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国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88
颗粒名称:
一、国外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53
页码:
38-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的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的风华篇的国外,包括诗人旅行家王治本、旅美侨领王建军、工程力学家钱难能、光化学家杨念祖、电子信息工程专家童志鹏、女画家童建人等人物内容介绍。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人物
内容
诗人旅行家王治本
王治本(1836—1908)是宁波籍近代诗人旅行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他长期来在日本享有盛名,可是在宁波反倒罕有人知。据《慈谿王氏宗谱》记载,王治本出生于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即公元1936年1月25日。原名仁成,乳名阿七,字维能,号桼园,晚号改园,别号梦蝶道人、不陋居主人等,以桼园最为常用。王治本曾向日人宫岛诚一郎谈起自己取号“桼园”的原因时说:“弟因友人相呼不便,遂号‘桼园’,聊效锄园终老之意。”又《芝山一笑》有王治本《敬步原韵答呈鸿斋先生骚座》诗云:“我犹得梦空怜蝶”,句下自注云:“余号桼园,盖窃比庄叟之蝶焉。”从取号“桼园”到取号“梦蝶道人”,说明王治本明显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深刻影响。王治本在日时又号“吾妻过客”。日本福岛县和山形县之间有火山群名吾妻山,镰仓后期的官方史书《吾妻镜》为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清朝诗人和日本研究家黄遵宪《日本国志书成志感》诗有“千秋鉴借吾妻镜”之句。王治本号“吾妻过客”,显然源于日本的典故。
王氏祖居慈谿(今慈城镇)黄山村,村中的地貌极富特色,正如王迪中在《山居书兴》中描绘的那样:“水云山畔小村留,十里江潮两浦留。西有鸥思东谢墅,不知何日划鸿沟。”黄山村为王家的天下,家族人口蕃盛,王治本属于西堂六房派下。王治本原先家道殷实,拥有田百余亩、钱庄等店数家。咸丰十一年(1861)11月28日太平军黄呈忠、何文庆与新加入的范维邦率部攻克慈谿县城。王治本的家产,因此场战争而荡然无存,家道遂中落。
王治本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家族中长大,因而精通诗文,尤其擅长骈文,并工于书画,具有出色的文艺素养。他最初走的是传统知识分子应举出仕的道路,可惜怀才不遇,在科场的经历很不如意。他参加了咸丰七年丁巳(1857)科考试,学宪周玉麒取入府学。同治七年(1868)岁试,学宪徐树铭以王治本考取一等补增广生。为了生计,他曾长期在杭州教授生徒。
王治本性好漫游,自称“天涯随处著游鞭”这也许是他用以消解科场和仕途困境的一种方式。他到过湖北襄阳,登上了,昭明台(又称文选楼),目睹“楼吞襄水碧,帘卷岘山苍”的山水形胜,不禁缅怀起了昭明太子的文才伟业,感慨万端。他也曾客游京山三月,在亲见亲遇了无数官场的腐败丑恶现象之后,终于打消了搏击科场的念头,长吟而归,写下了《广陵赋别》诗:“旅居笔墨偏多感,宦海舟航少万全。此去家园聊息迹,一帆重拟渡长川。”大概在那时,王治本已经有了东渡扶桑的打算。
王治本因何赴日文献上有不同记载。《慈谿王氏宗谱》卷十三称王治本为“郡增贡生,候选库大,使,调充出使日本翻译生。”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公家不供给粮食的称为赠贡生。生员当了贡生,就取得了太学生的资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一方面可以通过“铨选”出任官职。故《宗谱》记载的“郡增贡生”与下文之间存在前后因果关系,增贡生在前,赴日在后,似乎王治本是通过官方的途径赴日的。但《宗谱》卷十五又云:“光绪四年戊寅纳贡。”光绪四年即公元1878年,已是王治本赴日的第二年,所谓“纳贡”就是通过捐纳资财而为郡增贡生。王治本在赴日之前已经资产荡然,当然不大不可能拿出一笔钱来纳贡。若在赴日一年后再回国内纳贡,亦无多大必要。因此,《宗谱》关于王治本纳贡的记载颇有疑点,似难信从。王治本自己曾坦率地向日本友人谈起赴日的缘由:“仆在二十年前,家计虽非巨富,亦有田数百亩,有两替(按,即钱庄)等店数家。自西匪袭扰,荡无存者。现在谋食殊艰,故作远游。”我以为王治本为谋食而赴日的自状是比较可信的。
日本明治十年(1877)夏,四十三岁的王治本应日本友人广部精的邀请来到日本谋生。广部精是一位汉学家,创办了一所“日清社”汉语学校,并编辑《日清新志》、《环海新报》等汉文报刊。王治本来到日本后,先在设于芝山广度院的日清社教授汉文并为汉文报刊撰稿,其后日清社与中村敬宇的同人社合并,王治本又转到同人社教汉文。他还参加了一个叫闻香社的诗社,经常与日本的汉学家、汉诗人们交游唱和。这年的七月七日王治本幸运地结识了日本的世家巨室源辉声。源辉声(1848—1882)初名辉照,,号桂阁,祖居大河内,故又称大河内辉声或源辉声。源辉声世袭高崎藩藩主,卸官归乡后,喜欢广交文士。他十分钦佩王治本的学问,决定拜其为师,教自己汉文汉诗,后又邀请王治本居住他家达十六个月,两人朝夕攀谈,心心相印。源辉声称赞王治本“达事物、亮世情”“颖慧罕有”王治本称赞源辉声“出类拔萃,真其中之铮铮者”他们互诉肺腑,,无所不谈,,有时也为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争执,他们留下了内容,繁博的《漆园笔话》十七卷,现珍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从已经披露的一些笔谈内容看,很有研究的价值。如明治十一年九月六日,源辉声、石川鸿斋与黄遵宪、王治本、沈文荧等笔谈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红楼梦》的内容,王治本向日人指出:“《红楼梦》写尽闺阁儿女性情,而才人之能事尽矣,读之可以悟道,可以参禅。至世情之变幻,人事之盛衰,皆形容至于其极。欲谈经济者,于(此)可领略其中。”王氏对《红楼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表明他对《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有着敏锐感悟和独到认识。同时他还设法帮源辉声购买《红楼梦》,为其圈点,且引导其如何正确阅读,促使源辉声最终成为一个狂热的“红迷”。
明治十年十一月底,以何如璋为首的中国首届驻日使团抵达长崎,翻开了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具有象征性的一页。然而踌躇满志的何如璋等人对日本国情的了解其实并不多,误以为中日两国“同文”无需准备足够的翻译。赴日之后,何如璋才意外地发现两种中日两种语言完全,不同,于是急忙在当地物色日语翻译人员,最后他不得不感叹:“求精熟其语言者亦自无多”。王治本被聘为使团临时随员,充任“学习翻译生”,为公使馆工作了一年零个月。事实上,王治本在赴日的最初几年里,日语水平是非常蹩脚的,与日人交流不得不采用“笔谈”方式,他之所以被聘为“学习翻译生”,主要是因为他对日情况比较熟悉,在日有着较好的人脉等因素。他热心地帮助驻日公使馆选定馆舍地址,又将源辉声等日本友人介绍给中国公使馆。日本学者伊藤漱平指出:“明治时代是日本的文人、学者主动与公使及馆员交往,相互以诗文应酬的年代。”王治本在这中间起了极为重要的联络作用。
次年四月中旬,正值中国使团赴日后第一个樱花盛开季节,源辉声邀请何如璋公使、张斯桂副使、黄遵宪参赞等中国使团成员与日本汉诗人加藤樱老等人,一起到东京最有名的观樱胜地赏花饮酒。何如璋公使受热烈场面的感染,不禁诗兴大发,率先吟出了一首赏樱绝句:“十里春风烂漫开,墨川东岸雪成堆。当筵莫惜诗兼酒,如此花时我正来。”接着王治本依原韵和作了一首:“千红万紫一齐开,艳似云蒸又雪堆。墨水江边无限好,游人尽是看花来。”源辉声也不甘落后,和作了一首。这次中日诗人彼此唱和,传达出了中国使团“海外看花第一遭”的千古盛事。
此后,王治本与来日的中国文人学者交游颇为频繁,王韬在《扶桑日记)中有十多处记载他与王治本的交友活动,其中光绪五年(1879)五月九日,王韬写下了一首《墨川歌》:“吾宗漆园居浙东,东游采药探灵踪。怀才不屑居人后,奇句往往惊蛟龙。”李筱圃在《日本纪游》中记载光绪六年王仁乾(惕斋)向其介绍族兄王治本馆于源辉声家,住在浅草町今户十四番地方,不久李即约王治本至猿若町红楼看戏。
明治十五年(1882)五月,王治本离开了源辉声家,开始了“东瀛探奇”的漫游生涯,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八岁。临行之前,东京的日本名流纷纷为他开具介绍信,如诗坛长老小野湖山的介绍信写道:“清国王漆园漫游贵地,望多关照。此人诗书出色,骈文尤妙。”王治本第一次旅行的方向主要是本州的中部地区,历时近二年。他从东京出发,经过甲斐、骏河等地抵达文化名城金泽,受到当地政界要员和文化人士的多次隆重款待。席上日本文人尊称王治本为“孔子之国的贵客”,纷纷请他题词写字,视为墨宝,有的还请王治本改削诗文、鉴定书画,或向他借阅文稿《绝史论存》十五册。金泽的名门、药材商人龟田贞胜宴请王治本,并请他为其父的著作题跋。王治本在金泽与文化名流交往极为广泛,至今金泽学者山岸共尚珍藏有五册笔谈录。九月底,王治本离开金泽前往富山、高岗等地旅行,中间两次折回至金泽。王治本一行初次到达北海道的函馆市,当时的《函馆新闻》发表报道说:“在东京以诗文书画闻名的清客王漆园、王斝侯、王琴仙三氏昨日从新泻地方乘船来函。三氏在东京与文墨诸大家共游,诗书画均妙,是清客中屈指可数之人。本地文雅之士求其挥毫者一定很多。”明治十六年(1883)八月初三,王治本偕王琴仙(藩清)、王汝修(斝侯)从函馆抵达新泻,他们“听歌六合庵前,买醉三文亭上;入公园而避暑,泛信浦以打鱼;闻西寺之晓钟,游东街之宵市”,尊前风月,惯于流离,楼外江山,别多感慨。这一年的十一月,他将旅窗漫吟的草稿整理之后,结集成《舟江杂诗》正式出版。《舟江杂诗》名为杂诗,实际上是新泻竹枝词,对于新泻的风土人情作了巨细无遗的描写,文笔相当优美。如:“丛丛碧树晚风轻,红藕池前载酒行。川水亦知偕乐意,涛声至此带欢声。”前两句色彩鲜明,景色宜人,后两句将山川拟人化,情融于景,故鸣鹤赞叹云:“好竹枝!”再如描写湾月楼云:“湾湾新月可怜宵,月色依稀廿四桥。楼上佳人开镜匣,眉痕巧似月痕描。”将佳人的眉痕与天上的月痕联系起来,构思亦颇巧妙。《舟江杂诗》虽仅薄薄一册,却颇受日人的好评,被誉为“文人雅士、风流才子必读的书。”明治十七年(1884)三月十五日王治本离开新泻,赴三岛郡出云崎,然后乘船游历了佐渡。十一月,他第二次到,达函馆,在寺田松轩所藏清代旅日画家江稼圃的花鸟图上写下了这样一段题跋:
稼圃乃以一介书生,郁郁不得志,远游海外。故其落笔,凡一山一水,一花一鸟,即绝不经意,中自饶神韵,无半些尘渣绕其笔端。余自到东京,得赏观者多矣。曾有句云:“名士东来翰墨遗,今朝展卷我题诗。他年谈到我题句,不识鉴评又属谁?”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跋斯语,故不能无感也耶!
“郁郁不得志,远游海外”乃是江稼圃与王治本的共同遭遇,因而王治本在观赏江氏遗画时心灵相通,顿成知音,展卷摩挲,别饶感慨,故笔端时露抑郁凄凉的情怀,正如他在初离函馆时的告别诗所说:“八八烟波从此去,藉探奇胜破愁颜。”这也正是王治本漫游日本的初衷。王治本在函馆,受到了当地文入学士的热烈欢迎,酒宴文会,吟诗作画,给予王治本寂寞的心灵以无限慰藉。王治本最后离开函馆前夕,当地文士名流三十多人举行盛大送别会,誉其为“词宗”。王治本“倍觉依依忍舍去”,即席写下了两首情深意厚的留别诗:
重到蓬莱访众仙,一尊绿酒结前缘。
来时杨柳归时雪,不觉飘零又隔年。
游迹如云逐雁过,欢情偏少别愁多。
滔滔函水东流去,遮莫江头唱踏歌。
然后在明治十七年(1884)的冬天,他登上兵库丸轮船返回东京。
就在王治本漫游函馆的时候,日本明治时代的著名学者、“仙台三才子”之一的冈千仞(1832—1914)从横滨出发,由王仁乾陪同,于1884年6月6日到达上海,开始了为期近一年的中土之旅。冈千仞在华会见了许多官员、学者,又应王仁乾之邀到达慈城黄山村王家,受到殷勤丰盛的款待。可是冈千仞却看不惯他们的排场和陋规旧俗。王仁乾族兄王迪中(砚云)请冈千仞吸食鸦片,遭到冈千仞的当面批评,王迪中竟一边抽着鸦片一边强辩道:“洋烟行于中土,一般为俗,虽圣人再生,不可复救。”冈千仞又以王家子弟为例,指责他们不事生产,不读有用之书,“专耗精神于八股之学”,一旦科举落第,就纵情酒色。王迪中又以“五方异其俗,安得互相强”为辩,双方笔战数十纸。后来冈千仞在《观光纪游》中万分感叹地写道:“方今风气一变,万国交迫,此五洲一大变局,而拘儒迂生,辄引经史,主张陋见,不知宇内犬势,所以至此。此殆巢幕之燕不知及堂之火也。”他烛然洞见了“中土之病源”,一针见血地指出:“非一洗烟毒与六经毒,中土之事不可为乎。”其远见卓识比中国的腐儒迂生不知高明几倍。
王治本漫游日本与冈千仞漫游中土,是在相同时间中发生的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又是意味深长的一幕。与冈千仞相比,王治本太多文人的气质,而缺乏学者的敏锐眼光。他漫游日本,尽管与日本各界人士结下了深厚情谊,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但他的旅行动机除了谋生的需要之外,不过是探奇胜以破愁颜,脱不掉中国文人“借山水之助”的传统,而没有自觉的考察日本社会的意识,因而还不能与冈千仞的慈谿之行相提并论。
明治十八至二十年(1885—1887年),王治本开始了第二次旅行:主要漫游日本本州西部、四国地区和九州地区。此后他匆匆回国,旋即返回日本,写了一首《壬辰新春志感》的七律:
重到扶桑岁又春,白头愁作异乡人。
出门却喜逢新识,游橐依然似旧贫。
万世桥边孤客馆,四千里外一吟身。
龟园报道寒梅放,相逐寻芳步软尘。
在诗中他真切地抒发了客游异国他乡的感受。族祖王慈曾有《依韵寄答桼园族孙(治本)见赠之作》云:“漫言振铎响鏦铮,惭愧堂开坐乐英。年老敢期三鼎食,夜深空对一灯明。设斋无术追安定,献策何时效董生?怎似不因官匏系,云游踪迹任频更。”此诗的第二句自注云:“台府司训署颜曰‘乐英台’。”表明这首诗作于光绪十四年(1888)王慈选为台州府学训导之时。此诗的最后一句自注云:“桼园游历日本,恒数岁一返里门。”这个自注进一步说明王治本每隔数年总要回故乡一次。王慈有《辛卯元月十四日偕张月亭师(智钊)暨族孙桼园(治本)、砚云(迪中)、体君(仁元)访家学博艐莲》诗,辛卯即公元1891年,可见这一年王治本又回到了故乡。
明治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892—1893),在日本的王治本又有第三次旅行,主要漫游日本的东北地方,从东京出发,游历了仙台、气仙沼、登米町、一关、水泽町等地。他乘铁车赴仙台途中欣赏了大雪奇景,有诗写道:“夜来雪月欲催诗,玉地冰天冷艳姿。搜索枯肠廿八字,怎能写得许多奇?”仙台文士谦堂、鸥所在观赏了王治本的诗歌之后写道:“先生遨游万里,足迹殆遍扶桑七道。今乃载笔远游,啸傲于冰天玉地间,诗兴颇豪,令人一见倾倒。仙台莺花,令得先生一顾,应有添色。”王治本客次仙台三月,暮春将赴山形县。仙台吟社按例每年春秋二季召开大会,明治二十六年五月七日,吟社于公园挹翠馆召开大会兼送别王治本的宴会,浅酌低唱之间,不免有俯仰今昔之感。王治本学问渊深,词才该博,字里穿珠,雅韵欲流,短短的三月活动,令仙台文人大为倾倒。仙台文士今泉篁洲编的《仙台人名辞书》“王治本”条作了这样的介绍:“王治本,清国儒者,..清国浙东学士,以博学能文闻名国中。明治十年顷东游,遂住东京,当时的文人儒士,仰之如泰斗。明治二十六年来仙台,逗留阅年。当时的知事船越松窗,文士佐伯羽北、北条鸥所等大加款待,诗酒征逐,迨无虚日。友部铁轩、片野栗轩、今泉篁洲、毛利竹甫等文士,均受其诗文添削,仙台文坛大得裨益。”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王治本回到了祖国,他将携带的日本刀赠送给了同邑友人虞煊,虞煊得此“锸锋如雪寒芒逼,龙文镂错鱼须饰”的宝刀,非常珍惜,为作长歌答之,结尾写道:“酒酣斫地起悲歌,一腔热血何人多。虬髯老死革囊敝,刀兮刀兮奈尔何!”表达了对晚清国势日落、宝刀无用武之地的悲慨之情。甲午之战后,王治本又回到了日本。他很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甲午战争的刺激,在担任日本善邻译书馆协修时,校订出版了石井忠利的《战法学》二卷(1899年)、小幡俨太郎译的《日本警察新法》一卷(1899年)等书,欲输入中国,借此寄托其惓惓于祖国自强御侮的爱国之心。
明治三十八至三十九年(1905—1906),白发苍苍的王治本又经历了第四次旅行,他重游福井、金泽,又到过爱知县弥富町、桑名等地。他与日本著名汉诗人服部担风交往密切,为其书匾题记,又赠送了自己的近照,亲题绝句一首:“芦雪满头两鬓蓬,形容认识画图中。披裘不学江浜钓,自笑颓然一老翁。”王治本在出游之前,还拜谒了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朱舜水在东京的墓葬,曾写下了《登瑞龙山谒明征士朱舜水先生墓》诗:
寓卫黎臣感慨频,去虞百里总悲辛。
乞授不获无还计,留作东藩入幕宾。
忠怀郁郁泪潸潸,望断吴山越水间。
循迹扶桑拚一死,瑞龙山是首阳山。
王治本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位浙东同乡的敬仰和悲悼之情,其中“忠怀郁郁泪潸潸”等语,也是他晚年心迹的流露,而“望断吴山越水间”之句,进一步传达出了朱舜水流落异国、却眷恋故土、有家难回的沉痛之情。他乡虽好,终非吾土,王治本最后终于厌倦了客游生涯,回到了梦魂牵萦的故乡。王迪中有《桼园族兄(治本)自日本归谈次有作》诗:
喜极重添别绪新,梦魂几度绕春申。
本来久客非长策,翻以迟归咎驶轮。
(自注:以阻风迟六日归。)
海国风情吟已倦,老年兄弟见时亲。
欲言我复无佳况,依旧牢骚一个人。
从“本来久客非长策”、“海国风情吟已倦”等句看,王迪中的这首诗应该是为王治本最后归国而作。王治本的归国,使这位族弟享受到了极为难得的“老年兄弟”的亲情。王治本归国后即阅读了族祖王慈的诗集《流霞集》,并为其作序,末署:“光绪丁未春王正月族侄孙桼园治本题。”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题署表明这年的正月王治本已在故乡,由此推测他应该是在旧历上一年的年底或在新年之初乘轮船到达上海的。据《宗谱》记载,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6月16日),王治本卒于故乡,与其正室陆氏合葬于潭肚河之原。
王治本后半生在日本周游了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深入民间,涉足了许多过去中国人很少甚至从未去过的地区,其旅行路线之长、所到地方之多、交结朋友之众、留下遗墨之丰,在近代旅日华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王治本的著作,除《宗谱》记载的《梦余随笔》、《春萍秋蒂轩随笔》早就亡佚之外,已知的还有《食砚斋文稿》二卷、《栖栖行馆删存稿》八卷、《舟江杂咏》一卷。此外,他在日本期间还留下的大量的笔谈和漫游记录,被日人视为珍宝,妥为收藏。王治本散见于日本报刊杂志的诗文作品还有不少,他深受明治文坛的信赖,曾为大量的日人著作撰写序跋并题词。这些散见作品,虽然不乏应酬成分,但也有很多富有真情实感、意境清新之作,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因而博得了日人的高度欣赏。1900年,王治本花费八个月的时间,翻译出版了日本“易圣”高岛吞象的《增补高岛易断》。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对王治本的漫游事迹作过深入查考,1965年他曾专门在《朝日新闻》发文征集王氏在各地活动的资料,得到了热烈响应。中国学者王晓秋在日本研究期间,也对王治本事迹进行了有益探索。最近,王治本曾孙王勉善先生在宁波天一阁发现了《栖栖行馆诗稿》的稿本,弥足珍贵。对王治本这样一位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宁波人民是不应忘记他的,更不应让他寂寞下去。我期望着有朝一日他的《栖栖行馆诗稿》以及在日本的大量作品尤其是卷帙繁富的笔谈与漫游记录,能在宁波公开出版,也希望宁波方面能有更好更热烈的方式公开纪念这位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附记:1994年4月4日,我在《宁波日报》副刊上发表了《誉满东瀛的宁波旅行家王治本》一文,这可能是甬上对王治本其人的最早宣传。为进一步纪念王治本,我于1997年撰写了《天涯随处著游鞭——宁波近代诗人旅行家王治本初探》一文,首发于《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会刊》1998第1期,后觉得此文还有价值,遂收入于《浙东文史论丛》中。此后我又搜查到一些新的资料,发现了旧作的一些不足。今年2月下旬,王治本的曾孙王勉善与《古镇慈城》的主编钱文华先生来访寒舍,向我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文献,嘱我对旧作进行修改,我亦乐于应承。一星期后,拙文修改完毕,在此谨向热心提供文献的王勉善和钱文华先生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文原标题为“天涯随处著游鞭--宁波海外旅行家王治本事迹初探”,载张伟编著《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三)》,海洋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张如安)
留美幼童王凤喈
1872年至1875年,受清政府派遣,120名中国少年分四批去美国留学,开创了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官派留学生的先河。从第二批开始共有6位宁波籍留美幼童,其中就有3位是慈谿籍的,占总数的1/40,他们是第二批中的王凤喈和第四批中的沈德辉、沈德耀兄弟俩。显见曾积累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出过包括5位状元、1位榜眼、3位探花共计519名进士的慈谿县(县城即今江北区慈城镇),在出洋留学,追赶世界潮流上也是得风气之先的。
王凤喈(1860-约1894)字仪廷。其父曾在上海经营药材店。他自幼聪慧好学,经过中文读写能力的,严格测试,考入上海预备学校(即出洋局),进行为期半年的中西文强化训练。在复试和体检合格,并由家长在出洋志愿书(主要内容是规定15年不能回国,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政府概不负责)上签字画押后,于清同治十二年五月十八日(1873年6月12日)由委员黄平甫(即在1847年与容闳一起赴美留学的黄胜)带队从上海乘船去美。抵美后他被安排在康涅狄格洲(Connecticut)的Simsburt城一户美国家庭中。先补习英文,渡过语言关,逐步熟悉了环境和社会,不久就进入当地公立学校读书。王凤喈学习非常刻苦勤勉,不唯认真学习英文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勤奋研习中文,在中英文翻译上花过许多精力。在现今留存下来的部分留美幼童写于1874年的中文楷书手迹中,就有他写的“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可也”。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的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正当他潜心攻读,临近毕业之时,不料风云突变,由于留美幼童的“西化”令清政府不能容忍,1881年6月8日清廷下令全数撤回留美学生。当年秋季,王凤喈等被迫中断学业,凄然回国。
中道撒回的留美幼童,归国后担着“有害于社会”、“无益于国家”的罪名,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深受本土文化和清政府的冷遇。但这批中国自古以来由政府派遣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在困境中积极传播新思想,开创新风气,尽力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作出贡献。王凤喈被分配到刚创办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短期学习,很快任学堂帮教。他怀着将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的愿望,悉心传授,热情帮教。1884年该校驾驶头班学生30名毕业,李鸿章在《水师学堂请奖片》中写道:“在堂各员弁,尽心教导,洵属异常出力”,“美国回华学生王凤喈等九名或充学堂帮教,或经分派各船,成效历有可稽。……理合酌拟奖叙,……仰恳天恩俯准。照拟给奖,以资鼓励。”该班有5名学生因成绩优异成为海军留学生去英国学习。其中沈寿坤学成归国后曾任定远舰枪炮大副,在甲午海战中机智勇敢,发炮命中日舰松岛号和西京丸。伍光建曾任海军部军枢司长,后为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王凤喈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8年,成效卓著。期间有驾驶、管轮各二届学生毕业,学生中有后任民国时期大总统的黎元洪、历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参事、次长的谢葆璋(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曾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的郑汝成等,还有他的胞弟、甲午海战时定远舰管轮,后任复旦公学教授和沪宁铁路、津浦铁路总工程师的王如璋。
王凤喈曾在美国留学8年,不仅英语学得好,且会法语、德语,加上有扎实的中文功底,属于学贯中西,将中西文化融于一身的新型知识群体。1890年至1894年,薛福成出任英、法、意(大利)、比(利时)四国公使,王凤喈以其丰富的西学知识和高超的外语才能被选作随员,以侯补翻译官职随同薛福成出使欧洲,曾任中国驻伦敦公使馆随员,成为我国第一代留学生外交官。可惜的是他在归国途中不幸染黑热病,殁于地中海上行驶的轮船。英年早逝的王凤喈安息在故乡的土地上,他的灵柩运回慈城后,安葬在慈城镇东悬岭下。
王凤喈先生是慈城第一位官费留学生,也是浙江省和宁波市最早的官费留学生之一,曾历尽艰辛、竭尽全力为祖国的科技教育和外交事业,为培养我国自己的海军技术人才作出不少贡献。虽然他辞世已逾百年,但人们不会忘记这位先驱者的功绩。
(承王凤喈先生的侄女王丽云高级编辑提供有关资料,谨此致谢。)
物理大师何育杰
何育杰先生(1882-1939)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首批拓荒者之一。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教授在《近数年来国内之物理学研究》一文中,称颂何育杰是我国最早而最好的物理大师。
何先生字吟苢,慈城镇人。自幼聪慧好学,15岁考中秀才。次年进入宁波中西储才学堂(今宁波中学前身)求学,1902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在师范馆格致科学习期间,不仅刻苦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外文,还积极参加了1903年的拒俄运动。1904年他去英国留学,先在维多利亚大学,后转入曼彻斯特大学在物理学家舒斯特指导下攻读物理,并有幸得到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教授的指点,于1907年获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物理学硕士。
1909年,何先生怀着要将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的愿望回到北京,历任京师大学堂格致科教习,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首任系主任、东北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献身于培养我国物理学人才的教学工作,是我国近代物理学的第一批拓荒者之一。他在北京大学执教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大学用物理学教材和教学大纲,除了悉心讲授物理学、热力学、气体动力论等课程外,还花费不少精力撰写过“X线与原子内部结构之关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等介绍物理学新进展的文章。中华民族史上第一届(1916年)大学物理学毕业生,就是他和夏元溧先生培养的,其中有尔后成为著名物理学家的丁绪宝、孙国封等。其译著有《波动力学通论》、《自然之机构》、《物质与量子》等。他在我国高等学府执教20余年,在当时中国近代物理学这块荒土上,辛勤开垦播种,终于迎来了桃李芬芳。
辛亥革命时期,何先生曾回甬参与效实学校的创办工作,在效实给学生教授过物理、数学、英语等课程。该校高年级学生共9人,尚未毕业就于1913年7月赴京参加大学考试,结果竟有5人被北京大学等校录取。使效实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他还热心公益事业,曾为家乡的保黎医院发展医疗事业捐过款。
1939年1月19日何育杰教授在重庆病逝。为了纪念这位著名学者,表彰他在开辟中国物理学,和培养人才方面的重大贡献,中国科学社于1940年设立“何育杰教授物理学纪念奖金”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为物理学设立的奖金。198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Ⅰ)卷》将他的生平单独列为一条,并附照片,表明中国物理学界将铭记这位先驱者的启山林之功。
体育教育家舒鸿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为实现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宁波人曾为此作出不少贡献。其中奥运史上首位篮球决赛裁判舒鸿就是宁波江北区庄桥舒家人。舒鸿(1895—1964)原名舒厚信,祖籍浙江省慈谿县庄桥舒家(现属江,北区庄桥街道葛家村),出生于上海,其父舒高第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科技翻译家。
奥运篮球第一哨
舒鸿青少年时代在上海明强中学求读,后考取上海圣约翰大学,课余特别喜爱体育运动。1918年赴法国任华工队青年会干事。后赴美留学,1923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体育学府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春田大学)体育系,继而在克拉克大学攻读卫生学,1925年获硕士学位。春田大学是篮球的摇篮,在该校执教并亲自带领校篮球队的是篮球发明人奈史密斯教授,舒鸿曾是校篮的灵魂人物和奈史密斯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他历任杭州之江大学、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体育教授、体育主任。曾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杭州第一个游泳池——之江大学游泳池。在20世纪20年代,舒鸿先生就已是杰出的篮球裁判员。他熟悉国际篮球规则,通晓其逐年的变化,有很高的造诣。在篮球比赛的执法中,他勤于奔跑,反应敏捷,哨音清脆,判断准确,显示了相当的水平。而他朴实无华、执法严明、公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更深得人们的敬慕。经考试舒鸿先生成为中国第一批国际裁判员,还参与创办中华运动裁判会并任会长。
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篮球被首次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36年8月14日下午,在柏林的露天红泥球场举行了第11届奥运会篮球决赛,三千余名观众惊奇地发现,一位身穿白毛衣白长裤、戴眼睛、身材适中、面容清瘦的黄皮肤人,作为本场比赛的裁判,带领参加决赛的美国队和加拿大队跑步进入球场,并站到了奥运会篮球决赛场的中央,他就是浙江大学的体育教授舒鸿。美加两队实力相当,美国队凭藉人高马大控制空中优势,加拿大队人虽个子矮些但灵活快速,哨响后双方激烈交战,比赛打得难分难解,扣人心弦。因为当时规定,球场上只设一名裁判,所以需要舒鸿在球场上不知疲倦的灵活跑位,加上篮球决赛开始后,突然之间下起的倾盆大雨把场地浇得一片泥泞。在如此艰苦、困难的情况下,舒鸿很好地控制住了场上的局面,他不但英语讲得十分流利,而且执法手势干净利落,规则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他果敢利落地判罚使双方犯规队员心服口服,观众亦被他那流利的英语、灵活的眼神和精确的判罚所折服。舒鸿在赛场上目光锐利,反应敏捷,执法公正,使得这场争夺金牌的决赛打得有声有色而又十分顺畅。最终,美国以19∶8夺得奥运会篮球赛首枚金牌。赛后,美加双方对临场裁判的成功,深表满意,篮球发明人奈史密斯教授也兴奋不已,与舒鸿紧紧握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场决赛的裁判工作,受到了与会各国篮球界人士的普遍赞赏,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场的中国人,更为舒鸿所表现的出色才华而高兴万分。
舒鸿在这场奥运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篮球比赛中,以自己准确的判罚被誉为“奥运篮球第一哨”。当时上海《申报》出版的号外整版只有六个字:“舒鸿为国争光!”天津《大公报》和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对舒鸿担任美加篮球决赛裁判均作详细报道。随团记者冯有真时任中央通讯社南昌分社社长,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学生时代就是足球健将,这位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就此写道:“裁判一职,由我国教练舒鸿担任。舒氏抵德后,经大会篮球委员会聘为裁判员,屡次执法,铁面无私,目光犀利,赏罚分明,极得好评。故决赛一幕,特聘请舒氏充任裁判,极为荣誉..”。据《国立浙江大学日刊》报道:“我校师生赴车站侯迎舒鸿凯旋归来。并在健身房举行盛大欢迎会。”竺可桢校长在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致词慰勉舒鸿造福浙大体育,全校师生都来参加并齐声高喊:“舒鸿,Ra!Ra!Ra!(加油!加油!加油!)”。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长征文物展》中,舒鸿当年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时携带的的药箱首次对公众展出,顿时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1936年奥运药箱”不但成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实物见证,更是中国在奥运史上留下的真实记录。
体育生涯四十年
舒鸿教授在浙大任教时,是竺可桢校长的得力助手。他工作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一丝不苟。特别重视新生的体育生活,他多年担任一年级的体育课,对学生严格要求,谆谆善诱,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抗日战争时期,浙大曾几次迁移,环境恶劣,条件十分艰苦,但每到一地,他首先率领师生开辟运动场、购置或自制运动器具,照常上课,且从不停课。他多次陪同竺可桢校长踏勘澄江、湘江和湄江,为师生开辟天然游泳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通过舒鸿先生和浙大师生们的艰苦努力,使浙大体育工作别开生面,成为当时开展体育活动最经常的学校。在竺可桢校长的支持下,他购地40余亩,精心规划,在湄江畔山背建起贵州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并于1944年5月4日举行了抗战以来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全校运动会,推动了学校以至贵州省的体育事业,也为抗战时期高等学校体育史添上浓重而多彩的一页。解放前夕,浙大学生会于子三主席在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运动中被捕,他即陪同竺校长前往监狱探望。当浙大学生在校园内为于子三烈士举行追悼会遭到特务破坏时,舒鸿先生挺身而出,为学生撑腰,并号召学生进行斗争。在舒鸿先生的支持下,同学们拿起木棒、石块等,将特务驱赶出校门。
舒鸿是我国最早的国际级篮球裁判,曾担任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副裁判长,多次担任全国篮球甲级联赛裁判长和浙江省运动会裁判长。他对篮球训练法和裁判法造诣颇深。曾于1927-1934年间参加远东运动会并担任中国代表团教练。新中国成立后,舒鸿曾任浙江师范学院体育科主任、杭州体育专科学校校长、浙江体育学院副院长、浙江师范学院副院长、省体委副主任。这位著名的体育教育家还担任过全国体育总会浙江省分会副主任、浙江省篮球协会主席、省政协常委等职。虽领导工作重事在身,但他从未离体育教育和训练工作一步。曾亲自担任篮球、田径、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法、竞赛法等课程的教学训练工作,亲自选拔组建代表队并任教练。舒鸿教授一生致力于我国的篮球裁判事业,在篮球训练和裁判方面造诣精深。曾与乐秀荣一起研究国际英文版的篮球规则,并译成中文。还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委员、裁判委员会主任、国际篮球裁判,为我国篮球裁判队伍的成长,作出了重大贡献。舒鸿教授治学严谨,体育理论和实践造诣精深,特别是对篮球和田径项目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享有盛誉。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教师、教练、裁判和运动员,为体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生物化学家吴严彩韵
吴严彩韵是国内最早从事生化研究的女学者,祖籍浙江慈谿费市(现属江北区庄桥街道),1902年6月12日出生于上海。她的祖父是老一代“宁波帮”的代表人物——严信厚,其父严子均是一位开明的商人。她6岁进入上海中西女塾就读,15岁就中学毕业并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后自费赴美留学,1923年5月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硕士学位。6月便启程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助教,与吴宪博士(1893-1959)一起参与了中国生物化学的创业。开始了著名的蛋白质变性问题化的研究,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学术成果,同时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营养研究,撰写并发表了《蛋白质的热变性》、《中国食物的营养价值》等学术论著。
1924年12月20日严彩韵与吴宪在上海喜结良缘。按照校方夫妻不得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严格,规定,她不得不放弃了协和已续聘的生化助教这一工作。去美国从事食物化学研究,所写论文“牛奶、肉、面包和奶类及黄豆蛋白质营养价值保持”发表在权威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上。1925年底回到北京,先尽义务帮助丈夫做研究工作,协助完成了“素食对大鼠的影响”和“北京人膳食之研究”两项重点课题。随着子女的出生,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家务上,使家庭成为吴宪的港湾和加油站,帮助丈夫成为中国生物化学“巨人”吴宪一生发表的160多篇论文中,80%以上是在婚后完成的。同时她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子女的成长付出极大的心血。在她的悉心培育下,其子女个个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学业优异,日后都成为对人类和科学有贡献的人。长子吴瑞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兼职教授,协助国内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中心。次子吴应博士是化学家,长女吴婉先和次女吴婉莲均为理学硕士,三女吴婉明博士是放射科专家。
吴严彩韵1949年抵美国后,先后任亚拉巴马医学院的生物化学研究助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保藏部技术副教授。1964年,她到新成立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营养研究所工作,为该所建起一个新图书馆,同时给研究生上营养学课。1971年她从该所正式退休,又应聘任纽约圣路加医院中心医学部营养及代谢组顾问,为该代谢中心闻名于美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每周到该中心工作三天,直到1987年9月她年满85周岁为止。吴严彩韵如此长的工作年限、对科学教育事业呈现许多贡献,其敬业精神极为感人。她的工作精神和学术成就引起美国学界的关注,其名字被载入《美国科学人名录》、《国际文化名人录》、《世界妇女名人录》等多部工具书中。美国营养协会,大众健康协会、自然科学荣誉学会和英国皇家卫生学会都吸收她为会员。1982年在她80大寿之际,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冯德培、周启源、刘思职、吴贻芳等和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均发去贺信,对这位在中美两国生物化学和营养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女性表示祝贺。
1983年吴严彩韵与其长子共同赠款设立了“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以资助为中国生物化学作出贡献的教授。1993年,又捐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室设立了“吴宪图书室”,帮助该室从美国订购有关生物化学的最新书刊。
1993年5月27日,这位著名女科学家在美国因病与世长辞,走完了她那长久、幸福而又富有成效的一生。哲人已去,风范永存,人们不会忘记这位甬籍著名女学者对科技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百岁人瑞严幼韵
她1905年出生于富豪家庭,是复旦大学最早的女生。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前民国政府驻菲律宾的总领事杨光泩烈士,第二任丈夫是大名鼎鼎的近代外交家顾维钧。
她今年已经109岁了,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身体和精神依然很健朗。
她一生经历了无数坎坷,却凭着一股淡泊坦然的人生态度平安度过。
她就是祖籍宁波庄桥费市的女外交官严幼韵。
复旦大学最早的女生
严幼韵的祖父是著名实业家、书画家严信厚(1838—1906)他致力于民族工商业、金融业的兴办,有过不少开创性的贡献。1887年,他投,资5万两白银在宁波湾头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轧花厂——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在上海投资兴办过麻袋厂、面粉厂、榨油厂及内河船运业,并在南京路开设了老九章绸缎庄。1897年任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任总经理,参与创办四明银行。1902年任上海第一个商界团体——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首届总理,该所为国内首创,故有“第一商会”之称。190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华兴保险公司。严信厚先生在多年金融、工商活动中,把大批宁波籍人士吸引到自己周围,为“宁波帮”从一个旧式商帮转化而成一个举足轻重的近代企业家群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老家在现属江北区庄桥街道的费市村,村里曾有严氏家族的大本营——寿芝山庄。这位宁波商帮先辈致富之后,曾捐资在家乡举办养正学堂、芝秀义塾、芝田义塾等义学及芝生痘局等医疗机构等,发起创办储才学堂(今宁波中学前身)。在江北岸外滩的寿芝山庄出租房(现称严氏山庄)位于扬善路1号,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现已按原样修复并列入宁波市级文物保护点。严信厚先生有二女一子。子严子均(1872—1931)号义彬。继承父业经商,在上海主持源丰润票号、源吉钱庄,经营老九章绸缎,庄等,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对慈善事业、捐资办学十分热心。严子均在宁波的住宅,位于现江北区德记巷12—14号,系中式框架,西式装饰。他先后娶有张氏和杨俪芬二位夫人,共育有12个子女,曾在上海虹口区乍浦路塘沽路一条弄堂内居住,1905年严幼韵就出生在上海。
严幼韵自幼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且富有文化氛围的大家庭里,从小喜爱学习,聪慧过人。他们兄弟姐妹很多,家里请了两位大学里的老师,一位教国文,一位教英文。尔后因全家迁居天津,严幼韵与其姐彩韵、莲韵先后在天津中西女校学习。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尚在起步之中。192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为3万多人,而能进大学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而严氏三姐妹均先后考入高等学府,严彩韵(1902—1993)和严莲韵(1903—2004)分别于1921年和1924年毕业于金陵女大。严幼韵于1925年考入沪江大学,1927年转入复旦大学商科,她坐车牌号为84号的自备轿车去学校上课(她自己也会开车),一些男生就将英语EightyFour念成沪语“爱的花”。当年复旦大学始有女生入学,开始男女同校。女生初进校门,且人数又少,自然格外引人注目。严幼韵本来人就长得漂亮,父亲所开老九章绸布庄内的各种衣料随她挑,因此每天更换的服装总是最时髦的,当时红遍了整个校园。与复旦同龄、才貌双全的严幼韵是首批进入复旦大学的女生,也是该校第一届女毕业生。大学校园生活,既为她开启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使其性格不同于同时代的女性,温婉不失坚忍,淡秀不失沉毅;又使她学到了许多知识,尤其是英语学得相当好,为其日后从事外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乐观坚强的外交官夫人
严幼韵在复旦大学求学时,在一个舞会上,认识了杨光泩。杨光泩(1900—1942)是湖州大丝绸商的子弟,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在美国时曾以随员身份在中国驻美使馆工作。刚回国即作为专家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了1925年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鸦片会议。他才华出众,一表人才,获得了严幼韵的倾心。1929年9月6日,严幼韵与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外交部顾问的杨光泩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非常豪华,由外交部长王正廷主持,出席婚礼的有千余人。新郎是年轻有为的外交官,新娘是复旦校花、名门闺秀,如此典型的郎才女貌的结合,自然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惊动了整个上海滩。
1930年,杨光泩奉国民政府派遣赴欧洲任职,后任驻伦敦总领事,并在顾维钧指导下参加过中国出席国际联盟代表团的工作。严幼韵随行,开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1938年,杨光泩以公使衔担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时值国内军民正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在华侨中募集爱国捐款,成绩卓著。而严幼韵亲手设计并操办了总领事官邸的装潢,陪同出席各种外交活动,这位善于理家、精于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还常招待菲律宾和美国官员及华侨领袖。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妇女界发起组织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妇慰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菲华侨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采取各种方式,慰劳前方将士。1939年7月该会在名誉主席严幼韵等带领下,深入工厂、商店、报馆、街道等地劝募。一个月共募款额数万比索,全部汇缴祖国,支援抗战。
不幸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日军攻占马尼拉。4月17日,坚贞不屈的杨光泩和留守总领事馆的另7位外交官为国壮烈捐躯。此时,严幼韵已是3个女儿的母亲,面对命运骤变,这位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富家生活,几乎没有吃过苦的上海滩名媛却镇定地承受着一切,并未被击垮。她感到有责任照料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儿,当时这个大家庭共有近40个躲避战乱的亲朋好友。她们自己动手,种菜,做鞋,还在院子里养起了鸡和猪,又学会了做酱油、肥皂。严幼韵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空闲时她常坐到钢琴前弹上一曲。年愈百岁的严幼韵谈到在马尼拉的这段日子时,感慨地说:“现在回过来看,当时的我们确实非常勇敢。我们那时比我现在大多数的孙辈都要年轻——我与莫太太(莫介恩领事的夫人)30多岁,其它一些人则更年轻。尽管我们不知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担忧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完全无法确定,但我们直面生活,勇往直前。”
1945年,严幼韵和3个女儿来到纽约。不久出任联合国礼宾官,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礼宾司的工作从接待到任大使,安排他们递交国书,到接待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国家元首,涉及了联合国所有官方礼仪事宜,不能出点滴差错。她干得异常出色,成为一名杰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同年她与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7—1985)结婚,百分之百地充当了“好管家、好护士、好秘书”的角色。她无微不至地照顾顾维钧,每天凌晨丈夫醒来后,她已准备好一杯热牛奶,让他喝下后继续睡觉,惟恐他从晚餐到早餐间空腹时间过长,于身体不利。顾维钧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担任过中国驻美、英、法使节,中国出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大会的代表,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他健康长寿,历时17年完成11000页、长达500万字的口述回忆录,是与严幼韵的精心照护息息相关的。顾维钧于1985年去世,享年97岁,两人一起生活了26年。1990年,严幼韵向顾维钧的家乡——上海嘉定博物馆捐献了顾维钧的155件珍贵遗物,还为建立顾维钧生平陈列室捐助10万美元。
严幼韵热爱母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早在1936年,她们姐妹一起从父亲的遗产拿出一部分赠给金女大建起一所小医院。还出资5万多美元,设立了“光泩图书室”、“彩韵莲韵幼韵室”和“彩韵婉莲室”使金陵女子学院的教学设施配备日趋完善。去年在复旦大学庆贺百年校庆,之际,101岁的严幼韵,精神矍铄,作为复旦第一个女生与母校同庆百年华诞。她向复旦大学赠送了两张2004年过百岁生日(虚岁)的照片,祝福母校前途无量。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曾以“最早的女生严幼韵:才貌双全乐观坚强”、“期颐添筹情心幼盛世常品爱花韵”等为题加以报道。
悉心培育3个女儿
严幼韵是一位杰出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子女的成长付出极大的心血。在她的悉心培育下,其子女个个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学业优异。严幼韵的3个女儿中,长女杨蕾孟是资深编辑,担任过美国著名的双日出版社总编,她编辑的《爱情故事》、《赛尔坦》等书畅销不衰,自踏入出版界迄今,她硕果累累,共经手出版250多本著作,不少有影响的书籍包括基辛格回忆录就出自她的手下,是美国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华裔成功女性。三女杨茜恩相夫教子,治家有方,一度致力于房产开发,卓有成绩,惜因病较早去世。
严幼韵的次女杨雪兰,是有成就的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亚裔女性之一。在美国威理斯女子学院毕业后步入广告界。担任过美国Grey广告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市场推广战略总裁,曾协助美国福特汽车制造公司创造了轿车销售的历史新纪录,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女企业家,还被美国广告联合会评为“年度广告风云人物”。1989年,她打入一向是男性主管天下的通用(GM)汽车,在保守的全球汽车界,创下罕见的先例,成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华裔副总裁。在中国事务上,她成为通用的策略指导者,领导和参与了该公司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轿车和沈阳的“金杯雪佛来”卡车项目。由她全力促成的上海通用创造出当年开工当年盈利6.1亿元的车坛奇迹。
杨雪兰1935年出生在上海,2岁时随父母离开中国,1979年回国探亲,1993年底因通用汽车到中国市场打天下,才开始通过翻译学讲中文,而今她的中文非常流利,一点都听不出外国口音。她现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高级顾问和杨氏顾问公司(商务咨询公司)总裁。还发起创办了美籍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曾任该会常务理事和前任主席,并任“百人会文化协会”总裁,她穿梭往来于大洋两岸,致力于美中间艺术和教育的交流。这位文化使者、民间大使不仅为中国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如协助周小燕歌剧中心举办国际歌剧大师班、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的青铜音乐周活动、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歌剧《唐·卡罗斯》在上海首演等,同时将廖昌永、黄豆豆等中国杰出的艺术家推向了世界,还热荐中国京昆两剧走向国际。现任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的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名誉理事。这位世界公认的商界领袖和风云人物曾深情地回忆起她的父母亲:“父亲为国殉职的这段历史是我人生道路的开端。从那时起,我就确立了这样的信念:一个人应该为国家、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家里,母亲的开明塑造了我们三姐妹的独立意识,我们从来没有感到生活、学习有什么压力。几年前,我曾以母亲的名义为上海博物馆的建造出了一分力,‘幼韵轩’是我对母亲的一种深情回报……”。严幼韵的外孙、杨雪兰的三个儿子薛兆一、薛兆人、薛兆山都是美国桥牌协会授予的终身大师。薛兆一1981年代表美国纽约队来上海参加国际桥牌邀请赛;薛兆山10岁便赢得普拉男子双人赛冠军和普拉男子团体锦标赛冠军,1981年被美国桥牌协会授予终身大师称号时只有11岁,是迄今美国桥牌史上最年轻的终身大师。
现居住在美国纽约的严幼韵,已是四世同堂。她看书读报,打麻将,烤蛋糕,甚至还能有眼力织补羊毛衫。还常外出开会、旅游、去超市购物。她喜欢结交新朋友,其电话簿上常用的就有六七十个。几十年来一直没变的是她仍然穿高跟鞋、用香水。其女儿杨雪兰说:“我们觉得她就是一个明星一样的人物。”她的佣人说:“她比我们还厉害,现在走路还穿高跟鞋。”年前在美国中华艾滋病基金会筹款餐会上,我国驻纽约总领事刘碧伟和夫人与这位老外交工作者曾互致问候。这位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人思维清晰,每天写日记,一部记录其百年人生的回忆录即将完稿。笔者曾在有关书刊中扫描了其祖父严信厚的芦雁图,用电子邮件发往,她见到后非常高兴。
(承严幼韵女士的外甥女徐景灿老师提供有关资料和照片,谨此致谢。)
遗传学家谈家桢
谈家桢院士于1909年9月15日出生在慈城镇,先后在慈城道本学堂和宁波斐迪学堂(今宁波四中)就读。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3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谈老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遗传学家,也是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关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特别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被认为是对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谈家桢先生28岁时获得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怀着振兴中国遗传学的雄心,投入到创建中国生命科学的事业中。尔后虽经历了遗传学界“米丘林主义”还是“孟德尔—摩尔根主义”激烈争论,谈院士依然抱定自己的信仰和对真理的追求,他坚信科学终归是科学,真理最终会愈辩愈明。正是凭着这种坚韧的精神,他领导国内高等院校第一座遗传学研究机构——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在动物和人类遗传、植物遗传和进化遗传、微生物遗传及生物化学遗传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谈家桢先生于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是加拿大约克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曾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德国康斯登茨大学功勋奖、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并获美国加州政府荣誉公民称号。
谈院士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解放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院院长、校长顾问。曾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遗传学报》主编、15~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和第18届会长等职,现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谈老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已七十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实验进化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辐射遗传学、原生动物学等课程。先后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方面文章,著有《向上帝挑战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谈家桢论文选》、《基因和遗传》和《谈家桢文选》等。作为中国“摩尔根”,他创造了三个中国第一:建立了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谈院士认为治学一是知识面要广博;二是要勤奋;三是学生要有雄心赶上并超过老师。他悉心教育,身体力行,奖掖后学、提携晚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倡综合性教育,热心培养科技人才,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积极促进国际间的科学交流与合作。谈院士曾经这样说过:“我这一生没有金钱,财富就是学生。”他从教几十年,桃李遍天涯。培养的学生分布于国内外,数不胜数,不少已经成为在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有的还当选为院士,他的学生们顶起了中国遗传学的大半边天。2005年,谈老在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吾平生无所追求,终生之计在于树人,希求我的学生以他们的学识服务于社会,贡献于人类。在我古稀之年,眼见我的学生,不论在国内或海外,个个脱颖而出,在各自领域里出类拔萃,不少人并以他们的创新精神走在生命科学的最前沿,做出了为世人所公认的成就,我为之感到兴奋。”谈院士又是许多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人生路上的领路人,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爱戴和敬重。2003年教师节时荣获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称号。
1936年,谈家桢教授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即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到浙江大学任教。1948年,年富力强的谈教授谢绝了国外的盛情邀请,在参加国际遗传学大会后即回到国内,次年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祖国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所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庆幸自己作出回国的正确抉择。谈院士曾4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接见,这对中国遗传学事业和他本人都是极大的支持。谈老既是科学、教育界的巨匠,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他1951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多年担任民盟中央和民盟上海市委的负责人,曾任民盟中央名誉主席,是盟内老一辈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历任多届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上海市政协、上海市人大负责人。他代表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作过《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现象亟待解决》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重要发言,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他还就教育事业改革和保护祖国遗传基因资源等重大问题上书中共中央,坦陈己见,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谈院士以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民主党派领导人的身份,活跃于国际国内学术和政治舞台。
谈家桢院士心系故土、热情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1985年,谈院士应邀出席市政府召开的有关宁波大学筹建工作的座谈会,对该校的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方向性、前瞻性的意见。作为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他先后多次来学校考察、访问、讲课,经常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推荐人才,并题词:“标本兼治,勤俭建国,全民皆学,振兴中华,言教身教,取信于民”。1989年9月,为了鼓励浙江学子报考生命领域专业,他用自己的稿酬和积蓄设立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用于奖励浙江省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获得一等奖的高中生及其指导老师。1994年,他热心支持故乡慈城镇创办弗斯特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谈院士任名誉董事长,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技术依托。谈院士还为该公司题词:“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生产良性循环”。2003年,95岁高龄的谈院士欣然应邀担任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第四届名誉会长,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为了表彰谈家桢院士对发展中国基因学说和遗传学理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9月,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批准,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2008年11月1日谈家桢先生院士在上海永远合上了他那智者的眼睛,永远告别了他奉献终生,的祖国,永远告别了他始终牵挂的家乡宁波。这位学术大师的卓然风范,宛如太空中那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光华灿然,让家乡人民永远铭记。
女画家童建人
“五一”长假去宁波美术馆,参观了《美籍华人刘狮、童建人画展》,画展由市委统战部、民革宁波市委员会等主办,展出时间为2007年4月27日至5月24日。美国洛杉矶宁波同乡会徐大卫会长特意为画展题词“蜚声三江口,色浓呈乡情”以示祝贺。画展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创造了条件。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在前言中写道:“刘狮、童建人画展是一次历史的掀动,又是一次艺术穿透时间门槛的邂逅。”刘狮、童建人伉俪在画坛上共负盛名,这次共展出刘氏伉俪68幅不同风格的作品,作品花木清妍,锦鳞宛妙,令在场观众叹为观止。
刘狮、童建人伉俪均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刘狮(1910—1997)号莳鱼老人,是中国艺术大师刘海粟之侄。他雕塑的600多尊孔子铜像目前散布在全世界各地,且擅长画鱼,有“画鱼圣手”、“全能艺术家”之称。童建人女士于1921年出生在慈谿童家(今属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自幼勤勉好学,聪颖好强。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家乡连遭日寇飞机狂轰滥炸,学校被迫停课。激于爱国热情,她年仅16岁就毅然投入保家卫国的行列,参加了“宁波战地服务团”(后改“抗日救国宣传队”),任该队漫画组组长,创作了不少漫画,揭露日军暴行;同时不辞劳苦去农村演出,宣传救日救亡;暑期鄞县举办全县小学教师训练班,她奉派担任过为期2个月的军训班长,督促班里20多位女教师起床、漱洗、穿军服、打帮腿等,并在操场上喊口令,指挥队列训练,展现了她多方面的才艺。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读时,她先攻西画,后来又致力于中国画。1948年她与著名雕塑艺术家兼画家刘狮先生喜结连理,次年随丈夫去台湾,1977年移居美国。2007年7月6日,童建人教授在美国洛杉矶与世长辞。
童建人教授曾在上海、台湾等地执教多年,擅花鸟、工诗词、长书法,时称三绝。刘狮先生是“画鱼圣手”,而她以画牡丹见长,故画坛上有“锦鱼牡丹相得益彰”之美誉。童建人教授的画作落笔浑成,格调高雅,无斧凿痕,一花一叶,自然风致。笔力矫健,气势磅礴,精工处见其气韵,奔放处不离矩薙,一扫闺阁中纤细柔弱之态,在画坛尤其在海外华人中久负盛名。刘氏伉俪曾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刘狮八十回顾、童建人水墨画联展》,并出版《金石齐寿》纪念集,得到艺术界高度评价。2007年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美籍华人刘狮、童建人画展》中,展出的童建人画作有《春之赞美》《春光无限好》《秋日情怀》《玉洁水清》《鹦鹉紫藤》《生命的开始》《白头情更好》《静静的等待》《花开如意》和《璀璨人生》等,还有题为《高风艳色》的扇面和书法“德配天地,道贯古今”。
童建人教授才华横溢,文笔朴实,著有《刘狮、童建人画集》《狮子与我》《往日情怀》《艺友名人情谊留痕》等,她用艺术家诚朴敏感的美学观点和透视方法,以独特的清新笔调,抒发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1997年10月刘狮先生在美国洛杉矶逝世后,她撰写了《狮子与我》回忆录,记述伉俪间五十余年的友情、爱情、婚姻、事业、家庭等,于2001年底出版。该书叙述了与刘教授结篱五十余年之点滴,藉此舒发心中的思念与不舍,全书真情流露让人为之感动。经北美南加州华人写作协会推荐,《狮子与我》在台湾侨联文教基金会2003年华人著述奖评审中被评为文艺创作小说类佳作。2003年10月,香港凌天出版社出版了她的散文集《往日情怀》,该书从她17岁那年参加救日救亡文化运动讲起,历尽人生种种磨难、痛苦和亲人生离死别的经过,以及在抗战洪流中亲身体会生命的价值。2007年4月,香港凌天出版社又出版了她编著的《艺友·名人·情谊留痕》,她化了三年多的时间,以巨大的毅力整理家中藏品,把自1932年以来,上海、台湾等地长辈及艺友们相赠的诗、文、画和照片汇集成册,并加说明。使这些珍贵墨宝得以公诸于世,给人们研究带来不少便利。
童建人教授热爱桑梓,关心家乡建设,对故乡有很深的眷恋之情,其作品落款大多为“慈湖女史”,间有“慈谿童氏”、“慈湖童建人”等。2002年5月,她携带与刘狮先生共同创作的70余幅作品,远涉重洋,千里迢迢从美国回到家乡,在刘狮先生的故乡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两人结为金石良缘的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她的故乡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举办了《刘狮、童建人美术作品联展》,以表达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周子正先生就此介绍:“举办了一次规模超过以往在台湾、香港、南非、新加坡的画展。画展结束,还慷慨向天一阁博物馆赠送了四幅珍贵的画卷,而在常州、上海仅各送两幅,可见童建人教授对家乡的厚爱和拳拳之心。”2003年10月,她将刘狮先生专门为慈城孔庙所作的孔子塑像捐赠给家乡,这尊孔子铜像高0.8米,重80千克,汉白玉基座高1.1米,雕塑全铜铸造,线条流畅。旅美画家童建人等海外游子热爱家乡的情怀,给千年古县城慈城增添了一份文化精品。
(承周子正先生惠赠童建人教授著作《往日情怀》和《艺友名人情谊留痕》并加指导,谨此致谢。)
电子信息工程专家童志鹏
2011年9月20日,参加了童志鹏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座谈会,有幸聆听了我国著名电子信息工程专家童院士的教诲。童院士1924年8月12日生于慈谿庄桥童家村三斢童后新屋(现属江北区庄桥街道)。三斢童在庄桥的东北边,毗邻镇海的骆驼团桥。“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这一流传于民间的俚语显示了庄桥商帮(如上海国药名店童涵春等)的辉煌和实力。童即现在的童家村,而三斢童就是童家的一个自然村。建于清代的三斢童中新屋和后新屋现今保存基本完好,已列入区文保点。三斢童拥有二位院士,另一位是1934年8月15日出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教授,确实很了不起。
童院士曾在宁波星荫小学(今海曙中心小学)和效实中学求学,后去上海晓光中学(今向明中学)、扬州中学就读,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8月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紧迫的使命感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并作出重大贡献,是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半个世纪以来,主持多种通信电台、接力机和机载雷达的研制以及新一代卫星无线电测控系统、数据交换网等研究工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国家多种奖励。20世纪80年代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是我国与国际联网最成功、最早的系统之一。作为我国综合性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的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开拓者之一,为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稳定和培育科研队伍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奖一等奖。
童院士学识渊博,文理双全。专著有《未来军事电子》,主编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丛书和《国防科技名词大典·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很早就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在“忆晓光岁月”一文中,童院士曾回忆道:“我当时才十五、六岁,正是血气方刚、求知心切的年龄,在老师们的指引下,我如饥如渴地醉心于数学的求解难题、沉醉于语文的古文词章、涉猎于英语的外文报刊,颇得老师表扬,立志深入文化殿堂,自觉自愿地在自学上化工夫,这一习惯对我终身是有益的。……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学习进步书刊,如《西行漫记》、《大众哲学》、鲁迅、巴金、茅盾等著作,苏俄名家如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名著,大大打开了我的心扉,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受到未来的曙光,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度过了短暂而丰富的二年,这是迈上今后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的坚实的第一步。”1950年5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归国同学欢送会上,童院士自己创作并朗诵过一首60余行的长诗,诗中写道:“就在这静静的异国的岁月里——我们遇到了惊天动地的一天!……我们远望西坠的夕阳,心往另一个灿烂无比的太阳,正在东方升起!..团结合力把所有饥饿和贫穷,从这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里赶走!……更请将我们的意志转给祖国的父老兄弟,说是我们留在这里,每一分光阴都在警惕自己,为建设民主自由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全诗热情奔放,文采飞扬,充分表达了抗战胜利后陆续赴美深造的一代青年学子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院士诗词》一书,内中就收录了童院士的“送友人归国”、“永遇乐·情结同窗”、“何必为年龄发愁”和“渔家傲·述怀”4首诗。
童院士热爱家乡,全力以赴。1999年9月,他来甬参加“宁波籍院士故乡行”活动,15日下午在电信大楼为宁波科技工作者带来了题为“数字电视及相关网络产业化发展”的精彩报告。并在月湖景区的“宁波籍院士林”中,和一位少先队员一起种下了第8号银杏。次年他受聘任江北区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来家乡考察,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2003年笔者主编《江北之骄》(1)时,承蒙童院士给予热情帮助和支持,曾2次亲笔来信寄给照片和仔细校阅后的清样。2004年7月31日至8月7日,宁波市举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纪念邓小平同志“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大型活动(简称“双纪念”活动)。童院士应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邀请出席了“双纪念”大会。在院士林他看到自己种下的银杏已经成大,就用家乡话充满喜悦地对记者说:“五年过去,原先的幼苗已经长大,而家乡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让每一个宁波人都感到自豪和快乐。”还应邀去宁波工程学院共商发展大计。2007年9月,童院士参加院士专家宁波行活动。21日出席了在南苑饭店召开的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院士专家咨询会。次日又带队去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帮助企业寻找解决发展难题的办法,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2009年4月23日,童志鹏院士来甬为宁波大红鹰学院作“平流层平台及其信息系统”报告。还去庄桥童家村参观旧居,到村委会进行座谈,应邀为家乡题词“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希望家乡科技事业日新月异,勉励学生们树立人生目标,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童院士曾多与我区贝斯特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进行深入交流,鼓励企业多申报专利,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占领市场。去年5月18日,童院士出席江北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受聘担任区科协名誉主席。今年4月14日上午,童院士在宁波大学“天一论坛”院士报告会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赛博空间”,报告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让师生们喜闻乐见地接受了一次科普、文化和思想教育。
童院士曾为宁波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院士情怀》题词:“进取为乐,先苦后乐,助人为乐,与众同乐。”这既表达了科学前辈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又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童院士博大磊落的情怀,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光化学家杨念祖
杨念祖教授(1928—2008)是国际上有杰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化学家、现代光化学开创者之一。这位华裔美籍有机光化学家,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受中国科学院聘任的外籍名誉教授。
杨念祖教授于1928年5月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慈城镇杨陈村。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曾祖杨泰亨(1824—1894)是清代书法家,方志学家,著有《饮雪轩诗文集》8卷,编纂光绪《慈溪县志》56卷。杨泰亨先生十分热心公益事业,是清末民初宁波较有影响的综合性慈善机构——慈城云华堂的创办发起人之一,还在家乡兴办过杨村公学等。故居翰林第现为江北区文物保护点。杨念祖教授的祖父杨家骥,号德生,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进士,也擅书法。父亲杨犹龙曾任上海市轮船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母亲曹兰仙家教极严,要求子女努力读书。
杨念祖自幼聪慧好学,4岁开始上小学,11岁入上海国光中学。在国光中学,他接受了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在读初中二年级时就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并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化学家。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该校是我国最著名和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教会大学之一。杨念祖在该校发奋攻读,熟练掌握了英文和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为一生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1944年,年仅19岁的杨念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获化学学士学位,并作为该校唯一获得特别奖的毕业生被学校聘为化学代课教师。
1948年秋,杨念祖赴美深造,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师从著名化学家卡拉许、布契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伍德沃德。1952年,杨念祖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54年,他与黄定中(195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喜结良缘。他们夫妻俩志同道合,共同为化学事业的发展呈现许多贡献。其中第一个杰出贡献就是关于有机酮的光化学反应,后被命名为“杨氏反应”。
1956年,杨念祖回到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任教,1961年被评为副教授,1963年升为教授。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对青年学生热心指导,严格要求。讲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深入浅出,曾因讲授有机化学出色,受到师生的好评并得到奖励。杨念祖教授教育培养了许多化学人才,桃李满天下。1992年,因成绩突出,获得该校杰出服务教授称号,这是芝加哥大学的最高荣誉。
杨念祖教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潜心研究学术,治学态度严谨,惜时如金,一丝不苟,视野开阔,勇于开拓。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学、光化学、放射化学、合成化学、生物化学、核酸化学等。他曾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稳定的有机双自由基,被命名为杨氏双自由基。他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还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研究工作系统深入,有条不紊,总是瞄准科学前沿,攀登高峰。特别在光化学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光化学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所引起的永久性化学效应,这既是自然界中是最普遍、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又对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很大,其中代表性的过程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大气中的光化学过程等。杨念祖教授是现代光化学开创者之一,他发现了不少新的光化学反应,并在其机理研究、在合成中的应用、与生物的关系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还用光化学反应合成了多种天然产物,学术成果颇丰,在光化学界享有盛誉。他在《美国化学会志》及其它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杨念祖教授是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科学进展协会、美国化学进展协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并被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癌症研究所、光谱实验室以及一些大公司聘为顾问。
杨念祖教授在有机化学特别是光化学界享有极高声誉。他十分关注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并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1976年10月,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十年磨难和挫折之后,终于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契机。在祖国百废待兴之际,他多次应邀回国讲学,在培养人才,指导研究,组织国际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新兴的光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方毅、康世恩、谷牧、严济慈等国家领导人曾接见过杨念祖教授。1979年,他被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聘为名誉教授,是“文革”后中国科学院首位聘任的外籍名誉教授。1980年8月8日至8月14日,他应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的邀请,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作了6次学术报告。尔后又受聘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光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杨念祖教授与上海有机化学所所长惠永正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所长周大纾博士等共同发起,筹备了世界华人有机化学研讨会,对加强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推动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成为凝聚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家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2008年10月14日杨念祖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因病与世长辞。这位慈城籍的著名学者,不仅在化,学学科上呈现了卓越功绩,而且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
工程力学家钱难能
斯坦福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市,始建于1891年,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大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该校终身教授中有一位是出生于慈城的钱难能先生。
潜心攻读 教书育人
钱难能教授于1931年7月出生在浙江慈谿县城(今宁园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自幼勤奋好学。先后在慈城普迪小学、慈湖中学和宁波二中就读。1952年夏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机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在上海交大求学时他曾有幸聆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教诲。在《简历》中他回忆道:“1955年9月19日钱学森兄从美国回到祖国,特地来上海交大母校访问时,交大校部举行小型座谈会,我作为系的代表参加会议,与钱学森兄零距离接触,并受到学森兄亲口嘉奖的人。他激励我要在交大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力争上游,要为祖国和钱氏家族争气,做出成绩来。这使我至今不忘!”1956年夏,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毕业,毕业论文《机车设计》获得优秀成绩。当年秋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又被选送为苏联科学技术博士、列宁格勒铁道学院院长E.E.CHILNOKOF(依.依.契尔诺科夫)教授亲自指导的研究生,学习新设立的车辆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新中国攻读“高速铁道列车”研究课题的第一人,其研究生毕业论文《高速铁道列车的纵向与垂直振动》获得优秀成绩。研究成果曾于1958年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大厅展出,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好评,已在中国高铁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他曾组织包括电力机车专业的研究生近十人,到上海电车制造厂与该厂干部、工人们一起奋斗,试制新型的“双节铰链式大型客车”并取得成功。1958年秋季,这类新型的大型“双节铰链式”公交汽车和无轨电车开始在全上海各条主要街道干线上运行。尔后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昆明和国外的不丹、尼泊尔和缅甸等国家使用。在从事科研的同时,曾为交通大学首届车辆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1959届)讲授《车辆动力学》课程,深受学生们欢迎。1958年夏,钱难能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并留校开始当教师。
钱难能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曾任工程力学系教授。讲授过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在该系他曾创建国内第一个“生物力学”学科,并接受上海华山医院邀请,为各大医院的外科医生开设“生物力学”讲座。期间筹办创建常州铁道学院并任教务长,常州铁道学院设有内燃机车设计与制造和钢铁冶炼二个专业,至1963年停办共培养出120余名四年制本科大学生。1978年秋,他发起筹建上海生物力学学会并任第一任理事长。1982年夏接受组织调派,钱难能教授参与筹建上海大学及上海大学的商学院和精密仪器系,率先提出“上海大学”校名,并被上海市高教局领导接受和认可,以发扬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倡建老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当时上海大学欲聘请一位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担任校长职位,他为此亲赴北京清华大学与钱伟长教授洽谈聘请工作。钱难能教授作为上海大学精密仪器系系主任,全面负责该系全部教学大纲与教学实施及管理。该系分设计时仪器(即精密钟表)、光学仪器、精密机械和电子测试技术等四个专业。钱教授讲授过计时仪器设计、仪器零件设计、仪器专业英语、仪器课程设计、测试与计量技术、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工程、精密仪器设计等课程,还担任以上四个专业50多位大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工作。曾两次获得上海大学先进工作者奖和一次上海大学优秀教师奖。
钱难能教授曾去香港,应聘任香港大学《控制工程与测试技术》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后到美国,在斯坦福大学讲授机器人学与机器人动力学二门课程,任机器人工程学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与NASA(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合作建立的星空探测器研究所,由钱难能教授任所长,博士生导师。此外他还担任美国中华书画院院长和美国钱氏宗亲会创会会长等职。
悉心科研 勇攀高峰
钱难能教授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精通中、英、俄、日、德五国语言。他是新中国攻读“高速铁道列车”研究课题的第一人。他锐意进取,悉心科研,硕果累累。1957—1958年,他从苏联引进了先进的车辆液压减震器,无偿地送给铁道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制造工厂,并投入大量生产。现今该车辆液压减震器仍在铁道高速客车(即动车等)上大量使用着。1964年,钱难能教授受任为铁道机车控制记录器(简称机车速度表,又称列车黑盒子)的主管设计师,在极短期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任务,设计与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批列车控制器。1966年起,机车黑盒子大量地安装在我国铁道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上,得到周恩来总理与铁道部长吕正操的表扬,获得铁道部科技一等奖。1966—1968年他与北京铁道科学院合作,设计试制成我国第一台大功率测试仪器——内燃机功率测试仪(简称“扭力仪”),应用于民用工业有:支援非洲国家的坦—赞铁路及中国江南造船厂的第一艘万吨轮船的功率测试;应用于军用方面有:各种坦克和军舰等发动机功率的测试。曾获铁道部科学大会二等奖。其后他又发明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列车调速控制器的加工机器,设计与制造出列车轮轴压入仪器、内燃机爆发压力表和内燃机平均压力表等。曾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美国发明专利两项,又获美国总统太空科技奖两项。
钱难能教授参加美、英、法、德、日等国际会议30余次。自著与合著中文与外文的论文有100多篇,在国际一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0余篇。著译有《当代传感器原理与设计》、《控制工程》、《星空探测器原理与应用》(英文,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实用机器人学》(英文,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遥控与遥感》(英文)、《金星探测器设计原理》(英文,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火星探测器原理》(德文,德国柏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师用机械设计》(译自俄文)、《精密仪器零部件设计》(译自俄文)、《机械零件设计:实例与习题》(译自俄文,与戎国钧合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工业机器人》(译自日文,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的一个分支,该书对该内容及有关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当代测试技术》和《新编机械设计》等。
其中有钱难能教授主编,由上海大学工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机械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商学院合编的《当代测试技术》,32开,400页,1992年6月由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出版。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发展,它与生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测试技术》结合当代国内外测试系统的最新技术,全面地介绍了机、电、声、光、磁、射线、无损检测、化学、力学等工程物理量的测试原理及方法。全书以信号采集、传输、分析和数据处理为主线,以被测参数为对象,将相关的测试原理、传感技术、中间变换电路及信号显示、记录等方面的知识,融会贯穿其间。该书注重实际工程的应用,并特别另辟一章,专门介绍了微型计算机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反映出测试技术的最新成就。《当代测试技术》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动力机械、航空工程、造船工程、农业机械、铁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自动控制、自动化仪表,检测技术及精密仪器等专业的教材,出版后深受欢迎和好评。
关心家乡 情系母校
钱难能教授已在美国定居多年,但他始终关心家乡,情系母校。《古镇慈城》是他十分喜爱阅读的刊物之一。他曾为该刊写过近万字的回忆录《少年与革命》,发表在2012年3月印行的《古镇慈城》杂志第51期上。全文共分6节:(一)初识朱洪山同志。(二)在童年艰苦劳动中,接触到中国共产党,愿为共产党做革命工作。(三)冒险营救烈士,火线加入共产党。(四)营救行动不幸失败。(五)日本鬼子疯狂追查,兄弟俩人险遭丧命。(六)烈士沈阿二英勇就义。
钱难能教授是慈湖中学(1947—1950届)校友和宁波二中52届高中校友。2012年是他的母校慈湖中学110周年校庆和宁波二中百年校庆,81岁高龄的钱难能教授为此特意撰写了近万字的《简历》,文中回忆道:“1947年夏,我在慈谿普迪小学毕业时,得第一名,获普迪小学首届‘抹云楼奖学金’。普迪小学校董会执行董事罗福英先生,在普迪小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张永良老师和另外两位获‘抹云楼奖学金’同学们的见证下,当众宣布:‘希望你(指钱难能)继续保持如此优秀成绩,我罗先生不仅保证资助你读完初中、高中和大学,甚至资助你去外国留学。’我受此嘉勉,考入慈谿县立初级中学(今慈湖中学)后,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勤奋和自勉,力争上游,不甘落后。因此学业成绩突飞猛进,多次被同学们推选为慈中学生会学习部长;同样体魄锻炼方面也不敢落后,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校五个学期(两年半)里,当每学期开学典礼时,我从胡绳系校长手中接获颁发的‘三学俱优’、‘勤学有恒’及‘全校书法比赛第一名’的三张奖状,连续五学期获此殊荣的全校只有我第一个学生,因而颇受胡校长和全校同学们的赞赏。……有了以上普迪小学和慈湖中学母校的培养,才有以后的成就。”文末他又深情地写道:“今天我有多学科高科技知识为中美两国人民做出一些成绩与贡献,应归功于慈中、宁波二中和交通大学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帮助。在此作文热烈敬贺浙江省慈湖中学母校110周年华诞!”他为祝贺母校校庆还写了3幅书法,一是敬贺慈湖中学母校百十年华诞:祝愿慈湖中学二十年后;培养出世界级一流英才。昂首阔步迈进甲第世校;丰功伟业矗立学林之巅。1950届校友钱难能敬贺2012年4月20日;二是贺浙江宁波二中一百周年华诞:甲第世校。2012年春1952级高春三班校友钱难能敬题;三是敬贺宁波二中一百周年华诞:饮水思源,时怀母校。1952年级高春三班钱难能。
2012年5月10日,宁波二中百年校庆在水光潋滟、风景秀丽的月湖“竹洲”隆重举行,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校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畅谈母校美好前景。“难忘师恩,难忘同窗情谊”成了二中百年校庆的主题。钱难能教授也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回到家乡参加这一盛典。宁波二中校庆网站曾加以报道:“1952届校友、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美国航空航天局星空探测研究所所长钱难能也是专程从美国回母校参加百年华诞校庆的。他此前特地编了一本册子,赠阅给母校(宁波二中)师生,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教师和同学的怀念之情。”
(朱英琛)
旅美侨领王建军
美国海外中国学术交流协会会长、全美美中文化教学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杰出的科学家、美国亚培(AbbottLabs)跨国公司研究院资深院士王建军博士因病于2008年12月14日17时40分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医院逝世,终年53岁。
王建军博士不幸逝世的消息传来,侨界上下十分悲痛!王建军是一位有抱负、有远见的社会活动家,是杰出的海外现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美中文化科技交流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在美华侨华人的领军人物、海外留学人员的优秀代表。他生前精勤不倦,奋斗不息,热心祖国、家乡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教育科技方面的交流,为中美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赴美留学名扬纽约
王建军,1955年10月10日出生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他自幼聪明好学,精力充沛,富有创造性。1977年恢复高考,王建军考取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机系。1986年8月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美国深造。1988年,他获得美国“纽约地区杰出研究生”奖。1991年9月,获得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州立大学医疗器械、食品、农业综合工程跨系专业的工程博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在美国高级食品研究中心师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arcusKarel作博士后研究,获得美国高级食品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学位。
1992年8月,王建军带着家人来到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到实力雄厚的“亚培”(AbbottLabs)跨国制药公司研究院任职。在“亚培,”他的科学研究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获得多项美国专利。王建军发明的“水分检测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人打破。与此同时,他的职位也从项目主管、高级项目主管、研究员、高级研究员,一直升到了院士(Fellow),当时他只有43岁,成为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
在“亚培”,当选院士所需的工作时间一般为十五年至十七年。消息传来,给在美留学生很大的鼓舞,有很多华人、留学生向他表示祝贺,纷纷称赞建军为华侨华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自1986年赴美以来,王建军博士先后共发表专业论文12篇,申请专利34项(已获得美国专利9项,国际专利1项,另有4项美国专利已审校完毕,20项国际专利正在审批)。专利项目涉及控制、监测、医疗、超声、包装和无针注射等领域,大部分专利目前已在美国采用,其中1项已在国际上应用。他所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无菌包装、无针注射、超声监测等均处在国际领先地位。
心系中华献身华教
在东西方文化大交流中,王建军博士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积极投身于海外的华文教育事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外留学生的杰出代表。
1994年他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起创办了在美最为成功的中文学校之一:俄州现代中文学校。他是学校第一任董事长,以后曾任校长,家长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同年,他参与创办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是由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去美的留学人员和华裔新移民所创办,目前,所属中文学校300多所,遍布美国41州的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在校人数已达到6万以上。1995年10月,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第一届年会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召开,他当选为第二届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长。王建军是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年会的共同主席。在他任会长两年间,全美中文学校总数从23所增加到97所,提高了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在美国政府和民间的组织地位,沟通了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同祖国各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加深了留学生、新移民和华侨华人对祖国的了解和情感。
两年后,王建军任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名誉会长。他参与和组织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协调,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协作,暨南大学出版的《中文》教材的编写、审核和发行工作。任《中文》教材编写顾问。直接帮助和参与了美国数个州近十所中文学校的注册,成立和前期运作。总结了在美国办中文学校的法律程序,注意事项和运作方法并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为各地成立中文学校提供了参考。
中文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场所,也成了凝聚华人力量、为华人社区服务的中心。中文学校是王建军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他的一个家,他时刻关心着。他带领学校家长和义务工作者们建起了俄州现代中文学校图书馆。在身患癌症期间,他仍心系华文教育事业,参与中文学校建设。
王建军热忱促进美中科技和文化交流合作。1992年,他发起创办了美国中西部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并任第一任会长。他长期担任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董事长。他是海外学协创始人之一,历任理事、理事长、会长,是欧美同学会的终身会员。他是中国对外应用科技交流促进会海外高级顾问。
王建军是美国华人社会活动家,他努力推动美中民间的友好往来。2004年至2008年王建军联络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和全美中文学校,协助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举办每年一次的“海外华裔及港澳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他与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合作,开创了“龙女回乡中国行”活动。,他还热忱组织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夏令营,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时在近四千名营员中,有三个很特别的家庭,这三个家庭都是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夫妇。王建军认为,目前,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成为一大趋势,从九十年代初至今,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已达到五万八千个,被领养的中国孩子的数量已大大超过了在美留学生和其他华裔子女的数量,也远远多于被领养的其他国家的孩子的数量。“这些美国家庭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他们的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社会地位较高;二是他们都对中国文化、历史有着很深的感情和研究;三是他们大多希望孩子记住自己的中国根,以中华文化自豪。”王建军说,“常有美国夫妇说,这些小天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而这些孩子们,更是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亲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这些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而他们身上融合了两种文化的优势,将更好地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王建军终身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以前瞻的眼光,实干家的精力及杰出的组织才能,经常领导、组织华人社区活动,为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为俄州哥伦布市华人社区最近16年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他组织了“庆祝香港回归,遥寄一份真情”的万人签名活动,代表全美中文学校协会赴港向新成立的香港特区政府赠送巨幅五星红旗和万人签名册,并参加了有关庆祝回归活动。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王建军先生作为新生代的在美侨领,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邀请代表祖国新一代华侨华人,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和阅兵典礼。
2005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亲切会见了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中国留学生、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和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的代表。王建军作为华侨华人和海外留学人员的代表受到胡主席的亲切接见,并集体合影留念。
胡主席在会见讲话时充分肯定了华侨华人长期以来为祖国建设和统一大业作出的积极贡献,感谢他们为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所作的努力,并希望华侨华人继续关心祖国,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胡主席还深情地勉励海外学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饮水思源、薪火相传,为弘扬中华文化做精勤不懈的努力,是王建军一生孜孜不倦所梦想的目标。他先后多次邀请、组织国内艺术团体访美演出,组织并参与了南京小红花、上海小伙伴艺术团、深圳锦绣中华艺术团、中央乐团合唱团和中国民族歌舞团等艺术团体的访美巡回演出。组织并参与了全美中文学校协会首届绘画比赛。在这一段时间,他在美中文化教学交流领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发挥到了极致。
即使在他身患癌症、癌细胞已经扩散的时候,他仍带病坚持工作,亲任组委会主席,组织了俄州历史上第一次、由俄州哥伦布、辛辛那提、代顿和雅典城等五个城市,俄亥俄州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俄州的五所中文学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共同联合举办了2008年俄亥俄州首届庆中国日暨迎新春联欢活动,吸引了六千多中外人士参加,真正做到了为弘扬中华文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建军博士的一生,精勤不倦,奋斗不息,为华人社区的发展和地位,为促进中美科技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继承与传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将永远怀念王建军博士。正像俄州州长TedStrickland先生在唁电中指出:“不仅俄亥俄州华人社区怀念他,全美华社都会怀念他,感谢他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王建军在家乡的经贸文化交流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2004年,与美WebEx公司总裁朱敏等人共同发起创办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该会旨在联络北美各界宁波乡贤,加深相互交流,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为北美和宁波的工商、企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界穿针引线,团结、联合海内外,特别是旅居北美的各界宁波乡贤,为家乡科技发展服务。王建军又先后被宁波市经济开发区聘为招商引资顾问、宁波海外交流协会四届、五届理事会海外名誉理事。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在中国牛年元宵节前夕,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风和日暖,冰雪消融,天地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春意。在中国文化中心的倡导下,由俄州哥伦布、克里夫兰、辛辛那提、雅典、代顿五个城市的中文学校,俄州领养中国儿童协会和其他团体联合主办的2009“俄州中国节”迎新春庆元宵联欢活动,在位于哥城北郊的WorthingtonKilbourneHighSchol隆重举行。“俄州中国节”缘起于哥伦布现代中文学校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春节期间,由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名誉会长王建军博士倡议发起,并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化中心(ChineseCulturalLinkInc.)首次把庆祝新年活动升级为有俄州多个城市参与、内容涵盖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为时一天的中国节。而今,牛年迎新春庆元宵联欢活动的再度在海外成功举办也是给王建军博士最好的告慰!
涸撤之鲋相濡以沫
2004年8月2日下午,来甬参加“邓小平‘双纪念’活动”的美国海外中国学术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军、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剑虹、留美博士生成涛等江北籍海外人士一行十余人在江北区侨联的安排下,踏上了返乡省亲之路。海外客人实地考察了江北区投资创业园区,听取了园区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宽别久远的千年古镇、慈孝之乡——慈城,听取了慈城镇古县城开发的规划以及建设进程,参观了古县衙门和孔庙。
王建军此行主要是参加“宁波帮”研讨会。“宁波帮”精神是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历尽艰辛,在风雨坎坷中共同孕育的风骨和品格,是宁波人民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宁波帮”研讨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宁波帮”优势,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宁波帮”精神在海内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市委领导语重心长一番话,给海外学子深切的鼓励。研讨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切会见了包括王建军等海外嘉宾。
当时,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共同发起人之一、会长,美国WebEx公司总裁朱敏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来甬出席这次研讨会,王建军代表朱敏参加研讨会并作了一个发言。王建军和朱敏同为浙江大学的校友,都是邓小平指示恢复高考、开放留学后赴美国的留学人员,朱敏也是在1984年从浙大硕士毕业并作为第一批国家公派留学生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的。20世纪80年代他们负笈美国,在“硅谷”赤手空拳闯天下,在条件非常
艰苦的情况下,奋发创业,并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最近,朱敏和夫人徐郁清不为美国金融风波的影响,慷慨向母校宁波中学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宁波中学徐郁清国际教育基金”。此次捐赠是朱敏夫妇自2007年向母校浙江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创办“国际创新研究院”以来的又一次善举,一时在甬城街巷传为佳话。
在那次“宁波帮”研讨会上,王建军宣读了一篇题为《传统“宁波帮”与现代团队意识——合理组合海内外人才资源,促进宁波现代化建设》的报告,首次提出了自成一派的“宁波帮”如何“帮宁波”的理论,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和赞赏。王建军在报告中有一段深情表白:“‘涸撤之鲋,相濡以沫’。旅外乡亲在异国他乡的艰难环境中,得到的最直接的关杯和援助,往往就海外同胞来自乡亲之间。在漫长的旅外生涯中,祖籍甬江两岸的同胞四海做客,五洲为家,胼手胝足,艰苦创业,同时渴望交流,相扶相携,大家在语言、
文化、习俗及血缘等方面的认同,形成了强韧的凝聚力。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由一批活跃在北美各地的宁波乡贤共同联合,于2004年2月27日在美国注册成立。总会成立不久,全美已有四个城市考虑筹建分会,连接家乡在北美的窗口和联系渠道,总会的网站也即将开通。我们希望利用总会这个平台,联络北美各界宁波乡贤,加深相互交流,促进北美和宁波之间在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各项交流,推动宁波经贸科技的发展。以各种方式支持宁波经贸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和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作一点应有的贡献”。
“旧雨新知,欢聚甬城,同操乡音话桑麻,敞开心扉叙情谊。我们愿和全世界的宁波乡贤一起,‘携四海宁波乡贤,聚天下明州豪杰’,齐心协力为家乡、为祖国的发展服务,让宁波帮‘注重乡谊、团结互助’的传统理念增添现代团队意识,‘四海为家、爱国爱乡’的精神风范在新世纪里更加发扬光大”。
他最后说,以前他忙于一些公益事业,尽管几乎每年回来祖国,但很少和家乡有实质性的接触和合作,以后将会利用自己较为丰富的积累,如拥有全美华人中最大的人力资源的信息,把人才资源和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宁波发展谋划一条新路,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王建军壮志末酬,却早早驾鹤西去,而今追忆往事,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这几年我在区侨务部门工作,每年都有好几批华人华侨(包括港澳台)社团来江北考察参观访问,由于公务繁忙,他们大都来去匆匆,唯有对王建军博士来访印象最深切,也许是地缘、乡情的缘故,当时我们在“三江名府”酒店,聊了好长的时间,交流内容广泛,王建军博士兴致勃勃,一点也没有癌症晚期的状态,他特别对宁波、对江北3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非常敬佩和感慨。当时我们受邀和他约定,在适当时机去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去访问。但时隔一年,他却英年早逝,宁波一别,居然是他与我们的最后诀别!怎不让人惆怅惋惜,这既是海外科研人才的一大损失,也是美国华文教育界和华人社团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江北侨界失去了一位好朋挚友。英才已逝,风范长存,在我们对逝者表示深深钦敬之际,谨撰此文以示纪念吧!
(罗胜雄)
附注
1本篇介绍在海外留学或工作(包括历史上)的江北籍名人和宁波荣誉市民(江北)。
知识出处
《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
出版者: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记述了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包括综合篇、风华篇、乡情篇、近代以来走向海内外的江北人物名录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