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夫和宁波的教育卫生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70
颗粒名称: 陈谦夫和宁波的教育卫生事业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6
页码: 342-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人陈谦夫为社会服务、为桑梓造福的热心人士。他先后创办了效实中学、慈湖中学(当时称慈溪县立中学)和龙东、丈亭、念慈等三所小学,又创办了慈城保黎医院和慈西金川医院。他对学校、医院直接领导,并为筹募经费、建造院舍而竭尽毕生精力。
关键词: 慈城镇 陈谦夫 教育卫生

内容

慈溪(1954年划县前,“溪”作“谿”,古文“谿”同“溪”,故本文采用“慈溪”)陈谦夫是近世一位为社会服务、为桑梓造福的热心人士。他先后创办了效实中学、慈湖中学(当时称慈溪县立中学)和龙东、丈亭、念慈等三所小学,又创办了慈城保黎医院和慈西金川医院。他对学校、医院直接领导,并为筹募经费、建造院舍而竭尽毕生精力。
  清末,当他初出茅庐时,就在家乡发起组织慈溪西乡公益社,后改为金川乡(有川自金沙岙出,因此得名)自治会,再改为金川公会,这是慈溪地方自治组织的先声。在宁波,他与袁履登、徐友丞联名上书当局,争回江北岸外人居留地的警察权,改组了被外人霸占的工程局。辛亥革命时,他积极参加反清运动。宁波光复后,他担任宁波军政府的交通部副部长,掌管通讯联络,并兼管电灯公司。北伐时期,他在汉口江海关监督总署任总务科长,兼任财政部税务总署秘书等职。现着重就其所从事教育卫生事业略述如下。
  一
  陈谦夫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殁于民国34年(1945)。他是慈溪丈亭下陈村人,家中薄有资财土地,幼,受家馆教育,16岁应童子试,17岁学商,18岁复弃商就学,在宁波偕我公会从美人费佩德博士学英文,后进宁波崇敬学堂、崇信书院(后改益智中学),21岁毕业,22岁又去上海学英文于布茂林,这时他的英文已有相当基础。年逾花甲时,他还习古文、诗词,不时求教于著名文人冯君木、魏友枋等。他起初不信基督教,自从进了教会学校后,于19岁受洗礼,但平时少有人知道他是个教徒。
  二
  辛亥光复初,宁波的名士学者多投身革命,稍后,又多趋向兴办新学,陈谦夫也不例外。他在《教育功罪论》中写道:“国之本在民,民之本在教育。教育者,国之兴衰、强弱所由制焉。”就在辛亥冬,他与何吟苡、何璇卿、叶叔眉、陈季屏、钱吟苇、陈屺怀、冯度、柳镜斋等人讨论组织学会,酝酿开设学校,提出“合一郡之力,集一郡之才”为办学方针。次年(1912)2月,成立效实学会(“效实”两字出自严复译的《天演论》“物竞天择,效实储能”),所设学校,即以会名名之。公推李霞城为会长,陈季屏为教育部长兼校长,陈谦夫为干事,筹备开学事宜。3月7日,正式开学,效实中学就此诞生。
  效实中学开办时,陈谦夫在《效实学校成立史》上说:“以施实学为主,故功课与普通中学微有不同,非敢标新立异,只求应用耳。”由于不盲从时尚,不追求虚名,仅一年半以后,于1913年7月,北京大学等招生,三年级学生(当时学制四年)都跃跃欲试。结果文科、政法科、理科等,报考9人之中录取了5人。这消息一经传开,轰动了宁属各县,认为果然出了真才。这时,学校一年经费不敷3000元,商得慈西金川公会同意,捐助浙路公债票11000元,取其到期本息,为之挹注。效实成了名,慕名投考的人也多了,公益团体也就乐于捐助。此时,学会与慈溪教育局订了约,准慈溪保送免费生16名,给贫寒子弟有入学机会。
  效实初办时有学生50余人,次年为70余人,第三年增加到96人(全部住宿)。这一年(1914),改由陈谦夫为校长。原有校舍是西门育德农工学校旧址,仅楼房两幢,远不敷用。学会要他亲赴汉口和原育德校董卢某协商,拆去重建。卢某同意并概允将土地所有权也赠与效实。他归告学会,即集款兴建,8月开始,预定两月完工。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致募款购料也都受影响,但陈谦夫不避困难,终于建成教室楼一座,名“铭三舍”(取“民国三年”谐音)。建成后,人满为患暂时缓解了。
  1916年11月,陈谦夫应上海商务印书馆聘请,辞去效实校长职务。但学校需要发展,因此一再邀他回校,而商务印书馆坚留不放,最后双方协议,两处兼摄,遂于1918年再度接任校长。他深感学校一无经费,二无土地,扩建不易。1921年,他乘校庆10周年之机,向校董校友发动捐募,初步决定兴建三舍,估价四万余元。不料经营伊始,奉直战争突起,工程进行三分之一,而捐款仅得五分之一。此时左支右绌,他忧心如焚,后经多方筹措,连爱国华侨吴锦堂处也去信捐募。两年后(1923年,即民国12年)建成了三楼教室一座,名“集义舍”。同时,他成功改造了厨房,租赁了操场,添置了校具等。其中学校拆去城墙建设操场一事,曾受顽固势力的反对,陈谦夫认为这是对教育事业的压制,据理力争,经过多方交涉,始告平息。
  1924年,陈谦夫摆脱商务印书馆的兼职,专任效实校长,又扩充校舍,建成“益三舍”一座,于1925年又添建“集思舍”。但他因劳累过度而致大病,年终辞校长职,1932年,改任为学校董事。
  1977年,效实中学在拆除“集义舍”翻建教学楼时,在墙角里发现了一只外面是水泥浇制、里面是铁皮的盒子,存放着许多档案史料,有民国4年12月印的效实校友会会刊,民国10年订正的效实中学校则及效实学校10周年纪念册,民国12年4月编写的学校大事记、教职员、学生姓名表、拆城交涉纪略和刊登官方不准拆城的《四明日报》、《时事公报》。这些资料详细记载着效实从1912年创办到1923年这12年的校史。这就是陈谦夫在1923年第二次扩建校舍,兴造“集义舍”时精心设计所封藏的。他的目的,根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封而藏之,为后世之发现是文者,一征过去之历史。”(大事记与学校成立史中都写着)陈谦夫这种保存史料使“信而有征”的精神实属难得。
  三
  慈溪曾有一所中学,但不久即废。慈人升中学要往外地很不方便,有的只好辍学。1933年,陈谦夫在县教育会倡议筹设中学,获得社会耆宿杨省斋、秦润卿等赞同。1934年春,慈溪旅沪同乡和慈溪普迪学会都愿资助常费,县府也允许拨款。这样,办中学的条件成熟,就择定慈湖书院旧址为校舍,县府委任陈谦夫为校长,于是年8月开学。第二年因校舍太小,借附近普济寺僧寮为学生宿舍,又租用农地为操场。1936年,学生人数增多,非增建校舍不可,因校址没有发展余地,他就决定移到向西约两百米的野航桥畔老慈湖书院旧址兴建新校舍,但学校虽为“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实则只拨给有限的常费。于是陈谦夫奔波于沪甬之间,捐募款项,筹得资金约6万元。1936年9月动工,至1938年秋,拓地50余亩,建成校舍60余间,有“思祜楼”、“筱芙楼”、“怀德堂”等教室礼堂17幢,女宿舍“懿安楼”一座,还有膳厅、厨房和杂物间等。全部落成后,学生三百余人,教职员工数十人,都喜气洋洋地迁入新居。
  校舍一期工程完成后,接着准备建造抹云楼图书馆和纪念厅,后因抗日战争形势所迫而中止。1939年6月1日,日机轰炸慈城,竟以慈溪中学为目标,大礼堂首先中弹被毁,其他各楼也先后遭殃,幸全体师生无恙。当时师生目睹校舍被毁过半,无不潸然泪下。陈谦夫对全体师生说:“日寇暴行,令人发指。但敌人只能毁我物质,却不能摧我精神。我们当不折不挠,益加奋勉,抗日到底。”为着师生安全起见,学校即迁往罗江芦山寺为临时校舍。这时学校经费时断时续。师生们的生活困难,但诵读之声始终未辍。1941年4月,全县沦陷,学校在芦山寺宣告解散,师生洒泪告别。慈溪中学自1934年8月开办至1941年4月,为期6年零8个月。沦陷区内,劫后校址的残存砖木,也被日寇、汪伪军拆造碉堡,终成一片废墟。陈谦夫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痛心之下,肺炎突发,卧病数月之久。
  四
  陈谦夫认为教育是兴国之本,而小学教育为本中之本。早期他接办父亲所创立的龙东小学。1910年,他腾出私房数间作校舍。是年农历三月,乡民迎赛东岳会,受人煽动闹事,数日之间焚毁、捣毁了慈溪正始小学等7所学校。丈亭的龙东小学,校舍是陈氏私房,也被砸得粉碎,损失重大。直到1925年,他捐资千余元,重建简易校舍一幢,作为其父70寿辰纪念。
  丈亭是慈西大镇,但只有私塾没有小学。陈谦夫于1928年任县教育委员时,组织丈亭学会,集资创办丈亭小学。1932年,征得钱王庙所有人同意将庙宇拆造校舍,并得巨商王养安捐3000元。殿宇拆卸将毕时,庙主反悔,阻挠施工,并要王养安中止捐款,工程几乎停顿,经陈谦夫据理力争,风波才告平息。
  1937年,陈谦夫利用慈溪中学迁出的旧址,办起了念慈小学,由于教师阵容健全,教学认真负责,一时誉满全县。惜两年后日机轰炸,严重威胁念慈的安全,只得迁至南郊杨陈上课。乃至1941年4月慈境沦陷,念慈小学随着慈中的解散而解散,就此夭折了。
  五
  甬上名医吴莲艇,是陈谦夫的同学。1900年,吴求学于嘉兴福音医院,得医学学士学位,并担任院事,很有资望。1908年,吴返甬探亲,访晤陈谦夫,表示他日当在桑梓自立医院,以济贫病。陈对此很赞同,次年陈路经嘉兴,吴又谈到西医科学,医院要办就办西医院。陈即将吴
  意转告陈屺怀,并会同慈城钱吟莆、吟苇,请他们联合地方士绅,筹资开院,邀请吴莲艇来慈城主持医务。吴欣然同意,并表示医院初创,不求高俸。接着,组织医会,取名“保黎”,所办医院,也名“保黎”。于是,吴毅然辞去福音医院高俸职务,就任保黎医院院长。
  医会租赁慈城藕田墩冯氏微古义塾旧址为院舍,经修葺后,于1910年2月5日开诊。陈屺怀对陈谦夫赞词有“生人戚戚,涂有横尸,惟君之仁,可以保黎”之语,陈、吴二人共事,他们的业绩直到如今还被人们传颂着。
  此后,保黎医院于1912年开始建造院舍、楼房8幢,计8000元,都由会董陈谦夫向各界捐募,其中冯芝汀、秦润卿资助最多。1914年,陈谦夫被推为理事长。次年又建手术室,耗资万余元。1920年,医院成立10周年纪念时,已经成绩斐然。1930年,陈谦夫任董事,是年添建院内医师住宅。1937年,陈谦夫任董事长,是年添建产科病房。1940年时,院长宓石安辞职赴沪自办诊所,而此时日寇侵华日紧,院长难以物色,不得已由陈谦夫兼摄院务,秦润卿掌财务,陈最夫、蒋美生主持医务。因此求治就诊,人数不减。当时有人恭维他说:“你的医院越办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陈谦夫不以为然,回答说:“我们不从病人身上做生意,经费是向各界捐募而来的,你不见休息室里有副对联吗?‘莫道此间生意好,须知世上苦人多’。我们现在虽对贫困者有减免制度,还很不够,今后还要筹建基金,努力办到照顾困难病人,扩大减免费范围。”
  陈谦夫自1940年兼摄院务起,寇患日深。县城沦陷后,他奔波沪甬,筹募经费,并与恶劣的环境周旋,终究房屋幸免损毁,医疗设备幸得保全。秦润卿曾撰文言及:“保黎医院之有今日,赖陈谦夫与钱氏兄弟倡导于先,而冯芝汀等经济赞助,致力亦大。”唯自钱、冯去世后之20年,则全赖陈谦夫独力支持。他视院如家,数十年如一日,摄院务五年,于1945年8月底终致极劳病故。
  保黎医院成立不久,慈西三七市也于1912年办了一所“金川医院”。1917年,陈谦夫对金川医院加以整顿充实,并与保黎医院协作,使乡间病人能就近就医,便利不少。
  因陈谦夫热心公益,深负盛誉,1932年,鄞县佛教孤儿院聘他为董事;1937年,慈溪云华堂(慈善团体)也聘他为堂长。此外,他还组织宁波青年会,设会所于江北岸新江桥堍,聘倪德昭为总干事,供青年业余文化活动。诸如此类,他身兼多职,无不尽心致力,所以当他去世之后,社会各界都深表悼念。如钱罕有诗称颂他“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魏友枋说他:“志趣远大,计划精深。教育家之先进,兼慈善家之令名,是城乡邦之典型。”陈屺怀的怀语中有云:“惟君之学,可以起废,士知效实,风来有自。”这些评语,都是很恰当的。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子长
责任者
陈谦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