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时英: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71
颗粒名称: 穆时英: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348-3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人穆时英的生平简介。
关键词: 慈城镇 穆时英 人物史

内容

1940年6月8日黄昏,上海福州路上匆匆走着一位身材瘦长的青年男子。突然,从他的背后响起了枪声,子弹从他胸部穿出,鲜血顿时染红了整件衬衫,青年人倒在路上,当即身亡。翌日,上海大小报纸纷纷以醒目字迹报道:“穆时英在上海遭狙击身亡。”
  一、初露才华
  穆时英,笔名伐杨、匿名子,1912年生于慈城。他父亲是个银行家。穆时英10岁左右随父亲来到了上海。
  穆时英很机灵,又喜欢读书,在中学时代,看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后来考入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并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18岁的穆时英在施蛰存主编的《新文学》月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咱们的世界》,然后又发表了《黑旋风》,因而名噪一时。这些小说多用下层市民的大众口语来写,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不甘心做奴隶的反抗精神,且题材新颖,构思奇特,故而令人耳目一新。
  二、“鬼才”作家
  就在这时候,他父亲死了,家道中落。穆时英大学未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住到北四川路底的虹口公园附近的山阴里,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家务由他的母亲一手操劳,他每天写作至深夜。1930年至1935年的短短几年里,他出版了长篇小说《交流》、《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等,未出版的长篇小说有《1930,1931年》。良友图书公司还出版他的单篇小册子,如《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黑牡丹》、《空闲少佐》等。《现代》杂志对穆时英的作品推崇备至,先后发了十多篇,有时几乎每期一篇。他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将,被评论家们称作“圣手”、“天才的作家”和“鬼才”作家。当时,施蛰存认为:“我觉得在目下的文艺界中,穆时英君和刘呐鸥君以圆熟的技巧给予人的新鲜的文艺味是很可珍贵的。”名作家苏雪林称赞他是“最成功的新感觉派的代表,并且是都市文学的先驱作家”。
  三、脱离文坛
  1934年,穆时英和叶灵凤合编《文艺画报》。此时,他开始迷恋纸醉金迷的生活,常混迹于舞厅酒吧。不久,他的小说创作在无形中停止了。接着,他在政治上也堕落了,当上了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成了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后来他带着老婆去香港,在《星岛日报》工作。
  抗战初期,穆时英从香港回到上海。1939年参加了汪精卫汉奸集团,主持《中华日报》副刊,并主编《国民新闻》(一说《国民日报》),宣传“和平文学”,结果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年仅28岁。关于他的死因,另有一种说法:1973年香港《掌故》月刊发表一位原国民党中统特工人员的文章,指出穆时英“不是汉奸”,“死得冤枉”,说他是奉命任伪职,暗中为重庆做特工,结果成了“双重特务制下的牺牲者”。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童银舫
责任者
穆时英
相关人物
叶灵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