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观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地理名称: 清道观
唯一号: 112533020220000352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12/001
起始页: 0836.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宗教、历史
起始年代: 唐天宝八年(749)
隶属: 宁波市江北区

介绍

据慈溪县志载,清道观始建于唐天宝八年(749)后废。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由道士叶景虚重建,时在道观右侧建东岳行宫,请尚书楼钥题匾额,,观名为“列仙游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道士王智静将邻近的“至道”、“崇寿”两宫并入,改称“清道观”。新中国成立后,清道观保存完整。“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2004—2007年,作为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建设的重要工程,清道观重建。重建所用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木材、石材、砖瓦等传统建材,并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在对清道观的建筑格局及风格进行大量考证的基础上,恢复了山门、仪门、雷祖殿、东岳殿、东岳退居殿、戏台、玉皇殿、三清殿、关圣殿、十王殿等建筑。清道观内配置的主要神像雷祖、东岳大帝、玉皇大帝、四御及三清等皆为优质桧木精雕而成,清漆淡彩,代表了目前木制神像的最高水平。老君台上的青铜老子像,是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院首任院长吴为山教授的代表作品,采用抽象的造像手法,表现老子作为人类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深邃、高远的神韵。老子像周围所配大地景观,以最简洁纯粹的现代材料黑色钢管为基本元素,排列组合成类似迷宫效果的蜿蜒路径,地面配以纯净的白色石子,黑白两色组成整个景观,寓意“道可道,非常道”、“大道难求”,同时又暗合老子所崇尚的“水之德”的意境,大气磅礴,意境深远。老君台上又布黑色的祈愿棒丛,取林的意象,象征道体以外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祈愿棒可系祈愿丝带,游观者的祈福之愿可在浓重的道的气氛中得以升华,实现人与场所的互动效果。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景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