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各房及名人旧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马径张氏》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70
颗粒名称: 村内各房及名人旧居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10
页码: 037-0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村内各房及名人旧居,分别记述了后新屋、坤房、竹房、中新房等。
关键词: 马径村 旧居 中新房

内容

村落里除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外,余下的就是民居。宁波的民居多数是老墙门、三合院或走马楼,民居中除了因为建筑本身而有名,则以名人故居最为有价值,最让人津津乐道。
  家族大了,会分成几房,比如一父生四子,就可能分“春、夏、秋、冬”四房,或“梅、兰、菊、竹”四房,如果生五个儿子,就可能分“仁、义、礼、知、信”五房。一朋友家的祖辈的两兄弟,就被定为“金、玉”二房。也有以数字命名的。这是宁波的习俗,其他许多地方,并非每一代都分房。马径村就是如此,一房聚居的房子,通常以房号命名。我们常常听到有人介绍自己是这个家族的“长房长孙”,这在旧时代是一个绝对的继承优势,因为以前都是“嫡长制”,“长房长孙”是标准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宁波旧时住房以砖木结构为主,多坐北朝南,但朝南的方向一般会稍偏东或偏西,居宅以二层三合院为多,适合合族聚居,有“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也有“三间两弄”式,清末民初,受西学东浙的影响,还出现了一种“石库门”式的西洋风格的民居。
  自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天地人和、天人合一,老房子反映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大家子窝在一座老房子里面,从柴米油盐聊到国际风云变幻,这里有无所不包的邻里闲谈,有趴在院内看蚂蚁搬家的孩子,有爱管闲事的大妈,当然还有葡萄架下的闲敲棋子声,以及老枣树上婉转啼鸣的鸟儿。这里承载了许多温情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审美。老房子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定、宁静、和睦、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敞亮的老房子承载着老百姓几百年来的日常生活,散发着经久不息的文化魅力。如今的都市高楼林立,很多古老的人文地理现象行将消失,而这也恰恰成为现代人怀念老房子的理由。老房子成了物化的乡愁,当老房子消亡,地域的特征模糊,群落的生活形态趋同,同时失去的是我们的文化特征和我们的民族性,同时断裂的是我们的人文景观和我们的文脉..我们开始缅怀老房子,缅怀构成它的一砖一瓦、点缀它的一花一木、围成它的一天一地,更缅怀它所承载的生活形态。
  后新屋
  马径后新屋原为清末著名外交家张斯桂、张斯枸兄弟俩的故居,占地面积2950平方米,面朝东南,整体空间布局较为完整,为四厅二堂,四明二房。现存前后二进,院落三重,中轴依次为台门、二门、前厅、后厅。左右各为厢楼贯穿,东侧厢楼边另有偏房贯穿前后。
  门厅为硬山顶,三开间,明间梁架为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为三柱结构形式。前、后两厅梁架均为穿斗式,硬山顶,三间两弄,明间均为九柱九檩,建筑屋顶与东西侧厢房相接。两侧厢房均为两层,东厢房南立面为歇山顶,西厢房已做改动。东侧偏房为硬山顶,南北贯穿。
  该建筑形制简朴,构件硕大,功能齐全,人文内涵丰富。
  坤房
  张氏坤房即现今马径109号民居,该宅系清末工商地主张振来旧宅。主要建筑分乾房、坤房两大区块,中间有隔墙区分,中轴线上有门楼、前厅、后厅,两侧各有厢房、东西偏房、柴房、谷仓等,是一座三重的成合院落。门楼及主体建筑面朝东南,所有偏房为东西朝向,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门厅为五开间(左右各设耳房两间及东西偏房,成“一”字形排开),硬山顶,明间前沿设小八字墙,梁架为穿斗结构,以中柱为对称,前后双步梁。前厅为五开间,左右各有厢房两间,重檐硬山顶,檐廊顶部均为船篷轩,月梁雕刻细腻。后厅为三间两弄,左右厢房各两间,重檐硬山顶,明间七柱九檩,无楼板,檐廊顶部为船篷轩,穿斗梁架。东西偏房基本对称,分隔也较为明显,均为硬山式屋顶,贯穿南北。
  竹房
  张氏竹房即现今马径101号民居。现保存的建筑为五栋,分三进两弄,东西两路偏房,为门楼、左右厢房、前厅、后厅的合成院落格局。建筑整体为东南朝向,晚清风格。竹房是典型的晚清浙东村落大宅形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保存基本完好。
  大门通排七间,硬山顶,穿斗梁架,中柱落地,进深为五柱七檩。东西梢间均采用连廊与厢房相接,厢房为两开间,沿廊贯穿至后进。中轴前厅为五间两弄,重檐硬山顶,明间采用复合式双重屋顶,穿斗梁架,八柱十檩,中柱落地,前后各三间,为单步月梁结构。梢间为九柱十一檩,后三间为双步梁,中柱落地。后进为七开间横成一排,单坡顶,进深为单开间。东西有两路偏房,均为东西向。西路偏房前半部保存完好,东路偏房有局部改成两层混凝土楼板楼房,格局基本完整。
  中新房
  中新房即现今马径49—77号民居。该建筑群为晚清风格,现存建筑是一座由门楼、大厅、正屋、左右厢房和西后楼组成的四合院,整体建筑为东南朝向。
  建筑东侧为一台门,做工精致、古朴,通排东西朝向六间房,重檐硬山顶。台门东西沿廊相贯穿,大厅面朝北,为三间二弄,两弄贯穿南北走廊。明间穿斗梁架,进深六柱八檩,中柱落地,硬山顶,次间沿廊均采用连廊相连接。正屋面朝东南,为七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廊改动较大,沿柱、屋檐均改为砖混结构,穿斗梁架。明间进深为六柱八檩。
  永善堂
  建于清末,面朝东南,建筑整体空间布局尚存。占地面积91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72平方米,共两层,为砖木结构。该建筑形制简朴,梁柱、台门装饰较精美,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马径张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篇和人物篇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童姚马径张,铜钿银子好打墙”“马径张氏家谱家训”“马径张氏宗祠”“村内社庙”“村内桥亭”张斯桂兄弟——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宁波人“张汝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新屋
相关地名
坤房
相关地名
竹房
相关地名
中新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永善堂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