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忠墓的诉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87
颗粒名称:
三忠墓的诉说
分类号:
K928.76
页数:
3
页码:
396-3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大宝山西,朱贵祠后,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死难将士墓旁,新耸起一座双坟,左墓碑文为“皇清赐谥忠节前明兵科都给事中董公之墓”;右墓碑文为“明故督师兵部侍郎簟溪冯公、笃庵王公之墓”。这就是“三忠墓”的简介,
关键词:
慈城镇
三忠墓
董志宁
内容
终于来到了三忠墓前。
慈城大宝山西,朱贵祠后,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死难将士墓旁,新耸起一座双坟,左墓碑文为“皇清赐谥忠节前明兵科都给事中董公之墓”;右墓碑文为“明故督师兵部侍郎簟溪冯公、笃庵王公之墓”。这就是“三忠墓”,墓中合葬着明末清初浙东抗清志士鄞县人董志宁的遗骸、余姚人王翊的头颅和慈溪人冯京第的手臂。因三人合葬,俗称“三忠墓”。三忠墓原在宁波北郊马公桥旁,1995年12月因城市建设而拆迁于朱贵祠后的庙湾山上。
寒林萧瑟,空山寂寂,淡淡的云雾中寒草依依,三忠墓前一片宁静!然而,这沉默的黄土下却深藏着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和人间至情!
董志宁是鄞县贡生,一向以名节自励。清兵入浙时,他首倡在宁波起兵,拥钱肃乐为义军领袖。后来他又与四明山寨的义军王翊联络,以图收复宁波,因事泄而避至舟山,任兵科都给事中。此后他出入于宁波、舟山之间,联络四明山寨诸军,共图抗清大业。王翊,字完勋,号笃庵,原为慈溪(今慈城)人,不久迁余姚。清军入浙后,他与王江一起结寨于四明山,建立五营五司耕战结合的军事组织进行抗清,自称“大岚洞主”,曾连破上虞、新昌,震惊朝野。冯京第是慈溪(今慈城)人,号簟溪。鲁王时任监军御史。不久入四明山募兵,与王翊合军抗清。鲁王授他为兵部侍郎,他曾两次到日本借兵,但没有结果。此后他奔波于山寨和舟山之间坚持抗清斗争。
他们都死于抗清斗争,死在惨烈血战之中和萧森的刑场之上。
最先死难者是董志宁。当清军于1651年攻占舟山后,董志宁这个在宁波首倡起义的志士拔剑自刎,以身殉国。董志宁死后,因无人收殓竟尸飘海上。最后死的是冯京第。舟山失陷后他又回四明山抗清,1654年因部将出卖被清军捕获,终因不屈被清军斩杀。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冯京第是他的仇人,请求将冯京第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
王翊的死最为悲壮惨烈。1651年7月,王翊在奉化去台州的途中被团练兵俘获。清总督陈锦亲自审问,他横眉冷对,报以“无多言”之语。在赴刑场时,他挥笔写下了“谈笑且从容,今朝得死所,一腔忠愤血,飞洒若红雨”一诗。清军恨他常年获胜,聚集一起用箭射他以泄其恨,但王翊岿然不动。结果他肩上、脸上、肋下中箭如猬,但他仍然如树直立,纹丝不动。这一切令清军惊恐不已,于是上前将箭直射胸口,一次又一次,连射三次,他还是没有倒下。清军又用刀割他的耳朵、削他的额角,他始终不倒。直到清军用斧头砍下他的头时,王翊才轰然倒地。史学家全祖望在记叙王翊之死时怆然写道:“大兵见之有泣下者。”大兵即清军,能让敌军感动得流泪的烈士,其死该是何等的壮烈?王翊死后,清军将他的头颅挂在宁波城门楼上示众,以威吓抗清志士和义军战士。300年后,当我们重读这一段段血写的历史时,仍为抗清志士的悲壮业绩而感动不已,扼腕长叹!
然而最使人感动的还是“三忠墓”营建者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陆宇〓。陆宇〓和钱肃乐都是鄞县人,而且是同学。1645年清军入浙,他与董志宁等6人倡议抗清,他毁家输饷,支持义军。当董志宁死时,因无人收尸遗骸飘浮海中。陆宇〓闻讯后,立即出钱招人出海捞取董尸。据传他曾梦见董志宁说他断了一足,结果收尸后不见右足,大惊后,用稻草作足补之,葬在城北马公桥下。冯京第就义时,他在旷野中设桌祭奠,哭七天,而后又设法将冯京第的遗骸葬于马公桥下。当王翊的头颅高挂于城楼示众时,他更是忧心如焚,痛不欲生,时时徘徊于楼下,不忍离去。后他与钱肃乐的部下江汉合谋,在中秋节龙舟竞渡时,江汉扮作清军将领,戴着红笠帽,手握短刀,带着十余人登城游览,走到悬挂王翊头颅的地方,江汉故意问守卫的士兵这是谁的头?士兵回答后,江汉勃然大怒说:“这个冤家,终于找到你了!”言毕刀起,绳断头落,等在城下的陆宇〓等趁机将王头接住,当即回家,放入锦盒,藏于密室。此后12年中,每逢寒食、重阳,陆宇〓必浮舟月湖,长歌以哭,哭毕以诗记之,以祭王翊。每逢王翊忌日,他则必买鸡一只,买酒一斗,藏于密室与王翊头颅相对而饮,终日不出门外。如是者12年,家人无人知道内情。直至1663年,由于张煌言部卒降清后告密,陆宇〓被清军逮捕。当家人在清军搜查后的书柜底下寻出色彩斑驳的锦盒时,才知道他藏着一个人头。
他的弟弟陆宇燝,看到这个人头时哭着说:“这就是王翊的头啊。”
于是用稻草作身,与冯京第的手臂合葬于马公桥下,谓之“三忠墓”。
此后的300多年中,“三忠墓”偏居城北一隅,鲜为人知。荒草夕阳,旧碑残冢,默守着一个惨烈的故事,深藏着一段动人的真情。直到1995年冬日,三忠墓因城建而迁建于庙湾山上,与鸦片战争中殉国的英魂为伴。此地群山连绵于后,阡陌纵横于前。蓝天下山冈异常安静,山冈中的三忠墓更是寂静无声。然而,那些久远的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人格力量和高贵精神犹如黄钟大吕,穿越时空,在百年之后不绝地回响。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松岳
责任者
董志宁
相关人物
王翊
相关人物
冯京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