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十八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29
颗粒名称: 彭山十八湾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
页码: 556
摘要: 《彭山十八湾》是慈城流传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关键词: 慈城镇 民间故事 彭山十八湾

内容

从下横街过横滨桥,沿着一条大河往西走三四华里,便见一座小山,形状似只馒头,名曰“彭山”。在彭山扁平的山顶上,有一座造型并不十分美观的砖塔,谓“彭山塔”。据记载,此塔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是一座六角形七层砖塔,高22米,也称文笔峰。彭山因有塔而出名。
  沿彭山山脚这条大河,通慈城骢马桥江(后改称骢马桥河)。清代《慈溪县志》记载:宋宝祐五年(1257),当地乡民联合写信呈吴丞相,要求整治管山江弯道,以利通畅,有益灌溉。丞相用钱币向管山西边农民买田,垦河三里,把管山江弯道取直扩大,便于潮水通过,从此骢马桥河水流经彭山汇入管山江(内江),东接甬江,西通余姚。为防海水入侵,当时官府还在彭山造了闸,至今彭山闸基尚存。过去乡民把彭山闸称为“彭山浦”,字典里对“浦”解释为河流入海的地区,那彭山闸即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随之这里传出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东海龙王为造福天下民众,下了一道圣旨,旨令一条修炼成仙的老龙到慈溪彭山浦盘踞,遇到天旱,上天化水,遇到地涝,下地排水,让民众旱涝保收,衣食有余,天下太平。老龙领了圣旨,便带一条龙仔,到彭山浦来把守,为百姓尽责尽力,从不怠慢。百姓得了益,便感恩老龙的功德。在我们儿时,若夏天遇久旱不雨,酷暑难熬,全城百姓要祈求上天赐雨,大家冒着红猛太阳,头上不戴草帽,一起排队上街求雨。前面抬着城隍菩萨,后面就抬着彭山老龙,每人手持燃着的香烛,边走边喊:“风也来,雨也来,就靠菩萨落下来。”说来也怪,只要老龙请出,第二天就会下倾盆大雨,于是大家更信是老龙显灵了。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龙仔长大成了一条小龙。按规矩,小龙得游回东海去修炼,但老龙与小龙亲情浓浓,不忍分离。无奈,到了小龙要回去那天,老龙依依不舍目送小龙往东游去,只游出一程,老龙便唤儿一声,小龙就回过头来望娘一次,这样接连唤儿十八次,小龙也回了十八次,那河道即成了十八个弯头,后人称为“彭山十八湾”,又叫“望娘湾”。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和珍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