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应平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812
颗粒名称: 女作家应平书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4
页码: 137-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的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的女作家应平书,应平书祖籍宁波慈谿,出生于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出版多部《台北女人》《激情手记》《笑看日出》《奇奇历险记》及《美芸的两个生日》等著作。
关键词: 江北区 人物 应平书

内容

缘识台北的文化朋友,她的温婉、随和、言语平缓,总令我想起戏曲舞台上“青衣”,仿佛举手投足也俨然《锁麟囊》中的薛香灵、《武家坡》中的王宝钏……性情端庄、儒雅,无需化妆,就是一个舞台形象的青衣——她就是台北女人、戏曲票友应平书女史。
  虽说,我与她相隔甚远:她台北《宁波同会》主编、我大陆《海上宁波人》小记,是两岸文化让我们有了彼此的交流与往来,偶尔在各自刊物上发过几个小文后,我通过邮件书面采访了她——
  文化传承
  应平书祖籍宁波慈谿,出生于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出版多部《台北女人》《激情手记》《笑看日出》《奇奇历险记》及《美芸的两个生日》等著作。2000年,应平书曾率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进行文化交流。她先后担任台湾《中华日报》记者、台湾《国语日报》主编,以及台湾《中华日报》副刊组主任、兼编《国语日报》少年版。现为台北《宁波同乡会》会刊主编、台北昆曲团团长和新任台湾慈谿联谊会会长。
  应平书的文字如人,质朴谦和淡泊,具有民国二、三十年文风,属于性情散文一路,与国内“小女人散文”在性情上有点不谋而合。在台湾,应平书堪称与三毛、席慕容齐名,获“教育部”、文建会及省新闻处文艺创作散文奖、中国文艺奖章及副刊主编奖。
  确实,来自台湾的文字我接触不多,只是近些年偶尔读到一些零星的台湾人写的文字,很是喜欢,恍若似曾相似。有人说,中国文化的根在大陆,而传承却在台湾。或许大陆的文字改革,割裂了以六书肇始的繁体字字相。那是大陆续“五四”新文化余脉,首先进行简体字改革,终结目标就是汉字拼音化。那年有句口号,“汉字不变,中国必亡”。今天,现代汉字已经走了五、六十年,已经形成第二套汉字体系。好在语言约定俗成即可,其中功过由历史评说。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余光中“乡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先生的文字朴素,口中仿佛含有一枚“青橄榄”,余味悠长,心琴为颤。
  应女史的文字也是,如她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幸运之旅》就是这样文字,不见得多么隽语、铿锵,也不见多少诗意、妙言,却是整篇就如她说话一样慢慢道来,宛若戏曲念白,从从容容却情味隽永:……回到台湾之后,朋友打电话给我说,看见我有一篇文章在人间副刊(《中国时报》作者注)见报,我那时正好人在上海而没见到,心想只好有时间走一趟报社去买过期报吧。
  那天到木栅去排戏,在车上,看见有人读报,初时也没在意,因为这是很普通的现象,不经意间瞄了一眼,突地“中年泪”三个字映入眼帘,这不是我的文章吗?我再回看一下,真的是我的文章。太奇妙了,这已是上两个星期的副刊,居然有人拿来看,而且又被我看到。
  这下子,我也就不客气地向她开口:“这份报纸是否可以给我?”她大概很奇怪我的行为吧,但我也顾不得她的怪异。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台北女人》中,应平书更是以她特有的细腻、亲和的笔触描绘了一群风彩各异的台湾女性,她们来自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职业,可谓是当代台湾女性面面观:她们有的时尚前卫,有的柔情似水,有的不让须眉……从中你可以把握台北的脉搏,台北的呼吸。她们自然、从容地融于家庭、城市和社会的背景,细致而不粘腻、敏感又不失洒脱。她们绝非仅是环境的点缀,而恰恰是她们的言谈举止、衣饰形体乃至情绪意趣造就了城市的时尚与个性。
  应平书随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组织的返乡交流访问团到慈谿进行考察交流,并向家乡图书馆捐赠了她的全套著作《笑看日出》《激情手记》《苦女凯歌》等多本书籍。
  戏曲拥趸
  应平书的文字之功可见一斑。其实,应平书更是中国传统昆曲的推动者,现任台北昆剧团团长。去年她在郴州受访时说:“昆曲进校园,播下艺术的种子,一定要更积极地去做。”
  “在大学里学过昆曲,20年后又从事了昆曲艺术表演”——带着眼镜、留着短发的她温尔一笑,用简短的一句话诠释了“种子”的意涵。1993年,应平书获艺术馆甄选为鄉土艺术种子教师。2012年,在海峡两岸昆曲交流展演上,应平书带来《琵琶记·南浦》等六出精彩的折子戏,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在“相约郴州——海峡两岸三地昆曲社清唱雅集”上,应平书唱一曲《西厢记·普天乐》赢得掌声。台北昆剧团因为长期从事两岸交流,并获台湾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从事两岸专业交流绩优团体奖。
  中国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苏沪之间的昆山地区,堪称有600多年历史,被称“百戏之祖”也是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后两个剧种均已消失,唯昆曲流传至今。
  台北昆剧团成立于2003年,所有团员都是业余演员。由于在台湾没有专业的昆曲老师,所以每年都会从上海请专业老师周志刚、朱晓瑜伉俪赴台进行昆曲教学和交流。应平书说,为了推广昆曲,早在1980年时,台湾的昆曲爱好者便开始邀请大陆的昆剧团到台湾的各个大学进行演出。由于台湾大中小学校的中文课里都会讲到昆曲,因此,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学生很容易被吸引,进入校门的推广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为在文化界的鼓吹推广之下,昆曲现在越来越多的普及。现在昆剧团在台湾演出,看到的观众不是老年人,而是很多的年轻人。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听戏,大陆的昆剧团在此次展演中,参与表演的大部分是年轻演员。但在台湾,年轻人也非常喜欢看年长的演员的表演。应平书认为,一名昆曲演员要到35岁以后才会成熟,不管是自己的心态还是对人物的刻画。
  中国戏曲讲忠孝节义,而昆曲更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作,它有很多中国文人晦涩的一面,有社会议题阴暗的一面。年轻演员其实不能很完全的掌握,可是三四十岁左右,一个成熟的演员,他可以把这个地方,诠释得淋漓尽致——应平书如是说。
  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何让昆曲传承和发扬,应平书有着自己的看法。民间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上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个剧种的延续和发扬,始终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保护。台湾昆曲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得到大陆昆剧团很大的支持,大陆昆剧团不仅给台湾送去了不少堪称经典的好戏,还积极帮助台湾的昆剧团排演剧目,教授演员更高的技艺。如果台湾没有大陆这一块支持的话,我们也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她动情地说。
  (本文原标题为“‘青衣’——侧写台北女人应平书”,载2014年1月印行的台北《宁波同乡》第539期)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出版者: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记述了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包括综合篇、风华篇、乡情篇、近代以来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物名录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史鹤幸
责任者
应平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