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止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752
颗粒名称: 废止地名
分类号: K925.54
页数: 3
页码: 404-4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地区废止乡(镇)、废止行政村及自然村等。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地区 地名

内容

废止乡(镇)
  孝中镇(XiàozhōngZhèn)原址位于江北区西北部,原慈溪县城内。民国二十五年(1936)原慈溪县城分设孝东、孝西2镇,隶属城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孝东、孝西合并称孝中镇。,1949年5月慈溪县城解放,当月,在县城中成立孝中镇人民政府。1950年7月,析为孝东、孝西2镇,隶属城关区。1951年8月,孝东、孝西合并称慈城镇。
  云湖镇(YúnhúZhèn)原址位于慈城镇西北部。民国二十五年(1936)设立云湖镇,以古代梅花似云,映入湖中而得名。下辖金沙、东岙、五婆湖、妙山等慈溪县城西北部村,属丈亭区。1950年2月析为妙山、云湖2乡,属云山区。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2个乡合并称妙山乡。1958年10月并入余姚东区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称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从慈城人民公社析出妙山、云湖2个乡。云湖下辖金沙、五联、公有、南联4个村。1992年5月全乡并入慈城镇。
  慈东乡(Cídōng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古县城外东南面。1961年5月从慈城人民公社析出,原名慈东公社,因区域大部分处于古县城东而得名。下辖山东、山西、毛力、毛岙等13个生产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1984年8月,全乡并入慈城镇。
  狮东乡(Shīdōng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东南。1950年2月由洪塘乡析出,因地处狮子山东面,故名。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横山、裘墅、城东3乡并入。1958年1月,鄮力乡第一村、二村并入。同年10月,全乡并入东风人民公社。
  北郊乡(Běijiāo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约3千米处。东与镇海区庄市街道接壤,东南临甬江,西至余姚江、庄桥街道,北连庄桥街道和镇海区骆驼街道。因地处宁波老城区外北郊,故名。自秦至唐,分属句章县、鄮县。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鄮县为鄞县,东境属定海县,西境属鄞县。宋时属定海县清泉西乡、鄞县万龄老界乡横山里。元时,属定海县清泉乡、鄞县万龄老界乡。明时,属定海县西管乡、鄞县老界乡赤城里甬东隅。清至民国初,属镇海县西管乡,鄞县甬东隅。民国十六年(1927)7月,鄞县部分划归宁波市。民国二十年(1931)鄞县部分复归鄞县,属第三区,镇海部分属西管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部分置江北、北郊2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镇海县西管区分设梅堰、白沙、压赛3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镇海部分调整为沙堰乡。1950年9月分设沙堰、梅堰2乡。1951年7月沙堰乡撤销,划归宁波市郊区,析建白沙、压赛2乡。1954年11月,划入庄桥特区。1956年2月,白沙、压赛、梅堰3乡并建北郊乡。1958年9月,属庄桥公社。1959年12月,属甬江公社北郊管理区。1963年建立江北公社。1978年分属江北、北郊公社。1983年复乡建制,称北郊乡。1984年4月,析镇海县庄市镇路林、联成和双桥3个村委会归北郊乡管辖。1992年5月与湾头合并为甬江镇。
  乍浦乡(ZhàpǔXiāng)原址位于慈城镇西南。1992年5月由乍山乡、半浦乡合并而成,各取两乡一字得名。下辖半浦、虹星、杨陈等12个行政村。隶属江北区。2001年10月并入慈城镇。
  湾头乡(Wāntóu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约2千米。东濒姚江,南接新马路与永丰路,西至萧甬铁路,北靠姚江。因地处姚江大湾头内,故名。自秦至民国初,分属句章县、鄮县、鄞县。宋时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至清乾隆年间划归东安乡白檀里、甬东隅。民国十六年(1927)7月,划归宁波市。民国二十年(1931)复归鄞县,属第三区北林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鄞县江北镇。1949年6月划归宁波市,设立乡级机构,驻地行门口。1955年1月与泗港乡、西成乡(2个村)合并为西郊乡。1958年9月并入甬江公社称湾头生产大队。1976年11月16日起属甬江公社西南郊管理区。1978年4月甬江公社撤销,另立江北公社。1983年12月复建江北乡。1984年4月24日,更名湾头乡。1992年5月并入甬江镇。
  费市乡(Fèi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10千米处。东与镇海区骆驼街道接壤,南与原庄桥镇相连,西与原洪塘镇为邻,北靠灵山、马鞍山。因境内旧时有费市,故名。自秦至唐,属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属鄞州,八年(625)属鄮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属慈溪县。宋至民国初,属慈溪县德门乡右戌溪里。民国八年(1919)属庄桥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村、里为乡、镇,称费市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政区调整后属灵阳乡。1950年6月,灵阳乡析出费市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合并属鞍山乡第四、第六高级社。1958年10月公社化时期属东风人民公社费市管理区和应家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成立费市公社。1983年12月建费市乡。1992年并入庄桥镇。
  洋市乡(Yáng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南约9千米处。东与庄桥乡为邻,南、西南濒姚江,西与原裘市乡相连,北与原洪塘、庄桥乡相接。因境内旧时有洋墅上宅、下宅(县志载),故名。自秦至唐,分属句章县、鄮县、鄞县、慈溪县,境内为德门乡。民国初属庄桥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区洋墅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慈溪县东区庄桥镇。1950年4月,庄桥镇析出洋墅乡。1954年10月,全境划归余姚县。1956年3月,合并后属鞍山乡。1958年10月,合并属东风人民公社,称第四、五大队。1959年1月,东风人民公社改称慈城人民公社,大队改称管理区。1960年10月,全境划归宁波市,11月划入庄桥人民公社。1961年5月,庄桥人民公社改建后重新设立洋市公社。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称乡。1984年2月属江北区。1990年10月,东邵、西邵、袁陈、谢家4个行政村并入庄桥镇,洋市、孙家、上宅、旧宅徐4个行政村并入洪塘镇。洋市乡撤销。
  裘市乡(Qiúshì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15千米处。东与原洋市乡、洪塘镇相连,南、西南濒姚江,西接原半浦乡,北与慈城镇为邻。因境内有裘市,故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属西屿乡。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庄桥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慈溪县东区。1950年9月,裘市乡析出横山乡。1954年10月,全境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合并后属狮东乡。1957年12月狮东乡划分为狮东、裘市2个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全境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为裘市公社;9月属慈城区公所。1983年9月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为乡。1984年2月属江北区。1989年改设裘市镇。1992年5月并入洪塘镇。
  乍山乡(Zhàshān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西约25千米处。东与原半浦乡为邻,南濒姚江,西至余姚市交界,北至慈江。因境内有赭(乍)山而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石台乡(网滩、白芦岙2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丈亭区设云湖镇、赭浦镇、黄思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政区调整后,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慈溪县西区改设江屿乡、云湖乡。1950年4月撤销江屿乡,分设黄山、赭山、半浦3个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2月撤区并乡,4月黄山、赭山、半浦3个乡合并为赭山乡(后赭改为乍)。1958年10月归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分设黄山、乍山、半浦3个管理区。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为慈城、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等公社(镇)。1983年4月乍山公社改称乍山乡。1992年5月与半浦乡合并为乍浦乡。
  半浦乡(Bànpǔ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约20千米处。东与原裘市乡、慈城山西村接壤,南濒姚江,西连乍山乡,北靠慈江。因境内有半浦古渡而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属西屿乡。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赭浦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江屿乡。1950年4月撤销江屿乡,分设黄山、赭山、半浦乡。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与黄山、赭山两乡合并称赭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为半浦公社。1980年12月公社驻地从半浦村迁至后洋村祝家。1983年9月公社改为乡建制。1992年5月与乍山乡合并为乍浦乡。
  妙山乡(Miàoshān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23千米处。东与慈城镇相连,南濒慈江,西与余姚市交界,北与云湖乡相接。因乡政府驻扶湖庙,前有妙山桥,妙山桥西为广润庵,妙山桥东为灵岩庵(称上庵),桥东南有妙山庙,驻地多庙庵,都围绕妙山桥,故以桥得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金川乡(八字、五星、向上、民丰4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丈亭区云湖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属慈溪县西区云湖乡。1950年4月设立妙山乡,属丈亭区。同年6月划归云山区。1954年10月划归余姚县。1956年4月云湖乡并入妙山乡。1958年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境域分设17、18、19三个大队。1959年1月改设妙山、云湖两个管理区,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5月慈城人民公社改建后,妙山管理区改为妙山人民公社。1983年3月妙山公社改称妙山乡。1992年5月并入慈城镇。
  云湖乡(YúnhúXiāng)原址位于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30千米处。东至镇海区山界,南临妙山乡,西至余姚市山界,北至慈溪市山界。因旧时,云湖梅花之盛甲于四明,望之若白云,故名。自秦至清,分属句章县、鄞县、鄮县、慈溪县,境内分设西屿乡(金沙、五联2个村)、金川乡(公有、南联2个村)。民国八年(1919)属丈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丈亭区云湖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政区调整后,属慈溪县西区赭黄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黄乡改设江屿乡、云湖乡。1950年4月属云山区。1954年10月归属余姚县。1956年4月并入妙,山乡。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属东风公社,称云湖管理区。1959年1月改属慈城人民公社。1960年10月划归宁波市。1961年成立云湖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为乡。1992年并入慈城镇。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