境,经石帆、浮弋、祯埠、海口、高市、芝溪、石盖、船寮、石溪、湖边等乡镇与小溪汇合(汇合口在青田县湖边)。县境段长56.4公里,落差30.1米,河宽200~400米,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316.55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总量80亿立方米。
  大溪在县境内有12条支流:
  管庄源 又名十七都港,源出王岙乡凉亭前,西南流经蔡坑、王岙、叶店、叶村,入舒桥乡,至朱林前入管庄水库(库容100万立方米),复出管庄过瑶均、武溪至汪里入大溪。全长23.8公里,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
  腊溪坑 源出浮弋乡三星罗,东流经凉坑、腊溪,至坑口入大溪。
  祯埠港 上源分两支:一支章村源,源出八面湖主峰西麓,北流至坑根,复曲折东北流至王村,与祯旺源汇合。长28.75公里,流域面积105.87平方公里;一支祯旺源,发源于八面湖林场北部,北东流至王村,与章村源汇合,流长17.7公里,流域面积85.9平方公里,两汇合后称祯埠港,东流至祯埠入大溪,流长5.9公里,流域面积12.48平方公里。
  官坑源 源出平风山,北流经坑根、兆庄、大叫,至官坑入大溪。流长16.2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
  海溪港(海口源) 源出龙须洞山东麓,横贯海溪乡中部,经正教寺、西园至黄花洋附近与发源于王岙东北的北坑汇合,过东江乡西部,经东江、乌处、海口入,大溪。流长15.6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
  雄溪源 源出石门洞林场西南部分水岭岙,经田铺、瓦窑坪、庵前,至雄溪入大溪。流长16.9公里,流域面积55.5平方公里。
  高市源 上分东西两源,东源起自东源头,北流至西源口和发源于陈宫岭西北面经上铺、中铺、外铺的西源汇合,复东流过高市底村至外村东面入大溪。流长12公里,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
  芝溪源 源出上枝,经上〓、垟肚、芝溪入大溪。流长9.5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石盖源发源于仁宫乡高岱,经乌坦、石盖,至石盖口入大溪。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24.25平方公里。
  船寮港 发源于缙云县大洋山西麓,南流过黄放口、松渠口、良川、桐溪、高湖至红光和十一都源汇合,复过舒庄、徐岙,至船寮入大溪。从季宅乡的林老至船寮,长38.1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小支流有季宅坑、内冯坑、外黄坑、桐川坑。东支十一都源,发源于平桥乡的驮寮,经平溪、平桥与石平川来水相汇,过周庄、上叶、东源、上项、红光入船寮港,流长24公里,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
  大路源 发源于黄洋乡白刀岭潭,过圩头西行,经小金、叶庄、大路,至大洋入大溪,流长10.8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
  石溪坑 源出东山和考坑2处,至国垟汇合,经林村、后洋至石溪口入大溪。
  大溪在县境内,落差30.1米,每一片滩下有一潭,滩名和潭,名基本相同。自上而下有37个滩潭:仙滩、陈山埠、苦竹、酒漏洪、摆旗、旗鼓、浮弋、腊口、三塘汇、锦水、渔渡、五里亭、祯埠、官坑、小群、老鸦嘴、高沙、海口、介阜、下井、练岙、港头埠、石桥头、高市、戈溪、镜架坛、石盖口、耙拿溜、白猫坛、船寮、滩头、天西井、西岸、雷石、牛埠、东岙、下白浦等。
  小溪
  小懊是瓯江的最大支流,源出洞宫山脉大毛峰(庆元县境内),东北流过景宁畲族自治县后入县境,经岭根、张口、北山、坑底、巨浦、仁宫、湖边等乡镇入瓯江,全长223公里,流域面积3556平方公里,其中县境段长47.3公里,流域面积361.6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132.9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总量36亿立方米。
  小溪在县境内有10条支流:
  岭根坑 又名小吾源,源出文成县上坦坑,经林坑村、七方坑、铁沙济,在岭根西南入小溪。流长19.15公里。县内流域面积10.1平方公里。
  阜口源 发源于万阜乡西南底垟村,北流至滩坑入小溪。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
  万阜坑 南支发源于寮天岗,东支发源于白岩尖,两支在吴仲圩汇合,过车洋,至阜口入小溪。
  七源坑 即张口源,发源于坑底乡郑坑。经李坑入张口,过鲍源、茶园、底垟、张口入小溪。长21.4公里,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
  仁村源 发源于双垟乡垟坑,经仁村至底凉亭汇后垟水库(库容108万立方米)来水,西流过黄库至北山西南入小溪,流长16.1公里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
  三源坑 又名坑底源,发源于祯旺乡外村,经,樟树湾、陈村增叶段、坑口入小溪。流长8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
  郎回坑 源于石门洞林场,南流至郎回坑口入小溪。
  巨浦源 发源于石门洞林场南麓,至小西坑,汇西坑来水,至巨浦入小溪。流长9.7公里,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
  大奕源 发源于双垟乡坑头洋,绕阜山王费潭,至叶处突然跌落,形成飞瀑,高达百丈,名百丈涤。至双坑口,汇双洋乡来水,曲折北流,经岩下背、大奕坑,至大奕入小溪,流长18.6公里,流域面积67平方公里。
  仁宫坑 源于石门洞林场东南,东流过仁宫入小啼溪。
  小溪在县境内,落差47米,水急,滩陡、潭深。自上而下依次有寡妇刁、陈道门、岭根、滩坑、大仙、鳌头、赤岩下、狐狸擂、金交杯、圩头、万阜口、石界、张口、山树坑、白岩、妙后、瓦窑头、叶段、平坛、郎回、角湾、范村、妙上、棺材、湖云、城门、石寨、上地、下地、盐筒、彭湖、鳖坦、大奕、寺岙洋下尾、仁宫、铜锣汇、梅香寮、擂木坛、南岸、鼓楼等41个滩潭。
  瓯江
  大溪与小诵溪在湖边汇合,始称瓯江,经湖边乡、鹤城镇,在石郭汇与平演之间成直角迁回向东北,过前仓乡、港头乡、东岸乡、温溪镇,至下花门入永嘉,经温州市,在灵昆岛分流入温州湾。县境段长26.2公里,流域面积135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469.54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总量140亿立方米。
  县境内注入瓯江的支流除小溪外尚有7条:
  湖边源 发源于章旦乡西面的小坑,注入坑口水库(库容230万立方米),流经外旦乡郑坑下、湖边乡的姜处,至下司岙东北面入瓯江,流长11.3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
  水碓坑 发源于顶公尖下,纵贯金田乡,至鹤城镇西门外入瓯江。坑畔原有水碓11座,故名。
  石郭源 章旦七星堂、金坑之水,东北流注入石郭水库(库容323万立方米,1965年5月建成发电)过电站出石郭入瓯江,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
  四都港 又名顾溪。主流源出双洋乡石洞山和石门坳,东流过汤洋乡的田龙、黄泥坦入吴岸乡的八源、雅林,至吴岸汇汤垟溪水,东北流至仁庄,汇洋心溪与孙山溪水,东流经阮垟、雅陈、大安至山口,和方山溪(又称灵溪)汇合,向东北流过油竹,纳半坑来水,出彭括,于溪口入瓯江。全长40.8公里,流域面积289平方公里。流量13.85立方米/秒。四都港的小支流有汤垟溪、垟心溪、孙山溪、方山溪、半坑等5条。
  港头坑 发源于凌云山脚,至垟心、寺下汇东西诸小水,至港头入瓯江。
  贵岙源 发源于尖刀山,汇东西诸小水流,经孙坑入贵岙水库和金竹坑来水汇合,东南流过占岙、贵岙、林岙,至洲头入瓯江。长16.5公里,流域面积74.4平方公里。
  石洞源 发源于石平川附近,经塘坑、石洞入永嘉县,过红星、桥头,于朱涂入瓯江。长15.5公里,流域面积80.2平方公里。
  瓯江在县境内落差7.6米,水流比较平稳,石溪滩、钉头滩、北岸滩以下即是城西南的十里长潭,1958年建造瓯江电站时,开山劈石堆塞深潭,附近沙石逐渐淤积,深潭变浅。此下为县下滩、石郭汇、三脚湾汇、圩仁滩、高岗滩、钓坛滩、温溪滩。钓坛、温溪2滩处于感潮河段,小水潮落时可见。
  第二节 水文观测与特征
  民国19年(1930),在船寮及石溪口始设水文观测站。21年增设南岸、f仁2观测站,23年又设吴埠观测站。抗日战争期间全部停顿。1945~1949年初恢复石溪口、圩仁2个观测站。1949年设立青田二等水文站,以后屡经增设调整,至1958年固定五里亭、白岩、圩仁、秋芦4个水文站。1971年恢复鹤城镇水位站。1957年始设雨量站。1987年有雨量站13处。
  水文观测
  水位观测 青田站1955年以前每天于7时、12时、17时观测3次,1955年改为每天8时、20时观测2次,水位有涨落变化时,增加观测次数,涨落急剧或峰顶前后守在水尺前随时观测记载。1963年圩仁站建成中低水位自记水位台,记录水位变化情况。1965年五里亭、角湾、秋芦亦先后建成自记水位台。但每天8时、20时仍观校对2次。
  降水观测 青田站1955年以前分记录降水起迄时间与分段观测,1955年以后改为定时分段观测,一般站在汛期2时、8时、14时、20时观测4次,非汛期8时、20时观测2次。1956年以后逐年增添自记仪器。1976年,实现全部雨量自记化。
  流量测验 青田站1949年以前雇用观测人员或委托当地人观测水位,年测流30~60次。1950年以后,二等站配备技术人员,雇用民船,携带仪器巡回测量,每月二三次。流速仪用绳索悬吊,于船边徒手收放,只能测得中低水位的流量。1953年起汛期分派技术员驻测站测流。测得较完整的全年资料。1957年各站有自备测船,装设绞车,先后架设断面索、过河缆,用吊船索吊在过河缆上测流,提高测洪测流精度。1965年,五里亭、角湾、秋芦三站建成测流缆道,1976年,圩仁站建成电动缆道。自此各站先后以电力替代人工操作。
  含沙量测验 青田站1954年以前利用直立筒式采样器,用过滤法处理水样。1955年改用瓶式或横式采样器,处理水样改用烧杯烘干法。1976年,高洪水配用100公斤以上的大铅鱼,提高取样精度。
  水质分析 1957年,圩仁水文站取样,并在站内化验分析。以后取样送温州水文站水化分析化验室化验,每月15日取样,并分别不同来源的洪水,于涨水、峰顶、落水阶段取样3~5次。1967年中断,1982年恢复。1985年规定每月10日统一取样,由温州水文站专车提取。
  水温观测 圩仁、白岩两站1957年开始观测江河水温,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8时1次,测得平均水温19.5℃,最高33.8℃,最低2.2℃。
  水文特征
  水位涨落迅速 瓯江处浙南山区,属山溪性河流。每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较大的洪水,自起涨到峰顶约20小时。洪峰滞留时间短,甚至转瞬即退。落水三五天便到常见水位。每年4~6月雨季期间水位连续起伏,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中水以上水位。根据近三四十年(各站时间不同)来的统计,青田各水文站的水位特征值如下:
  1958年以后,各地兴建许多水库,特别是1983年金坑水库建成,对船寮港的水位起了调节 作用。1986年云和紧水滩电站水库建成,控制龙泉溪的流量,明显调节 大溪和瓯江的水位。
  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 雨季4、5、6三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50%。枯季11、12、次年1三个月仅占年总量的6.5%左右。一次大洪水(一般只有五、六天时间)的径流量,可占年总量的15~20%,四都港秋芦站高达25%左右。一次常见洪水的径流量约占年总量的10%,四都港约为15%。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丰水年的径流量要比枯水年径流量大2~3倍。根据1959~1979年最大洪水总量及年径流量的统计,可以看出变化之大。
  含沙量较少 瓯江河水清澈,洪水来时才转浑浊。平时大溪的含沙量大于小溪,而大洪水的含沙量却是小溪大于大溪。年内的变化,一般以五六月份的输沙率较大,最大则出现于台风暴雨期间。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份最小,输沙率可以零计算。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小溪白岩站1957年只有8万吨,1959年为136万吨,相差近16倍。瓯江圩仁站1975年输沙量536万吨,1979年只有39万吨,相差也达13倍以上。据五里亭站1956~1960年的资料,白岩站和圩仁站1956~1979年的资料统计,各站输沙率、含沙量如下:
  各站所测的含沙量是悬移质含沙量,洪水时尚有粒径较大的推移质粗砂和石子沿河底滚动,淤塞河道、水库,有些小型水利工程,不上几年时间便被淤塞。
  水质渐受污染圩仁水文站1957~1966年所取水样,经化验分析,主要离子有钾(K+)、钠(Na+)、钙(Ca+)、镁(Mg+)碳酸氢根(HCo3硫酸根(So4)、氢根(Cl),其中以碳酸氢根(H℃o3)含量最高,为13.219.1毫克/升。离子总量为20~56毫克/升。
  1983年的总硬度为1.26Me/e,监测到的污染物质:1981~1984年有砷0.001~0.006毫克/升。1985年5月有氰0.003毫克/升。1986年2、4、6月份有酚0.004~0.029毫克/升。1986年7月份有汞0.0001毫克/升。
  潮汐 江下游有80多公里是感潮河段。温溪、沙埠、港头、高岗一带,每天都有2次潮汐涨落。圩仁距河口83公里,是潮区界,大潮汛期间,最大潮峰上涨20公分左右,小潮汛的潮峰越不过高岗滩。温溪港在青田瓯江边最低处,距河口约73公里,每日有2次正常的潮汐。遇大洪水时,潮汐被淹盖不显峰谷形。
  第五章 土壤
  县内土壤种类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4个土类、9个亚类、28个属、68个土种。土壤面积366.74万亩,占总面积的98.06%。
  红壤 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面积有249.92万亩,占全县土面积的68.15%。土壤呈红色或黄红色,土层厚薄不等,质地粘重,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4~2.5%,全氮0.3~0.8%,有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和吸收容量都较低,速效磷、速效钾缺乏,保水保肥力较弱,肥力较差。
  本土类有红壤亚类的红泥土、红粘土等2个土属;黄红壤亚类的黄泥土,砂粘质红土、粉红泥土、红松泥4个土属;侵蚀型红壤亚类的石砂土、白石砂土和岩秃土3个土属,土层厚度和肥力以黄红壤、红壤2类较优。侵蚀型红壤,一般土层浅薄,肥力较差。
  黄壤 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有71.77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9.57%。有黄壤、侵蚀型黄壤2个亚类:黄壤亚类分山地黄泥土、山地黄泥砂土、山地黄粘土3个土属;侵蚀型黄壤亚类占黄壤土类的17%,仅山地石砂土1个土属。
  黄壤亚类土层一般较厚,壤质或轻粘质,有机质含量较高,是较好的森林土壤。
  潮土 分布在瓯江两边的河漫滩和圩地,有潮土亚类,分洪积泥砂土、清水砂和培泥砂土3个土属,有4.83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32%,土层深厚,肥力较好。
  水稻土 有40.22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0.96%,分布在不同高度村居附近,有机质含量高,土质好,是耕地的主要土壤。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第一节 动物
  光绪《青田县志》卷四载有禽类36种、兽类18种。禽类有:鹤、鹈鹕、鴊〓、〓〓、鸳鸯、鹭、鸥、鸬鹚、鱼狗、雉、锦鸡、白鹇、鹧鸪、鹏鸽、竹鸡、鸽、雀、〓鹩、燕、斑鸠、布谷、桑扈、凫、〓鹆、百舌、莺、啄木、慈乌、乌鸦、鹊、山鹊、子规、鹰、鸱、画眉、么凤;兽类有:虎、豹、野猪、熊、鹿、
  麂、麖、麞、狸猫、狐、豪猪、豺、狼、兔、水獭、山羊、竹鼬、猴。
  森林的严重破坏、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使野生禽兽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而逐渐减少。如鹤,“明永乐十八,鹤大集”(光绪《青田县志》卷十七),以后未见记载。鹈鹕、锦鸡、鸳鸯也久已不见。乌鸦、鹊、鹰50年代到处可见:每当黄昏来临,县城上空,翔鹰数不胜数。近年鸦、鹰县城已罕见,农村虽有,也为数极少。相思鸟、画眉,产良川、季宅,黄洋诸乡和石门洞林场一带,近年外地有人前来捕捉,运往外地销售,数量越来越少。
  鸟类减少,虫害增加,1974年受松毛虫灾害松林10万亩,1980年增加到20万亩,1985年达到80万亩。
  兽类中,熊、鹿早已不见,麂60年代很多,1965年县内收购皮553张,以后年年猎杀,逐渐减少,1985年收购234张。豺,10多年前仁宫乡桃坳出现豺群,后被毒杀,今已少见。野猪山区均有生长,1953~1955年,高湖乡民兵除兽小组,打死野猪等兽4000多只。1989年1月,石南寺、夏家地都有发现。山区人常以火枪猎杀,数量越来越少。虎,俗称驮猫,光绪《青田县志》卷八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虎群白日入境,被伤者千余人。清雍正六年(1728),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七都和三都阜山,均有虎群伤人。今已绝迹。豹,1952年4月,一只豹窜入鹤城镇大街,被众人打死。同年,石溪金钟坦村郭由巢与豹搏斗,豹死人伤。以后再无发现。猴,祯旺乡山区偶有发现。穿山甲,山区各地都有。水獭,山口、仁庄一带溪流中有发现。
  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黄腹角雉、鼋,二类保护动物有水獭、穿山甲、大鲵、草鸽、鹰。
  第二节 植物
  由于人类频繁的活动,植被原生状态遭到破坏。1986年,青田次生植被有林地227.36万亩,占76.8%;疏林地10.84万亩,占3.59%;无林地51.7万亩,占17.06%。灌木层3.54万亩,占1.2%;草木层2.39万亩,占0.8%。
  1958年“大办钢铁”时毁林烧炭,60年代初盲目垦荒,70年代未成材林再次遭受滥伐,有些灌木林被连根挖掉,1975年林木积蓄量仅153.85万立方米。人为破坏过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86年全县流失面积3040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2%。其中舒桥乡7956亩,王岙乡11514亩。
  现有植物种类90多科,290多属,700余种。人工栽培以马尾松为主,竹、油茶、油桐次之。1987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61.8%。曾多次引进树种,40年代有香椿,50年代有水杉、桉树、法国梧桐、檫树;60年代有木麻黄、橙木;70年代有湿地松、华山松、黑荆树、银荆;80年代有雪松、北美红杉、池杉、台湾相思、大叶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叶榧、香果树、钟萼木、短萼黄莲、杜仲、银杏、金钱松、厚朴、花榈木、连香树、福建柏,华东黄杉、江南油杉。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