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慈城人过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610
颗粒名称:
慈城人过年
分类号:
K892.11
页数:
4
页码:
477-4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春节是建国后政府统一规定的节日名称,过去,慈城人把过春节叫做过年。不过这过年比春节范围广、时间长,从冬至开始,经谢年、坐夜、拜岁、上灯一直到落灯,前后约一个月,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浓厚。
关键词:
慈城镇
民俗风情
节日
内容
“春节”是建国后政府统一规定的节日名称,过去,慈城人把过“春节”叫做“过年”。不过这“过年”比“春节”范围广、时间长,从“冬至”开始,经“谢年”、“坐夜”、“拜岁”、“上灯”一直到“落灯”,前后约一个月,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气息浓厚。
一、“冬至大如年”
“过年”是从冬至祭祖开始的。祭祖在祠堂里,祠堂是“归族认宗”的场所,供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祭祖祭的是一族一姓的祖先,与家庭“做祭祀”祭一家一户的祖宗不同,祭祖时本族子孙都要参加,在外地的也应赶回,所以说“冬至大如年”。
我的祖祠,三槐堂王氏宗祠,在东悬岭脚下王夹岙,但我住在城里,去一次要翻山越岭,很辛苦。祠堂已很破旧,山村更是凋敝败落,但这是我先祖英灵所在,我岂能以其寒碜而鄙弃?所以每年冬至,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顶风冒雪,我都要前往。
在祠堂叩头跪拜以后,本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辈分大小,一个不漏的都到祠堂,吃一顿聚族酒饭。饭后分发祭品,每份一大块猪肉和几斤麻糍块。这可不是家家有份,必须有男丁本日在祠堂拜到的那一家才能领到一份。
下午当我背着沉甸甸的猪肉和麻糍块回城里时,一面为自己是王姓子孙的一员感到欣慰,一面也体会到祖先和乡亲对改变本族命运的殷切希望,责任重大,却又不知所措,感到茫然。
祠堂祭祖由各房轮值担当。祖上传下有多亩的“祭祀田”由轮值的那一房耕种,当年田上的收成就用来支付祭祖的各项支出。
二、谢年
过了祭灶日,慈城人就忙着谢年了。亲友间都互相邀吃谢年饭,为了避免日期冲突,各家谢年的日子,从十二月二十四到年底都交叉开。
谢年是感谢上天好生之德降福于人间,一年来全家平安,诸业兴旺,祈盼明年更降好运,所以人人都以虔诚的感激之心来祭拜。
谢年的情景和鲁迅《祝福》中所写一样,但慈城人不叫“祝福”,叫“谢年”,只是把整剁的猪肉供品叫“福利”。
谢年的神祗挂在高背椅上,用两把香夹住椅肩。椅子搁在“稻斗”上,比桌面高出一截。神祗面向堂里背向青天,跪拜时从屋里向天外拜,与祭祖从外往里拜,方向正好相反。拜天的人限于男子,当天要头脸干净,衣着新鲜,跪拜三次(进神、上供、送神各一次),每次三跪九叩头,十分庄重。
谢年的供桌横摆成“品”字形,供品要完全、完整,有整鱼、整鸡、整剁方肉,以及整盘的盐、血(熟独血)、金团、年糕等。供品上贴有红纸,放在祭盘上。祭盘红艳鲜亮,与祭器锡制的香炉、烛台、酒爵的银光交相辉映,显得富丽高贵。
祭拜时红烛高烧,香烟浓郁,一片热烈欢庆的气氛。这时若天空飘下洋洋洒洒的雪花来,真正是欢欢喜喜年来到了。
谢完年再做羹饭祭祖宗,这时来吃谢年饭的客人也陆陆续续到达,屋里屋外都是欢言笑语。谢年饭当然菜肴丰盛,但令人不能忘怀的还是那一碗香气四溢、美味滋口的“汁水年糕汤”。
三、坐夜
年三十坐夜是在庙里进行的。我家在柳山庙脚下,归柳山庙菩萨保佑,坐夜也到那里去。平日较为冷清的柳山庙这一夜庙门大开,烛火辉煌,香烟缭绕,几张方桌都坐满了老婆婆,念佛声与谈话声此起彼伏,闹成一片。
小孩子有跟着凑热闹的,到了下半夜,支持不住要睡觉,这倒也不犯愁。恰好佛前供桌下面的踏板宽大厚实又油漆光亮,擦抹干净,可并排睡几个小孩。
第二天清晨清道观的钟声传来,小孩子一声欢呼“新年到了”,雀跃而起,全跑到庙外去了。
四、拜岁
清道观的新年钟声激越悠扬,回音浑厚,据说道教的钟声“仙闻则喜,鬼闻停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不管钟声是否有这么大的威力,凡是听到的人都会感到心灵颤动,心情激动,于是全城的人都喜气洋洋地到清道观去拜庙岁了。
正月初一到初五是拜岁日。初一拜庙岁,慈城内外,这么多大小庙宇以及庵堂这一天都是人头涌动,善男信女纷至沓来。
初二开始,人间互相拜岁。小孩最怕的就是见了长辈,要跪在地上叩头讨压岁钱,他们宁可不要那几块钱,也不愿受那份拘束被摆布,他们喜欢钻到大人堆里看他们玩牌。
拜岁这几天全民休息,终日忙碌家务的妇女们也可以舒散一下身手了,因为规定这些天不许动剪刀,不许动针线,不许动扫帚。在扫帚把上还插了一根燃香,既表示对扫帚(尊称之为“扫帚老太公”)一年来为家庭清洁做出功劳的慰问,也提醒大家,这些天不能再惊动它。因为有人说道:新年扫地,会把家里财气扫到外面去的。
这几天也是家庭娱乐日,大人小孩,上下几辈的人都可在一起玩。玩得最普遍的就是打牌,有掷骰子、搓麻将、推牌九、挖花牌等。最有意思的是挖花牌,一面玩牌一面唱挖花小调,抓牌、打牌、吃牌、和牌时都唱。唱的词句是对牌的希望,表达玩牌者的着急、得意、喜悦、失意或怨恨。曲调愉悦抑扬,曲词俏皮有趣,正是你方唱罢我接腔,一句接一句,热闹极了。从来山歌唱得多,未闻小曲上牌桌,如此新奇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人以为慈城人读书多,都是文质彬彬的,其实慈城人还有开朗活泼的一面。在慈城小曲俚调是随地可以听到的。农民有插秧山歌,“甲板”有“吭唷吭唷”搬运曲。走街串巷,临于摆摊的叫卖声更不绝于耳,特别是卖带鱼的叫喊,声调洪亮简直和他们所卖的带鱼一样“鲜亮宽阔”。商家如大源行在骢马桥边收购蔬菜瓜果时,掌柜的一边把着秤杆和秤砣,一边把称出的重量唱了出来,旁边抬筐的、记账的、卖出的都听得清清楚楚。
慈城人的“唱调哼曲”就这样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在玩牌时自然哼起小曲来。尤其是像这样把小调搬到牌桌上,将歌声与牌声相融,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就是在国内,恐怕也只有慈城及其邻近浙东一带才有这种有趣的现象。
五、上灯 落灯
从正月十三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期间,曾经在正月初就进城演出过的四乡农民又一次涌进城来掀起高潮。他们的演出有“跳大头和尚”、“跑马灯”和“转车子灯”等。
“跳大头和尚”的,戴一个笑脸大面具,穿一件斜襟黄布衫,拿一把蒲扇,随着“堂堂”的锣声,一跳一扭。
“跑马灯”是高级的表演形式。车子灯装饰得五彩缤纷,像一顶华丽的花轿,转起来左右晃荡,还有一支丝竹乐队伴奏,乐声清脆悦耳。他们最受大户人家欢迎,让他们登堂入室,在挂有祖宗影像的大厅里表演,以娱乐祖宗,给他们的赏赐也丰厚。
这些民间文化活动最为慈城人熟悉与喜爱。像马灯调“艾格楞敦哟”轻松明快,可以叙情也可以述景,几乎每个慈城人都会哼上几句。
谁知他们后来备受轻视与歧视,以至凋谢消亡。“扭秧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难道“马灯调”就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打腰鼓”是民间娱乐,难道“车子灯”不是民间娱乐?为什么要厚此薄彼,使我慈城本乡本土的民间文化艺术遭此厄运?
上灯夜要做上灯羹饭迎接祖宗来观灯,落灯夜要做落灯羹饭送祖宗看完灯后回去。
从冬至祭祖到落灯夜做羹饭,处处显示慈城人“敬鬼神”、“尊祖先”的信仰与理念,这正是慈城年节文化的特点。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伟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