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望族慈城冯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55
颗粒名称: 千年望族慈城冯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9
页码: 281-2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千年望族慈城冯氏的家族的起源以及冯氏历代人物的简介。
关键词: 慈城镇 家族史 冯氏

内容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家族性的人才群是其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共同的家学渊源和书香传世的传统,由于相近的生长环境、先天禀赋与思维方式,浙东相继出现了许多望族,最有代表性的有余姚的虞家、鄞县的史家、宁波的万家。虞家从三国至唐初,一门中正史有传者11人,仕宦而名有40多人;史家在南宋时一门也相继出了3名宰相、76个进士,其中有敢于为岳飞昭雪的政治家、诗人史浩,为此就有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之说;清初万泰的8个儿子,被时人誉为“万氏八龙”,也兴盛一时。但这些家族的兴旺最多不会超过几百年,而慈城(慈溪)冯家自汉至今的千余年时间,几十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到清朝乾隆时,冯家已出了56个进士,还不包括武进士。同时,冯家财丁两旺,在慈溪的老县城——慈城,有“冯半城”之说。
  冯家“发源之远,簪缨之盛,本支之繁”,在族谱上有详尽的记载。其始祖可以上溯到汉。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任朝散大夫的冯冕,因恨董卓作乱,固请去职,得任句章录事参军中尉,而至金川乡(今慈城)。一传先祖冯叔和在吴越国供职,他的儿子被任命定海(今镇海)的节度使后而至慈城;而《慈溪县志》载,冯叔和由婺州迁于慈溪之金川乡。不管慈城冯家从何而来,又怎么来,反正到了元初,因冯家子孙繁衍,按居住地分已有金川、福聚、大街、西桥、柽树、大树六支族。到了明代,家族更为繁盛,本支和旁支的名堂更多,至今已传了近40代。
  千余年来,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使慈城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收编了200余位冯姓名人,其中慈城冯家有14人。浙江美轮美奂的明清建筑,数南浔、慈溪最宏伟,故有“南浔刘家,慈溪冯家”的说法。
  一
  翻开《慈溪县志》列传卷,从先祖冯叔和开始,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冯氏后裔有76位功名在册。也许明朝是冯家最兴旺的时代,在册人数竟有50人,而同时期全县入志才450人。
  严格地说,南迁后的冯家兴旺是由冯兴宗开始的。作为慈湖先生杨简的学生,他受杨简的影响,谨学自持,而且还继承了先生心学理论,创办了象山书院。于是冯家开始了“以读书求功名”的传家之道。但无论是求得功名与否,冯家人凡事以忠孝为先,以至成为传家之道而影响每一个冯氏子孙。
  位于太湖路完节坊的冯岳彩绘台门,于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在现代人的眼里只是间破屋,当年用白、红、青、绿等五彩色漆描绘的图纹已被风雨洗刷得不再亮丽,然而这座黯淡无光的古建筑,却是万历帝钦赐给冯岳的深宅大院。
  冯岳,字望之,嘉靖五年(1526)进士,先后在山东、河南、南京等地任官。在济南任知府时,他释放犯人1500多人,还以俸禄帮助无钱赎罪的穷人出狱。后因军功,冯岳被升为刑部尚书,官至二品顶戴,他是冯氏家族中官职最高的一位。冯岳60岁时辞官返乡,皇帝赐宅名曰“彩绘台门”,并造“完节”、“淳德”两座功德坊。
  冯家的人才众多,密度之大,可以从宁波地方史名著《四明谈助》中看到。《四明谈助》记载:冯季兆为明朝举人,到一穷乡僻壤任教谕,见百姓不知《五经》,就口授《毛诗》,培养了一批人才。其子冯若愚考取进士求得功名后,除奸党、减税赋,他的善举深得民意,使那些原被苛捐杂税逼得结寨欲反的农民解刀剑归垄田,一地治安遂得安宁。
  冯若愚膝下有元飏、元飚、元飂三子,他们是冯家三条龙。元飏(字留仙),做过工部主事、礼部主事与天津巡抚。在浙东抗清斗争中,他精忠报国,视死如归。黄宗羲评元飏说:“我友天下,未有真诚若留仙者也。”
  元飚数次上疏陈辅臣误国,而谏言又未能被皇帝采纳,反得罪了人,以致寻乞归甲。而归甲后,元飚并不因此身不在朝而闭嘴,仍旧一次又一次复疏,直谏近十年。正是由于他勇于直谏的刚正不阿的精神,他才深受崇祯帝的器重,以至皇帝都不呼其名而称“冯先生”。为此元飏、元飚有大小冯君之名。
  崇祯十五年(1642),老三元飂被任为尚书,可又被崇祯皇帝疑而不用。后崇祯帝又派一人以“三千金求一边帅”去试探元飂,结果被斥责一番。皇帝才相信他,赞道:真是卿家三相公,真卿弟也。
  冯氏子孙就是这样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国家。当时清军游兵常骚扰明朝边陲,当北方有的地区被清兵霸占以后,元飏三兄弟相继南下,誓死保卫明朝江山。但明朝的疆土一一沦陷,元飏、元飚兄弟俩郁闷而卒。老三元飂告慰两兄弟之后,献出全部家产作军饷,参与浙东抗清斗争。不料,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思之扼腕。
  冯氏历代都有英杰,最悲壮的应数冯京第。
  冯京第,字跻仲,号簟溪。他青年时曾与父辈元飏、元飚等人结成文昌社。后南京、杭州等地落入清军之手,他又参加了浙江抗清义军,唐王时受命任监军御史。义军失败,他与另一人赴日求援。谁知船抵长崎时,日方竟不许他们登岸。京第每天身着朝服,跪在船头哭拜,甚至向日本人送去了血书。他两次求援,但日本并没有援一兵一卒。
  冯京第回国后,与同乡人王翊结寨于四明山,鲁王授他为兵部侍郎。
  顺治十一年(1654)九月,清军准备袭击舟山,为清除后患,兵分两路夹击了冯京第的义军。此时,冯正患重病,匿居于大岚的颧顶山,因部将出卖被清军捕获。冯拒绝投降,慷慨就义。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京第是他的仇人,请求将冯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他死后,他的挚友陆宇〓,在旷野野祭七天,以寄哀思。后友人们把他的一臂与王翊的头颅和董志宁的遗骸合葬,世称“三忠墓”,今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上有两种英雄:一种是叱咤风云,我行我素,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一种是内敛激情,藏锋不露,能忍奇耻大辱的。而冯京第是属于前一种的英雄,我崇敬他是因为他像阳光一样透明。
  二
  也许是忠诚报国无门,也许是受“不为良相就成良医”的影响,也许是商品经济萌芽的触动,“以读书求功名”不再是冯家子孙的唯一选择了,渐渐地读着“圣贤书”的冯家读书人中出现了商人。
  生意做得最大的要数冯云濠。据载,这位道光十四年(1834)的举人竟成了名震宁绍的巨商大贾。咸丰年间(1851—1861),清政府筹集军饷,冯云濠先后捐银子三十万两。我不知道当时付的是银票还是白花花的银子,如果是银子,那又是怎么运走的,三十万两银足有数吨重,在没有汽车的年代,难道用船,一船一船地运走吗?反正令人无法想象。但由于他捐银筹饷,被赏花翎,授两品观察,并赐“缀经阁”书房一间和免税贩运药材的特权。
  冯氏后裔经商可能是从冯映斋创办冯存仁堂开始的。据说,冯映斋原先并不富,一年正月初一他去清道观求签问卜,结果求了支下下签,他十分失望。不料道观道士察言观色,信口开河道:先生去四川可发财。冯映斋信以为真,过了正月十五日,便离家启程去四川。
  刚到时,他在一药店当茶房,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将赚的钱寄回家,就积蓄了不少工钿。一年,冯映斋听说红花“小年”,就用工资买了两间房子的红花。果然这一年红花歉收,量少价高,冯映斋真是发财了,药店老板就动员他入股。红花让冯映斋成了老板。回乡后,他创办了冯存仁药堂,这是清朝康熙初年的事,店肆开业的时间比北京同仁堂还早7年。
  冯映斋的四世孙冯云濠(小名冯阿荣)继承冯氏宗族遗店,集祖辈采购之经验,承家族做人之道理,不但扩充了冯存仁药堂,还开设了“冯万丰”药号,这可是当时宁波最大的一家药商铺。同时,他在上海又开了两家冯存仁药店,这两家分店被誉为上海四大药店之一(四大药店为胡庆余堂、童涵春、冯存仁、蔡同德)。此外,他还在慈城创办了制膏厂。
  现在,慈城始平路南北的前后新屋就是冯云濠的家产,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还看到过悬挂在大门口的“观察第”御匾,前新屋、后新屋之间的始平路也是皇帝御赐的,这路名一直沿用至今,以纪念冯家望族的根在始平。
  冯氏家族因经商又出尽了风头,古城的大街小巷老小皆知“素封之家”冯家。一次,冯家的佣人上街买菜,与杨家佣人吵架。杨家就是慈城明代两个状元之一的杨守勤之家,也是慈城的望门大族。杨家佣人回家后,与主人一说,主人不但不怒,反而带着佣人到冯家赔礼道歉。从中可见冯家的地位。
  我想这就是所谓有财有势。因为有财,道光皇帝多次派冯云濠去黄河、长江流域赈救灾民。一次,冯去长江流域,船过奉节时,岸边传来哭声,原来是一位老汉。老汉自述姓曾,儿子早亡,欠了财主不少债。财主说:再不还债,就抢媳妇顶债了。媳妇不肯,因为家里还有怀抱中的婴儿。冯见老汉老泪纵横,就摸出银子给老汉,分三份,分别用于还债、日常开销与培养孙子读书。
  几十年后,这个婴儿成了浙江巡抚曾恒德。
  当曾家孙子考上状元,喜报报到奉节时,按理要演戏庆贺,但被曾老汉阻止,原因是恩人没到,戏不开演。后来曾家张榜寻找恩人冯云濠。冯云濠听说寻人的事,就亲自赶赴奉节曾家。曾家人听报,冯云濠到来,都赶出门来。曾老汉一见冯云濠,马上跪了下来,曾家媳妇也跪下了,状元也跪下了。这时一顶八人大轿停在冯云濠面前,轿夫请他上轿,他提脚迈进轿杠,等候数日的戏班子敲起了响器。这就是“冯云濠奉节坐喜轿”的故事。
  冯云濠5岁丧父,早年的不幸成就了他过人的胆识和审时度势的才能,贫寒的家境培育了他的理财观念和拳拳爱心。为此他千里经商,白手起家,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商人的转变,成为冯家第一个有影响的商人。冯云濠是冯家望族从官场走向商场的里程碑,他为冯氏后裔经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清代道光年间,冯氏后裔纷纷从慈城去北京、天津、汉口、杭州、苏州、兰溪等城市开店营生。清代京城的四恒钱铺:恒兴、恒利、恒和、恒源均是慈溪商人经营,而冯家人占有一定的股份。
  继冯云濠之后,冯氏后裔因经商而被载入史册的有:清朝上海钱业界领袖冯泽夫、民国时期上海金融界巨子冯受之、民国天津商界领袖冯占祥和金融家冯吉铺(冯骥才的父亲)。
  三
  作为“大树将军”的后裔,冯氏后裔大多淡泊名利,怡情于书,冯元仲可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冯元仲,字次牧,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由检讨汪文伟推荐赴京应考。当考官出题考问平息蝗虫之对策时,冯元仲历数了抚按、守令、大臣、中贵的一些贿赂、养寇、干政之弊病,说这些官员皆像蝗虫,国家的危害不是虫而是人。考官十分惊奇冯的言语,斥责其“草野狂肆”,考虑到慈城冯家历代为冠冕之家,所以黜授县丞辱之。不料,冯元仲不要官位,执意返乡并隐居在汤山,改名“天益”。他以上山采草药买卖为生,同时刻印《天益山志》、《复古堂诗文集》,当时一些名士皆慕名找他交谈、结为朋友。后因家业中落,连家园的花草也没人护养了,他仍居于山中。其间,他还撰写《弈旦评》一书,这是我国早期围棋论著。冯元仲经常身披箬笠,露胸坦荡,竞一代风流。
  像冯元仲一样因淡泊名利载入史册的还有冯幵。
  冯幵,字君木,是民国年间的一位著名学者,人称回风先生,时称“慈溪四才子”之一。他20岁考取举人,选拔贡生时,朝考列为二等。按例可任知县,但他觉得晚清政府腐败不堪,称病辞归故里,以教书为业。
  冯君木一辈子教书育人,提携后辈。书法大师沙孟海就是他培养的一个弟子,民国才子陈布雷、著名国画家王个簃都是他的学生。沙孟海说过:“我是山村孤童子,负笈到城中,受先生知遇,奖掖逾恒。1922年秋,招我住入他家西偏小轩,亲自督课。半年后推荐我当家庭教师,相去不远,仍得随时请益。”
  他的两个儿子冯都良与冯宾符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也有一席之地。1935年,冯宾符在《东方杂志》社工作,慕名请鲁迅先生书赠墨迹。鲁迅欣然答应,并于12月5日挥毫书唐诗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落款为:“钱起《湘灵鼓瑟》,亥年残秋录应仲足先生教,鲁迅。”
  1934年,民主人士胡愈之在沪创办了《世界知识》杂志,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冯宾符参加了这个刊物的著译工作。此后,他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与探索国际问题,终于成为我国第一位国际问题的专家。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在编辑《辞源》时,参与翻译了斯诺先生的名著《西行漫记》。新中国成立后,冯宾符相继担任《世界知识》杂志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成为我国著名的出版家和国际问题专家。
  在现代文学史上,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与冯玉奇有“北张南冯”之称。他们是这个时期的言情小说家,都属于鸳鸯蝴蝶派,但冯玉奇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冯玉奇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的言情小说很受欢迎,有七家报纸连载他的章回小说。特别是那些读初高中的学生,有相当多的是“冯迷”,这与前几年“琼瑶迷”相差无几。1997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民国章回小说大观》收编了冯玉奇的9篇小说提要,其中有《解语花》、《雁南归》、《海上风云》、《烽火情侣》、《民族魂》,同时该书收录了张恨水的10篇小说提要,两者可谓平分秋色,各擅胜场。
  冯定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副校长、顾问,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受族人的影响,不但谨学自持,还用自己的学识奖掖后人。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著作《平凡的真理》是解放战争时期广大进步青年最喜爱的理论读物之一,共印行过11版,发行量达50万册。他一生正气浩然,追求真理,展现了这个家族特有的骨气。
  在近代,冯氏后裔因治学出名的也不少。报纸收藏家冯翰飞,他自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至20世纪30年代,收藏了数量可观的报纸。蒋介石意欲得到冯收藏的报纸,拟聘他为国家图书馆馆长,遭冯拒绝。图书收藏家冯孟颛,他的伏跗室积书达十万余卷,还历时三春秋,编成《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共十卷。抗战期间,冯孟颛仍手不释卷,坚持治学。他在伏跗室的院子里挖了防空洞,任凭敌机轰炸,躲在防空洞里做他的学问。
  现在的冯氏名人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监察部原副部长冯梯云,化工部原副部长冯伯华,中国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冯舜(副部长级)。
  在治学与文化活动中,冯骥才可谓是当代冯氏家族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人物了。他以文学创作和绘画创作的“双绝”而闻名遐迩。
  虽然冯骥才先生是随着新时期文学潮流崛起而跃上文坛的,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始终立足于民族传统。他的文学作品语言幽默,可读性强。冯先生自己说过:写作与绘画是两种手段。写小说是尽社会责任,而绘画则宣泄的是人生感受。
  也许是尽社会责任,所以他的文化系列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等深刻剖析了一些社会问题,以至作品一问世就产生巨大的反响。《神鞭》写国民心理中的劣根性;《三寸金莲》则是写中国人的怪圈。他的作品还被译成德、英、法、日等文本而流传于世界。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对民族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冯先生试图以100个普通中国人在“文革”中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来显现那场旷古未闻的劫难真相。这是冯先生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引起当代文学界的共鸣,这也是当代作家对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特殊贡献。
  也许是由于深层次的反思,写作时,冯先生便有许多惋惜,许多伤感,许多柔情,而这些情感难以畅快宣泄,就借助于色彩来表达,这就是冯先生的人生感受。
  冯先生的绘画继承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传统,融入了现代意识与西画方式。他的画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充满当代人清新敏感的感受,意境深远,画面含蓄,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因此其画风独异于中国画坛。
  冯骥才是个多产作家。自1977年出版《义和拳》起,至1998年,他出版了61部中长篇小说与散文集(中文版),这些作品还被译成27部外文中长篇小说集。就是因为冯先生多艺多才,集作家、画家于一身,他被收入了美国传记协会与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集的十余种《世界名人录》,并获美国传记协会颁发的“1998年国际名人纪念奖章”。同时,他的文学作品《啊》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迟来的春天》获“首届中华散文奖”。
  冯骥才是冯氏家族走向辉煌的代表人物。
  四
  悠悠千余年,冯家是财丁两旺,在慈城就有无数支血脉,到今天至少有三十五代传世了。前几天,我偶尔看到了一本《慈湖水》,这本小册子是在上海的57届“慈中”的毕业生为联络师生感情,自己撰稿、自己编印的不定期印刷品。令我惊奇的是,七个编委成员有三个是冯氏后裔,有一个是冯家女婿,可见冯家的人丁兴旺。据说,慈城的前后新屋冯家就有大宗祠、惠宗祠、观德祠、冯长史祠、启承祠五个祠堂。从这里走出的冯氏子孙,他们或在国内,或在海外,但似乎都忘不了宁波,忘不了慈城。新加坡有个冯氏宗亲会,冯氏后裔在海外以此形式彼此依傍、守望相助,倘若去访问者有冯姓的,他们往往会告诉你,他们的家乡在宁波,在慈城。
  因为慈城是冯氏后裔影响最大的聚居地,为此,近几年冯氏后人到慈城寻根的不少。虽然他们常常误到慈溪再绕道来慈城,虽然他们依稀的记忆常记不清是哪族的血脉了,但无论他们来自何处,到了慈城犹如回到了久在梦中的家。
  有一个远嫁湖南的冯家女儿,回到慈城,在一间老屋前,她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在三天时间里,不知徘徊了多少次。终于,她记起:出嫁时,娘家的陪嫁箱子底,压着一副“大树将军后,凌云学士家”的对联。她笑了,笑得十分灿烂,因为,此时此刻,冯家女儿的几十年心愿才得以了却。
  又有几位冯家后代到慈城的小巷踯躅,他们来自温州,来寻先祖。然而先祖留给他们的只是一片空白。最后他们还是将温州的大宗祠与慈城的大宗祠认了亲。
  一位耄耋之年的海外游子,是创办了三家企业的实业家,他的唯一心愿是来趟慈城,在祖先的乡土上叩几个响头。1997年,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侨务领事刘晓民转来了一封冯氏后裔的来信,信中要求修复前新屋冯玉堂,以恢复家族的荣耀。
  在慈城的冯氏后裔,虽然千年望族并没有带给他们荣耀,但冯氏子孙仍以大家族为荣。在当前,冯家人谁是大教授、谁是高级画师、谁是高级工程师、谁又是著名作家,冯氏子孙心里记得一清二楚。上世纪60年代末期,“文革”的风声刚有些缓和,冯家后裔便开始悄悄收集因抄家散失的家族纪念物。譬如先祖冯叔和千年画像,这是有冯若愚题款的祖宗神像;譬如一块书有“冯氏诰命”的圣旨,虽然可能残缺,但由于印有历代好几位皇帝的御印,显得格外的珍贵。也可能由于是家族的东西,冯家人只悄悄地保存着,我作为外人自然无法一见了。
  也许有人替冯家遗憾,因为冯家虽然出过无数进士,但没有出过一个状元。如果这对一个家族来说是缺少孤峰耸立的山峰的话,那么冯氏这个千年望族绝对是个连绵不绝、群峦竞立的家族高原。
  也许正因为冯家没有出过状元,没有到达家族的高峰,所以冯家后裔一直在努力进取,不断向家族高峰攀登,这样冯家成了非常罕见的千年望族。在与一些冯氏子孙接触交谈中,我隐隐感到这个家族有着一股无形的凝聚力,那就是先考虑大家族,后考虑小支线。几幅经历了几百年的祖宗画,落到谁的手中都是一笔不小财产,若谁有一丝杂念的话,不可能说自家藏有宝贝。但一个冯家女儿却无偿地献了出来,因为她明白,只有庞大家族体系,才是这些祖宗画的最后归宿。
  综观冯家从政、治学、经商的几个转折,应该说冯氏后裔经商给整个家族得以继续兴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道理也十分简单,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家族兴衰。但冯家人之所以能走出“富不出三代”之怪圈,除了大家族有一定的族规和一个“以商立家、以信立业”的传统外,更主要的是这个家族在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大家族特殊的家族文化与个人素质,使冯氏众人在社会发展中随时而变,长得风气之先,从而找到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如今,我们再去明清古建筑众多的古镇慈城,从金家井巷走到太阳殿路至完节坊,看着那福字门头、布政房、冯宅、冯岳彩绘台门古建筑,细细品味那“冯家屋,俞家谷,钱家吃”的传说,足见冯家屋的风采依旧。虽然这些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群有的已摇摇欲坠,有的成了一堆废墟,但那些高耸的重檐马头墙,那些广阔又深邃的庭院,那些星罗棋布的石窗砖饰,无不诉说着冯家千年望族的荣耀。以一个家族的形式留存如此众多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不仅在宁波独领风骚,在浙东望族之家也是罕见的,自然这也成了冯家作为千年望族的一个例证。

知识出处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慈城 中国古县城标本(下)》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静
责任者
冯兴宗
相关人物
冯岳
相关人物
冯京第
相关人物
冯元仲
相关人物
冯幵
相关人物
冯骥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