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粮库未来的抉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91
颗粒名称: 白沙粮库未来的抉择
分类号: F324.9
页数: 10
页码: 107-1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白沙粮库未来的抉择,代表记述了完成历史使命后华丽转身、华丽转身的现代化智能仓库等。
关键词: 宁波 白沙粮库 历史使命

内容

完成历史使命后华丽转身
  我进入白沙粮库工作后,赶上了她“黄金年代”的尾巴。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重因素的叠加,让白沙粮库的功能不断弱化。我们感慨,曾经的辉煌成为过去时,历史任务即将完成,功成身退的脚步逐渐加快。
  当听到宁波文创港开发建设启动时,我和同事们意识到白沙粮库转型契机的来临。我相信,在这片充满历史记忆的土地上,白沙粮库将迎来崭新的生命,将以更加昂扬的面貌矗立在四明大地。
  时代在急速变化,但我坚信,白沙粮库代表的老一辈“粮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没变,将随着粮库的新生而永存,成为新一代“粮人”和宁波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清晰地记得,转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1993年,镇海庄市粮库建成投用,面积达147亩,是白沙粮库的两倍,我所在的白沙粮库功能业务开始萎缩。同时,90年代后,原来需要通过白沙粮库中转的周边地区,陆续通了铁路、高速公路。甬江口船运业务减少,火车北站也随之拆迁。原本白沙粮库最大的中转业务逐渐弱化,只保留了粮食储存业务。同时,仓库老旧、设备老化、仓储能力不足等问题日渐显现。
  我切身感受到,随着宁波城市的快速扩张,原本荒凉的边缘地带,变成了繁荣的中心城区。粮库周围的稻田变成了居民小区,原本50米内的粮库缓冲区,也变为与周边建筑墙挨着墙。我们用的鼓风机等作业设备对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运输车辆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较大压力。此外,饲料业、养殖业等粮食业务发生了规模性变革,粮食运输实现点对点配送,不需要再经过烦琐的周转。
  多重因素的叠加,让历经风雨的白沙粮库逐渐意识到功成身退的日子越来越近。如今,白沙粮库是国有独资收储企业,下设收购站等直属单位,承担粮食储备、军粮供应、铁路中转等职能。粮库占地5万多平方米,仓房18座,容量5万吨。另有植物油罐2座,总容量400吨。职工人数减少到17人。
  但我认为,白沙粮库从辉煌到没落,实际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交通更加便利、城市快速扩张、粮食配送更便捷..所有让白沙粮库弱化的因素,都是整个社会方方面面快速发展的体现,我们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白沙粮库这位60多岁的“老人”,成为宁波、江北数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喝彩者。
  随着宁波文创港开发建设启动,我所在的白沙粮库面临拆迁撤离,为其走下历史舞台,进而实现华丽转身提供了契机。现在,白沙粮库只承担常备粮储备功能,同时储量只出不进,为下一步搬迁做准备。为保证粮食出库数量准确,白沙粮库在以往出库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仓保管员和仓储工作人员的分工职责,加强出库期间登记、司磅、提货等各环节与运粮方的沟通和协调,完善出库流程,保证出库手续齐备,降低出库工作风险。以宁波文创港为契机,白沙粮库将进一步整合土地、资金等,整点行装随时准备搬迁,在另一块土地上建设新的现代化智能粮库。
  华丽转身的现代化智能仓库
  我们都知道,由于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不同,北方和南方的温度、湿度差异很大。北方气温低、空气干燥,南方降水多、湿度高、气温高,导致南方粮库的保粮成本大、要求高。
  我在白沙粮库的时期,“粮人”为保粮花费了大量精力。北方气候干燥,粮堆温度低不易生虫,而以前我们白沙粮库易生虫,杀虫时要戴好防毒面具,密闭好仓门和窗户,放好药剂,靠药剂的挥发来杀虫。在降温时,要用大马力的鼓风机把外面的冷空气灌进去,实现空气对流,但噪音很大,也不安全。
  老一辈的仓库保管员打扫粮库时扫帚不离手,一粒粮食掉地上都要扫起来,随时用鸡毛掸掸灰尘。检查的时候戴上白手套,手套上不能有一点灰尘,否则卫生就不合格,地面、墙面都靠人工打扫。仓库的墙每年抹两次石灰,起到清洁消毒作用。
  而我现在工作的市粮储新仓库,粮仓的温度、湿度都由电脑调控,实现电子测温测湿测水,并利用互联网监测摄像。
  我切身感受到,保粮技术的变革与进步,使得储粮场地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原来白沙粮库只有3米多高,粮食只能放一米多高,现在的粮库能放6.5米高的粮食。现代化粮仓的粮食储藏量是白沙粮库的6倍,现在只用20亩地就可以建起白沙粮库75亩地存粮的规模了。过去的一个仓库需要2~3个保管员,现在是1个保管员管2~3个仓库。不仅如此,粮食的质量和口感也今非昔比。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粮食的质量和口感进行提升,让全宁波市的市民吃到更安全、口感更好的优质口粮。
  现在,我们经常还会邀请一些退休的老领导、老职工参观我们的现代化粮仓,他们看了之后也感到很欣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实现了。
  历久弥新的“粮人”精神
  我记得,原白沙粮库的职工大部分是离休干部职工,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粮人”们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上更是兢兢业业,平时以库为家,很少回家,一直是我们学习的老前辈。当时粮库职工上班都是带枪的,在那个粮食异常珍贵的年代,粮库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物资库。
  在我工作初期,粮库提倡建立无虫(蛀)、无霉(变)、无鼠(害)、无雀(扰)的“四无粮仓”。新中国第一代粮食人,不畏艰苦、夜以继日地顽强工作,登房顶、端雀窝,爬地垄、堵鼠洞,灭鼠保粮、虫口夺粮,其蕴含的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精神,流传至今。
  老一代“粮人”勤勤恳恳,很珍惜粮食,看到年轻人把脚踩在粮食上是要骂的。平时工作时更是扫帚、鸡毛掸不离手,随时准备把一粒粒粮食打扫归仓,手上都是老茧。虽然当时的保粮技术过时了,但老一辈“粮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有些甚至连扫把都不会拿,更别提让他们把地扫干净了。他们在家里都是不干活的,但到了单位就不一样了。那些新入职的年轻人,我们都要求他们去仓库打扫卫生,扫上几天地,就是让他们体验下老一辈“粮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虽然是和平时期,但我们也要树立危机意识,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再好的技术也需要人来操作,新一辈“粮人”要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勤于思考,总结经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前,我国粮食流通工作进入全面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阶段,全面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正处于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更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粮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艰苦奋斗,敢于担当,昂扬向上,勇于创新,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再立新功。
  在白沙粮库的二十多年,见证了我青春的记忆,也见证了我的成长。粮食系统是一个大家庭,许多人的祖辈父辈都深深扎根在这里,一做就是半辈子,直到退休,对她的感情十分深厚。
  对于白沙粮库的拆迁,老职工虽然感情上难以割舍,但也感到欣慰。他们约定等到拆迁时,要再来到工作了一辈子的白沙粮库,拍照留念,留存珍贵的影像资料,与这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老人”见最后一面,回眸曾经的辉煌,追忆逝去的岁月。

知识出处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潮起北岸:宁波文创港历史遗存口述史》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为六部分,收录了《我记录了宁渔30多年的历史画面》《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的拓荒者》《黄金十年》《为海洋捕捞事业奉献了一生》《我为宁渔照顾后代》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荣
责任者
郭传太
责任者
林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白沙粮库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