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源于慈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11
颗粒名称: 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源于慈城
分类号: K892.11
页数: 2
页码: 481-4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以八月十六为中秋的习俗渊源,其一是以鄞县(含旧时宁波府城)为中心的史浩说。其二是以慈城为中心的赵文华说。
关键词: 慈城镇 民俗风情 中秋节

内容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到唐代后演变成赏月、团圆、吃月饼的习俗。
  八月十五过中秋,全国都一样,唯独宁波以八月十六为中秋。那么这个习俗源于何时?始于何事?这在宁波各地就有各种不同的讲法。但流传较广、影响最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以鄞县(含旧时宁波府城)为中心的史浩说。因南宋高宗时的太师史浩为鄞县人,据传每年中秋都要从杭州(临安)赶回家过节,有一年返乡途中在绍兴不慎坠马摔伤了腿,耽搁了一天,因而错过了中秋节。为不拂家乡父老之意,他便提出在八月十六补过中秋节,以后便沿袭下来。
  其二是以慈城为中心(含老慈溪全部,宁波府城、余姚、镇海县部分)的赵文华说。传说明嘉靖时,慈溪人官至工部尚书的赵文华,有一年想回家过中秋节,因公务繁忙,回家晚到了一天,错过了中秋。当时县老爷和百姓为了等他,就把过中秋推迟了一天,以后就年年推迟遂成风俗。
  以上两种传说都言之凿凿,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推敲两个传说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
  按理说,第一种传说发生在比第二种传说早四百年的南宋,史浩官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赵文华官大权大。再说史浩故事发生在府城,假如习俗起源于他,那么宁波府与下面慈溪县城慈城两城之间相距不足20公里路,而且交通便捷,联系频繁,人文相通,习俗相同,老慈溪风俗肯定会受到史浩传说的影响。在这影响四百多年后,慈溪老百姓再编造一种赵文华的传说,简直滑稽得让人笑掉牙。但问题是老慈溪境内,包括离府城只有五六公里的庄桥,老百姓从未听说过中秋改为十六是史浩的故事,只知道是赵文华的传说。所以笔者以为,两种传说都有固定的区域,相互渗透,但互不干涉。这正好证明了这两种传说都不是最初的源头,而是恰恰暴露了后人对这一习俗无法解释而随意编造的痕迹。
  要改变一个地方已经形成的风俗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除了皇帝,否则无论是谁都不太可能。尽管史浩和赵文华都是当朝红人,权倾朝野,但要改变风俗他们还不够资格。
  最近笔者偶然翻阅清乾隆时期苏州人王木咸的笔记小说《秋灯丛话》,其中“风俗独异”一节记述了一则关于慈溪人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传说。其写道,北宋末年,康王赵构率朝臣和部分百姓南渡临安,途中金兵追赶,东逃西躲,恰恰于八月十五这一天逃到宁波府下慈溪(今慈城)一带躲避,当地百姓不忍心在皇帝逃难的这一天过节,就将中秋节推迟到第二天,从此便沿袭了下来。
  这个传说证明了宁波过中秋为八月十六的风俗源于慈城,是老慈溪人从南宋开国时逐渐开始形成的。这个传说无论怎样推敲,各个方面都符合风俗演变的逻辑。
  另外赵构外婆家,即北宋名相向敏中嫡系后代,扶皇南渡后就在慈城五马桥南面一带定居。还有赵构的许多皇亲国戚与向氏一起也在慈城定居。赵氏为南宋时慈溪屈指可数的望族。这也为这个风俗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史浩和赵文华及其他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某一年过中秋节都发生过错过一天的故事,但这绝不是最原始最完美的版本,这只是地方官僚们逢场作戏的奉承话所编的传说,而真正能改变风俗的只能是皇帝的圣口和热爱自己国家的百姓。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钱文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