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善堂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地理名称: 宝善堂
唯一号: 112533020220001851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8/001
起始页: 0338.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宁波市江北区

参考方位

位于慈城镇浮碧社区华家巷7号,浮碧山东麓,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2千米处。

介绍

旧名潘园。位于慈城镇浮碧社区华家巷7号,浮碧山东麓,慈城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2千米处。清时,民间作善举之地,故名。2006年4月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明永乐十六年(1418)前,原慈溪县治在浮碧山上时,与公廨相连,是县衙的后花园。县治迁建浮碧山南麓后,清乾隆年间,邑人桂秀山、阮景祥、陈炳蔚、俞雷等创议作善举之地。嘉庆九年(1804),应慎修募资建拓堂宇,行施棺、舍药等善举。当年,俞元熊、杨九畹、冯云濠、冯汝霖、冯本诚各出资相助,置义山40亩,田70亩,西坝义渡30亩,作善举之费用。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周壬福建“浮碧山房,由山麓而登,有屋三椽,负山面湖,凭栏而望,北郊远景俱收,为登眺胜处”,后又在今宝善堂内建“来鹤山房”,咸丰十一年(1861)被匪毁。同治初年,俞云芝等募资重建,每年靠捐助所得办理各种善事。2005年重修,整体建筑坐西朝东,三合院式砖木结构,硬山顶,分前后二进,前进为平房,两厢各三间,前大门、中天井;后进为楼房,西南各三间,东为平房五间,中有半圆形月亮池。二进房屋既分隔又连体,有明显的不同布局,总占地面积1385平方米。现为宝善堂茶室,旅游休闲之地。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人物

桂秀山
相关人物
阮景祥
相关人物
陈炳蔚
相关人物
俞雷
相关人物
俞元熊
相关人物
杨九畹
相关人物
冯云濠
相关人物
冯汝霖
相关人物
冯本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